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社会人假设与地方政府官员行为分析摘要:社会人假设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个体会遵守所在群体的约束。个体具有多重特征属性,基于每一种特征属性所形成的群体对个体行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个体与所属群体形成差序格局。由内向外(即由强到弱)依次形成三个群体圈:亲缘群;业缘群、学缘群、地域群、兴趣群;其它群。转型时期的中国,政治人假设和经济人都难以解释地方政府官员的行为,而社会人假设能够较好地解释。最后,提出识别和管理地方政府官员所属群体的重要性。 Abstract: The hypothesis of social man holds that individuals have multiple att
2、ributes, and each attribute may form a circle which has some extent impact on individuals behavior. The differential mode of association can be formed by three-layer different circles. The core is individual, followed by the first layer, i.e. kinship circle. Then the second layer, which is consisted
3、 of colleague circle, academic circle, geographical circle, and interest circle. The third layer is other circles.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China, the hypothesis of social man does better than the political and the economic man in explanation of the behavior of local officials. Finally, the imp
4、ortance of identifying and 2managing local officials is proposed. 关键词:社会人假设;群体;行为分析;风险识别 Key words: the hypothesis of social man;circle;analysis of behavior;risk identification 中?D 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7-0239-03 0 引言 从家藏现金点坏点钞机到政坛窝犯,人们从最初的震撼之余,难免产生困惑:如何有效约束官员的行为,使其不偏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决以
5、上困惑,离不开对人性假设的分析。现有研究在回答以上问题时,通常采用经济人和政治人两种人性假设。虽然这两种假设都存在对某些现象作出很好的解释的情形,但又都同时存在对某些现象难以合理解释的情形。本文尝试基于社会人假设回答以上问题。 1 社会人假设的提出 人性假设,是对人类本质的认识。不同的人性假设,就会有不同的管理实践;对人性假设认识的合理程度,直接决定管理效果。 1.1 政治人假设 “政治人”是人类对于自身本质的第一个认识1。斯塔夫里阿诺斯2研究发现:公元前 3500 年公元前 1000 年期间,已出现阶级社会。公元前 4 世纪前 3 世纪,亚里士多德认识到人与政治的关系。认为:城邦中的全体公民
6、都天赋有平等的地位,根据公开的原则,全体3公民都应当参与政治,实施管理1。 当代社会,除了极少数极权国家外,绝大部分国家都赋予普通公众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公众可以直接或间接(通过代表)参与国家管理。简言之,统治阶层出现后,掌控社会资源的配置权,同时,为了自身利益,统治阶层内部依据职责不同划分成权力不等的不同层级,层级越高,权力越大,掌控的资源越多,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也越大。政治人假设认为,行为主体通过服从统治阶层内上层的意愿来谋求在统治阶层的地位提升及因此带来的相关利益。 1.2 经济人假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商品生产和交换已经占据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目前,市场是世界范围内
7、最广泛采用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强调主体之间的平等性和竞争性。 “经济人”假设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关于人的经济行为的一个基本假设。它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假定人的行为有自利动机;二是假定人们都能通过计算自由地依据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做出理性选择3。 布坎南等把经济人假设拓展到政治领域,认为自私行为是普遍的,即在每个人都有自利的条件下,市场经济是一种能够成功运作的秩序,自利的个人都能从市场交换中获利。国家并非抽象的实体,而是由作为统治者的官僚群体组成,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官僚群体和普通人一样,都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者4。 4经济人假设能够很好地解释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行为。 1.3 社会人假设 人
