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非惯常环境及其体验:旅游核心概念的再探讨摘 要非惯常环境、体验均是旅游定义的核心概念,关系到旅游的本质规定性和概念的周延性。在借鉴和思考的基础上,文章运用现象学方法,将惯常环境和非惯常环境分别细分成足迹环境和非足迹环境两类,并阐述了其概念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发展向度以及相互转换消长、切换、投射等关系。同时,将非惯常环境下的体验分为一般性体验和特殊性体验,认为体验是人对于人自身(生理和心理) 、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界的各种事物特定向度的探求和被给予过程,并分析了旅游体验的内涵、特性以及质量评估等问题。 关键词惯常环境;非惯常环境;旅游;体验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
2、06(2017)02-0022-10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7.02.008 1 问题的提出 当前,国内外旅游业蓬勃发展,新业态、新市场不断涌现,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旅游的概念仍处于莫衷一是的阶段。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阐述,其中,国内学者张凌云1-2、谢彦君3和曹诗图4等对该问题关注较多,既做了全景式的文献述评,也提出了新的见解并修正过。同时,王玉海5、徐菊凤6、王欣和邹统钎27、吴小天8、王中华9、宁泽群10等数位学者也作了论述。纵观这些成果,尽管仍存在一定的分歧,但也达成了部分共识。如闲暇(余暇) 、异地、休闲以及体验等在关于
3、旅游概念的不同表述中被共同地提及。这些关键词中,闲暇(余暇) 、休闲等概念的内涵已经渐近清晰11。异地,在中国被作为一个规定性词语来体现旅游活动的本质空间性特征,受到广泛的认可。惯常环境是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所作的定义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世界性的影响。但是,异地(惯常、非惯常环境) 、体验这些直接关乎旅游定义本质准确性和外在周延性的概念,却未得到有效的厘清。本文尝试对该问题进行探讨,权当抛砖引玉。 2 相关研究回顾 惯常环境这个概念于 1995 年被世界旅游组织采用在旅游的技术性定义中,此前,类似其所指的对象被表述为“日常生活和工作地点” “永久定居地或工作地”以及“日常环境”等。但是,世界旅游
4、组织并未对其进行界定。比利时学者 Govers 等于 2008 年发表了勾勒旅游:定义惯常环境一文,首先对距离测量这一“拇指法则”发难,并在思辨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其工作的启发性在价值上更胜于研究结论12。该文让人们意识到,惯常环境与内生、外生变量均有关系,需要从社会地理、环境心理等多视角进行协同研究。国内学者张凌云率先提出并阐述了惯常环境和非惯常环境这两个相对的概念组,认为惯常环境就是一个人的日常工作(或学习)环境、日常居住环境、日常人际交往环境的总和,反之则反。这种观点能给人以新的启发2。但其为了排除工作状态下的非惯常环境体验(如纯粹的商务出差等工作因素的差旅) 的非旅游性质,3提出的“流
5、动惯常环境” ,招致了“流动的永远不可能是惯常的”的反驳,被认为是“兜圈子”5。许春晓分析了出游距离决策违背“距离衰减理论”这一现象,指出交通的快捷、舒适、方便程度左右人们的心理距离,并认为利用交通格局的变化,可以达到“天涯若比邻”的效果13。从研究方法上看,Govers 等主要通过网络、电话、留置问卷等方法进行了超大样本的调查,具体项目涉及个人细节、邮政编码(为计算距离) 、吸引物的造访频率,以及对“惯常环境”的感知(询问某吸引物是否在其惯常环境范围内)等。其他的成果主要采用思辨的方法。笔者认为,随着传媒、网络、虚拟技术的发展,人的惯常环境和非惯常环境均出现了更多的意识内容,外在方法有时难免
