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厚积薄发的力量厚积薄发的力量 对谈者彭利铭程振国整 理彭利铭 先说说程振国 前不久,我以厚积薄发的力量为题,写了一篇介绍程振国先生的文章,发见于北京晚报 ,据了解反响不小,这当然不是说我的文笔,而是对程振国的山水画艺术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有很多圈外人士过去是只知其画,不知其人,今天总算是对上了号,从这一点我们也不难想像程振国的作品在外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程振国的艺术经历,另有文表,在这里不用多说,但有一点多年的感受,我还想多赘上几句,那就是他有一种心如止水的平静心态,当今社会的躁浮之气,对他好像没有丝毫的作用,他还是那样数十年如一日默默地泼写着缤纷的世界。作品直观地让观众感觉感受到“静”和
2、“净”两个突出特点。在北京同时代的画家中,他的功力、能力、悟性是公认的,论画品、论人品,用个时髦的词那叫“德艺双馨” 。他有着开阔的眼界,加上那大气强悍的用笔,及对鸿篇巨制游刃有余的把握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也是很有希望成为突破性成功的那类画家。 他曾几次对我说有空到他那去坐坐,我知道他一定又有很多更深更新的想法,便如约而至,一起聊了半天,整理下来便成了这篇对谈录。 2对 谈 彭:在这之前,我曾几次写过介绍您的文章,但总是站在某一点或某一个方面上,以前也看过几次您的画展和联展,数年来,您给观众的直觉是表现手法比较广泛,既有很深传统的功力和驾驭笔墨的能力,又能表现出很强的现代意识和品味,面貌总是
3、在变化中发展,但你为什么不像其他有些成名画家那样去建立一个你的固定系统模式风格呢? 程:老子所谓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其宗旨是天地万物的生与灭都有其自然规律,任何事物不是永恒不变的,永恒不变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我认为学习任何知识都有其双重性,有纵的一面,有横的一面,任何的偏见都有碍于自身的发展,学习中国画历来注重传统,对传统的理解可谓见智见仁各有观点。学习中国画首先应进入历史的长河,对每一时代总体发展及对这一时代画家个人的发展、对后一时代的影响有所了解。每一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是在延续中求发展。作为画家,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多元的思维方式对艺
4、术的发展有着极大的益处,人们耳濡目染皆是欣欣向荣,而对前人的认识研究只停滞在画迹方面是狭隘的,必须从中过渡到深入意识中探求其思维方法,所派生出如何用现代人的意识思考符合当今时代的艺术语言。这一循序渐进的艰苦过程,需要画家付出极大的努力,要积累多方面的知识、修养、加之功力,站在这一高度再认识大自然、理解大自然,从中可以感悟到无穷无尽的富有灵性的图式,或雄浑旷达;或恬淡静穆;或劲削奇峻;或空灵飘渺。以上说了许多,但从3中便可引伸到风格问题和广泛的追求探索。也就是说个人的风格并非是刻意追求的,只可理解为厚积之后的自然流露,水到渠成而已。 彭:上面的问题您谈得很宽、很深,可以看出您在创作之余,肯定读了
5、很多书,更思考着很多哲理性问题。下面我想请您谈一谈画家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是说画家的创作是富有责任心的,画家所留下的画迹都会流向社会群体的各个层面,所以每一幅作品的创作要经过周密的思维过程直至运动于笔端而完成,而画家在社会上相对人数极少,社会需要你们的存在,你们也需要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您是如何看待这一切的呢?程:孔夫子认为“德”是根本, “有德者必有言”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规范“立德、立品、治心、修身” 。 “道纯刚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 。这是对社会具有高尚道德及责任心的阐述。画家的艺术创作是脱离不了社会群体的,历代的“入世与出世”说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而产生的人生观,画家的职责应
