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京杭大运河 35 年再骑行通惠河:漕运排污景观 2016 年 2 月 28 日上午,我从位于昔日停靠漕船的积水潭边的恭王府出发,沿通惠河骑行到 35 公里外的通州区(当年叫通县) 。 通惠河,开挖于元代,是连接北运河与北京城的漕运河道。清代末年,随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兴起,漕运逐渐停运,通惠河逐渐就变身为北京城市的排污河。 在东三环路边,通惠河上有一座古闸庆丰闸,又称二闸。是当年河上修建的 24 座闸之一。35 年前第一次骑行采访京杭大运河时,古闸的遗址还在,最有意思的要数居住在河边庆丰村里有一个从明代宫廷中流传出来的狮子会钢铃武太狮。每逢节日,他们都要在庆丰闸附近的岸边、船上舞狮助兴。相传,一
2、次狮子会在商船上舞狮,一只狮子失足落入水中,另一只也跳入水中继续戏耍舞动,赢得两岸观众的一片欢呼。北京民间流传的“二闸的狮子会凫水”就讲的是这个故事。现在,这里已经大变样了,河道整修一新,原来的古闸遗物进了博物馆,两岸建起了公园,庆丰村已经没有了,居民们已分散搬到各处。著名的“二闸狮子会”的行头据说已成了朝阳区文化馆的收藏品。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呀! 骑行出 15 公里左右,是一个叫高碑店的地方。当年我们路过这里,作为北京城市排污河的通惠河已经很臭了,水体也是黑色的。这次展现2在我眼前的却是宽阔的河道,清澈的水面,一座龙王庙沿河而建。这种巨大的反差是两个改变所带来的。一是,通惠河不再作为城市排污河
3、了,污水通过河道下的管道排出;二是在高碑店修建了一个污水处理厂净化城市污水。河边这座相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龙王庙,早年就毁了,现在重建起来也为附近的居民多了一个游览的去处。 在通州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建成了亲水的运河公园,成了人们休闲的去处。然而过去漕运时到达北京的标志燃灯佛舍利塔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新建的大楼群将宝塔“压制”得好像矮小了许多。通州即将成为北京市的行政副中心,不久的将来新的地标就会出现在大运河边。入夜,走进通州著名的小楼饭店,这里有历史上的通州三宝之一,口感外焦里嫩肉质糯的“小楼鲇鱼” 。35 年前到这里时,没有品尝到,这回终于补上了这一顿。饭店的白经理介绍,1900 年以前就
4、有了这道菜,由于小楼饭店的制作工艺讲究,所以在众多饭店中脱颖而出,一直到现在。她说:“那时用的是运河中野生的两须鲇鱼,运河中的鱼,肉质就是跟现在水库养殖的不一样啊!”是呀,过去的美味可能再也回不来了。张家湾:古城墙古石桥清真寺 距通州城区约 20 公里的张家湾镇历史上是漕运的重要码头,是通往北京城的水陆枢纽。当年进京赶考的举子们,都是在这里下船,走陆路进入北京城,因此这里有个叫官沟的地方,据说就是举子们经常下榻的地方。 3骑到张家湾,我特意停留下来找找官沟,可惜因为时间太紧没有找到。不过,依然回访了张家湾的古城墙和有 400 多年历史的古桥通运桥。古城门是新修复的,显得很抢眼,老城墙却默默地在
5、旁边,似乎能听到它讲古老的故事。通运桥面坑洼不平的大石板在强烈的阳光下更显沧桑。一位老者在桥上漫步,通过聊天才知道他是从北京市区特意前来寻古的。 张家湾是回族居民聚居区,这里有座 700 多年历史的清真寺。清真寺的建造与当年漕运的兴旺也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元代,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南方人从京杭大运河乘船来到这里并定居下来,建造了这座寺庙。这座有着传统中式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在“文化大革命”前就被用作生产大队办公场所和学校。1981 年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时,张家湾的穆斯林信众还是在家中举行宗教活动的。1998 年清真寺已经回到信众的手中,可惜的是我来晚了半个小时,错过了一次宗教活动仪式。 河西务:寻找漕运
