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众文化的两副面孔与高校美育摘要:大众文化以其感性的关怀与广泛的大众参与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审美,呈现出鲜明的两面性。一方面,大众文化消解政治意识形态,张扬审美感性,突出大众参与,另一方面,大众文化过度追求感性享乐,造成价值判断的混乱,使审美趣味滑向低俗。为此,高校美育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大众文化的两副面孔,加强大学生闲暇生活指导,培养健康的审美格调,拓宽审美领域,努力构建高层次的大众文化,做到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大众文化;积极意义;消极影响;高校美育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大众文化是现代商品社会产生的,以现代大众传媒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现代都市大众为主要消
2、费对象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以其感性的关怀与广泛的大众参与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审美。审美的内涵与外延有了明显的扩大和延伸,审美活动融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发生很大变化。审美文化的多元格局已经形成。在这一过程中,大众文化呈现出鲜明的两副面孔。与此同时,随着大众文化广泛进入高等院校,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趣味等也发生一些变化。因此,观照大众文化的多重性,揭示大众文化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健康、丰富的审美活动,使高校美育适应2并积极应对社会的大众文化环境,成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大众文化的积极意义 1消解政治意识形态,肯定人的价值 当代大众文化强调
3、以人为核心,突出人的个性,充分肯定人自身的价值,在中国特定的转型时期,客观上消解了以往以意识形态为中心的政治文化模式,使审美向人回归。因为大众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消遣性、娱乐性的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它不像精英文化那样以直接的、严肃的批判姿态出现,而且它的率真自然、生动活泼、自娱自乐的形式具有较少的意识形态色彩,本身就是对以往审美活动把意识形态性放在首位的消解,在某种意义上恰好成为大众表达对过去政治化、公式化的不满和反叛。19 世纪 80 年代港台歌曲、言情小说、武侠小说和电视剧之所以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就在于它表现了人们对世俗生活情调的需求、理想浪漫爱情的向往和惩恶扬善的愿望,这是民众对长期阶级斗
4、争扩大化形成的意识形态的疏离和拒斥。大众文化从过去文艺作为政治的宣传工具变成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从政治意识形态的载体转变为怡情悦性自身,是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解构。人们“通过抛弃所有东西,甚至包括对美的崇敬,以从神话力量中把自己解脱出来人不再臣服于幻象之下” ,从而真正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肯定了人自身的价值,使得大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接受文化的各种形式。不仅如此,大众文化产品复制性的批量生产和销售,覆盖了大众的文化阅读空间,客3观上打破了政治文化的一元格局,使得原先的一元文化地盘缩小,影响力大大减少。审美和艺术的意识形态淡化,是商品经济介入当代大众文化的必然结果。 2张扬审美感
5、性,突出大众参与 大众文化满足了公众日常生活中的感性愉悦或消遣娱乐,淡化、削弱传统文化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使文化和审美活动复归其本来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排斥文艺的感性,如孔子提出:“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论语?阳货)强调以礼来束缚人的感性欲望。文艺应该注重理性和感性的和谐统一。传统文艺在理性和感性关系上,重理性而轻感性,重教化而轻娱乐,导致人格需求的一种空缺。毕竟,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以愉悦感官、刺激情绪为目的的通俗文化,满足了人的基本需求,为提升人格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审美教育就是感性教育。鲍姆嘉通把美学定义为感性学,美就是感性层面
6、的价值认定。而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通过对人的感性能力的陶冶与培养,形成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一种审美态度。社会大众的日常文化活动,是审美教育的形式之一,审美愉悦是生命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一种情感体验。大众文化的这种追求娱乐性、休闲化倾向,使得人的感性得到解放,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历史上,上层贵族、文人雅士、官僚士大夫是享受精英文化的主体。普通大众虽然也有民歌、民谣之类的民间文化,如劳动号子、农谚、民间故事,生动鲜活、丰富多姿,喜闻乐见,但同时也存在低俗、粗野、4肤浅。相比之下,大众文化通过现代传媒技术手段广泛传播,其受众人群不仅比精英文化面广量大,而且也比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化大得多。无论是
