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数字鸿沟到数字机遇无论时代如何更迭,传播技术如何创新求变, “知沟”假设似乎始终是传播界无法突破的迷障。在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 “知沟假设”拓展到互联网领域产生的“数字鸿沟”现象也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当中、成为在信息时代凸现出来的一个全球性问题。 从知沟假设到数字鸿沟 知沟即指因大众传播而导致的不同社会阶层成员之间不断扩大的知识差距。该假设最早是 20 世纪 70 年代初由明尼苏达大学的提其纳、多纳何以及欧尼提出的,他们对“知沟”进行了如下阐述:“随着大众媒体对社会灌输的信息日益增加,有着更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往往比地位低的人能以更快的速度获得这些信息,所以这两部分人之间的知
2、沟往往是扩大而非减少。 ” 从理论上来说,网络传播可以让人们更平等地享有获取信息和网络提供的其它一切服务的自由,然而,纵观网络发展历程,这种依赖新传播技术革命带来自由平等的理想非但没有实现,反而造成了在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领域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因为这种差距是由数字传播技术进行的,传播对象是数字信息,故称“数字鸿沟” ,它实际上就是网络社会的知沟现象。 2所谓“数字鸿沟” ,就是在信息时代因地域、收入、教育水准和种族等原因而形成的在数字化技术掌握和运用方面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同群体在社会中面临的不平等现象。 由于各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不同教育程度和不同收入水平的阶层之间都
3、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数字鸿沟”作为信息社会产生的副作用,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差距,业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它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当中、成为在信息时代凸现出来的一个全球性问题。 我国的“数字鸿沟”现状 我国从 80 年代初期起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以来,西部在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的支持下,信息基础设施落后,信息意识淡薄,整体信息化水平不高,东西部地区的数字鸿沟俨然呈现。 截至 2003 年底,我国的平均上网普及率为 62,其中大陆地区尤以北京和上海地区为最高,分别达到了 280和 266,而中西部地区除了湖北和新疆约与平均水平持平外,其他 19 个省市均低于平均水平,
4、其中贵州的上网用户普及率最低,只有 22。而这一时期香港和澳门的网民人数分别达到了 45和 39,美国为 587,韩国为655。 可见,我国的网络普及率从国际上来看仍然十分低下,从国内来看,普及也很不均衡,东部地区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较高,中西部地3区相对来说比较平均,但是都非常落后,只有 5不到的普及率。 我国东部地区大部分省市上网计算机数都占到 6以上,整个东部上网计算机数占了全国的 568。而中西部地区除了四川、湖北、河北以外,其余均在 4以下,西藏省只占到 01。 我国的cn 下注册域名数极不平衡,占全国总数的比例最多的是北京达 249;其次是广东,占 140;整个东部的cn 下注
5、册域名数占了全国总数的 515。除东部各省市外,其他地区大部分都不足1,注册域名数最少的是青海,只占全国 CN 下注册域名总数的01。 在cn 下域名数量方面,尽管这几年中西部地区虽然也稍有所增长,但是这一增长趋势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仍然是相当缓慢的,甚至可以说是处于低迷状态。 总体来说,我国大部分地区上网时间比较平均,但是东部地区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仍要显得略多一些。内蒙古、辽宁、吉林、安徽、广西、海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中西部地区上网用户每周上网时间相对较少。 各地区上网用户上网最主要的目的主要集中在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两方面。其中,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山东、广东等大部
6、分东部地区都以获取信息作为上网最主要目的;黑龙江、湖南、海南、青海等地区上网用户中更多的人将休闲娱乐作为上网最主要目的;其他地区上网用户中将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作为上网最主要目的用户所占比例大致相当。 按知沟假设的推理来说,经济收入是影响公众接触媒体的重要因素,4收入的差异对各地网民使用互联网的情况会有着明显的制约。从我国总体情况来看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高收入人群比中低收入人群更少地接触互联网。 将数字鸿沟转为数字机遇 我国因地区差异造成的数字鸿沟现象十分明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分布与传统信息资源类似,主要集中分布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具备资金与人才优势,加上较为
7、丰富传统信息资源,在此基础上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具有优势,由此造成我国自东向西网络信息资源递减的现象。 关于数字鸿沟的发展前景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假设,一种乐观前景认为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带动下,各国各地区之间将呈现出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并得到持续发展。另一种悲观前景则认为,拥有先进技术和基础的国家、地区将会从网络中获得更多好处,而那些无法融入新经济和网络的地区将难以实现有效发展,以至最终这种数字鸿沟越拉越大,使西部丧失了追赶东部的可能性。 这两种假设都不无道理。只有在充分认识到数字鸿沟现象的存在,才有可能谈及填平数字鸿沟的问题。将数字鸿沟转化为数字机遇,已成为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首旨,而我国的现实将倾向于乐观还是悲观的结果,这也取决于中西部地区能否确立起利用知识和信息促进发展的模式和战略。 5(马萃菁上海大学影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