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原生态艺术的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性发展注:(作者简介:徐令(1971- ) ,男,汉,江苏盐城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软件与艺术设计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西方油画,艺术史,美育研究,动漫设计。)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与艺术设计系,江苏 南京 210015) 摘 要: 面对着全球化经济发展与现代文明的冲击,通过保护民间文化的原生态艺术特征与文化空间可以真正地实现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理性发展。首先要在社会学、人类学、美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综合基础上建立一套符合我国民族传统与民间艺术特征的审美导向与评价体系,建立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体系;另外,利用现代媒介的人性化特征,使其成
2、为非物质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新型传承方式。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民间文化;理性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Promoting the Ration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2Nation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riginal Culture XU Ling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性、行为性和综合性的人类遗产的重要资源,是特定文化群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传承。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定义,非物质文化是存在于民间的传统的和俗世的文化,是典型的原生态的文化
3、。从民间的服饰建筑到风土人情,它体现着各个文化群体独特的历史发展与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与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但是在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迅速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这些处于弱势的非物质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甚至有学者声称每一秒钟都有一种传统的文化形式在消亡。因此,如何挽救我国丰富但又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理性的反思,要处理好它们自身的原生态文化特性与民间文化传承的独特性,才能有效地保护好这些关乎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宝贵文化遗产,促使现代文化的多样性的良性发展。 从实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4、主体、中心、重点、主旨均在民间文化 ”。 1它的文化空间是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的地点。这一定义力图“从历史、艺术、人种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或文学角度来看具有特殊价值的民间和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是民间的文学、民间的艺术、民间的文化。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面:()诗歌、神话、传3说等的叙事的表演的公开的口头表述;()节庆或礼仪活动中的音乐、戏剧、歌舞等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如人的出生到死亡的一生中的成年、结婚等各种仪式,有关四季的仪式等;()有关自然界的知识和实践,包括农业活动、气象、医药、航海、冶金等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这些从口头表演、衣饰器物到知
5、识实践等的民间文化形式与占主导地位的官方文化相比,是一种处于社会发展的底层的具有边缘特征的俗文化。这些语言、歌唱、舞蹈等都是一种以“人体器官、行为和传人”为载体的“人体文化” 。这些无形的文化遗产也是一种行为艺术,以口头传承的形式代代相传。这种非文字的文化流传方式使得这些非物质的文化形式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它们“是一代代口头传承的多民族活态文化传统,是一部用人民的生存行为和生存情感构筑成的文化史。 ”2但由于未受到主体文化的尊重,这种活态文化传统同时也非常脆弱,自生自灭,极易受战争、自然灾害等外力影响而随时消亡。 “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最本质的特性就在于它是社会性的普遍的大众的” ,它们培育了“社
6、会的一致性” 。 1丰富的民间艺术,不仅仅是艺术范式,更是不同的群体对自身的文化价值、文化存在的主权和在社会大群体中的文化地位的确立,是对自身认知在文化领域内的反映。这些文化范式所承载的宗教、伦理、社会次序等理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多元体现。这些普遍的文化精神是为了更好的生存而发明创造的,每一种形式都有它的物质和精神功能,成为民间大众普遍遵守推行的行为方式、价值准则、作为能力等。通过历史的传承和空间的传播,各个具体的民间文化范式得以在一定的群体内流传继承,具有典型的原始文化4的特征。由于受到对自然认知不足的限制,对自然现象蒙昧无知的敬畏与崇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普遍存在,这种混沌的多位一体的
