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达海固陵渡.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6388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江达海固陵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江达海固陵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江达海固陵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通江达海固陵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通江达海固陵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通江达海固陵渡在十万分之一的中国地图上,即便在放大镜下,也难觅到西兴这个地名。但我敢说,2500 多年来,在中国广袤的沿海地区,恐怕很难找出第二个像这样濒江临河、与水共生、极富个性,并具有古今历史影响的地方。 西兴古镇,历史上曾名固陵、西陵。它位于钱塘江南岸,秦汉以降,西兴曾先后隶属于会稽郡、越州及绍兴府的萧山(曾名永兴)县,今属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 。面濒钱江,通江达海的西兴,历来就以扼江而守,以水利民,以水通商,畔水而兴著称。 金戈铁马的古越雄关 早在 2500 年前,地处钱塘江南岸的西兴,就是吴越争霸的水陆要津。作为越国抗衡强吴的重要的军事要塞,也是越国重要的出海口与古渡口。当年为

2、阻挡吴国的进攻,越大夫范蠡受命沿江筑关城,屯兵于固陵渡,作为海防要塞,扼守越国门户。城堡因“言可固守” ,而谓之“固陵” ,后又改称“西陵” 。 固陵的铁陵关,素有“浙东第一关”之称。据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越绝书载:“浙江南路西城者,范蠡敦兵城也。其陵固可守,故谓之固陵。所以然者,以其大船军所置也。 ”水经注载:“浙江又迳固陵城北,昔范蠡筑城于浙江之滨,言可固守,谓之固陵,今之西陵也。” 2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元前 496 年)五月,吴王阖闾为泄历年积怨,乘越王允常去世发丧时起兵伐越。越国新主勾践率兵抵御,与吴军激战于?李(今属嘉兴市) 。乱军之中,越大夫灵姑浮挥戈击杀吴王阖闾。后吴王夫差为报父

3、仇,偕伍子胥等再次兴兵犯越,攻占越国。兵困会稽,勾践夫妇与范蠡被迫入吴为奴。东汉吴越春秋载:“越王勾践五年五月,与大夫文种、范蠡入臣于吴,群臣皆送至浙江之上,临水祖道,军阵固陵。 ”说的就是这段故事。 从勾践丧国,入吴为奴的屈辱,再到三年后,越国君臣重返故国。卧薪尝胆,历经“十年生聚、十年教养” ,弱越最终报仇雪耻,灭绝强吴,并北上齐淮,迁都琅琊,跻身于“春秋五霸”的辉煌。而西兴,则见证了历史上吴越争霸那数不清的故事。千百年间,勾践、西施、范蠡、文种,与夫差、伍子胥之间的悲壮往事,在西兴咏叹传诵不绝。 华夏最早的一段海塘 西兴深厚的历史底蕴,远非仅限于政治与军事上。在中国水利史与航运史上,它亦

4、具有独特与重要的地位。 正如越绝书与吴越春秋所载,固陵及临近的航坞、防坞、石塘等军事设施那样,这里不仅是 2500 多年前,古越时期艨艟齐聚的军港与渡口,又是防止浙(钱)江潮水侵袭的防海堤堰。作为钱塘江南岸最早的一段海塘,是越地先民与台风涌潮等自然灾害做抗争的屏障。至今当地仍有民谣云:“越国造此铁陵关,铁甲将军守边关。三千铁骑守海塘,百姓始能得安康。 ” 五代时,西陵设镇,因是边防要地,故设捍江营,有 500 余人守卫。3吴越王钱?H 认为“陵”非吉语,又将西陵改名为“西兴” 。吴越国开平四年(910 年) ,钱?H 动员大批劳力,修筑钱塘江沿岸捍海石塘,用木桩把装满石块的巨大石笼固定在江边,

5、形成坚固的海堤。既保护了堤内大片农田不再受潮水侵蚀,由于石塘具有蓄水作用,同时又能使得钱江南岸的大片农田得获灌溉之利。 西兴濒临钱塘江,为了向钱塘江泄洪,防止咸潮倒灌,明万历十五年(1587 年) ,萧山县令刘会,把维修海塘积余的银子,在原有西兴段的古代堤堰上,筑起水闸,并以古永兴县名作为闸名。数百年间,西兴永兴闸一直造福萧绍等邑桑梓。永兴闸虽然不是河口大闸,但它既是钱塘江南岸萧绍海塘西塘的终点,又是萧绍海塘北塘的起点。因此,作为浙东海塘的重要节点,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