7、电影、电视剧、通俗小说,还是网络文学,文化获取了前所未有的大众参与性,成为一种新的平民文化。大众文化改变了原有的文化资源分配方式,创建了适应社会上各种不同层次和不同等级的文化消费空间和消费方式,使大众具有对文学艺术的选择权,可以自由快捷地获得自己喜爱的文化产品,这表现了社会大众对自身文化利益的肯定,彰显了大众文化平民化的特点。 3日常生活诗意化 如前所述,大众文化消除了艺术与非艺术、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审美活动,而且已经成为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产品逐渐丰富并基本满足需要的基础上,大众的注意力转向非物质形态的生活,更
8、加关注文化上、精神上的需要,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大大增加,除了传统的文学书籍、报刊等纸质媒介的文化产品之外,更需要影视、音像、网络等电子媒质的视觉文化产品,即使物质形态的日常衣食住行需要也日益审美化。审美已不再是一种纯粹的、高雅的诗意表达,而是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物质满足的一种享受和快乐。审美降低了自己的姿态,从超凡脱俗的精神理想的高峰回到寻常百姓日常生活之中,内化着、影响着大众的生活。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导致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将生活转化成为艺术。在高校校园也可以看出, “美丽”写5在青年学生灿烂般笑容的脸庞上,音乐带在青年学生的“随身听”和 MP3内,绘画表现在寝室里各具丰采与个性的装
9、饰中,诗意不仅仅存在于图书馆的诗文里,也存在于亭台楼阁、树木芳草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进程中变得越来越美好。 大众文化对当代文化的建设和社会大众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其消极影响也是明显的,不容忽视的。 二、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 1过度追求感性享乐,淡化理性思考 “大众文化产品没有一点真正的艺术特色,但在大众文化的所有媒介中,它具有真挚的自我特色:标准化,俗套,保守,虚伪,人为控制的生活消费品。 ”大众文化以强烈的感性精神,赤裸裸地表达人们的欲望,诱导、宣扬享乐主义。流行歌曲、现代舞、通俗文学、影视剧以及商业化的时装、广告、装饰等汹涌而来,构成了一个感性横流
10、的世界,对传统审美文化形成巨大冲击。我们在充分肯定大众文化满 足消遣娱乐需要的同时,也要看到大众文化的商品化、低俗性倾向及对人文精神的消解。正是从这个意义上,1990 年代初“人文精神”大讨论中,大众文化的批判者站在精英文化的立场上,抨击大众文化造成“人文精神”的失落,也有其合理性。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曾分析资本主义文化的两个层面,一方面是“禁欲苦行”的宗教动力,强调工作上兢兢业业地打拚,克制欲壑,诚实待人,勤奋节俭;另一方面,在6生活上则充分满足个人欲望,快乐、狂欢、高消费,白天“正派规矩” ,晚上“放浪形骸” 。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这种两面性却被一些青年学生误解了,那种积极的
11、工作精神被忽视,享乐欲望的一面被放大。这就使他们相信金钱和权力的威力,竭力去追求与自己经济能力不相称的高档消费,滋长追求感官享乐的心理欲望。 大众文化在诉诸人们的欲望、冲动、潜意识等感性心理的同时,很大程度上淡化了理性色彩。华丽的形象消解了文化的深层内涵,经验的直接性取代了价值的超越性,瞬间的体验取代了永久的回味和思考。这种拒绝思考、拒绝严肃的人生意义、只求当下快乐的趋向,会对沉迷其中的社会大众的精神和心理产生麻醉腐蚀作用,使他们的理性思维和价值信念悄然退隐并逐渐消解,从而放逐人生的理想、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事业和生活的责任感。 2对人生认知产生误导,造成价值判断的混乱 大众文化由于受市场运作的
12、控制和影响,过分突出其消费性和娱乐化,往往在游戏、遣兴、快慰、刺激的情绪宣泄中表现出对社会人生认知的偏差,不利于青年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一些大众文化作品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等严肃的现实问题都以各种非现实的方式加以表现,戏说历史、改写经典、调侃人生、粉饰社会,而社会的矛盾、生活的曲折、奋斗的艰辛都被这些美丽的图景所遮蔽,或沉于梦想,或悲观厌世,或游戏人生。一些武侠小说演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渲染流血、暴力,展示行帮习气和械斗凶杀场面,推崇残忍狠7毒、江湖意气和朋友侠情,冲击了青年们的正义感和法制意识。影视剧则将爱情描绘得完善无缺,俊男靓女都涂抹上理想的色彩,不少作品表现“不
13、求天长地久,只求一朝拥有” ,讴歌一见倾心的婚外恋情,赤裸裸地描写、展示性爱。如此,把施暴者视为英雄,把性爱当作爱情,把感官刺激等同于精神享受,把个人信仰、欲望混同于人类普遍的信念与理想,无疑会造成价值混乱。 “场景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因为民众远离于影像制造的方法,并且被迫进入一种麻木的被动形式。 ”抛弃道德原则、淡化道德意识、消蚀主流价值观、逃避崇高精神正是一些大众文化产品激起无意识欲望、提供感官刺激的前提和诱因。著名演员孙海英对大众文化作品盲目向市场低头非常不满,痛心疾首:“现在中国的电视荧屏问题很大,到处是妖魔鬼怪 ,至少占 50,或者就是谈情说爱。 ”“所谓市场运作、商业需求控制了一切
14、。当今荧屏越来越混乱,没有方向,我觉得再在这一行做已经毫无意义” ,因此,决定退出影视圈,去做社会公益事业。 3以市场需求为原则,审美趣味滑向低俗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文化使神圣美学世俗化、高雅艺术大众化,使审美参与大众的日常生活,通过大众的自然选择推动文化产品的更新、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但是,与精英文化和高雅艺术相比,大众文化不是以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表现为主体,不以形而上的追思和精致典雅的美学趣味为目标,而是以大众消费者的欲求宣泄为主体,文化观念建立在大多数消费者形而下的享受和身体感官愉悦8的审美趣味基础之上。其市场原则和商品特点决定了它的平面和短视,它可以不反映社稷安危
