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信息产业类报纸现状与发展前景.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79222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信息产业类报纸现状与发展前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海信息产业类报纸现状与发展前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海信息产业类报纸现状与发展前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海信息产业类报纸现状与发展前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海信息产业类报纸现状与发展前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上海信息产业类报纸现状与发展前景一上海信息产业的发展 在每一次国家创新工程开展过程中,大众媒介都是政府的“合作伙伴” ,在中国这样一个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依照发展传播学创始人之一施拉姆的观点,大众媒介对国家发展的促进作用依赖三个层面:一是国家“传播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二是传播系统中是否有“充分和有效的传播” ;三是传播内容是否“使用得当” 。 中国的每一次改革和创新都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始。大规模的国家创新运动对传播系统的建设、传播活动的控制和传播内容的使用都要求明确的计划和要求,一方面这些计划和要求往往表现在大众媒介的结构和传播制度的安排上;另一方面,大众媒介也确实借助这些计

2、划和要求得以迅速发展,扩大规模。这也是大众媒介发展和国家发展之间相辅相成重要意义的具体表现。 自二十世纪新科技革命以来,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信息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已经成为各城市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在上海,截止目前,家庭电脑普及率早已超过 50;2002 年,上海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 489.07 亿元(占全市 GDP 比重为 9) ;信息产品制造业出口占全市 15 强;软件产业营业收入 116 亿元;信息服务业营业额高达 260 亿元。在 2002 年,信息产业引进外资资金占全市吸引外资总2额的 13。世界 500 强中有 61 家 IT 企业抢滩上海,70 多家跨国 IT 企

3、业将研发机构设在上海。 在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上海市政府提出了“数字城市”的概念,到 2005 年上海信息化水平将达到发达国家中心城市平均水平,2007 年基本形成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技术应用集约化的格局,初步构筑“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2010 年世界博览会开幕之际,东道主上海将以“数字城市”的崭新形象,为世界呈现由“数字世博”带动的美好生活。 如此宏伟的远景和发展规模势必会促发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但近几年来,上海信息产业类报纸则显得与行业繁荣发展状况不相适应,甚至呈现出结构性空白。 二上海信息产业类报纸传播特点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时又是一个从传播意义上讲

4、颇具挑战意味的国家发展传播议程。从时间上看,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国家传播计划;从要求上看,信息化包括从城市到政府,从企业到家庭的全方位的建设;从传播内容上看,信息化建设传播议程可以分解至观念、态度、知识、技术等各个层面;从接受对象看,整个社会和大众几乎都是接受对象;最后,从效果上看,不仅要求每一个人接受新观念,同时要求每一个个人都能掌握最基本的信息应用技术。 也就是说,关于“信息化建设”议题的传播目的不仅要受众接受新3观念,改变旧态度,更要学会新技术。多层次的传播要求和多元的传播内容势必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活动和内容提出了更多元的要求。 从上海目前流通的主要信息产业类报纸来看,针对这样的传播

5、需求,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 (一)兄弟省市专业报纸更加专业化,注重细分的市场定位和各自特色的保存。比如电脑报是一种科普类 IT 报纸,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科技和科普类报纸。它的宗旨是“普及计算机知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主要面向非 IT 专业人士;其特色是“通俗、实用” ,贴近群众,贴近电脑应用实际,因而受到读者欢迎。而计算机世界则主要面向 IT专业人士,将办报策略定位于“站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计算机行业发展的前沿,为计算机产业、计算机市场和科研人员提供科技实用信息” ,并推行“依靠专家办报,依靠企业办报,依靠读者办报”的办报方针。 整体上看,兄弟省市在上海发展的 IT 类专业报纸已经表现出相当

6、高的专业聚焦能力,同时也在力图寻求突破。从个别的表现看,正因为整体聚焦计算机产业,因此各自则更加注重自身的特色和市场细分,并以培养稳定、甚至固定读者群为目标。 (二)本地主流报纸的专业版面各司其职。上海的各大主流报纸几乎都开辟了信息类内容的专版,这样做的主要原因一是为了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二是为了吸纳广告。这些专版往往适应各自报纸的风格定位和受众要求而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例如, 文汇报的信息时代专刊是该报与上海市信息委合作的产物,便更多的是从政府推动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出发,以报道上海信息4化建设的宏观面为主。 信息时代使用频度最高的词往往是“政策” 、“制度” 、 “市场”之类宏观话语。在介绍一