6、金蛇。 ”苏东坡望海楼晚景五绝记录的便是西兴古渡外、钱塘江海堤前的壮丽景观。 浙东运河的起始点 2014 年 6 月 22 日,第 38 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包括浙东运河在内的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 46 个世界遗产项目。而西兴,则是全长 239 公里的浙东古运河起始点,也是浙东运河通过钱塘江,连接京杭大运河的中间枢纽。 浙东古运河前身,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山阴故水道。西晋惠帝时,会稽内史贺循,利用原先的古越水道,重新修整开凿了从西兴至会稽郡4城的西兴运河。此后,又与曹娥江以东运河连接,经过上虞、余姚等县,至鄞(宁波)甬江入海口,形成西起钱塘江,东到东海,全长 23

7、9 公里的人工运河。南宋建都临安,这条运河又成为当时最重要与繁忙的一条漕运水道。西晋之后,由于运河的开通,西兴北接杭州,南通宁、绍、台等地,水?交通更趋便利。昔日屯兵御敌的西兴,也从军事要塞逐渐转化为一个以水路为主的重要驿站与码头。 钱塘江江上尚未开通公路、铁路大桥前,作为水上漕运“国道”的必经之地,有多少帝王将相、文武百官、才子佳人、师爷僚佐,近代的诸多爱国志士,乃至平民百姓,曾在此古渡前盘桓驻足。宋高宗赵构、宋理宗赵昀等南宋帝王,去绍宁台温等地,曾几番历经西兴古渡。宋徽宗与南宋 6 个帝王及其后妃,死后均经此归葬绍兴攒宫。康熙二十八年(1689 年) ,康熙帝绍兴祭禹,归途驻跸西兴;乾隆十

8、六年(1751 年) ,乾隆帝绍兴祭禹,吟诗西兴 。这些,客观上也促进了西兴的经济繁荣和发展。直至清末前的千余年中,朝廷与京外各省发往宁绍台三府的公文、各地官府进京奏折,均经此地传递。过境官员迎送,招待来往商贾。过往的官吏名人商贾、赴考的士子、文人墨客,与过江参禅的佛门信众,也是这条古驿道上的常客。直到清末,随着近代邮政业的开办,西兴的驿馆才被裁撤。 吴越文化的重要根脉 西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赋予了西兴独特的韵味。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几乎中国古代史上最著名的几大诗人的诗集中都能找到西兴的影子。大诗人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陆游等,将固陵5涌潮、江风、驿站、关楼、茶亭、塔林尽入诗句

9、,为西兴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文。 “烟波尽处一点白,应是西陵古驿台。知在台边望不见,暮潮空送渡船回” (白居易答微之泊西陵驿见寄 ) ;“梅市门何在,兰亭水尚流。西陵待潮处,落日满扁舟” (刘长卿送人游越 ) ;“避风留水市,岸帻倚船窗。日上金熔海,潮来雪卷江。登临数奇观,未易敌吾邦” (陆游西兴泊舟 )现代像孙中山、蔡元培、鲁迅、秋瑾、徐锡麟等诸多革命志士,南来北往,西兴都是必经之地。这一个个响彻古今中外的名人,他们的足迹,与固陵涌潮、江风、驿站、关楼、茶亭、塔林等美景,永久地留在了那些脍炙人口的史诗之中。而无数名不见经传的先民,在数千年间,正是从西兴渡江,经杭州,奔赴更远的地方,去讨生活

10、、谋生存。此地曾是多少代越人,那延绵不绝、挥之不去的历史情结。 如今,许多人早已不知道,西兴的四季春科班(西兴人称小歌班)还是今天上海越剧院的前身。80 多年前,来自嵊州农村的袁雪芬、傅全香、徐玉兰、范瑞娟、马樟花等越剧名伶都曾汇集于西兴。西兴镇的乡绅傅助贤先生出资从苏州买回一船行头,于 1933 年成立了四季春小歌班。当时袁雪芬 12 岁、傅全香 11 岁。傅全香原名孙泉香,因过继给傅助贤做女儿而改名。 梁祝 西施 珍珠塔等百余个剧本的首演,都在西兴镇上。嵊州是闻名遐迩的越剧发源地,而西兴,则可称作越剧走出越乡,通向沪杭乃至国内外最初的桥梁。 贯通河海的古代“物流中心”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11、,西兴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使它成为河海联6运、接轨内外贸易的水道与港埠,是运河连接世界大通道南端的国门“物流中心” 。 浙东运河西行至此便到了钱塘江,运河上的舟楫商舶往来,皆需按照钱塘江潮汐变化与水位的落差,借用人力与牛车翻过钱塘江堤,另行装船。这一卸一装间,使得西兴出现了一个殊特的行业过塘行。过塘行是西兴运河文化的特殊产物,它是专门替过往客商中转货物的转运行,相当于如今的“物流中心” 。过塘行经营范围:有拖船过坝的,有送夜航船客人与货物过江的。而粮食、茶叶、老酒、酱油、京广洋货、生漆、棉花、蚕丝、绸缎百杂、锡箔、扇骨、木器、建材、牛、羊、猪、禽、蛋、鱼秧等各类物品,均有相对固定的过塘行分工负责

