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廿二史札记看赵翼之考史方法摘要:赵翼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其史学地位的取得与廿二史札记密切相关。 廿二史札记作为一部考史论史著作,其成功固与其以论为主的基调有关,但是也离不开各种考史方法的综合运用。本文试对赵翼之考史方法作一分析,并简单谈一下其考史方法对近代史家治史的影响。 关键词:赵翼;廿二史札记;考史方法 中图分类号:K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廿二史札记是赵翼在史学方面的代表作, “其书以议论为主,又专取各史本书,相互援证,不旁及他书,盖不以考核见长。 ” 在考史过程中,赵翼广泛使用归纳、比较、辩证法进行论证。 一、赵翼与廿二史札
2、记 赵翼(17271814) ,字耘松(亦作云崧) ,号瓯北,晚号三半老人,江苏阳湖人,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其在史学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于:在乾嘉考据学极盛之际, “不逐潮流,飘然世外,自树一帜。 ” 赵翼在小引中指出:“此编多就正史纪传表志中,参互勘校,其有?龟醮 ?自见辄摘出,以俟博雅君子订正焉。至古今风会之递变,政事之屡更,有关于治乱兴衰之故者,亦随所见附著之。 ” 反映了该书2的写作目的、主要方法和内容。 该书刚问世时并不为学术界所重视,因为在乾嘉时期,整个学术界几乎全部纳入了考据的轨道。正如梁启超所言:“夫无考证学则是无清学,故言清学必以此时为中坚。 ” 而且“赵翼为乾嘉时代极负盛
3、名之诗人其史名则远为诗名所掩” 。近代以来, 廿二史札记不仅在国内日益受到重视,在西方汉学界亦很受推崇。 “加拿大汉学家浦立本教授认为赵氏致力于克服中国史学之传统缺陷,能触及使近代史家真正感兴趣之问题,能超越孤证之繁琐事实之上以观察,自其中归纳出社会史与制度史发展趋势之通则。 ” 廿二史考异为学界重视,与“赵书每史先叙其著述沿革,评其得失,时亦校勘其?龟酰?而大半论古今风会之遇变政事之屡更,更有关于治乱兴衰之故者 ” 密切相关。 二、赵翼之考史方法 (一)归纳法 归纳法是通过排比大量同类性质的史料,以得出普遍性认识。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大量运用归纳法。如考证“明祖行事多仿汉高” ,他首先提出“明
4、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而行事多仿之。 ”然后提出初起兵时李善长对明祖的进言:“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五年遂成帝业。公濠产,距沛不远,法汉高所为,天下不足定也。 ”根据孔克仁传“(明祖)谓克仁曰:秦政暴虐,汉高以宽大驭群雄,遂有天下是以帝一起事即以汉祖为法” 。进而从定都、征伐、徙民、分藩、3赐爵、诛戮功臣等方面分析,可知明祖行事确是多仿汉高。 用归纳法可排比出各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象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两汉外戚之祸 、 九品中正 、 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 、 唐代宦官之祸等条,都反映了各个时代的时代特点和社会特征,以论述历代政治利弊与
5、兴衰得失。 (二)比较法。 赵翼还大量采用比较法来考察史书优劣,如以陈寿三国志和范晔后汉书相比较考证东汉末年历史。在“后汉书三国志书法不同处”中,他先指出“后汉书与三国志,论时代则后汉在前,而作史则三国志先成且百余年也。 ”接着指出陈寿和范晔修史书法不同, “虽陈寿修书于晋,不能无所讳,蔚宗修书于宋,已隔两朝,可以据事直书,固其所值之时不同” ,然后指出“今两相比较,繁简互有不同。 ”进而以袁绍传 、 刘表传 、 董卓传 、 陶潜传等为例指出“事迹有彼此不同” 。 赵翼考证历史,更多侧重于社会治乱兴衰的内容。如他比较历代宦官之害,并指出其差别:“东汉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祸最烈,然亦有不同。唐、
6、明阉寺,先害国而及于民;东汉则先害民而及于国。 ” 进而又比较了这三个皇朝中朝臣与宦官势力消长情况。通过这样的比较考证,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汉、唐、明三代历史的不同特点。 (三)辩证法。 辩证法可以用来对前人的历史文献或研究成果加以纠谬、考信与求真,对历史著作或历史人物作一分为二的考证。如对元史的考证,4元史是公认修得比较差的一部正史,在廿二史札记中,从元史自相歧互处 、 元史回护处 、 元史人名不画一等条目可看出元史确实存在许多的错误和不足,但是赵翼却对其列传详记年月的作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作法“虽近于记功簿籍,如李孟所谓誊写史牍者。然记事详赡,使后世有所考,究属史裁之正,故不必以文笔驰骋
7、见长。 ” 在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考证上赵翼也是一分为二看待的。如他本人虽然对历代宦官祸国殃民深恶痛绝,但通过客观考证事实发现其中不乏贤者,在“宦官亦有贤者”中,他就指出“后汉宦官之贪恶横肆,故已十人而九。然其中亦间有清慎自守者,不可一概抹杀也。 ”接着又列出郑众、蔡伦、孙程、王康等宦官为后汉所作贡献,认为“此皆汉宦官之贤者,可与北魏之仇洛齐、王琚、赵黑、北齐之田敬宣,唐之俱文珍、张承业,明之覃吉、王承恩并观也。 ” 上述考史方法是考史的基本方法,在实践中往往是几种考史方法结合使用,因为单用一种方法,有时不一定能做出结论,即使做出结论,也不一定可靠。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就必须与其他方法参互运
8、用,才能准确地做出判断。 赵翼上述考史方法的运用,不仅为廿二史札记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而且对近代史家治史亦产生重要影响。 三、赵翼考史方法之影响 赵翼所使用的考史方法对近代史学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赵氏治史,与近代史学方法,大半吻合。 ” 归纳法比较符合近代科学考证方法,容易接近历史的真实。如陈垣5就深受归纳法之影响, “他运用近代科学方法整理文献,并归纳出文献工作的法则。如他所总结的校勘四法 ,提出了校勘学的系统理论。 ” 比较法是近代史家常用的史学方法,如傅斯年就指出:“假如有人问我们整理史料的方法,我们要回答说:第一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二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三还是比较不同的史料。 ” 参
9、考文献: 1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附录二李慈铭题记 ,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887888 页. 2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 ,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版,第371 页. 3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 廿二史札记小引 ,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1 页. 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年版,第 32 页. 5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 ,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版,第370 页. 6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年版,第 326 页. 7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 廿二史札记 (卷 32) ,北京:中华书局,19
10、84 年版,第 737 页. 8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 廿二史札记 (卷 6) ,北京:中华6书局,1984 年版,第 119121 页. 9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 廿二史札记 (卷 5) ,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110112 页. 10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 廿二史札记 (卷 29) ,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658659 页. 11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 廿二史札记 (卷 5) ,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114115 页. 12 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 ,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版,第 372 页. 13 吴泽:陈垣史学论述选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第 624 页. 14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 (第三卷)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第 30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