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低场强 MRI 对触诊肿块的乳腺癌检查和诊断的应用探讨【摘要】 目的 探讨低场强 MRI对触诊肿块的乳腺癌检查及其表现,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 31例 31个乳腺癌病灶的 MRI资料。结果 平扫:病灶信号在 T1WI上均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 上 90.3%的病灶呈较高、高混杂信号,9.7%表现为均匀较高信号;STIR 上均为不均匀高信号。病灶形态不规则占 83.7%,类圆形占 16.2%。边缘不光整占 64.5%,边缘毛刺占25.8%。平扫诊断符合率为 81.3%。增强检查:呈快进快出中重度强化形式占 53.3%;早期明显强化,中后期维持平台水平占 46.7%;不均匀强化占
2、86.7%。增强检查诊断符合率为 93.3%。结论 低场强 MRI能较好显示乳腺癌本身及其对邻近组织的侵犯,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 乳腺癌;磁共振成像;诊断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5-0557-04 中图分类号:R 737.90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5.020 近年来,国内有关乳腺癌的 MRI研究时有报道,但多数是高场强 MR成像的研究结果,有关乳腺癌的低场强 MRI表现和诊断报告尚不多。我们自22003年以来,使用低场强 MR成像仪及专用乳腺线圈开展乳腺肿块的检
3、查,对乳腺癌的低场强 MRI检查及其表现进行了探讨,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31例女性患者,年龄 2766 岁,平均 42.1岁。临床主要以乳区疼痛,触及乳腺肿块及/或伴触痛就诊。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病理证实。? 2.检查方法 MRI检查设备使用安科公司的 OpenMark II 0.2T永磁型磁共振成像仪,使用专用乳腺线圈,患者俯卧位头先进,乳腺自然悬垂于线圈孔洞内。平扫:31 例乳腺癌扫描方位常规选用横断位 SE序列T1WI(TR/TE 300/16 ms),FSE序列 T2WI(TR/TE 3000/87 ms),STIR(TR/TE/TI 1600/3
4、0/95 ms),层厚 57 mm,层距 0.50.7 mm,矩阵256512,平扫次数 26 次。部分病例还行横断位 GRL系列T1WI(TR/TE/FA 400/16/60 ms)、T2WI(TR/TE/FA 400/16/30 ms),矢状面SET1WI(TR/TE 300/16 ms)、FSET2WI(TR/TE 3000/87 ms)。MRI 增强检查:本组有 15例行对比增强检查,我们主要选用 FSET1WI进行乳腺肿块的增强扫描系列,少数选用 SESST1WI、GRLT1WI。FSET1WI 所选用扫描参数为 TE/TR(440/22 ms),平均次数为 1,共 5个层面,完成一
5、次扫描时间为0.29分钟,GdDTPA 用量 10 ml,5秒钟左右完成注射,在开始注射造影剂时启动第一次扫描,分别获取 1、2、3、5、7、10 分钟不同时间内的增强扫3描像。SESST1WI 所选用扫描参数为 TE/TR(440/22 ms),平均次数为 1,共10个层面,完成一次扫描时间为 0.500.58 分钟,可以获得1、3、5、7、10 分钟不同时间内的增强扫描像。GRLT1WI 所选用扫描参数为 TE/TR(TR/TE/FA 400/16/60 ms),平均次数为 2,共 10个层面,完成一次扫描时间为 1.29分钟,可以获得 1.5、3、5、7、10 分钟不同时间内的增强扫描像
6、。 结果 1.平扫表现 31例中 31个乳腺癌病灶信号与乳腺腺体区相比,在T1WI上均呈略低或等信号,明显低于周围脂肪组织信号,其中 28个病灶内T1WI上可见斑片更低信号区;T2WI 上 28个病灶表现为较高、高混杂信号,占90.3%,3个病灶表现为均匀较高信号,占 9.7%;STIR上 31个病灶均呈高信号,信号不很均匀。病灶形态不规则形 26个,占 83.7%;呈类圆形 5个病灶,占16.2%。边缘不光整 20个病灶,占 64.5%;边缘有毛刺 8个病灶,占 25.8%;边缘光整 3个病灶,占 9.7%。9 个病灶累及乳房后间隙,占 29%。7 个病灶累及皮肤,占 22.6%。31 例中
