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讲述本乡本土的名人故事1994 年 1 月海宁日报复刊,每周出一个副刊,一个整版。我们给副刊取名“海宁潮” ,是因为海宁处于钱塘江北岸,钱塘大潮在这里形成最美的“一线潮” 。有了这么一个“本土化”的名字,毋庸置疑,这个副刊所反映的内容也应该是“本土化”的。提到本土化,我们马上想到海宁最有代表性的人文资源潮文化、灯文化和名人文化。在讨论专版设计方案时,我们认为,这三大文化是海宁的“独家”资源,且富有乡土色彩,应该成为海宁日报副刊的主要色彩。 开掘本土的名人文化资源 俗话说“南方甜,北方咸,又麻又辣属四川” ,我们将副刊“海宁潮”烹调成什么味儿带给读者呢?笔者考虑:海宁地灵人杰,从唐代到现代,孕
2、育了诗人顾况、女词人朱淑真、戏曲家陈与郊、史学家谈迁、诗人查慎行、数学家李善兰、国学大师王国维、诗人徐志摩和穆旦、武侠小说家金庸屈指算来,有名有姓的名人当在 200 位以上,有的还是有着世界性影响的一流人物呢!这是一份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因为本土的名人最富“乡土味” ,当地老百姓对此有一种自然的亲和力。我们何不借助名人文化,依靠浓烈的乡土气息,让广大读者品出地方小报的一种文化味道来呢?就这样, “海宁潮”新鲜出炉,率先推出的是由通讯员和2本报记者合写的长篇专访金庸的昨天和今天 ,从此本土名流成为我们紧追不舍的“明星” 。 讲述名人故事,怎么讲?一周一个专题,哪来那么多的故事可以填充版面?而且
3、一下子能找来那么多的文化人给我们写稿吗?在筹划新栏目方案时,这两大问题使编辑无法回避。 “我们能不能采取一种反传统的手法?”笔者至今清楚地记得当时总编辑这句话的含义:既然在副刊初创阶段,不能迅速集结一大批专栏作家,不如主动出击,让编者充当记者走近文化人,听他们讲述名人故事。这个“采编合一”的做法既利于编者接触实际、拓展思路,又便于被访名人与编者面对面交流,及时提供和挖掘新的题材。 在六年多的时间里,笔者成了“两栖人” ,出门是一线记者,游走在名人间,采写专访和随笔;进门是后方编辑,是“海宁潮”的主持人,将采访所得的零星线索编织起通讯网,邀约亲历者、知情人撰稿,组织版面或者筹划下一步的采访。 一
4、番尝试,我们惊奇地发现,名人文化好似一条乡间小溪,潺潺流水怎么也淌不尽。历代海宁名人生于斯、长于斯,在这里留下的一个个脚印,街坊村间流传的一个个佳话,还有一方古匾、一册日记、一把座椅、一架旧式打字机皆有鲜为人知的故事。我们打出的“乡土牌”被众多读者认知以后,稿源丰富了,黄源、陈子善、韩石山、陈从周、殷白、田方、蒋启霆、张海鳌等学者、社会名流,纷纷给我们撰稿。还有王国维、金庸、徐志摩、陈学昭等名人之后,也来信来稿和来访。我们为此陆续开设了“名人与海宁潮” 、 “名人与硖石灯彩” 、 “名人与老照3片”等专栏,引出了一串串的名人故事。我们先前对于稿源的担忧全没了。 在那段时间里,访问、写信、约稿、
5、编稿,似乎成为笔者每天的“必修课” ,因此有了与金庸、钱君?、查济民等名人的合影。如今,笔者保存着一大摞名人名家的信笺,有金庸、钱君?、臧克家的亲笔信,有王国维儿孙、金庸弟妹、徐志摩儿子、秋瑾之孙的来信,不少还是从海峡彼岸、大洋彼岸寄过来的呢! 徘徊在名人故居 海宁名人多,名人故居也多。 “爱屋及乌” ,讲述名人故事,相关的老屋和小楼常常让我们留连忘返。走进名人故居,我们发现,名人虽然离去了,他的精神因为故居这一遗物而得到长存。后人如果要追寻名人的成长足迹,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故居就是活生生的参照物。一草一木皆有情绪,一物一品蕴藏着动人的故事。 王国维故居修复,他的儿女、孙儿女来了,我们追踪而至
6、,告诉读者“王国维的后裔今何在” ;他的女儿王东明从台湾来,带来一尊王国维的半身铜像,我们以此为缘由,向读者诉说王氏后裔的隔海相思。金庸回乡探亲访友,我们跟随其后,向读者讲述“金庸与他的小学老师” 、“金庸与母校” 、 “金大侠快乐回家”等新鲜故事;金庸旧居重新开放时,一篇金庸与徐志摩是一对表兄弟先后被国内 20 多家报刊转载,一篇金庸和他的两位母亲传到金庸手里后刊登在香港商报上,先后4被两位作家引入描写金庸的纪实作品中。钱君?艺术馆开馆,钱老夫妇前来剪彩,我们登门采访。张宗祥的女儿带着父亲的遗物来了,我们在“铁如意馆”里见面交谈。 1999 年秋天,海峡两岸携手拍摄诗人徐志摩的故事,20 集
