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精神:庐陵文化的特质.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3480102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精神:庐陵文化的特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儒家精神:庐陵文化的特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儒家精神:庐陵文化的特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儒家精神:庐陵文化的特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儒家精神:庐陵文化的特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儒家精神:庐陵文化的特质明一统志云:“始皇二十四年王翦灭楚,虏负刍,明年置庐陵、安平、新淦三县,属九江郡。 ”“秦郡县天下,厥有庐陵” ,这是庐陵行政建置的最早记载。建安五年(200 年)孙策置庐陵郡,辖今江西峡江、永丰以南,万安以北的赣江流域,领汉旧县二,分置七县,共领九县。隋时庐陵又改称吉州,元代元贞元年(1295 年)吉州改为吉安路,取“吉泰民安”之意,沿用至今。自西晋永嘉之乱至晚唐宋末,大量北方人渡江南迁庐陵,北方人带来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观念,在南北交融的历史进程中,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璀璨夺目的庐陵文化。 一、体现儒家精神的宗族制度 庐陵古村落中保存完好的现有吉安县的漠陂、钓源

2、、唐贤坊古村,吉水县的碰塘、燕坊古村,泰和县的大江、爵誉古村,乐安县的流坑古村等。通过对这些古村落的田野调查可以发现,它们无一例外地存在宗法制的痕迹。具体说来,这些古村落都是按照父系的血缘关系,将庞大的族群紧紧结合在一起,如漠陂村的梁氏,?疤链宓难钍希?流坑村的董氏等。他们都不许其他杂姓混居进来。其族谱记载的房派支系清晰可辨,可谓源远流长。碰塘杨氏从修撰的第一部族谱开始,直至民国八年止,修谱不曾间断,并成为碰塘杨氏千年凝聚力的关键。同一村落的居民有2着共同的祭祖时间和程序,有着共同的宗祠,守着共同制订的族规。这种大家族制度,与东汉以来中原地区出现的大家族制度可谓一脉相承。 众所周知,体现着宗法

3、精神的大家族制度在永嘉南渡之前,很大程度上只存在于以中原为代表的广大北方地区,江南除缄市和少数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外,广大山区的土著基本上为少数族的分布区,谈不上宗法制度。由于当时在江南的士大夫与普通百姓中已经风行小家庭制度,南迁的北方人自然也难免受其影响而分家析产,这种情况在士大夫比较集中的城市地区尤为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恐怕是这些地区居民之间的互相交流要更多一些。但是迁徙到山区的北方人,由于与当地土著在语言、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存在不同,相互交流自然要少一些,如果他们不抱成一团,在与土著居民(其中很多是少数族)的冲突中便很难生存,因此他们的大家族制度得以延续下来。庐陵现存的古村落中,其居民的

4、祖先皆可追溯至北方某地,而绝无属当地土著者,亦可证明这一点。 二、 “忠、信、笃、敬”的儒学意识 庐陵文化中的族群意识与其古建筑文化水乳交融。庐陵古村落的民居建筑虽属赣式民居建筑,却有着与中原地区的古建筑相似的风格。流坑村以规模宏大的传统建筑、风格独特的村落布局而闻名遐迩,古村七横八巷,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巷道设置门楼,门楼之间以村墙连接围合的整体布局,巷道内鹅卵石铺地,并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统。村中现存 500 余幢建筑中,明清古建筑及遗址计 260 余处,明代建筑怀德堂3中的雀(爵)鹿(禄)蜂(封)猴(侯)砖雕壁画和永享堂照壁上镶嵌的“麒麟望日”堆塑,令人叹为观止。保存完好的木质油漆匾额

5、188 方,门头墙壁的各种题榜 362 方,祠堂名阁近 60 处,楹联 72 副,共计 682 处(方),内容多为族门兴盛、诗书传家、光宗耀祖的格言与赞美。漠陂古村位于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住户六百余,人口三千余,村民均为梁姓,其开基先祖是南宋初年梁仕阶,从陕西长安率族中子孙,迁徙镁陂建村。村中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 367 栋,包括祠堂七幢,书院四所,牌坊三座。古村依山傍水,天然形胜,整体布局错落有致,村内开凿有 28 口池塘环绕村庄,取 28 星宿之意。梁氏先祖自北宋在镁陂建村立业之始,即以“忠、信、笃、敬”为族训,以弘扬儒家传统道德为建村宗旨。漠陂古村中至今完整保存有清代和民国间的宗谱、族

6、谱以及文天祥、胡诠、曾同享、邹元标、刘绎等庐陵名人为梁氏宗谱、族谱所作的序记。这些族谱、宗谱,一方面是一种文化,显示着族群的血统和活力;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寄托,一种豪情,永不放弃自己的族群意识。 三、诗书传家的教育理念 庐陵人重教尊儒,崇尚办学,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坚信“耕可致富,读可荣身” ,尊师崇学,兴建书院,蔚为风尚。吉水县创建书院众多,最多时达 53 所,名闻遐迩。 岳麓书院碑记里即有“吉水书院天下第二”的说法。尊师崇学和兴建书院,使得大批宗族子弟因此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这应该是庐陵地区多进士、状元的主要原因。据4统计:唐宋以至明清,在江西省境内可考的 44 名文武状元中,庐陵地区

7、即占 19 名,官居宰相的有 17 名。又据吉水县志记载,该县仅在明朝中状元者即有五人,中榜眼、探花者各三人,并出现了“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的人文盛况。正是得益于这种尊师崇学的教育理念,庐陵古村先后培养出了欧阳修、杨万里、文天祥、解缙和罗洪先等众多永载史册的文化名人。 庐陵文化中的教育思想,是与仕进、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代庐陵人走的是耕、商、读相结合的道路。流坑董氏家族自五代南唐年间(937975 年)建村,宋代以科第而勃兴,全村出文、武两状元,进士 34人,举人 78 人,进入仕途者,上至参知政事、御史,下至主簿、教谕,凡逾百人,可谓科举昌盛、官宦

8、如云。至明代则以经营竹木商贸而再度繁荣,是江南大家族仕、商、耕相结合的典型。再如?陂古村,其濒富水河而建,耕地有限,水患甚频,如果仅靠农业显然难以维持,更谈不上发展。富水河是赣江的支流,水运非常方便,加上?陂地处吉安、吉水和泰和三县交汇之点,地区人口相对稠密,这样就为漠陂发展商业贸易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陂人认为,发展商贸也是经世致用,必须有文化素养,所以他们在发展商业经济的同时,极为重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明、清时期,由梁氏宗族和各大房派兴办的书院多达六所,保留至今的养源书院建于明嘉靖年间,坐南朝北,三层飞角挑檐,砖木结构,楼高 1575 米,占地 313 平方米。由于书院众多,形成了“序塾相望,弦诵相闻” 、 “人无贵贱,无不读书”的社会风尚,而“三尺童子,稍知文章” ,孕育出以儒行商、以商助德、商儒合一的?陂儒商文化。 5(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343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