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举隅重庆市忠县实验小学校 吕少文 404300“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对数学教师而言,如何创设高效情境、促进主体学习,是一个争易研究课题。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 15 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 15 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 15 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在我们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学模式的固化极大的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组织形式的单一化:解题方法的公式化;教学过程的程
2、序化;解题答案的唯一化。一个好的情境往往是贴近生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能激发探究欲望,蕴藏了与新知学习密切联系的数学问题。具有较大信息量,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基本在同一情境中展开。一、以生活展现情境生活展现情境,就是通过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中。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儿童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儿童眼前。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中,老师拿出货架,扮演售货员的角色,介绍部分商品的价格,可是粗心的售货员忘记了几样商品的价格,请小朋友们根据自己买文具的经验估一估商品的价格,老师根据学生的估价,说贵了或便宜了,让学生进行第二次估价;然后老师提示再多几元几角就或少几元几角就是它的
3、价钱了,学生就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并说出商品的价格。这一活动学生兴致很高,因为有亲身体验,对商品的估价也比较合理。老师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演变成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实践证明以生活展现情境是学生的学习的源动力。模拟生活创设教学情 ,能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再现,使学生感知其中蕴涵的规律,从而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创设学生实际生活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其中蕴涵的数学知识。二、以实物演示情境即以实物为中心,演示某一特定情境。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实物演示,可以将观
4、察与思维有效地结合起来,使感知的对象具有典型的意义。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师:年历里有很多年月日的知识,同学们观察年历回答下面几个问题: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 31天?哪几个月是 30 天?自己的年历中,哪一个月的天数最少? 有几天?2008 年的儿童节,国庆节各是星期几?在自己的年历上圈出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算一算自己的年历全年是多少天?年、月、日是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时间的计量单位,学生对它肯定有一定的了解。学生的观察探索必须借助于直观的实物-年历。因此本节课开始,就让学生收集家中的年历卡,以实物来学习数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改变传统单一的交流形式,
5、变“双向交流”为“多向交流”,使学生感到自由、轻松,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三、以图画再现情境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内容形象化,适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特点。如有位教师在教面积单位时,为了让学生初步建立 1 平方米、1平方分米、1 平方厘米的面积概念,便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大小约为 1 平方米、1平方分米、1 平方厘米。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学生基本上知道了一张饭桌面的大小约为 1 平方米,一个小学生的手掌面的大小约为 1 平方分米,一个小学生大拇指的指甲面大约为 1 平方厘米。将面积单位与学生比较熟悉的物体相联系,使学生对这三种面积单位
6、有了深刻的认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发挥,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情境教学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空间,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1对于课堂情境的创设,我们要对旧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革故鼎新。从科学发展观角度出发,依照教材特点新课标要求,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创设适于教学目标实施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切情境的构成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境是意化、情化的,交融会合着创设者与学习者浓郁的情思。这种情境能吸引学生,激发教者展开对学习内容的共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