12、转运。 从西兴码头卸下的货,经挑夫与人力车夫,搬运到由过塘行联系好的在外江的货船上,过钱塘江,进入京杭大运河;宁绍平原上的物产,则由此辗转溯河北上,运向京城。而北方的货物则通过这里,经浙东运河转运到宁绍台等地。至于杭嘉湖绍地区的蚕丝、绸缎、茶叶、药材、老酒、瓷器等特产,则通过浙东运河这个通道,进入宁波(历史上曾有鄞、明州、庆元府等称) ,经“海上丝绸之路” ,源源不断地流向东南亚与世界各地。 据西兴镇志记载,清末至民国时期,西兴镇上仅过塘行就 72 爿半,船夫、纤夫、挑夫千余人,拉客运输的人力车 500 余辆。此外,还有经营各类食品、干鲜货品的商店及饭馆、酒肆、旅店数十家。除此以外,还设有供过

13、江客商休憩、交流行情的大小茶馆 32 家。西兴最鼎盛时期,堤塘内外,排起的各路船队首尾相接,连绵数里。起航靠埠,上客7卸货,昼夜不歇,一派繁忙景象。运河里与钱塘江畔舟来纤往,吆喝声此起彼落,俨然一卷流动的清明上河图 。 当年为了保障日夜穿梭于钱塘江上船只的安全,与江对岸的杭城鼓楼遥遥相对,西兴码头还建有一个钟楼。大雾锁江,船只要听到钟声,就知道到了江南岸的西兴码头。而听到鼓声,就知道到了江北。两岸的暮鼓晨钟,犹如是行舟的信号。 “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宋代苏轼所写的这首望海楼晚景之一 ,正是当年西兴古渡兴盛繁荣的写照。 世界聚焦的 G20 峰会主会

14、场 历经战乱,西兴千年古渡外,那金戈铁马、艨艟战船,与巍峨关城,早成过眼云烟。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钱塘江公路、铁路大桥的开通,往昔旦夕间延绵不息、喧嚣热闹,用人力与牛拖拉舟楫过坝,那非凡的码头盛景,亦已销声匿迹,难觅踪影。西兴过塘行坝外,当年那汹涌奔腾的钱塘江,随着泥沙淤积,江岸已推向 5 公里开外。昔时浩荡江面,今日已化成杭州一方最富有发展潜力的经济热土。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尤其是 21 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南进步伐的加快,适逢盛世,洗尽铅华的古镇再续辉煌。西兴、复兴等多座新建的钱塘江大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地铁与过江隧道,在古镇两端穿境而过。大批软件产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留学人员创业

15、园、动画产业、电子信息等产业基地先后落户于此。西兴所在的滨江区中心的钱江世纪城周边,已成为杭州市现代信息、科技、文化、体育一个新兴的中心。 从满眼遍布的现代通衢与高楼大厦穿行,漫步进入西兴老街,面对8永兴闸、过塘行、古桥老宅等一批遗存,静谧而干净的街头,与清澈的运河水前,重新体味西兴那曾经的辉煌与千年的兴衰轨迹眼前自然而然地会浮现出那一幅幅古老的图景。人们感觉就似岁月悠悠,时光倒流,大有恍如隔世之感 历史与现代,再次在 2500 多年前的固陵故地碰撞。2016 年 9 月,投资 300 亿元的奥体博览城(中心) ,成为全世界聚焦的中心。作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主会场,中国作为东道国,习近平主席与占全球 GDP 总量近九成的 G20 成员国元首与政府首脑,及 10 多位嘉宾国领导人、国际组织负责人,在此聚首,共商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大计。全球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600 余家新闻机构,近 5000 名中外记者前来峰会采访。 G20 杭州峰会找到凝聚各方共识和行?拥摹白畲蠊?约数” ,为处于关键当口的世界经济带来明确方向,注入了更多动力。 沧海桑田,西兴巨变。2500 多年光阴转瞬而逝,昔日越国固陵旧地,如今已然是杭州走向国际的第一门户。历史与现代、传统与现实,再次在这里交汇。古今交辉,相得益彰。勾践、范蠡等历代古人若地下有知,定当为之感慨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