6、力不从心,追求“现象学剩余”14或许能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一条进路。基于此,本文依照现象学的基本方法,尝试对惯常环境和非惯常环境的概念进行探讨,并特别注意到非惯常环境下的体验问题。 3 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 3.1 概念与基本特征 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共同构成了个人的环境,这是毋庸置疑的。一般意义上,惯常环境指的是一个人熟悉的环境。细看张凌云的定义,就会发现其倡导的 3 个分环境不是互斥穷尽而是存在重叠。一个人的日常工作(或学习)环境、日常居住环境中必然涉及日常的人际交往环境。关于惯常环境,可以观察到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如常年居住在城市中某个街道小区的人,该小区对他来说,毫无疑问属于其惯常环境。
7、但是,他所熟悉的,也仅仅是自己家和小区的公共区域,隔壁邻居的家居环境4乃至楼栋天台,他可能都从未到访过。另外,不论是旁观者还是他自己,都极有可能将所在城市的全部或局部视为他的惯常环境,而事实上,这个范围之中也有许多地方他从未涉足。如果再将范围放大一点,当一个人在国外时,他会将中国视为自己的惯常环境;在外省时,又会介绍自己是某省人;当在省内时,又会介绍自己是某市人,依次类推。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惯常环境,并不一定全部在该人的视线或涉足范围之内。据此,笔者建议将惯常环境划分为惯常足迹环境和惯常非足迹环境。惯常足迹环境是指以人的惯常足迹为主线,相对动觉视距为覆盖范围的环境。惯常足迹最密集的地方,则是个
8、人惯常环境的核心,这种核心可以是单核,也可以是多核,如一个大学生的惯常环境有两个核心,一个是大学校园,另一个就是家。惯常非足迹环境,顾名思义,就是个人已经形成一定认知但还未涉足的环境。同理,非惯常环境也可以分为非惯常足迹环境和非惯常非足迹环境。惯常非足迹环境和非惯常非足迹环境均可能是一些主观上忽略或客观上限制的环境:第一,无机会介入或介入成本超意愿的环境,像隔壁或邻近的私家居所,能力所不及的消费场所、保密区等,还有相似集中易于成为背景的环境,如草原、戈壁、楼栋等;第二,对个人暂时无涉足意义的环境。如果将这两类环境反过来看,也能理解?T 常足迹环境和非惯常足迹环境。不同个人的惯常环境和非惯常环境
9、不尽相同,即使是生活在同一个小区甚至同一家庭中的成员也是如此。 3.2 相互关系 如果说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过去,个人的惯常环境是给定的、相对稳定的。而在人员、资金、信息高速流转的现代社会,这种情况就未必5是真了。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的关系,具体上分为以下几种:首先,消长转换。非惯常环境的范围无限广大,暂不作讨论。具体到个人的惯常环境,终其一生大致呈现出“两端低,中间高”的特征。学龄前时,其惯常环境的范围相对较小,随着人生的发展和活动能力的扩大,惯常环境将会波动扩展。当他逐渐老去,体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下降,某个街区或院落会成为他最终的惯常环境。这期间,个人惯常环境的增长速度大于消退速度,其惯常环境
10、是扩展的。但如果增长速度为零值乃至负值,则惯常环境会加速向非惯常环境转化。这种消长转换关系,受包括年龄在内的多方面因素的显著影响。其次,切换关系。惯常环境向非惯常环境进行切换,这是一种剧烈的变化方式,显著区别于消长转换关系。切换情况中,最明显的莫过于乘坐高速交通工具进行切换,即刻完成人从惯常环境到非惯常环境的空间位置改变。再次,投射关系,这种投射是交互的。一方面,惯常环境对非惯常环境的投射,主要受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境遇与经验积累以及影响极为广泛的全球化和标准化等因素的影响。比如,一个经常看美国电视电影的人,他会对美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较为熟悉,当其进入美国旅游时,就会比去加勒比海土著聚居地更
11、加自如。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去美国或去土著聚居地并无差别,两者都陌生。另一方面,非惯常环境对惯常环境也有投射作用。人们有可能将非惯常环境里的一些要素复制、移植或嫁接到惯常环境中来,如从未去过日本的人,通过了解在家中制作了榻榻米卧房或书房等,其他一些惯常环境的核心家居环境也有法式、欧式和美式等风格。又次,“环境泡”的现象2,15。环境泡,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完全的投射6关系。可以是非惯常环境的“泡”进入惯常环境或者相反,比如,一台国外精心打造的舞台巡演剧来到了某地驻扎演出,这就是惯常环境里的“非惯常环境泡” 。同理,一位连锁酒店的员工前往另一个城市旅游,按照规定入住其公司旗下酒店,房间的布置完
