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到汶川地震看政府信息公开大的灾难往往会带来重大的社会变革。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社会事件,政府如何进行公共危机处理?如何迅速发布准确信息?媒体如何做出最真实、最及时的报道?成了考验政府执政能力和媒体社会责任的关键。 “非典”教训 SARS 至今已经过去了 5 年,但回想那段经历真的让人无法忘怀。SARS 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染病,在国内实际上最早于 2002 年 11 月份就开始在广东佛山市发现,而且很快就有病人死亡。由于当时缺乏对这种新型病毒的了解,加之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对疾病疫情信息发布的严格控制,在民众没有防范意识的情况下,SARS 很快蔓延,患病人数迅速增加,并扩展到全国大部分省区。 当许多
2、媒体曾试图采访疫情时,有关部门却对此讳莫如深,拒绝透露任何信息。在官方严格管控疫情信息发布的舆论环境中,国内竟然没有任何有关 SARS 疾病流行的报道。然而,就在卫生部门刚刚发布中国没有疫病死亡的新闻之后,却尴尬地出现一个在北京的外国人因 SARS 死亡的实事,这让国外媒体立即找到了报料的新闻。一方面是 SARS 疾病的蔓延,一方面却是官方对此事的遮掩。于是,各种传言不胫而走,并以几2何数的增长速度四处散布,恐惧很快席卷了整个社会。 客观地说,对于 SARS 疾病的蔓延,政府部门在发现之后就立即?取措施想方设法去控制疫情,但由于传统思维的影响,政府不希望媒体出现对 SARS 疫情的新闻报道。一
3、是担心信息公开会造成群众的恐慌,引起社会不稳定;二是担心让外界知道后,会暴露卫生防疫能力的问题,影响中国的形象;还有就是担心有传染病的信息会给海外来中国的投资者造成恐慌,影响经济发展。 官方只有报喜不报忧的有限信息,国内新闻媒体也就是发点希望广大民众不必恐慌,卫生部门正在组织抢救和已经得到基本控制之类的新闻。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由于政府部门对疫情信息的封锁,国内媒体处于失语状态,而国外媒体又大肆报道。于是民间各种“有鼻有眼”的小道消息口口相传,使广大民众意识到疫情比政府公布的更加严重。从而导致民众对政府、对国内媒体产生不信任,觉得政府部门没有给民众应有的知情权,国内媒体没有尽到应有的社会责任
4、。 “汶川”经验 时隔 5 年之后,当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强烈地震后,仅仅过了 8 分钟,新华网就发出全世界第一条带图片的消息:四川汶川发生 7.8 级强烈地震 。很快网络、广播、电视、手机彩信等各种媒体迅速发布地震新闻,使全国乃至世界都及时了解到四川震情。与此同时,全国各主要新闻网站几乎都开辟了汶川地震的专题,由于政府部3门采取了非常透明的信息公开态度,允许各类媒体以不同介质全面立体及时地报道灾情。媒体迅速传播大量来自灾区最直接真实的报道,使灾区信息有了可靠的权威性,避免了无端的猜测,很快缓解了民众的恐慌情绪。 事实上,当汶川地震发生后,各地曾经有谣言传出。
5、如北京、成都、重庆等地盛传当晚会有余震发生,当地的地震局都很快发布信息,进行辟谣。不时发生的余震也引起昆明一些群众的猜测和不安,由于高密度、不同传播平台及时传递官方公开的权威信息,那些不实传言迅速消失,人心得到安定,当地的生产生活秩序很快恢复正常。 从这次汶川地震及时公开发布信息来看,政府部门吸取了 SARS 没有及时公开信息带来的教训,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学会了不掩饰、不瞒报,以客观真实的信息公开与流言赛跑,让公众在恐慌之前及时了解真相,通过阳光的权威信息成功阻止了流言的扩散。 另外,在这次四川遭受巨大的灾难之后,政府对媒体的开放可以说是从未有过的。正是基于这种对媒体的充分信任和理解,使媒体在