7、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刚封镜,有一天,主管文化工作的副市长向笔者打听:“剧组在哪里?能不能邀请他们到海宁来?”几天后,笔者与徐志摩的扮演者黄磊联系上了,寄去了“海宁潮”刊登的文章,邀请他们来“硖石老家”看看。不久,黄磊、刘若英、伊能静、周迅等剧中主角结伴而来。笔者随他们走进徐志摩故居, “海宁潮”连续三天以整版篇幅作了报道。 钱江晚报 、 羊城晚报 、 周末 、 扬子晚报相继转载了这些文章,台湾联合报称之为“徐志摩引发了一场影视怀旧热” 。 2003 年 9 月,恰逢电影创始人之一的史东山百年诞辰,他的女儿史大同、史大里姊妹俩搀扶着 93 岁的妈妈华旦妮来到海宁。母女仨踏遍了老街上的一块块旧石板
8、,看遍了一幢幢百年老屋,还是没有找到史东山的故居。回到北京,老太太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这桩遗憾事,姊妹俩便写信来求助。于是,我们很快报道了华老太“替夫寻根”的情景,故事感动了故乡人,许多人自发地帮助寻找“史家老屋” ,最后终于找到了这一故居。市政府将此小楼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拨出 200 万元进行了修缮,并且对外开放。后来,这里成了中国电影百年盛典的颁奖现场。 近几年,金庸、陈学昭、蒋百里、米谷、吴世昌、虞尔昌、许国璋等名人之后,还有他们的亲属、友人相继回乡寻觅故居,一些以名人为题材的电影、电视片在海宁拍摄,我们把握机会跟踪采访。名人之后在5这里睹物思情,心中难免波澜起伏,我们趁此机会,从他们
9、口中掏出了许许多多的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引出名人研究 12 年了,海宁潮奔腾不息,副刊“海宁潮”依然“名人辈出” 。进入新世纪,海宁的名人文化工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先是有关名人文化的国际和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在此召开,引来了许许多多海内外的学者和研究者。随之,当地的名人文化也逐步提升到了学术研究的层面,各类名人研究团体应运而生。王国维学术奖、徐志摩诗歌节、浙江省现代文学研究会颁奖会卷起一个又一个名人文化的浪花。 “海宁潮”版面上的名人文化不再是纯粹的叙往事忆旧情了,我们应该将名人文化延伸拓展,开讲新的名人故事了。为此,我们专门辟出版面,在浓墨重彩描绘名人业绩的同时,专题介绍著名学者的研究成果、学术
10、观点,为名人研究创造多维的故事空间。如对徐志摩与穆旦诗的比较、金庸武侠小说的“雅俗之辩” 、王国维死因的争论等等,有意识地引导名人文化研究向高品位方向发展。 山西作家韩石山也是“海宁潮”的撰稿人,冲着徐志摩曾三次千里迢迢而来。他说他写徐志摩传时就用过“海宁潮”上的资料。除了他,还有不少撰稿人转身成为名人研究者,如老作者顾永棣、陈伯良等人均有丰硕的研究成果,他们先后出版了徐志摩、穆旦、陆小曼等名人文化研究专著。作为名人文化的“呐喊者” ,笔者身兼着金庸研究会、徐6志摩研究会的理事,还是市政协文史研究会的首批会员,也走进了名人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应该说, “海宁潮”在悄悄地变化着,变得更贴近实际、贴近老百姓了, “乡土味”更浓了。我们若将近几年的版面与其 10 年前的面貌相比较,无论从主题内容、叙述方式,还是思想内涵、观点倾向,甚或是版面设计、视觉效果,今天的名人文化传播无疑更具魅力,更与现代生活丝丝相扣。 (作者单位:海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