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朱子奇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原副书记、书记处原常务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朱子奇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 2008 年 10 月 11 日10 时 10 分在北京逝世,享年 88 岁。10 月 17 日上午,朱子奇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和刘云山、刘延东、李源潮等,对朱子奇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送了花圈。中组部、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作协、中国文联等单位也送了花圈。 朱子奇同志病重期间和
2、逝世以后,中宣部副部长欧阳坚,中国作协领导铁凝、金炳华、张健、陈建功、高洪波、张胜友、陈崎嵘、杨承志等到医院或家中看望,前往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对朱子奇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海军副司令丁一平中将,首都文化界、文学界知名人士王蒙、王巨才、郑伯农、吴泰昌、张同吾、吴元迈等以及朱子奇同志生前友好数百人也前往送别。 朱子奇,1920 年 4 月 13 日生于湖南省汝城县。1936 年夏,他加入共产党外围组织左联剧联的“磨风艺社” ,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37 年发表处女作诗歌怒吼吧,醒狮! 。同年,经徐特立同志介绍,奔赴革命圣地延安。1938 年 3 月至 1939 年 6
3、 月,朱子奇同志在抗日军政大学第三、2四、五期学习,1938 年 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 年至 1942 年在八路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中央军委直属机关政治部工作,负责编辑抗大生活 ,兼任宣传队队长、剧团团长。 1946 年至 1949 年春,先后在晋察冀边区任北方文化杂志秘书、编辑,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秘书、党总支委员、创作组成员和华北大学青年团副书记。1949 年 7 月,朱子奇同志当选为解放区作家代表,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49 年 10 月 1 日,朱子奇同志陪同西蒙诺夫等苏联作家在天安门观礼台上,亲历开国大典。11 月初,调任任弼时同
4、志秘书,随任弼时同志赴苏联,曾随同毛主席、周总理进行若干访问活动。1950 年秋回国后,任中央文化部和中央政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局党委委员、设计处处长、苏联东欧处处长。1952 年调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委员、国际部部长、副秘书长、党组成员,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和中国驻会书记。1954 年至 1966 年 6 月,历任中国亚非团结委员会秘书长、副会长,亚非基金会副主席。1966 年至 1975 年底因“文革”受迫害,被下放到干校劳动。 “文革”结束后,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常务理事。后任恢复中国文联、中国作协领导小组的成员。1981 年 10 月任中国作协书记处常务书记,1982 年 11 月
5、任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后任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顾问,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主任,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诗刊社编委等职。1986 年 7 月离休。朱子奇同志是伴随着中国革命进程成长起来的老一辈诗人,被誉为中国现当代诗坛上最具代表性的政治抒情诗人之一。无论在战火硝烟年3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他都充满激情,以诗证史,诗史辉映。在延安 8 年,创作了以抒情长诗我歌颂伟大的七月 延河曲 杨家岭出太阳 反投降进行曲和百团大战进行曲等一大批歌颂党、宣传抗日救国与反法西斯斗争的诗作和歌词。他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从此,
6、把讲话看作是照亮他思想和创作的一盏明灯,奠定了他人生与艺术的坚实基础。解放战争期间,朱子奇同志发表了民歌体的新诗民兵从前线回来了 张家口新生第一城和朝霞烧红满天边等。在隆隆炮声中,他与音乐家李焕之、张鲁等合作,创作了老蒋打内战骑虎难下 野战军进行曲和参军花鼓等,在部队和地方广为传唱,为宣传鼓动群众夺取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新中国诞生后,朱子奇同志的诗歌创作迎来了新高潮。他先后发表了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 北京莫斯科 党的光辉高照下迎接党的三十周年等作品。1978 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朱子奇同志的创作迎来了又一个高潮。他陆续发表了春鸟歌我的诗的宣言重访布加勒斯特 井岗山这山它革命
7、 枣红色的中国马献给邓小平等充满激情、歌颂改革开放的诗作。 朱子奇同志文学创作成果丰硕,出版了二十余部诗文和译著。主要有诗集春鸟集 春草集 爱的世界 和平交响诗 星球的希望政治抒情诗 100 首 ,诗文集心灵的回声 朱子奇诗选 ,散文集十二月的莫斯科 和平胜利的信号和飞向世界 ,译文集苏联革命歌曲选 、五百行抒情诗和平歌等。朱子奇同志革命生涯七十4余年,无论在出生入死、戎马不歇的战争时代,还是在辛勤奔波、呕心沥血的和平年代,他的诗歌都以鲜明的时代主题,强烈的爱憎情感,优美的节奏韵律,深邃的哲理思考,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祖国,歌颂为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和平事业奋斗的革命领袖和人民,深受人们喜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