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探寻金融危机下的经济新闻传播创新思路发端于美国次贷问题的世界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全球的金融和经济,我国也出现了企业不景气、消费需求萎缩、居民消费趋于谨慎等“连锁反应” 。在危机面前,新闻媒体特别是党报究竟应该如何作好经济新闻报道?报道应当采取什么样的主题、角度、尺度和精神?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业界的编辑记者,也吸引了研究者的关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嘉兴日报社合作成立了国内首家“党报经济新闻传播创新基地” ,并于 2008 年 11 月 29 日举办了“2008 党报经济新闻传播创新论坛” 。来自长三角地区二十多家媒体和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经济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党报经济
2、新闻传播的应对思路和创新策略。 一、经济新闻报道面临不断变幻的挑战 与会的专家学者认为,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新闻媒体特别是党报作为党的舆论重地,既担负重大的责任,又迎来了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赵凯教授提出:“在金融海啸面前,我们的新闻媒体和国际同行在经济新闻传播方面也大体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 1.经济新闻传播大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东方早报副主编、著名财经记者吴晓波分析了当前的经济环境2特点,认为“改革”的概念已经趋于模糊化和多元化,且逐渐被以下概念替代:一是利益,即利益集团的问题,它构成了未来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表象和实质;二是法治化,即经济与市场行为均加速向法治化的方向迈进,这个
3、趋势不会改变;三是全球化;四是反垄断,即随着国有资本并集到上游行业从而形成垄断壁垒,这并非当初改革的目标,这种垄断的破除要越快越好,但也要稳妥地进行。 解放日报经济部记者丁波认为,经济新闻报道呈现出瞬间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越来越多、变化速度越来越快、波及面越来越广等特征。谁也不会想到,美国次贷风波会在一年之内,让一个个著名的投资银行轰然倒下;而中国 A 股市场,会在短短一年间,从 6124 点掉落到 1800点之下。这些从天堂到地狱般的变化,在以往,大家会认为是 3 年、5 年才会缓慢发生,可如今几个月就变得面目全非。在全球化到来的今天,经济报道的地域化概念变得日益模糊,纯粹的地域接近性已经不再
4、成为衡量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经济报道的主体对象企业的经营地域和范围不断扩大,更多企业快步走出国门,将市场扩展到了全球。另一方面,金融、贸易等市场领域的国家界限逐步模糊,全球一体化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地域性经营模式。 2.经济新闻价值判断趋于多元 丁波认为,新闻价值取向和判断的多元化,是全球化给经济报道带来的更深远影响。由于各国经济交流频繁,固有的传统价值理念受到冲击,不得不改变过去的单一思考模式,更多结合国际惯例和中国实际情况来思考,不能简单下结论,更不能一味唱高调。由此,记者对于经济3事件的价值判断不再像以前那么简单,而需要带有更多的思考和质疑。例如,在上世
5、纪 90 年代以前和本世纪初,我们十分强调产品出口创汇,却不管出口产品的价格是否低廉。而如今,对于企业产品出口需要辩证地看待,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如果不仅没有利润而且还扩大贸易顺差,就不再鼓励。因而对于企业出口产品的报道,我们的价值取向就从过去的单一颂扬转变到全方位的剖析,那种一味唱赞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吴晓波则提出,当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扑朔迷离,很多经济事件和现象变幻莫测,在短时间内难以厘清来龙去脉以及背后深层次的影响因素,甚至在很多时候,经济学者和政府高层也没有一个很坚定、清晰的认识,因此,对于经济现象和问题的解读分析也必然呈现出不同的价值理念。与此同时,经济新闻领域的开放度越来越大,讨论
6、的角度也趋于多元。这对经济记者、编辑的专业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从现实来看,经济记者、编辑面临的挑战也很大:如国家经济政策的试探性、反复性,使得媒体很难准确判断;又如许多以前较为专业、只在小范围内探讨的问题,现在开始影响到普通民众的生活,如燃油税、贷款利率、廉租房等,这都需要媒体的及时报道与解读。 3.党报经济新闻的处境尴尬 在经济形势变幻莫测的挑战下,党报经济新闻报道面临严峻考验。赵凯教授认为,目前经济新闻最大的问题是“看不懂” 、 “把不准” 。经济宣传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的问题相当严重,专业性过强,可读性很差。这一问题其实也是国际新闻界的难题,如法国最近一项调查4显示,超过
7、七成的法国人认为法国媒体发布的经济新闻“晦涩难懂” 。 浙江日报经济部主任陈纪蔚分析了党报经济新闻面临的尴尬现状:一、经济新闻在党报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许多党报甚至没有专门的经济新闻版。很多记者基本不会做产经新闻,而财经新闻也做不过专业财经媒体;二、报道手法单调老套,基本上还是做上级领导部门的“传声筒” ,放“马后炮” ;三、一些重大经济事件不敢报道不敢调查,或是采写之后也无法发表。在党报范畴内,经济报道的禁区仍然相当广;四、报道的高度不够。 二、经济新闻报道的应对思路与创新策略 针对经济新闻报道的特点,与会专家学者提出可供参考的应对思路与创新策略: 1.开拓经济新闻报道的创新视野 丁波认为,
