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审美的高度上做好世博报道.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3481631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站在审美的高度上做好世博报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站在审美的高度上做好世博报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站在审美的高度上做好世博报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站在审美的高度上做好世博报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站在审美的高度上做好世博报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站在审美的高度上做好世博报道2010 年上海世博会终于到来了。当下的世博报道正热潮迭起,各媒体正在世博会这个新闻“战场”上大显身手,很多媒体分别以新闻、专版、专题等多种形式,对世博会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详尽的报道毫无疑问,这样大规模、多角度的报道,对被称之为“中国人百年梦想”之一的世博会而言,完全是必要的。 尽管如此,如何进一步提高世博会的报道质量仍然是个需要多费思量、多下苦功的问题。 就世博会开幕前后的新闻报道情况看,大多数还是一些世博会历史、场馆介绍和相关动态事件的报道等等。应该说,一方面,这些报道当然有其重要的信息价值;但另一方面,这些报道在吸引人、感动人,进而引导人方面显然还有进一步提高

2、的必要。就此,本文从新闻审美传播的角度就如何进一步提高上海世博会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影响力做一些讨论。 一、世博报道应追求实现新闻的审美传播 我们经常为一个问题而苦恼:为什么花了巨大精力推出的一些作品仍然“不感人”,仍然“难以引起受众的心灵共鸣”在我看来,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太多的报道只注重了新闻的信息价值,忽视了新闻的审美价值。而在一切精神产品的诸价值中,“审美价值处在所有价值互相渗透的2中心” 。因此,全面提高世博报道的审美价值,并使世博报道实现审美传播是当务之急。 首先,世博报道所体现出的价值追求,应与本届上海世博会的理念相吻合。只有这样,世博报道才可能实现审美传播。 世博会被称为“人类

3、文明的驿站” 。本届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图形意寓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对这个图形我们也可抽象地理解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幸福和谐生活的追求,进而传达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和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正是基于以上这些,我们可以认为,本届世博会的理念与我们新闻审美传播所追求的理念,在本质上完全是一致的。 某个新闻报道是否具有较好的传播效果,其根本的标准是这个报道既传播了表层的事实信息,更传播了蕴藏在这些表层信息背后的意义信息。“使新闻具有较大价值的真正困难之处并不在于表述事实

4、信息层次的显在的内容,而在于能够以客观的手法揭示隐于事实信息之中的意义信息,尤其在于揭示事实信息各要素及其联系中所可能的接受主体受众的意义。 ”正是从这样的角度上讲,我们对世博会的报道,仅是较多地介绍世博会历史、诸场馆或动态事件,就远远不够了。这类报道仅是新闻表层的事实信息的传播,而更具有新闻价值的蕴藏在这些表层信息背后的意义价值却被忽略了。因此,在整个世博的报道中,应该既要全面报道好包括世博历史和现实动态的信息,更要在此基础之上使我们的报道传达出事实信息背后的意义信息即,搞好上海世博会报道的关键之一就在于把新闻3报道的价值追求与世博会的理念较好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把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理念追求

5、与新闻对事实信息背后的意义信息的追求较好地结合起来。 其次,恰当地传播世博以人为本理念的报道,必然是把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作为核心价值的审美的新闻传播。世博报道只有如此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感动人,进而引导人。 我们所说的新闻的审美传播,是指新闻报道中所体现出的价值追求及其影响,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具有正向意义。 “我们的新闻,我们对主体人及其实践的传播的最高标准,应该是对人的普遍意义的探究和对人的不断超越自我、弘扬生命价值的传播审美的传播。只有立足于具体新闻事实,而又超越了简单物质功利评判的,具有强烈人文关怀的审美传播,才是我们媒体和新闻人所应该努力追求的最高层次的传播。 ”

6、世博会是世界各国展示其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成就和发展前景的盛会,主要是围绕人类所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人类自身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既展示已经解决这些问题所取得的成果,也对当下存在的问题如何得以解决进行探讨,从而使人类的生活更美好显然,这里所说的“展示” 、 “探讨”,都与人的生活美好、心情愉悦密切相关,都是把以人为本作为旨归的,而这正是美学的基本观点。可以想象,当我们把这些作为世博报道首要着重点,并使世博报道具有真实、客观、动人的审美品质时,我们的世博报道一定会吸引人、感染人,进而达到引导人的传播效果。4二、审美的世博报道是通过按新闻规律办事而实现的 美是形式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7、。 虽然我们在前面较多地讨论了世博的理念和新闻审美传播的理念以及它们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搞好世博报道,使世博报道实现审美传播就必然为了这些理念而“直奔主题” 。相反,真正具有审美品质的新闻传播的最终表现是形式(文本)之“美” 。 康德说:“凡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 ”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在我看来,这两大美学家对“美”的认识其核心意思是一致的美的形式不是纯粹抽象的,而是感性具体的这一点与我们在新闻采编实践中所一再强调的“要多抓事件新闻”也是一致的:通过对具体感性的新闻事实的客观报道,自然而然地表达传播主体对世界和生命的看法,这才是新闻报道的最高境界,即新闻的审