7、认知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阶段。这些以人传授的方式积累的原生文化意识在表象的深层,构筑了一道“集体无意识”的风景。正是具有强烈原始状态象征与比喻意义的活态文化构成了民族文化独特的原生态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扎根、生长、发展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才是其作为遗产的整体价值所在。当我们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渊源与发展特征时,对它们的保护与发展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它们所扎根的原生态文化空间。 具有深厚民族历史积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民间的文化空间,呈现出与现代文明截然不同的原生态文化的特征。 “原生态”本来是专用于自然生态保护的术语,现在被引入文化领域,成为界定文化的一种特征或标记。原生态,是生命
8、之态,是自然之态,是生活中最基础的艺术之源。原生态体现自然的形态与生态特征,是民间的乡土环境、人文历史、民族风俗融为一体的多元的文化空间。在这种生活中的文化空间中,不同于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具有专门的理论、艺术流派等的正统绘画艺术、音乐艺术等,这些活态的原生的艺术不脱离生存发展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是与民俗、民风相伴的一种特定的生活与表达情感的方式,是活态文化承载的朴素的生存与繁衍哲学最自然的体现。虽然这些艺术遗产的存在往往是自生自灭,但它们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深入到民间生活的各个层面,是民间各种生活诉求的精神体现,但它们又不是做给他人看的,它们是生活的艺术。 5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文化特征不是一种可
9、以商业化界定的自然状态,它本身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自在的自我欣赏的文化,是民族的深层心理的体现与维系。纵观人类的历史,这些民间的文化形态丰富,具有民族文化价值与心理认同的共性特征,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口头的活态的历史见证,也是现代文化发展的根源与保证,是保持现代文化多样性的生命源泉。从濒危的昆曲到热闹的年画,从各民族的服饰到不同节日的风俗,它们都能让现代的观者体验到来自自然艺术空间的美的冲击,体验到民族文化的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而它们只是以最自然的形态展现出现代商业文化所所忽略的原生态的文化形式。 但是不可否认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已经对原生态文化造成相当大的冲击。尤其是现代工业生产和城市化的生活方式都对
10、原生的自然生态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正如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詹明信指出的那样, “全球化在各地都在标准化。这种标准化影响到文化问题,使文化也产生了标准化,相同的媒介在全世界到处宣扬。目前的文化远不是差异大的问题,而是越来越趋向同一的问题” 。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里提到“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而近几年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遗产的濒临灭绝的状态也很好地说明了这种现状。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文化空间多包含着从自然状态到生态状态诸多的原始农业文化因素,在当今外来商业文明的快速冲击下,这种文化空间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一方面是现代的社会理念与
11、价值观的迅速转变与建立,主流文化、时尚文化以及文化市场在现代传媒快速发6展的影响下,严重缺失传统因素或民族自我意识。另一方面,来自民间的文化一直被主体文化所忽视,处于边缘地位。当现代传媒将商品文化生动地呈现在一直处于原生态文化背景中的民众时,主流文化的强大影响力以及一直存在的不被认同的心态和否定的态度也导致这些原生态文化迅速地失去受众。同时,这种由于长期历史、社会等原因造成的民族文化的自卑感使得活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处于一种缺少积极引导与有效保护的状态,这也直接导致这些传承这些活态文化的人才的流失甚至是后继无人。 因此,为了有效保护与积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需要建立符合我国民族传统与民间艺术
12、特征和文化空间的审美导向与评价体系,在社会学、人类学、美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综合基础上建立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体系。在此体系的指引下,建立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与尊重的文化认识与文化责任,加强对原生态文化的更加深刻的文化诉求。 “如果没有理论和学术为后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最终一定是杂乱无章,事与愿违” 。 4 作为“文化分类的一种”和“观察文化的全新视角” ,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文化保护体系的学术背景或学科技依据更多的侧重于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标准” 。 1这种科学合理的体系可以帮助我们从人、历史、文化和生态的角度确认、研究、保护与发展我们的丰富的活态文化。广义的人类学是
13、一门设计多重角度与学科领域的研究,它的许多研究成果帮助我们对人类的文化有更加丰富与科学的认知。人类学从人的角度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科学。现代人类学在人类传统的解剖学和生7理学研究基础上,进一步从体质、文化、考古和语言诸方面对人类进行广泛综合的研究。体质人类学从生物的角度研究包括人类的起源、发展、种族差异、人体与生态的关系等内容,并在如人类进化的研究、人种学的研究等领域形成一些技术性手段和许多理论和分析方法。文化人类学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的过程、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差异,探索人类文化的性质及演变规律。文化人类学最突出的是对人类的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宗教巫术、原始艺术