12、全无异,则该员工所处的房间,就是非惯常环境里的一个“惯常环境泡” 。很多时候,惯常环境泡是人们进入非惯常环境时最先偏向和最依赖的,类似于“桥头堡” 。 3.3 影响因素 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时期,人类的活动主要在地球浅表层, “异地”与“非惯常环境”可以换用,面积大小是主要考量标准。此时,个人的惯常环境主要是惯常足迹环境。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有着明显的界限,两者之间完全不成比例。主要受生活资料获取工作的分工、自然地形地貌等单一因素的影响。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影响因素变得更加复杂,既有给定的客观因素(如自然地形地貌、行政区划、经济形态等) ,也有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其他个体与外部环境因素
13、的交互影响。此时,个人的惯常环境犹如水滴,能挤压蔓延、顺流拉伸、飞升泼溅成各个形状。如下形状的惯常环境比较典型:第一,坚实型。该类型惯常环境坚实紧凑,主要为生存在某固定区域的人所拥有。第二,狭长型。该类型惯常环境狭长,向两个方向绵延,主要为依赖河谷、山冲、交通线路生存的人所拥有。第三,延伸型。该类型惯常环境的主要部分是坚实紧凑的,但另一段向外延伸,形成走廊,犹如泰国的领土形状。第四,分离型。该类惯常环境通常为多块或多区点,主要为工作、生活地点多变动的人所拥有。第五,飞地型。该类惯常环境中主要部分与某7一部分相隔分离,形成类似“飞地”的情况。第六,扇形型。这种形状一般为生活在较大城市的人所拥有,
14、其工作或生活在市中心,借助交通工具通勤,如封建社会时期北京的大小官员等。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6 种惯常环境的形态是最基本的类型,且一种类型的某一个方面也能进行多种变化。工业革命之后,伴随着传媒、信息、虚拟、交通、航天、入海、遁地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惯常环境和非惯常环境已经由最初的平面转向立体,突破了许多因素的限制,特别是物质之外意识的绽放,原来只能在想象中的虚拟环境也可以目见或亲临,使个体环境的内容和成分变得更加纷杂。个人惯常环境和非惯常环境的客观性比例逐渐变小,主观建构的特性越来越凸显,甚至出现了极端的“网络化生存”个例,人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建构或适应他人建构的环境。 3.4 发展向度
15、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都是依托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各类事物的集合体,均存在一个向度不断被认识的发展过程。从基本的时空秩序和心理类型来看,人们环境的向度主要有 6 个,分别是:过去、未来,他处、别处,自我中心型、多中心型。其中,别处指的是虚拟的环境。本文用图示来表示个体惯常环境的情况(图 1) 。图中,有 X 轴、Y 轴、Z 轴 3 根坐标轴,X 轴代表时间,左边箭头表示过去,右边箭头表示未来;Y 轴代表空间,上箭头表示他处,下箭头表示别处;Z 坐标轴表示心理类型,上箭头表示自我中心型,下箭头表示多中心型。X、Y、Z 轴的相交点 O,同时表示当下、本处和中间型。O 点是一个理想状态,此时人处于虚无、
16、空灵的状态。人的惯常环境,是一个由 X、Y、Z 共 3 根轴上下 6 个移动的8点所构成的立体。具体到每个人,这 6 个点的初始位置均在 O 点,其后运动方向、速度各异,形成每个人各不相同的惯常环境。这 6 个点单个或多个的运动,是个人心力与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当个人心力与外部因素力量平衡时,各点移动缓慢,近似没有变化,即惯常环境维持。但两股力量发生变化,单点或多点的移动变得迅疾,这时,个人就进入了非惯常环境,或者惯常环境的某个维度变成非惯常的了。同理,当 6 个点全部进入并稳定在 X、Y 轴所构成平面的上方时,人就处于一个自闭的惯常环境中,而全部在下方稳定时,他就处于一个开放的