8、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网中的一个节点,个体行为除了自身的理性因素外,还受到周围人际等各种因素影响。这些节点依据不同的标准就形成不同的群体。人在社会互动中能有效地识别自身和他人的不同群属,能够察觉并维护不同群体之间的边界,并会产生群内偏好和群际偏见:群内偏好是指个体会更加积极地看待所在群体的成员,而群际偏见是指个体会对所在群体外其他群体的成员产生敌意和歧视。社会分类过程发生后,个体被赋予明确的社会身份,即被贴上归属于某一群体的隐形标签;这会使得个体对所在群体产生特殊情感,最终影响个体在群际互动过程中与群外个体的相处5。 人们通过归属于某个群体获得了正面的社会认同,降低了认知上的不确定性,
9、并且通过群体间的比较维持着积极的自尊6。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的第三层:归属或取得他人认可的需要。由于人是社会的人,他们就需要有所归属,并为别人所承认。道格拉斯?T?霍尔和哈利勒?努盖姆发现,随着管理人员在一个组织里逐级晋升,归属需要有加强的趋势7。 社会人假设认为,人属于群体,会为了获取群体的认同而采取相应的行为。在同一时点,个体会呈现多种特征属性,而每种特征属性都可能是一个群体的符号。简言之,同一时点,个体可以同时属于不同群体的成员。为了取得不同群体的认同,就会出现行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可以更好地解释主体的各种行为。 2 基于社会人假设的个体行为解析 5每个人,依据不同的标
10、准就可以有多种分类结果。如亲缘、籍贯、学缘、兴趣等。这些标准中,有些是先天被动形成,有些是后天自主完成。每一个标准,就意味着形成一个群体的可能。 2.1 主要群体 对个体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所属群体主要包括以下群体。 业缘群。以工作关系为纽带所形成的群体。社会分工的深化,个体的能力越来越专业;而社会的进步,人需求的又呈现多样化。自给自足显然是一种奢求。为了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也越广泛和深入。 亲缘群。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所形成的群体。对于人类,只有两性之间的结合,才有可能繁衍下一代。现代社会中,两性之间的这种关系通常以固定的婚姻形式出现,两者之间的结合就是家庭的基础。其中,血缘关
11、系具有永恒性。 学缘群。以学缘关系为纽带所形成的群体。学缘关系是指一些社会成员在教育和科学研究中由于共同的学习经历而产生的人际关系8。学缘群是以师生、同学与校友等关系为纽带而组建的利益共同体。学缘关系具有永恒性。 兴趣群。以兴趣爱好为纽带所形成的群体。广泛的兴趣是个体全面和谐发展的前提。相对工作的强迫性,兴趣爱好更多体现的是自主性。地缘群。以地理位置为纽带所形成的群体。在同一空间区域内,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结合而成的社会群体,因受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的条件6限制,而在历史、语言、信仰、道德、风俗、艺术、民族精神面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文化层面上或内隐或外显地呈类同性、趋近性9。 2.2 个
12、体及其所属群体之间的关系 个体呈现多方面的特征属性,每种特征属性都有可能形成一个群体。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差序格局 10。这种差序格局同样存在于个体及其所属群体之间的关系中。群体对个体的重要性从下面三个标准可以判断出来:长期性;互动频率;可替代性。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持续的时间越长,越重要;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越频繁,越重要;群的可替代性越弱,越重要。据此,差序格局表现为:以个体为中心,依据不同群体的重要性由强到弱,逐渐形成不同的群体圈。因为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群体特性,为了适应群的规定,人们的行为动机、方式和规范均存在显著差异。 在差序格局中,位于核心的是个体。亲缘群是个体最先
13、参与的群,也是伴随终生的群;个体与其互动极其频繁;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伴随个体的成长,与异性之间所产生的关系,使得亲缘群会出现分化为血缘关系产生的子群和姻亲关系产生的子群。紧随亲缘群的是业缘群、学缘群、地缘群和兴趣群。最后是其它各种可能的群。 同属于一个层级的各种群之间,在对个体的影响力方面也存在差异。群体的特色越显著,社会影响力越大,对个体的吸引力越强。个体需求的变化,会使得不同群体的影响力随之发生变化。例如在家乡工作,工7作群的吸引力可能会大于地缘群;但当到地域存在显著差异的地方工作时,地缘群的吸引力可能就会大于工作群。 3 地方政府官员行为分析 地方政府是指中央政府以外的各级政府,是连接
14、中央政府和公众的桥梁,履行公共管理职能。根据组织法规定: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分别主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地方政府官员接受地方政府的委托,代表政府履行相关职能。与普通公众相比,地方政府官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征:权威性。政府是公共事务管理者,在对社会资源的占有及调配方面存在巨大优势。地方政府官员是统治阶层的成员,拥有官方赋予的权威性。对这种身份的挑战,通常被视为对现有政权的挑战,将会受到无情的打击。自由裁量权。虽然政府受到来自法律等方面的严格约束,但环境的不确定性,让目标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换言之,不同程度赋予地方官员相机行事的权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
