1、1口述历史节目电视的口述历史节目,因需涉及大量史料,所以其制作常常要依托党史研究部门、出版社和社科院。口述历史节目的制作人员除了掌握采访、编辑、制作等电视实务以外,还要涉猎近现代史。用电视包装历史,正是口述历史节目的跨界定位。 一、口述历史:从探寻历史到记录当代 口述历史,作为历史学领域的一条支脉,又被称为“口碑史学”,是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或由此形成的一种历史研究的学科分支。口述历史与大量回忆录的区别在于,口述历史必须是采访者和叙述者合作完成。口述历史通过提问、记录、整理而成历史资料,它通过提问使叙述趋向真实,通过采访接触到社会各个层面的人。近年来对个人生活史的研究,使
2、普通人也跻身“口述”之列,从而把一个历史阶段、事件以不同的视角,互为补充地反映出来。口述历史以亲身经历、所见所闻的有限视角为立身之本,使所涉及的内容更丰富、更独特。 文字产生之前,人类就是通过口述的方法传播信息,传承文明,而口述成为历史研究的一种方式则是近代出现的。1938 年,美国历史学家内文斯(Allan Nevins)教授在他的通往历史之路一书中,主张通过口述进行历史研究。1948 年,在提出这一主张后的 10 年,内文斯又在哥伦比亚大学2设立了口述历史研究室,成为美国口述史的第一个专门机构。此后,现代口述史逐渐在世界范围推广,在华语世界也产生了很多具有广泛影响的口述史著作,如顾维钧回忆
3、录 胡适口述自传 李宗仁回忆录 我的前半生 文强口述自传等。80 年代至 90 年代口述历史研究从英雄、伟人开始转向特殊历史时期以及个人生活史,如无罪流放66 位知识分子五七干校告白 早年留日者谈日本等。2003 年,中国社科院下属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口述历史季刊创刊,为口述历史研究开辟了新的平台。当下,不仅很多名人之后纷纷著书回忆父辈祖辈(如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爷爷陈永贵等),家谱修复也再次悄然在民间兴起。在经历“四清” 、 “文革”等运动的禁止、破坏后,对家族的溯源、演进、命运变迁的关注又回到了普通人中间。口述历史不仅是历史研究领域的学术专业,更从“英雄”回归到“大众”,从宏大叙
4、事回归到个体生活。兴盛的口述史从历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成为拥有广大参与者和关注者的公众话题,同时也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尤其在近现代史大量档案都未能公开并提供研究的今天,口述历史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另一方面,技术更新给口述史带来了“亡羊补牢”的利器,DV 的普及使我们的时代进入全民记录的时代。今天的口述历史研究者必须通过当事人的回忆了解历史,而明天的口述史研究者可以借助 DV 记下的内容帮助口述者回忆,或者直接听 DV“说”历史。明天需要的历史记录在今天就可以做出声响备份,口述史的兴盛不仅留下了诸多历史真相,还产生了现实意义。同时,各种媒体都纷纷传播口述史的内容。除了纸媒,以娱乐擅3长的电视
5、和电影,以及以现实题材为主的纪录片都在从各自角度介入这一领域。擅长以拍纪录片手法拍摄电影的贾樟柯导演 2008 年在成都拍摄了一部反映“三线”工人 50 年命运的电影,取名二十四城记 。而这部电影拍摄之前,贾樟柯对当地 100 名工人进行了采访。电影之外,这些采访内容还被集结成书二十四城记中国工人访谈录 。而以往那些现实题材的纪录片,或者用纪录片手法拍摄的电影则成为留给将来的“口述” 。 二、电视传播:从传者主导到受众需求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工具,同时被传播学界和传播对象关注着。传播学者认为,我们不仅要研究媒介对受众做了什么,还要关注受众用媒介做了什么。半个世纪以前,传播学者将传者为主导的传播理
6、论逐渐转向受众中心理论,从受众的内在需要和目的(求职、娱乐、个人认同、社会交往等)这一主体的角度,分析大众传播如何服务于受众内在功能的问题。 认识到受众不同的需求从而对受众进行细分,从而带来频道专业化定位。当然,目前国内电视还属于免费收看的阶段,电视首先必须通过广告商这一最大客户的认同,因此目前的专业化定位还存在很大程度的“同质”竞争和趋附商业利益的现状。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是一个以历史访谈、专题片和纪录片为主体的专业化频道,开设以“口述历史”为内容的日播栏目,正是观众细分后对有效观众的传播。 往事是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一档自制的日播类口述历史节目,在录像棚内以主持人与嘉宾对话的形4式完成,每期半