8、在当前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大形势下,经济新闻报道应该坚持树立大局观,关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国家利益。一方面,记者应当基于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情形判断,不断跟踪全球经济结构、各国产业分工和发展动向,站在更高的视野上来思考经济问题,报道经济事件。另一方面,要基于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准确把握,随时掌握宏观经济、高层决策和具体产业政策的变化,以此为基础确定报道的立场和重点,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新闻系主任林晖教授从地市党报的视角出发,认5为“站在家门口,心怀全世界”是对当今经济新闻记者的实际要求。当今读者对全球资讯的需求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因此地方媒体不能把自己的视野局限于
9、地方,而要更广阔些。其次要有联系的思维,即将新闻与本地的企业和民众联系起来,采取本地化的视角。在本地化视角的基础上,记者应该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完整的知识框架,在新闻中交代背景信息。以大框架关注小事件,可以在小篇幅里“一针见血” ,以小见大。 2.以专业性、权威性形成报道的影响力 文汇报经济新闻部主任强荧结合自身丰富的新闻报道经验,提出经济新闻不妨采用体验式报道形式,既能深入对行业的了解,也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他还介绍了文汇报经济部的改革经验,即打破传统的记者个人的采访条线划分,经济部之下成立多个采访小组和编辑小组,每个小组共同负责某一领域,互通有无,必要时组内调剂、组间互动。这样有利于减轻记
10、者的工作压力,提高报道效率。 林晖认为,党报提升影响力需要加强解读新闻的意义,即对新闻事件利弊得失的解读。经济新闻要“有用” ,就是对企业经营决策要有直接的帮助。现在党报经济新闻中单向度的解读比较多,而且往往是以宣传的视角来做,即上级发布了某项政策,报道中通常是分析一下如何好、如何切合实际,如此而已。我们应当提倡多向度的解读,允许对政策提出疑问,允许分析经济活动中的困难和问题。 3.加强服务意识,关注民生民情 新民晚报经济部副主任晏秋秋提出,金融危机下民生新闻的报6道要实现由“小民生”到“大民生”的转变,需要实现视角的提升,即在操作流程上,记者应该有选择、有判断地从社会生活中那些有代表性的小事
11、中挖掘深藏的大问题。他介绍了新民晚报报道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寒流”的连续报道栏目“功夫企业”和强势报道栏目“坚定信息、直面危机” ,认为经济金融危机下经济新闻报道应当注重政策与措施的“软硬结合” 、注重国内与国外形势的“内外结合” 、注重行业和政府措施实施的“上下结合”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朱春阳副教授从经济新闻写作的角度提出,好的经济报道不仅仅是专业化的分析,更是在讲述一个矛盾冲突不断推进、情节不断发展的“好故事” ,人和事是一个好故事的灵魂。如嘉兴日报财经版的“爬坡换档 36 计” 、 “对话禾商”等栏目,通过具体的案例反映金融风暴下企业如何渡过难关,这样的具体化报道可能具有更多的示范意义。
12、 4.冷静独立的分析取代浮华猎奇式报道 丁波提出,党报在报道经济摩擦、冲突或困难时,不要盲目渲染对抗、增加紧张情绪,而应该让读者静下心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思考可能的发展方向。党报经济新闻还要防止泛娱乐化的倾向,经济报道的重点不能一味放在肤浅的事物表面,甚至于猎奇故事上,而是要看重经济活动的本质和影响,力争通过报道者较为雄厚的知识功底和深入采访来剖析经济活动背后的玄机,站在公正、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 吴晓波认为,党报经济新闻报道应多做建设性的言论,不能逞一时口舌之快,任意放大各种民间批判言论。而且,经济新闻应当少做煽情7报道,少扣“道德”帽子,更多从专业角度出发剖析经济事件。 5.经济新闻人
13、才培养亟待加强 陈纪蔚提出,经济新闻人才紧缺是党报经济新闻整体水平无法提升的关键原因。他指出,一方面,新闻单位的人才考核制度存在缺陷,在目前“工分化”的考核制度下,写短平快的社会新闻更容易得到分数,而做深入的经济报道却吃力不讨好。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报道的专业性,高校培养出来的新记者通常需要好几年的积累才能进入经济报道的正轨,因而许多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加入这个行列。 南京财经大学新闻传播系主任宋祖华博士认为,加强业界与学界的交流是培养经济新闻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他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提出了在教学中“教学生更容易地进行表达”时还需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有些学生责任感薄弱,抱着功利的目的来学习新闻,这不是仅靠学校教育可以解决的。他希望有更多机会让业界人士与高校学子进行交流,用切身经历感染学生,增强学子们的新闻责任意识。 浙江工商大学新闻传播系主任博玫博士提出:业界需要什么样的经济新闻人才?教育界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经济新闻人才?在这两个问题上,业界与教育界存在着隔膜,还需多做交流、共同探讨。她指出,当今高校培养学生之所以不能完全被业界接受,是受到了高校招收学生数量、课程设置、社会实践安排等方面的约束。以课程设置为例,教育部门在课程种类上设置了一些不甚合理的硬性规定,使得高校可以安排的用以专门培养经济新闻人才的课程相当有限。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