6、抗灾救灾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信息传播作用。中央各家媒体闻风而动,想方设法派出记者深入灾区一线,以求获取最直接的灾情。为使信息更具有针对性和贴近性,许多地方媒体也派记者悄悄跟随各自省区的医疗、消防、武警等抗灾救灾队伍前往灾区采访,打破了原来宣传部门关于地方媒体不得跨省区报道的禁令。于是,总理亲临前线指挥、每天部队挺进灾区位置、救灾物资运送情况、伤员抢救情况、国外救援队进展情况一一透明地呈现在公众面前,灾情的变化牵动全国亿万人民的心。由于灾4区信息的及时传递,当空军无法空降的时候,网上出现了四川一名学生首发的帖文“有个地方特别适合空降” ,被众多论坛、博客转载,最终为空军的救灾行动提供了信息帮助。 谣
7、言止于公开 政府部门这次对灾情信息的透明化处理,使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新闻登上了世界各大传媒头版。如美国今日美国报报道“大地震考验中国重大危机反应” 。英国广播公司 BBC 报道,中国政府对于此次地震的反应快速而又高效。英国环球时报报道,12 日发生的中国汶川大地震震惊了全世界,这次地震造成的重大生命损失成了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的领导人面对灾难,行动非常快速,向公众表达了与灾难抗争的决心。国际舆论对中国政府应对这次重大灾难时表现出的及时、公开发布信息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包括一些曾经对中国政府抱有偏见的西方媒体,这是从未有过的。 由于国内媒体对灾区的充分报道,形成了中国民众在抗灾
8、救灾中的真实强音,使海外媒体纷纷转载来自中国媒体的消息,已往出现的杂音也就被真实的声音盖住了。 在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环境下,使民众获得了知情权,有了参与权。特别是网络媒体具有民间的“草根性” ,可以及时表达民意,对抗灾救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迅速反馈。因此许多网友在积极参与各种力所能及的抗灾救灾行动的同时,及时提出了“志愿者不要盲目前往灾区” 、5“救灾公益汇款,银行不应收取手续费”等有利于抗灾救灾的呼吁,经过大家力顶,被有关部门采纳。又如“有人哄抢救灾物资” 、 “成都帐篷事件”等信息在网络上发布后,立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很快将调查情况进行通报,使信息得到对称交流,各类媒体成为民众了解事实
9、真相的主渠道。 通过信息公开在汶川大地震这一灾难中的实践,以往那种认为新闻媒体披露灾情,会暴露阴暗面,会影响社会稳定,甚至会给政府添乱在这次开放的舆论环境中证明是多余的担忧。国内媒体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履行了对国家、民族、社会、民众进行客观报道的职责,正如一位媒体记者所说:此次报道是历来发生重大灾难之后最快速、最及时的报道。每天及时向海内外公开发布地震遇难者人数,这在过去很难想象,媒体及时发布官方提供的真实数据,自然也就不会出现 民间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的情况了。 回头审视这两件重大的突发事件,我们庆幸国家在 5 月 1 日正式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它为这次震后信息公开起到了有法可依的保障作用,
10、使民众对政府部门在抗灾救灾中的工作情况有了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事实证明,信息公开是推进阳光政府的基础。谣言止于信息公开,流言止于信息通畅。过去那种报喜不报忧,甚至以保密为由的“以谎辟谣” ,使信息不对称的瞒报,才是真正引起民众恐慌的根源。政府信息的真实公开犹如一道阳光,当事实充分展示在阳光下时,民众才会信任政府,相信媒体。在危难时刻,政府信息公开的声音更有6力量。通过媒体及时传播政府真实的声音,把真相告诉民众,才能赢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这次汶川地震使政府与民众通过媒体实现了良性信息交流,这不仅是新闻媒体报道形式和手段的进步,更是政府在信息公开发布方面的成熟表现,它反映出党的执政水平和能力的提高,灾难中,再次证明了谣言止于公开的事实。这或许是我们从 SARS 到汶川地震得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