14、等方面的研究。考古学则在对有关古代的人工制品、遗迹及与人类有关和自然环境的考察基础上力图复原人类历史文化,研究人类发展的历史规律等。人类学的语言视角则通过从语言功能、语义等的研究了解语言与文化的科学关系与相互影响等,发现语言与社会环境、人类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宗教信仰的关系等。生态文化实为“人-社会-自然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 ,所遵循的应该是“人、社会、自然共生的存在”的基本原理。人类学日益多元化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都可以成为几近空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体系的理论依据。?功能学派、心理学派、新进化学派和结构主义学派等的人类学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分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和演进、发
15、展规律、文化的深层结构、民族文化的具体功能、国民性等。另外,人类学普遍采用的跨文化对比分析与实地考察已经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倡导的可行方法。如冯骥才就提出“理论发展的最佳途径则是深入田野实践,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 4在这些学科理论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实践的指导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可以更加系统、科学与健康的发展,也可以真正8地实现民族文化的多元与整体的良性发展,而不是在正规、系统与规范的主流文化评价体系下丧失其原生态的文化特性,成为主流文化的牺牲品。 以民间文化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还需要“时效性、应用性和工具性” 。 4当我们建立系统科学的非物质文化保
16、护体系时,我们还面临着如何进入主流文化的评价、传播体系。尤其是原生态文化原初的口头传承的传播渠道如何与现代传媒相融合,以更好地促使民众了解接受这些活态文化。原生态文化的口头传承的方式使得它具有广泛的传承性与传播性,口头语言的因人而异的不确定性则加强了它的变异性与丰富性。但在现代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冲击下,这种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很难承担其实这些文化内容继续广泛地传播与发展下去。在面对现代媒介的冲击,这种口头传承的方式已经不再具有它历史上的作用了。 作为现代文明的代表,现代媒介促使人们从多维的角度反思对待文化的历史与发展。在文化领域,关于现代媒介对文化发展的冲击也是众说纷纭,毁誉参半。现代媒介是否会毁
17、灭人类的最自然的文化生态与深层的文化需求呢?本文认为现代媒介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产物,它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取得文化艺术的发展。根据保罗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论” ,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他对媒介演进和人类前途抱积极乐观的态度, 认为技术的进步不会使人丧失主体能力。莱文森认为,人可以对技术进行理性选择,能够主动去选择和改进媒介。 4一方面,人在技术发展中具有创造能力和理性选择。另一方面,人类的技术将越来越完美,越9来越“人性化” 。 5也就是说,现代的媒介应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加速它们的灭亡或异变。当然,这种保护建立在
18、对原生态的非自然文化遗产的科学认知与自觉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中面临着原生态文化作为生活的文化如何保有其自然的生态环境的问题。在全球化经济发展与现代新型文化的冲击下,这些宝贵的艺术遗产是在我们这一代消亡还是发展,是所有炎黄子孙面对民族文化索要思考的问题。而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审美标准和价值标准的体系,在其原生态的文化空间中正确利用现代传媒宣传与保护这些活态文化,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正如尼采所说:“艺术是生命本生的形而上学活动,唯有艺术才能拯救人生” 。 6当我们在现代科学发展的繁荣下渴求文化的滋润时,我们是否会面临着一片文化遗产的荒漠呢?当我们深刻地认识
19、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命运关系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未来,我们为何还在无所作为甚至是肆无忌惮地毁灭呢?让我们在科学与艺术的理性发展下善待我们的民族文化,珍惜我们的灿烂文化。 参考文献: 1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乔晓光.活态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探.太原:山10西人民出版社,2004. 3詹明信.回归“当前实践的哲学” J.读书,2002, (12):12-24. 4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思想无羁:技术时代的认识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5冯骥才.鉴别草根中国民间美术分类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6尼采.悲剧的诞生.北京:华龄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