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老题新做出彩掘深“学生夏令营” (以下简称“夏令营” ) ,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兴旺过,到十年内乱基本停止,80 年代初复苏,90 年代兴旺,如今已成“常态” 。其间,各种报道屡见报端,是教育报道的一个老题材。 对夏令营报道的“老题新做” ,很能使教育报道出彩掘深。基于此,本文试图围绕夏令营的题材,对教育报道的采写做一些探讨。 咬住不放:夏令营是一个“嚼不烂”的题材 夏令营报道,可谓季节性、时令性题材。由于内容的相对单一、形式的相对固定,读者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 夏令营报道属于教育新闻范畴。教育,相对于经济生活,比较静态。相对的静态,决定了教育报道的狭隘,常给人似曾相识
2、的感觉。这也显露了教育报道素材单一的“窘态” 。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清醒而又理智地对待教育报道,并做一个合理的定位。正像有贤人所言,如果教育报道天天出新闻,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很有问题了。这当然是从教育题材的稀少角度而言的,也不无道理。 然而,教育又不是静止的。尽管教育教学生活有周期性的特点,但总是“年年相似风景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咬住教育的常规现象,珍视2即便像夏令营这样的老题材,既是现实的,又是可取的。 首先,夏令营作为“传统话题” ,有着周期性所表现出来的“显现特点” ,这种显现有着进行教育报道的天然性。如果我们对脚下的“小溪”熟视无睹,不予理睬,那么教育报道的“浪花”是难以飞溅、腾
3、跃的。教育新闻的“河床”相对狭隘,这更提示我们决不能放过每一条“小溪” 。其次,夏令营作为“时空转换” ,有着此时此地不同于彼时彼地的“落差因素” ,这种落差有着展开教育报道的伸展性。尽管夏令营年年推出,但时间、地点、内容、背景、境遇及其参与者的感受和社会的反响,不会年年相同,这种变化客观上提供了深化报道的条件。如 1994 年,上海“吃苦夏令营”风靡一时,甚至出现了报名需要“开后门”的景象。而到了 2004 年,这类夏令营几乎关门,其中的“冷暖” ,正是拓展教育报道的极好契机。 再次,夏令营作为“报道素材” ,有着像剥笋一样深入开掘的“思想元素” ,其中有着深化教育报道的丰富性。教育报道,除
4、了时效性之外,要产生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思想的力度。事实上有关夏令营的报道,引出了不少涉及青少年教育和教育青少年的诸多问题,而这个层面的探讨,更有着广阔的天地。 如,2006 年 7 月 12 日文汇报报道“夏令营缘何也要择优录取 ”,一个读小学 4 年级的孩子愤愤不平地表示,因为期末考试不理想,被其他同学挤掉了参加夏令营的名额,这几天只能呆在家里与电视机为伴。他想不通:“难道表现一般的学生连参加夏令营的机会都没有了吗?3”记者随即进行了一番采访,提出了夏令营和社会实践活动虽有内容和层次之别,但在接受营员上不能有按成绩或按表现来划分的狭隘倾向,被认为表现一般的孩子,在学校里已经缺少机
5、会了,我们应当尽力给他们提供更多锻炼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暑期活动应向他们敞开大门,不能让这些孩子在夏令营上再“缺席” 。 显然,对夏令营这样的老题材,是不能丢弃的,作为一种“嚼不烂”的题材,正反映了教育报道的周而复始性。而这种循环,既不会是原地踏步,更不会凝固不变。记者既要有低潮时盼望高潮的心态,去迎接它的不时到来;又要有高潮时深度激情的情态,去实现它的报道价值。 变幻方阵:夏令营报道的出彩之途 虽说夏令营是一个老题材,但并不是“老态龙钟” ,问题是如何捕捉变化的“云层” ,找到分布的“彩虹” 。这里,试举几例: 一是从夏令营的主题活动中找到教育报道的“新鲜事” 。夏令营经过多年的打造,已形
6、成了一定的市场,并且呈现主题多样、活动多种、对象各异、主办方众多的发展态势。2000 年 8 月 17 日文汇报在一篇有关夏令营的报道中写道:今年的夏令营办得如火如荼。活力夏令营、沙漠生态夏令营、融入绿色森林夏令营、航空夏令营、航海夏令营、网络之旅夏令营、影视拍摄夏令营、少儿女足夏令营、胖墩夏令营、 “人与自然”国际夏令营、澳大利亚英语夏令营等,从南到北、从境内到境外,五花八门的夏令营在各大城市遍地开花。而 2008 年,夏令营肯定会与抗4震救灾、迎北京奥运会、迎上海世博会有关。 显然,夏令营的丰富多彩,这本身就是进行教育报道的极佳素材。面对林林总总的活动,记者要找出与往年不同的“新鲜事” ,