6、遗味大油饼 北京到河西务约 70 公里。 河西务,漕运进京的重镇。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到了这里就进入了天津市的范围。 当年,一位当地的老者带领我们走进这座与中国北方村庄没有啥区别的小村落,讲述着当年的辉煌:“两山夹一井,一步三座庙,五股穿心道”可当时的情景只能让我闭眼凭空想象这儿曾经的繁华,一切随着漕运的结束就已经衰败了。 4这次刚一进镇,远远就见到路边立着一块“津门首驿”的碑,?彰显着处于北京、天津之间交通要道上的河西务又在发生变化。 让我最瞎记的则是当年在这里见到过的大油饼。大油饼直径近70cm,重量可能在 500g 以上,一口锅一次只能炸一个。据当地人介绍,在漕运的时代,在运河上劳作的装卸
7、工、纤夫们劳动强度大,肚子里缺油水,又没有多少钱买肉吃,这种大油饼也许就是他们填饱肚子保持体力的最好选择了。 出发前就听一些近期来过这里的朋友讲,大油饼已经没有了。有还是没有?现在是啥样?这个悬念一直在我的心中纠结着。 住进宾馆,我就迫不及待地向服务员询问:“这儿还有人炸大油饼吗?”同时拿出手机,给她看我过去拍的照片。老板娘一下子凑了过来:“哎呀!这就是俺村老杨家的。 ”她告诉我,此人已经去世多年,但是他家的后人还在做。有知情人的指点,我了解到炸大油饼的食摊已经不在公路边经营,搬到了农贸市场里边,而且是每天早上才做。 第二天一早,我就赶到了炸大油饼的食摊。老板杨幼华告诉我,35年前我拍的照片中
8、的人是他舅妈的父亲金宝成。他说,那时是国营食堂,现在他是自己干了,前来吃大油饼的顾客很多,多的时候,一天要卖出200 斤面的油饼。仔细看,我发现现在的油饼比过去炸得要薄了,食客的吃法也变了。人们不再是拿着一个大油饼吃,而是用烙饼卷着,中间还根据各自的口味加上作料以及肉类。时代在不断地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水平也要变才对呀! 天津:海河之夜 5从河西务到天津约 65 公里。 海河,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河流,也是北运河与南运河的交汇处。天津城市就是依海河而建,这里人们的生活与母亲河海河密不可分。 我又特意前往原来属于梁山县,现在已经归东平市管辖的司里山。史载,这里是当年晁盖起义的地方。司里山山顶两块如
9、印章般突兀的山岩上遍布摩崖造像,上面刻有自南北朝起,隋、唐、宋、元、明各朝的石刻造像。尤为可贵的石雕像内容包含了儒释道三教,到了这儿要是不上司里山是个遗憾呀! 南旺:京杭大运河的脊梁 梁山到南旺约 40 公里。 汶上县的南旺镇是京杭大运河海拔最高的地方,这里最著名的就是可以与四川都江堰媲美的古代水利工程南旺分水枢纽。 明代永乐年间工部尚书宋礼主持运河的修建工程时,听取了当地放羊的白英老人的建议,从大汶河筑坝引水济运,利用南旺地势高的地形,在此建分水枢纽,将汶河水南北分流, “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 ,解决了运河流到这里时“南水不北流、北水不南流”的矛盾。 在南旺分水口有一座始建于明代初年的龙
10、王庙,当年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建筑群,其功能为镇水、祭祀、表彰。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六次到过这里!后来汶河水改道,运河干涸了,这里成为南旺中心小学。可惜文革中,拆庙、砸碑给这里造成了极大的破坏。1981 年来时,已经没有龙王庙的感觉。今天再来,这里已经建成的遗址博物馆。重建了一些建筑,也清理出龙王庙大殿的地基遗址。走在遗址的步道上,看着这些残6破的一砖一石,想象着乾隆爷来时的辉煌。登上运河对岸的土坡俯瞰龙王庙的全景,但愿这里不要再改变了。 嘉祥:曾经的“大蒜之乡” 南旺到嘉祥约 23 公里。 上次来嘉祥县是奔武梁祠的汉画像石来的。到了县城,只见满街都是卖紫皮大蒜的小贩,一打听,原来嘉祥是著名的“大蒜