7、有 16例仅做平扫未行对比增强检查,平扫诊断符合 13例,符合率为 81.3%。平扫典型图像见图 1、2。? 2.对比增强扫描表现 31例乳腺癌患者有 15例除了平扫还行动态增强检查,所有病灶均表现为中、重度强化,其中静脉注入 GdDTPA后表现为1 min左右迅速强化和强化迅速消失(即快进快出强化形式)的 8个病灶,占 53.3%(图 3);表现为 3 min内强化达到高峰,延迟至 57 min甚至更4长时间仍有较明显强化的 7个病灶,占 46.7%(图 4)。不均匀强化的 13个病灶,占 86.7%;均匀强化的 2个病灶,占 13.3%。周边部比中央强化更明显 3个病灶,占 20%。增强检
8、查病灶形态、边缘情况比平扫所见更清楚,其中有 6个较大的病灶平扫所见的形态、边缘与增强检查所见者不完全一样,结合病理检查平扫所见的部分边缘是肿瘤周围的水肿。增强检查的 15例,诊断符合 14例,符合率为 93.3%,平扫加动态增强检查诊断准确率提高。讨论 目前,高场强 MRI对乳腺癌的检查,已出现不少高端的检查技术,这无疑为乳腺癌的 MRI定性诊断提供更多更可靠的依据。但是,新的 MRI检查技术并不一定都能够常规应用。因此,形态学和动态增强检查的强化表现依然是 MRI诊断乳腺癌的基础。? 1.乳腺癌的 MRI平扫表现 由于 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在 MRI平扫上,多数乳腺癌能显示出病变
9、的范围、形态、边界、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并据此作出较准确的诊断1。对于致密型乳房,在MRI平扫上,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乳腺癌在 T1WI上表现为等或稍低信号,因此不易辨认;T2WI 上表现为较高信号,STIR 上其信号强度比 T2WI上所见更高,所以发生在这种类型乳房的乳腺癌,平扫须在 T2WI、STIR 上才容易辨认;对于发生在脂肪型乳房的乳腺癌,则 T1WI和 STIR易于识别。由于病灶内可有坏死和钙化,致其内部信号不均匀;坏死组织较易辨认,在5T1WI上比肿瘤组织信号更低、T2WI 上呈高信号,位于肿瘤内部常呈斑片状。本组有坏死灶的乳腺癌比例较高(占 90.3%),考虑与患者
10、就诊时肿块已较大而易发生缺血坏死有关。在形态学上,乳腺癌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可有分叶,边缘不光整或有毛刺、星芒状表现,病变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但由于受病变周围组织可能存在的水肿影响,平扫表现出来的病灶边界不一定可靠,本组 15例行对比增强检查的患者有 6个病灶属于这种情况。MRI 平扫上,乳腺癌对邻近皮下脂肪和乳房后间隙的侵犯一般能较好显示,呈与肿瘤本身信号相同的表现,而水肿的信号在 T2WI上常更高,区别困难时,唯有借助于对比增强检查。有作者2指出,乳腺癌 MRI平扫有相当一部分病灶仍不能显示,可能与研究对象病变较小有关;国内一组乳腺癌的研究显示1,在病变的定性诊断上,MRI 平扫准确性
11、为 77.3%;本组为 81.3%,考虑是本组的病例病灶较大,患者行 MRI检查时临床均已触及肿块,MRI 影像更多地表现出恶性的特点。? 2.乳腺癌 MRI动态增强检查的表现 动态增强扫描反映的是病灶增强、消退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乳腺癌为了满足其快速生长常需要有别于宿主新的血供,研究表明3,4,乳腺良恶性肿瘤动态增强扫描,病变强化的速度和程度与微血管的密度、质量有关,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微血管除了数量差异外,还存在质的差异,由于癌细胞能分泌大量肿瘤血管生成因子,作用于血管内皮,促使肿瘤血管的形成,这种新生血管很不成熟,基膜不完整,通透性高,使增强后表现为更快速和明显的强化。目前,选用快速扫描技术进
12、行 MRI动态增强扫描,获得时间信号曲线,以作为乳腺癌定性诊断的依据在高场强 MR设备上已普遍应用。根据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乳腺肿瘤6的 MRI动态增强扫描强化过程分为 3型:渐增型,信号强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平台型,注药 23 min信号强度达到高峰,在延迟期信号强度无明显变化,维持平台水平;流出型,信号强度达到高峰后下降。一般认为57,流出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提示恶性肿瘤,可能性为 87%;平台型可为恶性也可为良性病变,其中恶性可能性为 64%;渐增型多提示良性病变,可能性为 83%94%。我们使用的是低场强 MR仪,虽然由于设备本身硬件及软件的限制,不能象高场强 MR设备那样绘制时间信号强
