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村当家人.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87712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村当家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长江村当家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长江村当家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长江村当家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长江村当家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长江村当家人“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真心实意办事,脚踏实地创业” ,这是他的做人原则;“一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个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 ,这是他的理想追求。 在很多人的眼里,他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30 年前,长江村只是一个人穷、地薄,人均四分田,风吹毛沙起,雨后像石板,什么也长不起来。是全县有名的落后村。在他领导下,如今长江村建设日新月异,建成了百亩绿化地和万米绿化带,道路硬化率、有线电视、自来水入户率100,绿化覆盖率达到 38,90的村民住上了别墅式楼房或豪华别墅,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变成现代化试点示范村:在他的领导下,文盲半文盲的普通农民变成了有文化、有知识的现

2、代市民。70 年代初,长江村还没有一个大学生,领导班子里最高文化是小学毕业,如今长江村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 500 多名,村党委 11 名委员中。大专文化以上的 9 名,还有 3 名硕士生。长江村还长期开展新风户评比活动和推广以人为本、以德治村方针,全村上下政通人和,新风荡漾。 在他的领导下,长江村成为了张家港市经济村。70 年代,长江人虽然吃饱了肚皮,但老百姓手中空空、没锕用。如今的长江村,顺利地实现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移,集体经济向股份制企业转移,小作坊企2业向较大规模企业转移的改变,全村总资产超过了 10 亿元,经济总量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 400 多倍,人均

3、收入比改革前增长了 80 多倍,年人均收入达 1.2 万元,企业的经济总量和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近 10 年中平均3 年翻一番。然而,他从来没有居功自傲,他把这一切归结为党的政策好,归结为长江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精神。说到自己,他只是平淡的一句:“或许是机遇把握得好吧。 ”是的,在他的带领下,长江村把握住了机遇。从 1959 年开始他当上生产队会计、生产队长、大队农技员,34 岁那年担任长江大队党支部书记到今天,整整 45 个年头,他不离乡不离土,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汗水、智慧、才华都交给了长江村这块他热爱的土地。一切正如他所说的那样, “七十年代安心务农不简单,九十年代带领大家富裕不简单,长期当先

4、进,当模范更不简单” 。 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敢于拼搏,永不自满。进入新世纪后,他与长江润发集团的领导层在“外部寻求突破、内部改革创新”的意识中,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属于长江村的发展道路。2001 年,他带领党委一班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到 2005 年全村实现资产总值、销售收入、科技投入、分配总额“四个翻番” ,即 5 年再建一个新长江村的宏伟目标,不断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这个目标在 2003 年已经基本实现。可以这么说,从创业之初到现在长江村理性的繁荣,这一切都与他对时势的准确把握,对经济规律的深刻洞察分不开,他“借梯上楼、借智生财、借船出海、借腹怀胎”的“四借战略” ,他把长江村

5、带入一个稳健的发展轨道。他抓住了上海三菱电梯公司想降低成本,在国内开发电梯导轨厂的机遇,上了电梯导轨这个项目:抓住了上海港机厂扩展的机遇,3创办了上海港机张家港总装公司;他还抓住上海申博成功,黄浦江两岸工厂急需搬迁的大好机会,把上钢三厂型钢项目引到长江村来。通过用高素质人才的智慧,发展自己的高科技产品,打造精品工程;借用合资企业和外商,直接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四借战略” ,让长江村扩大了产业规模,抢抓了机遇,赢得一次次的跨越式发展。 在事业上,他从来没有满足过,围绕“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从企业实际出发,从整合资源,做大、做强企业的高度,提出了打造六座产业塔的设想。通过优化配置,壮大规模经

6、济、技术经济、核心经济、产业经济,把企业做成行业中的中坚力量,不断提升企业综合运行质量。2002 年,他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大力扶持苏北地区,加快苏北区域发展的号召,积极参与南北挂钩,向外拓展,抢占新一轮的发展先机。在宿迁市宿豫区建成张家港(宿豫)工业园长江润发区,8 个项目总投资 3.5亿,现已有 6 个项目建成投产,还有 2 个将在今年 7 月底建成投产,这些项目的建成,大大推动长江村的经济增长。预计到 2005 年,宿豫工业园年销售超 10 亿元,整个长江村经济总量将达 25 亿元,年综合经济效益达 3 亿元。长江村在带动欠发达地区共奔富裕路的同时,自身也实现了一次裂变和再造,把握住自己

7、的未来。以民为本,造福一方为己任。对此,他是这样解释的:物质文明是船,精神文明是舵,政治文明是保障。长江村不仅要在物质文明上富裕,在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上富裕,更要取得三个文明建设的大丰收。作为长江村的带头人,他的心中时刻装着长江村的 7910 名老百姓,装着长江润发集团 3800 名员工。他不止一次地说,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资格越老越要谦虚,威信越高越4要民主,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愧对党,不愧对父老乡亲。 他要求树立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风范,在群众中起标杆作用,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始终恪守“三不”原则:不拿最高工资,不拿最高奖金,不住最好房子,几十年如一日。现在的长江村可谓是家大业大投入也大,但

8、他始终坚持村务公开,技改投入花钱,从来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而是成立合同班子、验收班子、结算班子,所有的建设开支大家一清二楚,他处处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为长江村的不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动力。 2004 年 5 月份,长江村积极响应张家港市人民政府的决定,与原韩家港村合并建成新的长江村。在合并后的新村规划上,他又带领村党委从实际出发,计划在两年内投资近千万元,对三个区的农田道路进行全面的规划,村民的福利、老人助养等按现有标准分步参照中心区实施,并计划在 10 年内投入资金 10 亿元,用于经济建设、农田水利、新村建设,做到“三年打基础,五年变新貌,十年大变样” ,实现农田水利、道路、新村规划、工业区及副业区五个到位。长江村富起来了,他没有忘记那些还没有富起来的农民兄弟。正如他所说的,富起来的中国农民不能忘了小岗村,长江村不仅要带领本村人民富裕,而要带领区域经济共同发展,让全中国百姓共奔小康路。从 1997 年开始,长江村与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凤阳小岗村结成帮扶对子,8 年来,小岗村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他的足迹,他忙碌的身影刻在每一个小岗人的脑海里。 滔滔长江水,堂堂长江人。郁全和就是一位挺立潮头的时代弄潮儿,是长江的骄子,大地的脊梁,他用长江人的情怀和共产党人的风范,为5长江村的现代化建设不断进取,不断努力,为党的光辉事业不断奉献他的光和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