11、之乡”!这里生产的紫皮大蒜以辣味浓、蒜味香、肉质嫩著称!算是名特优产品了。这次来我向嘉祥的朋友提起大蒜之乡,回答却令我颇感意外:“现在大蒜之乡不是嘉祥了,是金乡。 ”原来,与嘉祥相邻的金乡县以种植白皮大蒜著名,近年,在大蒜的质量、产量、个头等诸方面都名列全国第一,于是把“大蒜之乡”的桂冠拿走了。不过说实话,喜欢吃大蒜的北方人还是认紫皮蒜的,这也让嘉祥人得到稍许安慰吧。 武梁祠是嘉祥必看的去处。这里有中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画像石群。现在,这些汉画像石摆放整齐,便于参观者欣赏,比当年只是堆放在室内的地上好多了! 这些已经经历了近两千年时光磨练的国宝,现在看依然是那么精美绝伦。古代的工匠以平面浅浮
12、雕的手法,在当地盛产的青石上以刻刀作画,创作出气势恢宏的巨作,涵盖了历史故事、神话人物、生活出行、图腾崇拜等诸多内容。仔细看,每个人物都不一样,都有他自己的故事,如此生动的画像石,看多了我还真有点晕,眼睛好像不够用呀! 在嘉祥,人们最推崇的要算孔夫子的弟子宗圣曾子(曾参)了。尽管学术上对曾子的出生地有着分歧,但是在这里,宗圣庙却实实在在地7存在着。近年,在市中心的道路中央塑造了一尊曾子像,成为了嘉祥的象征。逐渐地当地还形成了这样的习俗:新婚迎亲的车队,都要开到这里围着曾子像绕行三圈,以表示对先贤的敬意。人们对曾子的崇拜可见一斑。 济宁:神槐的变迁 嘉祥到济宁约 23 公里。 ?年第一次到济宁时
13、,我拍了一张路边的老槐树的照片,从照片可以看到人们用砖砌了一个花坛将它保护起来。说它是古槐树也很牵强,其实仅有半张树皮还在,旁边发出几支约 10cm 粗的新枝条,就像一个路边的看客。 这次来到济宁,走上街头我就拿出手机里储存的这张照片问当地人:“这棵老槐树还有吗?” “哎哟!你还拍过这张照片呀?!”人们的回答几乎不约而同。顺着他们的指引,我很快就来到一条叫古槐路的街上,远远地就见到了路中央的一棵大槐树。道路拓宽了,原来路边的槐树已经在街心长成参天大树了。 穿过车流,来到古槐跟前,隔着保护的金属网,只见那块残存的老树皮又少了半截,树上系有许多人们祈福的红布条。金属网上镶有一个牌子“山阳古槐” ,
14、并用文字介绍了古槐的故事,原来唐代的名将尉迟敬德还在它旁边驻足流连过!古槐已经成了济宁人的神。 我沿着运河漫步。河边,柳枝发芽、鲜花开放,游人齐聚河边赏花、摄影。著名的玉堂酱园依然在桥头,走进去,发现原来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由于业务的发展,生产场地已经搬到了郊外。也难陉,市区的土8地寸土寸金呀!被称为全国清真寺木构建筑之冠的东大寺,1981 年来时正在整修,现在面目一新。这座融合了中国与伊斯兰文化风格的建筑,更让人感觉到它的巍峨、恢宏。 离开济宁,我沿着运河边的滨湖大道骑行,路过济宁港时,终于见到了货船。如同上次一样,京杭大运河依然是从这里才开始有了航运。 微山: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 济宁到微
15、山约 110 公里。 从济宁出发,路过鱼台前往微山,途中要横穿南四湖中间的二级坝。南四湖是济宁以南的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微山湖这四个串联在起的湖泊的总称。二级坝由四座节制闸组成,将南四湖拦腰截为上下两级,起着蓄水排洪的调剂作用。骑车上了二级坝,眼前首次出现水天一色的壮观景象:湖上点点渔舟,湖岸打鱼人晾晒着渔网、虾笼。一下子让我感受到了水带来的浓厚生活气息。 来到南阳湖中的南阳古镇,这是一座很奇怪的小镇:镇在湖中,河在镇中。这都是因为京杭大运河穿南四湖而过的原因。小小的古镇还尚待开发,所以依旧保持着原生态的味道。这座小巧的古镇在明代就是运河上的四大名镇之一了(其他三个为:夏镇、扬州、镇江)!
