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尔肯:耕耘在哈语译坛上的“铁人”.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3479383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贾尔肯:耕耘在哈语译坛上的“铁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贾尔肯:耕耘在哈语译坛上的“铁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贾尔肯:耕耘在哈语译坛上的“铁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贾尔肯:耕耘在哈语译坛上的“铁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贾尔肯:耕耘在哈语译坛上的“铁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贾尔肯:耕耘在哈语译坛上的“铁人”战旗猎猎,战车奔腾。天安门城楼前,阅兵方队铿锵通过 2015 年 9月 3日,哈萨克族的观众、听众打开电视或广播,看到或听到的是隆重举行的抗战胜利 70周年阅兵式。精准、地道的哈语翻译让大家感受到抗战胜利日首次大阅兵的热烈氛围。 极少人知道,有一个翻译团队此前已为这次实况直播在北京怀柔准备了半个月。贾尔肯就是这个团队的核心专家成员。直播圆满完成,他沉甸甸的心才放下。 全国两会、党的代表大会、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的翻译与审核贾尔肯作为民族语文翻译战线上的资深专家无数次感受到职业的自豪感。几十年来,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打拼在哈语译坛上,是地地道道的“铁人” 。 与

2、翻译职业的美丽邂逅 1975 年 5月,贾尔肯被借调到中央民族出版社。在这里,他第一次正式接触到用少数民族文字编译出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等,特别是直接参加列宁文选单行本和红旗杂志的翻译工作让他的翻译水平再上一层楼。 “在这里干了一年零两个月,因为我父亲病重,1976 年 7月又回到了新疆。 ” 其实,贾尔肯小学上的是哈语学校。11 岁那年,贾尔肯以功课三门2100分、两门 98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伊宁市第八中学。 “这所学校是汉语学校,我以前没有学过汉语,有幸作为第二批汉语班学生招录进,班上有近 30人。 ”由于“文革”的影响,中途停课两年多

3、,1969 年复课,1970年贾尔肯初中毕业,被下放到昭苏县团结牧场放牧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半年后,场部为了把他培养为正式翻译,送他进伊犁师范学校翻译班进修。两年学习期满,被昭苏县委组织部安排到县粮食局当翻译。 贾尔肯做梦也没有想到有机会上北京到民族出版社做翻译。 “当时,出版社的一个负责人在北京站接我时见我很年轻,用不屑的目光看我,问:你是来当翻译的?第一天,他给了一篇红旗杂志上的文章给我翻,看我在很短的时间内翻出来了、翻得还不错,才对我产生信任。” 遗憾的是,贾尔肯因父亲重病中断了在民族出版社的借调,返回新疆。父亲病故后,被安排到伊犁州委党校翻译班任教。今天,贾尔肯自豪地说,当年他所培

4、养的学生遍布新疆各个地方媒体、文化事业单位,有的还当上了厅级官员。 1979 年 10月的一天,一阵急促的电话铃改变了贾尔肯的人生走向。他被通知正式调到北京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工作。 那时的翻译局,各方面条件都很差、很苦,几个人挤在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每天靠骑自行车走几十公里路上下班。最使贾尔肯和爱人终身遗憾的事要算他们的婚礼了。他爱人说:“人家都穿婚纱拍照,而我们什么都没有。 ”当时大家都在过紧日子,对于每月工资仅 31元的贾尔3肯来说,哪有更多的钱来拍照呢?最终,两颗朴实纯洁的心还是结合在一起了。 在工作中磨砺出过硬的业务能力 贾尔肯是民族语文翻译战线上一位译著等身的优秀翻译专家,先后参加了

5、马恩列斯著作、普列哈诺夫著作及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国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领袖人物的经典著作与党和国家重要文件的翻译工作,翻译审稿达两三千万字。 他以自己的翻译成果,全心全意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哈萨克族读者、听众提供了高质量的精神食粮,及时为少数民族地区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先进工作者、国家民委优秀党务工作者、国家民委直属机关党委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民委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两会秘书组先进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是他背后汗水与心智付出的回报。 到翻译局后,他从最基层的翻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先后任翻译组组长、哈文室副主任,并通过

6、竞聘担任哈萨克语文室主任。 2001 年,哈文室先后有三位骨干业务人员退休。由于他们的退休,加之年轻人业务方面有待成熟,使哈文室一度陷入业务骨干青黄不接的困境。任务重、工作量大,压在贾尔肯肩上的担子重如千斤,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就在这时,哈文室的任务却比往年增加了。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汇编、全国人大政协会议文件等党和国家重要文件的正常翻译之外,还增加了新的项目汉哈新词术语辞典的编纂。 贾尔肯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科学合理安排工作。特别是打破了旧4框框,大胆任用年轻有为的同志担任责任翻译工作,给他们压担子、提要求,在实践中磨砺,在实践中提高,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在贾尔肯的带领下,哈文室终于完

7、成了任务。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贾尔肯曾在改革开放初期、在工具书奇缺而没有复印机的年代里,费尽种种努力借到专业书籍哈萨克语详解辞典 ,利用几个月的业余时间白天黑夜不停地抄写,用蚂蚁啃骨头的毅力,抄完了这本 100多万字的巨著,他这股发愤学习的劲儿也影响着身边的同事。 贾尔肯翻译水平高,深得外交部的信赖,曾经先后 5次被特邀参加中国哈萨克斯坦边界勘定谈判,并被任命为中方哈萨克文本边界文件起草组组长。当时,俄汉文件有 4人审定,哈文只有贾尔肯一人审定。在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的情况下,贾尔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先后共审定 800多页十六开的文件。在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专家