7、并加以突出的报道。 同样,教育从形态上看,有重复性。但每次运行都会有新的东西出现,而这个新东西则是报道的“活水” 。 二是从夏令营的方位变阵中找到教育报道的“新角度” 。夏令营呈动态,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夏令营地点的移位,是报道转换角度的时机。 如 2000 年,夏令营开进北大、清华,成为夏令营菜单中最令人关注的节目。据一则报道,在浙江金华,由南国旅行社推出的“妈妈,我要上北大”主题活动,已接待了 200 多名中小学生。该社总经理陈建国表示,经过前期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想去北京,尤其是想去几座著名的学府看一看,渴望有朝一日能圆大学梦。另据该社的导游介绍,北大、清华优美的学习环境
8、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感染着每一个营员。在图书馆、教室和校园的大树下,随处可见埋头苦读的大学生。一些家长认为,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平时苦口婆心的教育要好上十倍。 又如,东方电视台少儿频道在东方绿舟举行 2004 荧屏夏令营开营仪式,这次夏令营共分为 6 期,每期各有特色。 小鬼当家栏目将和全国15 家电视台合作,分别在朱家角的大千庄园、常州中华恐龙园和昆山维尼度假村开展少儿拓展运动,而“亲子亲水游戏赛” 、 “头脑奥林匹克万5人大挑战” 、 “欢乐蹦蹦跳”和“动感学英语”等节目更有一番情趣。 这两则报道显示,从夏令营的方位地点变化着手寻觅教育报道,不失为一种寻找写作角度的好办
9、法。教育报道对象的方位变化移动,这是新闻在时空上进行转换的印迹,也是报道角度变新的良机。 三是从夏令营的特殊内容中找到教育报道的“新思路” 。夏令营年年搞,即使内容主题相近,但肯定有不同之处。2000 年,申城走俏“体验夏令营” ,学生对走出城市到野外体验生活情有独钟。一则报道说,前来报名参加上海市少先队“体验夏令营”的人员络绎不绝,大大超出计划名额数。 “体验夏令营”选在浙西大峡谷的原始森林和“山里人家”野营基地,活动内容包括森林行军、地质勘察、野营烧烤、开荒晒谷、采摘蔬果等。位育初级中学一个姓施的女生在表达参加夏令营愿望的一句话中三处用了“锻炼”的词语,表示要迎接挑战经受磨练。 这则报道,
10、着重“体验式”的特点,这就使夏令营报道跳出了常规。教育报道的内容有大同小异的时候,关键是要找出异处,并加以拓展深化。 四是从夏令营的特殊人群中找到教育报道的“新题材” 。夏令营活动的主体是参与者与组织者,这两部分群体在一定的时候均是教育报道的重点。 如 1998 年 7 月 20 日, 文汇报刊出了“胖墩从军夏令营接受报名”的短讯:本市 10 个少年儿童中就有一个“胖墩” 。如今对这些“胖墩”来说,少年报社文化中心、龙华医院等单位将举办的98 胖墩“从军”夏令营,便是他们暑期中的一个好去处。该夏令营以“强化军6事训练、合理营养结构、指导科学减肥”为特色,今天在龙华医院接受报名。这则消息引起很大
11、反响,不少胖墩报名“从军” ,后来各种媒体对此作了大量报道。这种特殊对象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又如,2007 年 7 月 6 日文汇报在“海外夏令营应让孩子受益”报道中提到:暑期刚刚开始,名目繁多的夏令营宣传品正通过报纸、自制印刷品、网站,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眼前。其中“美国夏令营” 、 “英国夏令营” 、 “日本夏令营” 、 “澳洲夏令营”等海外夏令营格外抢眼。而某网站推出的“2007 夏令营汇展”更是令人眼花缭乱。作者还介绍说,目前国内游的夏令营一周一般收费两三千元,而前往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15 天左右报价都在 2 万元以上。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海外夏令营利润非常
12、可观,以一人 2.5 万元的团费来计算,主办机构差不多可收获 4000 元的毛利,而国外合作机构也可获得相当金额的回报。这种对主办方“内幕”的透露,也成为新的“卖点” 。 这两则报道说明,活动主、客方的变化与特点,如利用得好,是教育报道的新题材,而且让人有耳目为之一新的感觉。 综上所述,夏令营的时间、地点、内容等一系列的动态,可以成为教育报道的先机,而从中学会捕捉,则是做成做好教育报道的玄机。 思想碰撞:夏令营报道的突破之方 如果说,夏令营的教育报道从时空、对象等一般意义上的关注着手7属于浅层次的话,那么从思想、观念、精神等内涵价值上的挖掘深化则属于深层次的了。这种报道以传播先进的思想取胜,以
13、表达成熟的观点引人,以弘扬人文的精神占优。 一是从思想的高度,增加夏令营的教育报道的厚度。笔者对“吃苦夏令营”曾作了多次报道,从见报的稿件中,可以看出不断追求报道的思想深度的轨迹。 如 1998 年 8 月 6 日, 文汇报刊出的“吃苦靠平时”的报道,就开始反思:前些时在沪上引起热烈反响的海岛“吃苦夏令营” ,出现了“排队” 报名要求参加“吃苦”的景象。如今这些主动去体验艰苦生活的学生,已结束在长兴岛前卫农场的吃苦夏令营生活,回到家已有一段时间。这些经过“吃苦夏令营”磨练的学生,回家后到底有没有变化?家长对孩子的变化又感觉如何呢? 为此,记者来到组织这次吃苦夏令营的团市委少年部,和有关同志一道