15、、国计民生,无须探究宇宙奥秘、人生真谛,而只关注文化市场的动向,迎合世俗社会中人们的情感欲求,为消费者构建一个宣泄情感或实现梦幻的现实舞台或者虚拟空间。因此,追求当下即得的瞬间快感或本能满足成为它的主流,由此导致大众文化庸俗化甚至色情化的现象,这就降低了大众文化的审美品味。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生产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采取程式化、标准化、批量复制的方式,必然要迎合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的公众文化口味。压制、甚至排斥高雅文化的悠久韵味、深远意境和独特的个性风格。这使得人们的认知、理解、创造、批判精神容易衰退,而且也会导致审美感知的降低,审美理想的消失,尤其对大学生在道德评价、价值判断以及艺术鉴赏方面的
16、影响更大。 三、大众文化与高校美育的当代使命 迅速发展的当代大众文化在当代文化中占所的地位比以往更重要,它已经逐步进入当代意识形态,正悄然地改变我们的生活,甚至对当代社会体系和制度构架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影响。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支持传统精英主义立场全盘否定大众文化,而应该在借鉴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和理解,进行全面的、理性的思考和评价。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具有的两副面孔对当代青年学生的精神和心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就要求高校审美教育要进行相应的9调整,重新审视美育的功能,主动迎接挑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新的文化生态环境。 1正确认识大众文化的两副面孔,做到感性教育和
17、理性教育的和谐统一 面对大众文化所表现出的二重性,我们不能将感性与理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片面强调理性教育,回到传统的美育观上,排斥个性情感欲望本身的合理性;也不能一味放纵感性,使人沉沦于感性世界,追求和贪图感性享乐,失去对艺术、人生的理性思考和深刻把握,而应当使感性与理性达到和谐统一,发挥大众文化应有的美育功能。传统美育观将审美与道德教育联系在一起,认为美育的基本功能是陶冶人的情操,完善和提高人的品格。如孔子十分重视“诗” 、 “乐”的学习,列入“六艺”之中,他说:“兴于诗 ,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古希腊亚里斯多德非常重视文艺特别是悲剧独特的教育功能,指出悲剧应当“借引起怜
18、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的精神活动和精神追求被忽视、挤压,人成了马尔库塞所言的“单面人” 。为此,马尔库塞提出通过艺术和审美,建立新感性来纠正“单面人”的状况。这就回到了美育原初的意义。朱光潜在谈美感教育中认为美育具有“解放的,给人自由的”的功能,其首要表现就是本能冲动和情感的解放。 美育给感性冲动和情感的自由宣泄以机会,并能够把它们提升到一个较高尚较纯洁的境界。通过审美活动,解放被禁锢、压抑的感性世界,强调感性教育在开发个性能力、激发生命活力、发展创造性等方面的积10极作用,促进个体人格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大众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
19、又呈现出感性的过度释放与追求的倾向,如果一味追逐和贪图热闹、游戏、消闲等感性享乐,在获得感官满足的同时,有可能使人放弃以至丧失思考、 判断能力和批判能力,则又会产生另一种“单面人”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大众文化的两副面孔,正确处理感性与理性的关系,使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一方面,充分尊重人的个性,满足感性的要求,肯定感性适性怡情的娱乐功能;另一方面,又要超越单一的感性享受,把感性上升到文化的、艺术的、审美的层次,促进人的感性世界更加丰富,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精神境界得到提升,理性思考、判断与创造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发挥大众文化应有的认识、教育功能。 2积极开展美育和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0、大学生正处在身体心理成长发展阶段,精力充沛、思想敏锐、情感丰富,既有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懈探求,也有对艺术和美的热切渴望,对情感抒发和交流的强烈需要。但他们接受艺术教育较少,审美能力不高,因此,大多数学生缺乏理解鉴赏纯文学和高雅艺术的水平。首先,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只有文化底蕴丰厚了,人文修养提升了,理解判断能力增强了,大学生才能在变幻不定的多元文化环境中,坚守人文精神和高雅品味,保持审美的自觉独立,而不是“跟着感觉走” 。其次,加强美学理论知识的教育。使学生理解什么是美、美感,理解审美活动的过程和基本规律,不同门类艺术的特点以及中外美学史、艺术史的知识等,为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判断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第三,引导学生欣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