7、小时。 往事栏目自 2005 年在上海地区开播以来,已播出近 2000 期栏目,收视率保持在 0.7 上下。根据 20072008 年收视分析,往事节目的收视观众是以 45 岁以上男性观众为主。 三、电视对口述历史的选择 有学者分析了“口述历史”类的电视节目,认为这类节目的观众是那些对历史感兴趣又不愿意去读书的人群。这一观点从某种角度也说明口述历史栏目的内容来源。的确,口述历史栏目在一定意义上是依托口述史的成文为内容的。如一些名人后代回忆录,其中的亲历部分对于栏目来说,是很好的口述题材。访谈一方面为观众提供了出版物中的部分内容,另一方面现场讲述更能把观众和讲述人连接起来,讲述人的情绪、感情可以
8、直接传递给观众。 口述历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法律与道德问题。与口述历史出版物的著作权纠纷不同,口述历史的电视节目的版权问题一般不受质疑。在录像前,嘉宾须签字授权将自己的讲述内容授权给电视台编辑制作。而口述历史节目时常会出现的问题是嘉宾是否有权对一段历史或人物进行讲述,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比较复杂的家庭。比如众多子女中,往往对已故家长的记忆、看法存在很大差异,一个人出来讲,其余人会不以为然,甚至不同意。试图通过说服使家人统一意见,一般很难奏效,而且这也不属于电视工作者的职责范畴。电视工作者只要判断所请嘉宾是否有讲述的权利,在法律框架下进行采访。另外,与口述历史出版物遇到的共同性问题还有,嘉5宾事后
9、对自己所谈内容认为不妥,提出删减的要求。在这一点上,如果确属嘉宾对某些情况叙述不准确,编辑本身就不应该采用。大多数的情况是嘉宾对一些个人隐私、情感方面提出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编辑就不能以新闻工作的客观真实为至上原则而回绝当事人,而是应从道德的角度遵从当事人的意见。口述历史之所以吸引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因为它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当事人亲身经历的历史,是带有主观判断的私人化的历史。 电视传媒与口述历史分属传播学和历史研究两个领域,在节目制作方面必须要取舍得当。电视节目越来越故事化的趋势,使口述历史节目也不例外。选取历史中的细节和故事是口述历史访谈节目在策划时就要考虑到的问题,节目主要是给对历
10、史感兴趣的观众看,而不是给历史学者看的。因此,在选题策划方面不能涉及非常专业的内容。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因为各地势力的不同(如南京一带是汪伪政权,四川地区是蒋介石政权,华北中立地带是王克敏政权,以及红色苏维埃政权等,不同政权管辖下的势力范围所流通的货币都是不同的,而且不能通用),涉及金融货币的话题,如果只是就钱谈钱,研究各地发行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系估计就成了历史学研究内容,而不是大众传播内容。但是如果从个人生活史的角度,讲述当年一个古玩商去各地淘宝,每经过一个控制区域就要兑换一次货币的经历,可能就会引起人们的兴趣。 作为访谈节目的口述历史是电视传媒与口述史学的跨界产物,其存在和发展满足了一部分
11、电视受众的需求。口述历史节目的制作和目前走红的讲述类节目有相似之处,因为是通过嘉宾讲述的形式呈现内容,所以前6期策划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这类节目主要是策划出来的,而不是后期制作出来的。如果对内容策划不当,或者嘉宾讲述不流畅、不精彩,无论后期如何弥补都无济于事。而访谈节目,尤其是口述历史访谈节目最大的弊端就是电视语言的单调,本身就是靠讲述推进故事情节,画面无外乎嘉宾近镜、主持人近镜、过肩镜头、全景等,画面的单调加之切换节奏的缓慢与当代生活的节奏相去甚远。如果要使收视群体再扩大一些,能吸引45 岁以下的人群,口述历史栏目还要进一步加强视觉语言的使用和画面节奏的把握,也只有充分利用了电视传播的特点和优点,才能更好地展现口述历史的精彩。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编导) 参考书目: 1. 戴元光: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2. 当代上海研究所编:口述历史的理论与实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3. 单万里、张宗伟主编:纪录电影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年版 4. 吴文光主编:现场(第三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