14、,对参加此次夏令营的营员作了一次电话跟踪采访。从接通的 20 多个电话所得到的反馈显示,约 75的家长感到孩子的表现与参加夏令营之前没有变化。一位姓钱的营员家长直率地说,除了皮肤晒黑一些以外,孩子的生活习惯还是老样子。而约有一半的营员则说:我们比过去勤快多了。 家长的感觉与孩子的说法并不一致,对这种情况该如何看呢?作为此次夏令营带队的团市委少年部部长赵国强认为,这一情况并不奇怪,8因为举办吃苦夏令营只是提供让少儿体验艰苦生活的场景,指望通过一次活动改变少儿的习惯和生活态度是不现实的。他强调少儿的成长要靠平时点滴的积累,吃苦也重在平时。 吃苦夏令营最大的效应,是对少儿磨练意识的“点拨” 。 又如
15、 2002 年 5 月 14 日, 文汇报在文汇时评栏目发表的“挫折教育”何必“舍近求远” 中指出:针对孩子的脆弱、吃不起苦、受不了挫折的情况,一些家长和教育机构纷纷利用“吃苦夏令营”等形式,对孩子进行“耐挫折”训练,而恰恰忽视了“近”在身边的锻炼机会。一个人,可以在假设的艰苦环境中进行耐饥耐寒的训练,但他知道这是“游戏” ,人人都会“熬过去”的,因为这有“时间规则”作底线。而在实际生活中,要培养一个人的耐挫力,则需要在平时面对随时出现的挫折,进行及时应对。 再如 2005 年 8 月 2 日, 文汇报发表了“吃苦夏令营”缘何淡出的报道,指出“曾经风靡一时一票难求而今销声匿迹一营难觅 ”,报道
16、分析说,由热转冷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少人终于发现,孩子一时吃苦的后续效应不佳。一位曾通过打招呼让孩子参加过“吃苦夏令营”的家长回忆道,当时送孩子参加吃苦夏令营的想法太单纯、太一厢情愿,以为让孩子品尝一下艰苦环境,会改变他的生活观,结果证明作用不大。他举例说,由于各个时代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同,对物质享受的感受也变得复杂起来。到山区喝泉水,吃新鲜蔬果,孩子并不认为艰苦,反而觉得格外好玩。住宿、卫生条件简陋一些,孩子也觉得无所谓。多年从事少儿教育研究的陈先生认为, “吃苦夏令营”的淡出,不简单是市9场规律的反映,更重要的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面临新的挑战。 这三篇报道或文章,对“吃苦夏令营”由热转冷,
17、从教育上作了探讨,给读者以启示,同时也使应景报道有了出新的梯度和思想的深度。 所谓思想深度,就是从报道所要表现的思想出发,进行引导。 二是从观点的角度,提高夏令营的教育报道的强度。夏令营现象,其实都是社会现象的表现,有许多值得思索的地方。 “小鬼当家夏令营”曾是沪上的一大热门。 笔者在做报道中,有意识地将焦点集中在孩子与家长身上,做出了一些带有观念启示性的提示,在社会上产生反响。如 2001 年 7 月 9 日,文汇报报道上视“当家夏令营”报名者逾 1700 人,半数“小鬼”将无缘“当家” 。可喜的是记者没有停留在简单的供需矛盾描述上,而是笔锋一转:对于这次“面试”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一下子
18、接受五六个“考官”的询问,有些拘谨会影响临场发挥,假如活动开来,孩子会表现更好。 还有,夏令营是提供活动和锻炼机会,面试是为了挑选一些出众的孩子入营,但仔细想想,需要锻炼的正是落选的孩子,否则暂时落后的孩子就有可能常常被挡在门外。 再如 2002 年 7 月 8 日, 文汇报刊出“小鬼”要当家、家长要“松绑”的报道,指出,在面试时孩子吐露的心声道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家长对孩子包办得太多,而且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塑造”孩子。10 个孩子一块走进面试教室,在谈起兴趣爱好时,有 8 个孩子几乎首先说出的都是电脑、画画、弹琴,很少有科技和体育活动的。他们表示,10学电脑是爸爸、妈妈安排的,学画画和练琴也是他们要求的,很少有家长事先征求孩子意见的。显然,孩子在兴趣爱好面前,只有服从家长的份儿,是难以有“当家”感觉的。现场的“考官”认为,现在的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些缺陷,并不是孩子自身的过错,而往往是家长宠得过分、爱得过度的结果,小鬼要当家,家长要“松绑”才是。 这两则报道,分别提出了“弱孩子更需锻炼” 、 “家长要解放孩子”的观点,使报道的厚度得到增加。 从夏令营的教育报道探索中,我们不难发现:尽管题材有新旧之分,有动静之别,但“一般意义” 、 “扩大意义”和“思想意义”的取向,可能会有助于我们在教育报道中关注现实,拓宽视野,加强深化,以至于出奇制胜。 (作者系文汇报主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