13、度曲线,但是通过设备软件升级也可以测量病灶在 1、2、3、5、7、10 min等不同时间内增强扫描的信号强度值和肉眼观察病灶在上述时间的增强与消退情况而满足诊断的需求。在乳腺癌的定性诊断依据上,MRI 动态增强扫描既强调强化速度,又强调病变的强化程度、形态、边缘、信号均匀性等形态学进行综合分析。汤伟军等8报告,同时结合形态学表现和动态增强的模式常较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达到 98%,本组为 93.3%。乳腺癌通常强化是较明显的,而且常表现为周边较中间强化明显1,4;对比增强后,病灶形态、边缘、内部结构及对邻近组织的侵犯比平扫显示更加清楚,乳腺癌一般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或可见“触角征”,内部
14、信号欠均匀,可以见到对胸壁的侵犯。本组行动态增强的 15例,所有病灶均表现为中、重度强化,其中早期迅速强化和强化迅速消失占 53.3%;早期明显强化,在中后期仍维持较明显强化的占 46.7%;病变强化不均匀占 86.7%;与文献报告基本一致1,8。? 3.低场强 MRI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与局限性综合本组上述情况,说明低场强 MRI在显示乳腺癌本身及其对邻近的组织、乳房后间隙的侵犯7等均能较好显示,应用得当也可以行对比增强检查,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为正确诊断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若能将影像学检查、临床扪诊、病理学活检三者结合综合分析,完全能够满足临床基本的诊断需要。不足之处
15、是低场强 MR设备行薄层扫描效果不很满意,不具备高场强 MR设备进行高尖端检查的技术因素。 参考文献 1王红鹰,邹 强,汤伟军,等.MRI 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2001,17(12):1154-1157. 2沈茜刚,顾雅佳,钟国民,等.MRI 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7,22(11):1144-1147. 3李建苏,周长玉,于泽平,等.乳腺良恶性病变动态增强 MRI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相关性的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2):139-142. 4陈 蓉,龚水根,张伟国,等.乳腺肿瘤动态增强 MRI对比剂空间分布及其
16、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4,23(10):857-861. 5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ACR BIRADS.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reast Imaging AtlasJ.Reston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2003:17-95. 6Rausch DR, Hendrick RE. How to op
17、timize clinical breast 8MR imagings practices and techniques on Your 1.5T systemJ.Radiographics,2006,26(5):1469-1484. 7Macura KJ,Ouwerkerk R, Jacobs MA, et al.Patterns of enhancement on breast MR images: interpretation and imaging pitfallsJ.Radiographics,2006,26(6):1719-1734. 8汤伟军,李 克,沈天真,等.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1,7(5):317-321. (收稿日期:2010-08-03 修回日期:2010-09-14) (编辑: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