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探究 体验 导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真实的教育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生活是显示品德形成的基础,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品德与生活课上,大胆冲破课堂的约束,让学生进入社会探究实践、体验情感,提高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实效。 一、在自主的探究中产生“明理”的欲望 品德心理理论认为,只有建立正确的道德认识才能产生良好的道德动机,也就是说“明理”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只有“理”明得透,“情”才能激得真,“行”才能导得实。 综观当前的很多品德与生活课,仍然是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探究的少;学生被动接受书本的观点多,自己主动思考
2、形成结论的少。有的老师不顾学生思想实际,照本宣科,强迫学生接受一些生硬的道德观点,致使学生说些假话、大话、空话,严重影响了学生人格发展,降低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材中出现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概念大多浅显易懂,内容也接近学生的生活。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传授,粗疏地讲解,是难以达到“明理”的目的。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2活动性基本特征,老师在教学时要强调体验、研讨与探究。如教学三年级的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我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家乡的小吃、特产、风景等,在调查了解中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上课之前,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就能较好地激发自己“明理”的欲望。还可以根据课时指导学生
3、制定探究计划。如在第一课时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题,制定探究计划。第二课时指导学生由个人或学生自愿组成合作探究小组去“自主调查探究” 。我在教学二年级的我与小动物一课,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去调查“动物明星知多少” 。在展示中,学生搜集到的图片资料可真多,有从网上下载的彩色图片,有从旧报纸上剪下来的,有从课外图书上复印下来的。交流时,学生不但享受到了探究的成果,实现了信息共享,而且内心有了一种迫切的愿望,很想与这些动物交朋友。在老师的指导、引领下,学生产生了学习主动性,“明理”的欲望油然而生。 二、在多种情景体验中深化“明理”的感受 1.真切的情景体验 课程倡导的是与学习者的实际生活有血
4、肉联系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当下即刻的真实生活,努力调动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自身的观察、表演等活动,在活动中互动交流,扩大他们的经验,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 如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年龄小,好模仿。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情景中以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引入录像、投影、音乐等多3媒体进行,有利于让学生迅速产生感受,引起情感共鸣,进入体验状态。教学我与小动物一课中,把教材上“乌鸦、黑熊、小猴子和青蛙的遭遇”这四幅图串联起来,编成一个生动的小品让学生表演。引导他们进行换位思考,体验乌鸦、黑熊、青蛙和猴子的情感,唤醒学生的爱心,懂得人类不能伤害小动物。学生在这种体验中感受道德
5、冲突,感悟道德选择,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 2.真实的实践体验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的教育思想。她形象地解释:“一件小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地理解了。 ”对于小事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如教学花草树木点头微笑一课正值春天,我把学生带到校园,让学生寻找挂在植物上的“名片”,引导学生从“名片”的说明介绍中获得更多的植物类知识。这里,学生所获得的直接经验是实实在在体验过的,感悟到的,比课堂教学更加印象深刻。 三、在鲜活的社会实践中强化“明理”的效果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
6、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也就是说,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形成。因此,为了强化“明理”的效果,一般可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设岗服务等形式来完成。 41.参与社会实践 这即是让学生接触社会,开展调查、访问、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使学生从社会大课堂中引发亲身体验。如教学四年级的从一滴水说起,我让学生回家向家长调查一个三口之家一天的用水量,了解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通过课堂交流,从中体验到即使在我们这个水资源丰富的“江南水乡”,如果没有节制地浪费水,总有一天会出现缺水现象,到时,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又如教学三年级的有多少人为了我,我请同学们
7、利用课余时间查一查书籍、报纸、互联网等,收集不同的劳动者的故事和图片,也可以调查访问身边的劳动者的事迹,从中体验到有多少人为了我们而在辛苦地劳动,默默地奉献着。还有教学我送老师一朵花时,让学生调查老师,了解他(她)一天的工作情况,作息时间表,从中体验教师为了学生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激发他们尊敬老师的情感。2.设置“岗位服务” 按照知行统一的要求,将课内教育延伸到家庭、社会,并在家中和社区中设置相应的“岗位”,从服务家庭,服务社会的践行中孕育出相应的情感体验。如教学我与小动物,让各小组同学认领一只小动物,各组内的成员去分工负责,以把爱动物的情感落实到行动中。又如教学从一滴水说起,让学生自己动手画禁水标志和节水公益广告,贴于学校、社区的用水之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教育身边的人节约用水。 总之,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学中,要有一个开放的课堂,采用探究、体验的形式,使学生主动明理,真切体验,从而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行动。5在学生积极、主动、愉快的学习中,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松陵镇第三中心小学) 责编 / 董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