7、些新动态的时候,文章会采用一种积极的态度,让受众相信我国的信息化在蓬勃发展中,并且还会取得更多的成绩。总体来看, 信息时代专刊与文汇报本身的定位一脉相承的,以政府代言人的身份对政策和环境进行解释,对市场和消费进行引导,比较直接的消费信息相对少一点。 而新民晚报中关于信息化的内容更多的是新事物的出现为由头展开报道,比如消费领域中的信息化、网络设施报修、自助银行等等,具有市民化的特点。 由于没有非常集中专业版面,因此在信息规模上没有形成突破,上海综合性报纸的信息专刊也无法形成一个具有统领意义的报纸品牌。 (三)上海本地信息产业类报纸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上海计算机报已改变定位, 上海邮电报也局限在本

8、行业内,缺少市场影响。 三上海信息化建设发展和上海信息产业类报纸发展 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数据表明在上海信息产业类媒体还有多大的市场空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上海本地信息产业类专业报纸的空白是上海信息化建设的一大缺憾。 从信息产业报纸目前的状况看,也许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5第一,加强建设本地化的传播系统和信息规模。 兄弟省市的信息产业类报纸固然活跃,但由于并非本土催生,所以与本地的产业、企业、用户、读者均不能形成足够的互动。依据施拉姆在其发展传播学中的有关观点,本地化政策是推动国家发展信息传播的重要方法,即在准备建立大众传播媒介的地方,一定要具备当地文化的适当知识, “它们的计划起源应该接近

9、其受众的需要;这些计划应该让了解自己将与之对话的有文化的那些人来制订;同时,受众也应该能够得到可向媒介提供反馈报告的各种手段。 ”如果要依靠大众媒介来推动信息化建设传播议程,那么加强服务于本土受众的专业媒体建设是当务之急。 第二,把专业性和大众普及效果结合起来是利用大众媒介推进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 无论是电脑报之类面向非专业群体的专业报纸,还是计算机世界之类直接以专业群体为对象的报纸,都面临如何将专业化与大众化、权威性和可读性结合的困惑。目前的情况是:专业报纸更加专业化,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业人员和发烧友,很难进入普通市民的视野。 而上海对 IT 媒体需求最大的主要有两大群体:一是个人、家庭和企业

10、,他们是信息化建设的直接使用者、消费者和受益者;二是产业链上的企业群体,他们是信息化建设有关产品的制造者、提供者,也是市场主体。目前的信息产业类报纸主要针对第二种读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是在 BtoB 理念主导下的定位,而非 BtoC 概念指导下的模式,更注重行6业间的交流。这是不具备大众接受度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从版式设计、内容组合、文章风格、话语体系等各方面业务标准来衡量,专业报道和大众接受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壁垒,如果不特别花心思,那么一篇充满专业语汇的报道对报人来讲是家常便饭,对读者来讲就很可能是一头雾水,也就没有任何传播效果可言。 现在的传播要求是让市民接受观念,同时学会技术。为此,政府

11、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推出“百万家庭网上行”这样的大型活动。大众媒介的传播任务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贴近大众,让专业传播有效、迅速地成功。 第三,坚持专业定位,发展本土专业报纸。 那么,要办一份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产业类专业报纸,其核心资源究竟是什么?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要在信息产业链上确定自己的价值,能够挖掘媒体与产业链的最优价值链接。 当今的信息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链式发展模式,随着垄断的逐渐打破,市场竞争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与企业之间形成联盟关系的链与链的竞争,信息化建设牵动的是一个产业链的共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产业类专业媒体必须确定一个方向:自己是属于信息产

12、业链上的产品还是媒介产业链上的产品?回答这个问题对媒介来讲也许是痛苦的,但从宏观角度看,整个社会发展是一个完整的价值链,这个问题只不过触及微观的操作。如果不确定这样一个方向,专业媒体就会在一定时候迷失自己,找不到价值源。以计算机世7界为例,该报在三年前和上海市经委一起创建了企业信息化联盟,旨在和政府配合,通过各种面向企业客户的活动推进企业信息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将媒介产业链与信息产业链进行链接的一种探索,这种链的转移是可取的。 要将这种转移进行到底一是需要先天的链的资源,二是需要物化的链接产品。眼下办报仅有资金和报业管理经验应该说还是一种粗放型的资源认知,最终的竞争是资源的竞争,而媒介产业链上是无法找到信息产业链上的资源的。在有资源的前提下,如何形成可以深度融入信息产业链的物化的产品是另一个飞跃的翅膀。在媒介产业链上的产出往往是信息产品或者说是内容产品,但如果将专业媒体定位到信息产业链上,那么其产品可能是除了内容产品以外的更广泛的其他产品,而这些产品可以和信息产业链产生其他的价值组合。 (美)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第 130 页,1990 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