15、在进行诸多转型,影响重大的主要包括: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转型。 计划经济和封闭型社会中,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各种计划完成,权力集中在行政层级的上层。地方政府官员的权威性非常高;但自由裁量权较少。相反,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社会中,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来完成,地方政府官员权威性下降,但自由裁量权加大。 正是这些转变,导致政治人假设和经济人在解释相关现象时都存在8局限性。而社会人假设能够较好地解释相关现象。 3.1 转型时期,为社会人假设提供了现实基础 计划经济和封闭型社会中,政治人假设能够很好解释官员行为;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社会中,经济人假设能够很好解释官员行为。转型时期,两种情
16、形并存并相互交织,单纯的政治人假设和经济人假设已经不能胜任。社会人假设认为:地方政府官员可以也一定同时属于科层制群?w 和平等主体制群体,每种群体有自己的规则。因此,为了适应不同群体需求,在行为上既呈现政治人假设特征,也呈现经济人假设特征。 3.2 个体特征属性的多样性,是社会人假设的必要条件 地方政府官员的自由裁量权加大,就使得其容易成为其它利益团体的猎物。为了俘获地方政府官员,他们会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去接近和了解地方政府官员。而地方政府官员的多特征属性为他们提供各种合理的借口。 3.3 风险识别,是社会人假设成功的保障 地方政府官员的多特征属性,使得其所属群体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各种不当行
17、为会更加隐蔽,识别难度更高。不当行为所带来的风险也更复杂。但是也正是这种多特征属性,其接触的社会面越广,这也为公众参与提供优势。公众的参与程度越高,发现这些不当行为的可能性。毕竟,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 4 结论及启示 公共管理中的任何制度设计都是以特定的人性假设为前提的,不同的人性假设就会有不同的制度设计,而不同的制度设计又会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产生不同的行为结果,并塑造着不同的人性。制度设计的成功与9否与作为其前提的人性假设的合理与否密切相关。人性假设合理则制度设计也会趋于合理,公共管理的效果就会较好;相反,人性假设不合理则制度设计就会偏离人性,公共管理的效果就会较差3。 当下,中国社会发展处于
18、一个特殊时期,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文化的短板不断容易诱发行为主体选择的迷惘性。各种关系学说在当下得以复兴。虽然“民间的任何合作与认同方式都是一种值得珍视的组织资源。 ”11但是我们要加深对各种关系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并对其加以调整和理顺,让其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防止地方官员为了所属个别群体利益,而损坏公众利益。 当然,地方政府官员特征属性的多样性,会造成群体形成的便捷性。所以识别、防范、引导和控制地方政府官员所属的各种群体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黎红雷.人性假设与人类社会的管理之道J.中国社会科学,2001(2). 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董书慧等译.全球通史M
1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孙伯强.公共管理中的人性假设与制度设计J.云南社会科学,2008(1). 4梁艳菊.现代政府与政府人兼评公共选择理论的有关观点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4). 5谢小云,等.团队背景下的子群体关系研究进展评析J.外国经10济与管理,2012(10). 6高承海,等.内隐理论与群体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12(8). 7美哈罗德?孔茨,等,著.张晓君,等译.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8钟云华.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以 H 大学为个案J.教育发展研究,2012(1). 9崔月琴.再组织化过程中的地缘关系以地缘性商会的复兴和发展为视角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4). 10?M 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5. 11秦晖.农民需要怎样的集体主义民间组织资源与现代国家整合J.东南学术,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