17、、与人互动的惯常环境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X、Y、Z 轴是最基本的。如果再加入偏好、人格特质等其他坐标轴时,情况就变得更加复杂,但其基本规律是一样的。也可以进一步描述:个人呱呱落地时,即处于 O 点的位置,只带有生存的原始本能,受时间、空间的影响。但随着意识的获得,开始逐步发展性格,向度逐步增多,O 点逐渐向外伸出很多对称的射线,射线越多,说明人的惯常?h 境的内容也不断丰富。个体通过意识、认知、记忆、实践等生物机制,并借助外在的技术力量对自身日常注意力的范围进行维持、扩大、转向或剥离。 4 非惯常环境的体验 4.1 一般性体验 人们从惯常环境进入非惯常环境,其原因和形式是多样化的,有时候是心
18、力之所向,有时是外力之所驱。总体上看,有主动和被动、积极和消极之分,构成 4 个组合。被动且消极进入非惯常环境的形式有难民、驱逐、流放、流浪等。主动且消极的有从事不符合法律和道德的工作、流亡、逃避制裁和责任等。主动且积极的有经济商贸、文化外交、公务9学习、探亲访友、科考探险、宗教朝拜等。被动且积极的有寻医问药、康体疗养、派遣就业、异地谋生等。这些组合是人们进入非惯常环境的外显原因和形式。究其根本,可以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在古代社会,外出“十里为风雨计,百里为疾病计,千里为生死计” ,人们离开惯常环境常常是迫不得已。如徽州商人外出经商,出现了“一世夫妻三年半”的哀歌。可见,彼时离开惯常
19、环境,主要是为了生理需求(当兵吃粮、寻医问药、艰苦谋生等) 、安全需求(躲避兵燹、灾荒、瘟疫、逃亡避险等) 、爱的需求(探亲访友、爱恋嫁娶等) 、受尊重的需求(建功立业、受教成才等)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金榜题名、济世安邦、光宗耀祖等) 。在这 5 种需求中,较低层次的需求占据主导地位。而今,人们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获取和配置资源, “调整生命状态,体验生命意义;为生命提供新的生存要素;隔绝和摆脱原有生命要素;提供生命意义的刺激和参照;提供变换人生角色的机会;实现自我与环境共同的再塑造”7等成为新的、更高级意义。进一步看,非惯常环境还给人们提供了如下意义: 第一,为不可追的过去提供了寄托。不可追的过
20、去,包括人类文明的过去以及具体个人的过去。这两者都是不可追的时空。灿烂的人类文明,源远流长的文化,引人遐思,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虽不能至,仍向往之”等。读万卷书,是一种弥补和追寻,行万里路,也是。通常一种文明或文化,均是凭借或发生在一定的环境里,因而这种环境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同时,个人以前的惯常环境也会因为时过境迁,逐渐成为非惯常环境。这种非惯常环境,对个人的生命情思具有无可替代10的意义,人们往往通过回望、抚今追昔来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坐标。第二,为令人期待的未来提供了引子。魏小安指出,人类社会是一个技术加速度的过程。从旧石器时代的百万年,到蒸汽机时代 400
21、年、内燃机时代 100 多年、计算机时代 60 年、互联网时代 30年。与对过去无比留恋相仿,人们对未来也有许多畅想和期许,并且越来越期待。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生产生活形态及发展趋势,成为人们期许自身及人类未来的引子,也能为自身的未来规划提供养分和指引 1。第三,为当前的惯常环境提供了补足。受限于自然地理、社会人文以及人的认知水平,惯常环境给具体个人提供的条件或要素总是存在差异与不足。很早之前,人们就通过商贸往来互通有无,游历对话产生思想碰撞,用以满足和改善生产生活所需。在追求更高品质的今天,人们将以往的商品服务流向人的模式,改转为人流向商品服务或直接进入其所依赖和建构的环
22、境中去,改变了被动补足的局面。第四,为个人提供了发展的新参照。在理性条件下,人们每天工作、休息、交际,许多事情都已经按照最实用、高效、经济的方式被严密有序地安排了16。这些程式化的行为会逐步失去对人的刺激作用,造成思维和行为的僵化。根据 Gibson 的生态感知理论17,人能够感知环境中有意义的刺激模式。区别于惯常、有意义的刺激模式会给人的发展提供新的参照和思考,进而形成新的认识。现实中,人们经常提到一句话:“旅行的意义,就是认识你自己。 ”因而,这种参照也为个体评价实际自我一致性与理想自我一致性的一种方式18,为其追寻理想生活和“理想的自我”提供指引和方向。第五,为个人提供了归属认同的途径。这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