8、美传播。 按着这样的认识,要实现审美传播的世博报道还应该着重解决好这样两个问题: 首先,审美的世博报道既要“见物”,更要“见人” 。 上海世博会一个极为重要的“看点”是众多内容、风格各异的场馆,比如,中国的“东方之冠” 、英国的“创意之馆” 、瑞士的“想象中的未来世界”等等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新鲜的,充分报道这些具体的“物”当然是重要的。但应该注意到,这些充满想象力的场馆创意的根本宗旨都是为了人的幸福和愉快的。也就是说,这些“物”都是为了“人”而创造5的。因此,世博报道中表层的“物”的背后是深层的“人”,是人的幸福和愉快。因此,欲使世博报道具有审美的品质,就不仅要“见物”,更要“见人”这里所说的

9、“见人”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报道的素材选择要关注人;二是在叙述和展开这些素材时,要以人文关怀作为传播主体的阐释立场。只有深刻而自然地传达出那些“物”背后所蕴含的对人的意义和价值的报道,才是审美的世博报道。 其次,世博报道既要“见物” 、 “见人”,更要“见故事” 。 为什么我们一讲世博、奥运这些时常令我们百感交集的“百年梦想”时,几乎必讲当年茅台酒掉地摔碎而浓香四溢,结果中国酒名扬世界,和刘长春数月跋涉赶到奥运会场时,大会已经闭幕了这两个例子因为这两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在给我们某种审美惊奇感的同时,更深刻而形象地表达了我们中国人的“百年感受”在这里,有自豪也有无奈,有伤痛也有自强其结果是对

10、国人的激励只有国家的富强,才有国人的尊严。 这只是两个具体的、个别的故事,但它们却表达了极为深刻的“理念”,这是新闻传播按新闻规律办事的结果。在这里,审美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要求实现了很好的统一。因而,其传播具有了极强的审美效果。回顾中外新闻史,我们不难发现,那些被称为经典的名篇其深刻的“理念”几乎都是通过具体的新闻事实、具体的细节和故事所体现的,即所谓“理念”是通过“感性”而“显现”的在新闻审美传播中,深刻的“理念”不是通过概念演绎、逻辑推理体现的,而是通过对那些具有某种审美价值的具体新闻事实(故事、细节等)的客观报道而体现出来的。6因此,要使世博报道具有审美的品质,传播主体(记者

11、)就必须下大功夫去寻找、捕捉那些具体、生动的故事和细节,并在客观报道它们的过程中体现文本的审美追求,进而最大限度地影响和引导受众。 三、审美的世博报道应防止过度商业化、娱乐化 当下的一些新闻传播活动因其过度的商业化、娱乐化甚至“娱乐至死”,而使得作为人类精神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传播所应具有的对人类美的理想的追求被严重遮蔽。对此,我们在进行世博报道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在“今日现实主要是由传媒传达”,并“深深为媒介所影响”的情况下,我们的一些新闻报道正广受诟病:比如“现代的媒介已经成了精神活动与公众之间的一道屏障或一个过滤器”,比如“在打开的电视和报纸面前,我们的大脑成为了一个受动而畅通的频道

12、,各种连绵不绝的直观形象直接轰击我们的视网膜,而根本无需经过大脑的思维转换,取而代之的是物(人)与物的直接关系欲望与满足,包含在意象之中的主体性也出现了空场。 ”等等。 事实上,当下的世博报道正成为又一场新闻大战的新舞台。在目前的一些报道中,过度商业化、娱乐化的苗头是不应被忽视的。结果,原本是对人的美的理想的展示和追求的世博理念,和新闻感染人、引导人的审美传播的理念都被抛弃了,而以赚钱为目的,以感官刺激为手段的“收视率”之类成了报道的主要追求 7娱乐原本很好,但过度娱乐,甚至“娱乐至死”就是罪过了。猎奇并不具有美感,惊奇才是美感的一部分。以人对外部世界的“关照”和“鉴赏”为基点的惊奇、惊奇感,

13、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重要途径,是人对自身解放和自由发展的一种追求与表现。而以满足物质和感官欲望为基点的猎奇,只能使人迈向进一步被奴役的境地,其结果必然是离自由越来越远。因为自由是人为自身立法的结果,而沉湎于感官刺激则是人被自身欲望的一种奴役这正像卢梭所说的那样:“仅有欲望驱使是奴隶状态,唯有服从自己为自己制定的法律,才是自由。 ” 世博会是一个展示和追求人类美的理想的舞台,审美的世博报道当然也必须成为这种展示和追求的舞台。相信历时半年的上海世博会的新闻报道会有一批具有审美品质的精品出现,它们在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同时,也必将对受众起到良好的影响和引导作用。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

14、士生、工人日报总编辑) 注释: 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第 116118 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孙德宏:新闻审美传播中的价值问题,新闻三昧2008 年第 6期 孙德宏、王确:新闻的审美传播,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 年第2 期 8康德:判断力批判第 45 页,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 142 页,商务印书馆 1979 年版 关于新闻传播的审美构成问题,请参见孙德宏:略论新闻传播的审美构成一文,载新闻记者2009 年第 1 期 沃尔夫冈韦尔斯:重构美学第 95 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6 年版 转引自唐绪军:报业经济和报业经营第 179 页,新华出版社 1999年版 王朝洁:当代审美文化面临媒体狂欢的挑战,载学习月刊2006 年 3 月下期 卢梭:社会契约论第 26 页,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