6、当对社会对人类具有极高的热情和民族责任心,要有使命感,要讲道德修养,画家所表现的题材,用什么样的笔墨语言述说内心世界,都必须依赖与社会的共融,即所谓“助人伦,成教化”的根本所在。 彭:很多评论家对您的创作有一共识:认为您很多作品有诗一般的意境,流露出亦诗亦画的内涵,使欣赏者神往陶醉,所以我最后想请您谈谈您是如何看待诗歌与国画之间的关系的? 程:诗歌艺术与绘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她们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做到震撼人们心灵而产生共鸣,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中二者有着等同的地4位。唐代,诗歌艺术已臻巅峰,唐代的诗歌艺术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她是现实主义、爱国主义、自然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凝聚,诗能言志,从而显
7、示出博大的胸怀。同时,唐代的书法绘画亦随之达到了很高境界和水平,苏东坡曾论王维蓝田烟雨图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即是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达到展示心灵最深最美的意象。诗运用抽象的文字所代表的意,经过起、承、转、合、平仄、韵律有机的组合来塑造意象;绘画是运用笔墨塑造不同形态的物象来达到共同的目的“幽情远思如睹异境。 ”清黄钺“壹斋集”云:目极万里,心游大荒,魄力破地,天为之昂。括之无遗,恢之弥张。这就是亦诗亦画的境界。绘画中的造境,都饱含着率真的情和景,情景是审视大自然主观情思的象征,取之无穷之趣,营造胸中之丘壑,或峭岩绝壁,烟霞云霁,或层峦叠嶂,激流泉涌,皆可游、可观、可
8、居、可写。 结束语 上面是笔者与振国先生就几个问题的对谈,深入浅出,这与他的艺术创作互为表里,而作为一位中国画家,他现在所处的年龄段可以说正值艺术的成熟期和收获期,所以衷心企盼,振国先生能以此为契机,以他一贯的执著和勤奋再越高峰,再创佳作来为祖国山河立传。 程振国艺术简介 程振国,山东省临朐人,1946 年 2 月生。从师梁树年、郭北峦、白雪石先生,专攻山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5北京市文联理事,中华慈善总会中华慈善美术家, 美术家顾问。 作品多次参加国外展览,曾在北京当代美术馆、荣宝斋、兰州秋田美术馆举办个展,在美国洛杉矶、新加坡、日本举办个展,出版多部画集。中国美术馆
9、和多家艺术馆、博物馆收藏其多幅作品。 1997 年为皇苑大酒店创作巨幅长卷(15 米21 米) 燕山叠翠 ;1997 年为外交部,驻美国领事馆、驻蒙古大使馆、外交学会创作多幅作品;1998 年为北京市政府创作大幅(3.6 米1.6 米) 漓江霁雨 长城黄山 湘西等多幅作品;1998 年香港回归一周年,参与文化部组织十位画家创作巨幅山水(12 米4 米) ,江泽民为此画题写锦绣中华 ,赠香港特区政府;1999 年澳门回归,参与北京美协组织集体创作巨卷(99 米0.99 米) ,江泽民为此卷题写江山万里图 ,赠澳门特区政府。创作此卷历时一年,担任创作委员会委员、主创人员,此卷获北京文学艺术奖;19
10、99 年为八一大楼创作大幅漓江(5 米2.4 米) ,梁树年先生为此画题写漓江秀色 ;2002 年与苗重安为京西宾馆中央会堂创作巨幅(6.6 米3.8 米) 西部春潮 ;2003 年为京西宾馆创作巨幅三峡(8.5米3.2 米) 江山揽胜图 ;2003 年为人大会堂作大幅(1.8 米1 米)黔东风情 ;2004 年北京市文联、市美协组织参与创作巨卷(55 米2米) 新北京盛景图 ,获北京市美术优秀奖;2005 年为人民大会堂河南厅创作巨幅长卷(3.25 米2.25 米) 观奇燕山图 ;2005 年为中国驻泰国使馆创作巨幅长卷(6.5 米4.5 米) 江山胜景图 ;2006 年为中国驻埃及使馆创作巨幅漓江(5 米2.4 米) 漓江胜境图 ;2006 年为中南海国务院创作巨幅长卷(7.6 米2 米) 江山胜景图 ;2006 年为中央军委6八一大楼创作巨幅(8 米3 米)壮丽山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