16、工人们正在翻新一座老房子,一打听,这儿原来是乾隆爷当年的下榻处,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闻南阳之名特意在此逗留。作为世界遗产点会通河节制闸群之一,始建于明代的利建闸就在离小镇不远的村落里。这次我只是匆匆过客,未能在此做更多的停留,否则,坐在湖畔河边,观赏塘中风荷,斟上一杯小酒,品味鲜活的鱼虾,也许还能找一点儿当年乾隆爷的9感觉呢。 提起微山湖,人们马上会想到扒火车打日本鬼子的铁道游击队。其实,微山的名称起源于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微子因反对纣王的暴政而出走,周成王时受封于宋,死后葬于今微山岛上,微山因此而得名。 从微山县城到微山岛,要骑三十几公里才能到客运码头乘坐轮渡登岛。一上微山岛,我就发现新修的柏
17、油路很棒,完全与过去不一样了。当年整座岛就是一个大农村,我拿出拍摄的照片问了许多人想知道照片上是什么地方,没有人能回答出来,今非昔比,找不到老的痕迹了。终于一位 70 余岁的老人在端详了半天后终于说出来了:“哎呀!这就是上庄呀!”原来上庄村已经与乡政府所在地杨村连成一片,成为岛上最繁华的地段了。 上了微山岛就一定要去微子墓看看。微子墓坐落在岛的最高处,比起当年的荒凉景象,现在的微子墓园已新建成由正殿、偏殿、碑亭等组成的仿古建筑群。原来立于墓前的四块碑被移至大殿之中,微子墓上也种植上了许多柏树。在墓园大门的入口,有一块碑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头目丰田亲自撰写的碑文。一面在中国烧杀抢掠
18、,同时又为中国的先贤立碑表示敬意,真是耐人寻味呀! 徐州:赶庙会看兵马俑 微山到徐州约 90 公里。 徐州的乾隆行宫是中国大运河 58 个遗产点之一,这里原来也是徐州市博物馆。到了徐州我就去这里重游。到了博物馆才知道,这里已经建起了一座恢宏的新馆,而乾隆行宫已经不作为展馆,而像一座别致的花10园在博物馆的偶。 博物馆的对面是云龙山,因其蜿蜒起伏的山形酷似蛟龙而得名。它既是自然风景区,也有许多的人文景观。 这天,我见到许多市民在爬云龙山,山下还有许多的警察在维持秩序。一打听,明天阴历二月十九是观音菩萨的诞辰日,每年这里举行两天的庙会,我正好赶上了庙会的第一天! 随着人流爬上云龙山。人们赶庙会大多
19、数是凑热闹,体验气氛,自然还有虔诚的香客。来到山上的兴化寺,这里供奉着始刻于北魏时期的鎏金释迦牟尼佛半身造像,造像高达 11.5 米,看上去颇具山西大同的云冈石刻风格。这也难怪,都是一个历史时期的造像嘛! 走进兴化寺的,大多是香客。他们持香秉烛来到大佛前祭拜,口中还念念有词。仔细看,与过去相比香客中多了许多年轻人。从他们的表情中可以看出有的虔诚,有的则若有所思 上次骑行京杭大运河回到北京不久,就听说徐州发现了一个汉代的兵马俑陪葬坑,大有失之交臂的感觉。这次既然到了这里,我特意前往位于市郊狮子山的徐州兵马俑博物馆一睹为快。 徐州兵马俑博物馆又称徐州古代军事史博物馆,地处有山有水如同花园般的环境之中,园内有好几个展厅,兵马俑的展厅就建在发掘的现场。这里发掘出的兵马俑也是陶土烧制的,但是比起陕西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无论从规模和陶俑的大小要差很多。仔细看,比起秦俑,这些高仅 40 厘米左右的汉俑要更加粗犷、写意,是 21 00 多年前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