8、协作的过程中,贾尔肯坚持原则,维护国家利益,指出并纠正了哈萨克斯坦方面在哈萨克文表述中存在的严重错误,得到了双方谈判代表的高度评价。最后中国政府总理朱?F 基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该文件上签字,几百年来两国的边界之争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以特别的身份见证国是 1981 年,27 岁的贾尔肯第一次以翻译的身份参加到全国两会工作当中。此后,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成为他的忙碌时光。 作为?家级少数民族语文翻译机构,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历年都会5组建两会民族语文翻译组,负责将会议文件翻译成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等 7种民族语言文字。为了确保能将一些会议材料提前翻译并印制出来,贾尔肯和

9、翻译组其他工作人员一般提前近半个月入住酒店,开始夜以继日的翻译工作,短短十几天要完成平时 4个月的任务,即近 40万字。如果是两会换届年,那么翻译组仅就翻译新一届政府领导人简历就有二三十万字。由于哈文中要用到很多连接词,因此翻译出来一般会比汉语多出 30%的文字量。 汉文文件一般都是白天讨论修改,等翻译拿到最后定稿样的时候,一般都是在会上宣读文件的前一天晚上。不连夜加班加点地干,哈文文件第二天就根本没法按时、保证质量地提供给参会的少数民族代表委员。为此,贾尔肯和其他翻译有时要几个晚上连续作战,只睡一两个小时,第二天一早又要开始新的战斗。 作为主任,这个时候压在贾尔肯肩上的担子更重。每次他都是最

10、早一个来干活,最后一个去休息。一个月下来,他的脸都熬成了铁青色。因此大家给他取了一个雅号,叫做“铁人贾尔肯” 。 每年全国两会哈萨克族的代表委员不到 10个人,但为两会翻译哈萨克文的工作人员有 20多人。贾尔肯说:“我们的工作并不是仅仅为那几个参会的代表委员服务,我们所做的其实是在为一个民族服务,那几个代表委员背后站着的是 150万哈萨克族人民。 ”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人民大会堂时,当人们看到大会堂内外各民族绚丽的服饰时,当人们听到大会堂内多民族语言的同声传译时,不要忘记有一支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少数民族语言6翻译队伍在辛苦地工作着。这么多年的全国两会翻译工作,让贾尔肯不

11、仅见证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更让他见证了民族语言翻译学的发展。 在规范和统一名词术语方面,贾尔肯发挥了领军人物的作用。他为全国哈萨克语名词术语规范会议提供了近 700条新名词术语;他编纂的汉哈新词术语词典 ,大量删除不再新颖的词语,新增了有关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财政、网络语言、电脑术语等 10000多条新词语。从 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参加了汉哈法律名词术语对照一书的编写,近年来又独立编纂了汉哈法律术语对照词典 ,收入现行法律相关词条一万多条。我国至今还没有有关汉哈金融方面的专门词典,贾尔肯搜集、整理和审定了有关金融、股票、贸易词条近 6000条, 汉哈金融词典框架已具备,民族出版社将列

12、入下一步的出版计划。 “铁人”精神激励身边人 作为哈文室主任,贾尔肯在保证经典著作及党和国家文件翻译的质量方面负有重大的责任,因此他所承受的压力也很大。白天他要尽职尽责地完成千头万绪的份内工作,到了晚上,为了把好质量关,他下班回家以后还要继续从事繁重的翻译审稿工作,常常加班加点到深夜两三点。为了工作,他不知牺牲了多少本应该属于自己享受的业余休闲时光。 他像机器,不停地运转,总是超负荷地工作,每到年底的时候他的工作量都会大大超出同事。比如,有一年,他总共完成了 418天的工作量。但是年终按工作量分配岗位津贴时,贾尔肯却主动放弃了超出的工作量。他的这种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大公无私的精神深深感动和激

13、励7着身边的同事。 2005 年,按计划在年底汉哈新词术语辞典和马克思的资本论哈文翻译必须发稿,另外还有全国人大政协会议文件、法律汇编和中央领导重要讲话等的翻译任务。同时,还要认真组织好支部的有关学习。别的不说,单就深奥的资本论足够哈文室全体人员翻译一年。任务很重,真正能够坐下来从事业务的时间屈指可数。就在大家拼命地挤时间、赶进度的时候,由于劳累过度和长时间伏案工作,贾尔肯右下肢开始浮肿。开始他没有理会,直到脚肿得连鞋子都穿不上了,还发起低烧,他才在大家的劝说下到医院检查,确诊是丹毒,需要输液休息。然而他就算在家里,也如坐针毡,一心只想着工作进度。他利用电话和大家联系,指挥大家作战。为了尽快消肿,医生要求他把脚必须平放或抬高躺着,他就躺在床上侧着身子继续翻译和审稿。 贾尔肯的爱好不多,除了游泳,就是喜欢徒步走,没有特殊情况每天走 10公里。他喜欢在马路牙子上走,他说这样行走需要时刻保持平衡,因此全身都会感到紧张,热量会消耗得多,?能锻炼注意力集中这是翻译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要求。 “只要活着,就要运动。这是我的座右铭。 ”如今,贾尔肯退休了,但是他仍然忙个不停,不是作为专家去指导有关民族翻译工作,就是参与有关译稿的审定,一如他快节奏的步伐,难以停歇下来。 (责编 苏 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