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拥抱”上海上海就像一块磁铁,接轨上海,实现共赢,已成为长三角区域内各地政府的共识,并已经付诸实际行动。 安徽省马鞍山市市长周春雨终于如愿以偿了,3 月 26 日在浙江嘉兴市召开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次市长联席会议”上,马鞍山市被正式吸收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 以上海市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成立于 1996 年,是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合作机制,上海为常务主席方,上海市合作交流委员会负责具体事务,定期协调长三角城市间经济合作的重大事宜。此外每年还有一个成员城市轮值担任执行主席,负责承办每年一次的“市长联席会”,今年的执行主席是浙江嘉兴市。 周春雨说,马鞍山市对加入长
2、三角神往已久,早在 2004 年初就向上海市合作交流委员会正式递交了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申请。 为了加入长三角,多年来,马鞍山市主动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对接,实现与长三角的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良性循环。据统计,近 5 年来,马鞍山市引进内资中,70%以上来自以上海为主的长三角地区,资金达 280 多亿元。目前,上海绿地、上海大华、上海农工商等一批知名企业在马鞍山发展势头良好。 除了马鞍山市,这次会议还正式吸收安徽的合肥市、江苏的淮安市和2盐城市,以及浙江的金华市和衢州市为正式成员。这样,长江三角洲城市协调会成员,由原来的 16 个城市扩容为 22 个城市。 上海的吸
3、引力 向上海靠拢,是长三角每个城市的目标。周春雨并不忌讳他的这种心理,“这对马鞍山当前和长远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周春雨说。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吸引了众多世界级经济巨人的参与,世界 500 强企业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和中国总部的就有逾 200 多家。去年中央政府又提出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而 2010 年世博会的召开,又给上海带来了新的动力。 这一切使得上海就像一块磁铁,接轨上海,实现共赢,已成为长三角区域内各地政府的共识。 为了拉近与上海的距离,长三角各城市都在修建连接上海的高速公路或铁路等快速交通,希望能在一至两小时内可以到达上海,因为安
4、全快捷的交通可以提升他们城市的竞争力。目前南京、杭州已经实现了这一目标。 周春雨说,马鞍山市正在加快建设马鞍山长江大桥及东西向连接公路,打通马鞍山市连接上海、南京、杭州的高速新通道。 其实不只是长三角地区的各个城市,世界上有许多人,有许多的企业家,都被上海所吸引。在 2 月 21 公布的世界最具吸引力城市排名中,上海3位居第二,排第一的是英国伦敦。 这份排名是法国巴黎大区投资促进协会在毕马威咨询公司(KPMG)的参与下研究得出的,排名基于对各国 500 名大商人的调查以及去年各个城市的投资数据。这份排名报告还显示,位居第二的上海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伦敦,比如它拥有的现代化研究中心数量和写字楼数
5、量等。 上海已经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因此融入上海,其实就是在融入国际市场,这对长三角地区的其他城市来说,可能是最具吸引力的一点。 世界金融中心的努力 长三角在向上海靠拢和融入的同时,上海依然以它中国经济领头羊的脚步继续前行。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9 中国各市 GDP 排名中,上海 13698 亿元,增长 9.7%,排名第一,其次是北京和广州,分别以 10488亿元和 8215 亿元位居二三。 但上海的目标并不在国内 GDP 排行的保持,它在 10 年内的目标是,在2020 年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经过一年的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框架初步建成,对
6、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开始显现积极作用。 ”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近日在第一季度中国经济招待晚宴上表示。 事实上,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也推动了整个上海金融业的发展。2008年金融业产值在上海市 GDP 比例中占 10%,到 2009 年,这一数据已经超过412%。而更进一步来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全国服务性产业、企业的发展,以及全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都起了积极作用。 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对于上海来说,其实算是个回归。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上海就是名副其实的金融中心。当时的上海是远东的明珠,被称为远东国际金融中心:全国金融首脑机关云集于此,著名大银行的总行几乎都在上海;集中了巨
7、额社会货币资本,银行吸收的存款占全国银行存款总额的 30%-40%,上海是金银外汇的总汇,是货币发行的枢纽。全国利率和多种金融行市围绕上海转动。 但是由于历史因素,现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上海位列第 35 名。 “排名第 35 位的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中国欧盟商会上海执委会委员、荷兰商业银行上海区总裁荣彼得说,从硬件角度来讲,以上海现在的条件和基础,5-10 年应该就能达到国际水平,但如果考虑到法制环境、思维模式、企业文化等软实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可能还要等 10 到 20 年。 对此,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也认为这是一个艰巨的工作,“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提高认
8、识,不仅要考虑促进上海市和长江三角洲的开发开放,而且要促进东亚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合作。同时,还需要重点突破,提高中国社会资本形成能力,推进国际资本在上海金融市场的双向流动。 ” 长三角实体经济的支撑 5上海建设金融中心的努力,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支撑。 上海的优势在于,在过去的 20 多年中,上海的腹地,长三角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明星地区。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长三角地区在全国 GDP 总额中占到接近 1/4 的份额。同时,长三角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快。统计显示,2009 年进出口总额达到 8043亿美元,占全国的 36.4%,出口 4740 亿美元。 以浙江省宁波
9、市为例,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的商贸中心,连续三年居全国城市外贸竞争力前五位。目前,宁波上万家进出口生产贸易企业,与世界上近 200 个国家和地区有直接贸易往来。全市进出口额超 10 亿美元企业 2 家,超 5 亿美元企业 10 家,超亿美元企业 98 家。 依托长三角这块腹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无疑更有底气、更要加快速度。而整个苏浙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对金融服务也具有相当强的需求和渗透力。从另一角度而言,苏、浙实体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同样需要上海金融资源的辐射力量。 虽然去年当国际金融危机来临时,资本活跃、外向度高等曾经的积极因素使其首当其冲受到重创。随着中国经济转型,长三角民资因其内生性动力,在政府四万亿投资撬动和政策引领下,正在不断拓展新的投资领域。而今年召开的世博会,对上海来说,更是一次很好的机遇,世博建设期间,上海完成结构调整项目近 850 项。而世博经济不仅让上海周边地区尝到甜头,在上海世博会八年建设周期中,每年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约为 30%;在举办之年,投资拉动将超过 50%。而这种拉动,更是一次产业提6升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