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傅成玉 竞购优尼科虽败犹荣距离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已经过去四个多月的时间了,这次收购涉及金额高达 185 亿美元,号称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海外收购交易,领导并主演这次收购的中海油掌门人傅成玉曾经成为世界级的风云人物。目前,他又入围 2005 年央视年度经济人物选评,再度成为中国大众所关注的焦点人物之一。 收购始末 提到傅成玉,我们不得不简单回顾一下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过程。从下面的时间表,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收购的全过程,也可以体会到傅成玉所承担的压力和所作出的努力。 2005 年 2 月 27 日,优尼科提供了初步资料,邀请中海油作为“友好收购”的候选公司之一。 2 月 28 日,中海油举行“誓师
2、大会” ,成立了由傅成玉、罗汉、蒋龙生、周守为等四名执行董事和曹云石、杨华、刘健等三位高管参加的项目领导小组。 3 月 10 日,优尼科董事会接受了中海油的非约束性报价。三天后,包括董事长威廉姆斯在内的优尼科十三名高管组成的特别小组来到北京2就中海油关心的优尼科核心油气资产和储量等问题做现场陈述,并回答来自收购方领导小组的各种问题。 3 月 30 日,是按照约定由中海油向优尼科提交准确报价的最后期限。然而,由于中海油独立董事的犹疑,这一天召开的决定报价的董事会不欢而散,中海油失去了收购的最佳时机。 4 月 4 日,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宣布以 25%的现金(65 亿美元)、75%的股票(1.
3、03 股雪佛龙股票换 1 股优尼科股票)收购优尼科公司。优尼科管理层初步接受了该报价。 6 月 23 日凌晨 12 点半,傅成玉电话向优尼科董事长威廉姆斯口头报价67 美元/股(总价 185 亿美元) ,全现金收购。五个小时后,中海油以传真形式,正式向优尼科确认了这个价格。并于当日上午向香港联交所和美国证监部门发出了收购公告。 6 月 28 日,中海油代表团赴美与优尼科展开新的谈判。参加了美国财政部为此次收购案举行的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会议。由于外部压力太大,听证会无果而终。 7 月 6 日,傅成玉在亚洲华尔街日报亲自撰写美国为何担忧一文,以消除误解。 7 月 14 日,优尼科董事会召开会议,要
4、求雪佛龙和中海油加价。 7 月 19 日,雪佛龙被迫加价,报价改为 40%的现金,60%的股票。 7 月 21 日,中海油发表声明,表示了三点意见:一、对优尼科没有改变推荐表示遗憾;二、认为中海油每股 67 美元的全现金收购依然有很强的竞争力;三、鉴于维护自己公司股东最大利益的考虑,不愿意改变3价格,同时将继续关注市场发展的动态。 8 月 2 日,中海油宣布撤回对优尼科的收购要约。 自此,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大战正式宣布落下帷幕。 虽败犹荣 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是傅成玉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的一次勇敢的尝试,表现出傅成玉作为国企掌门人对企业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傅成玉为什么要收购优尼科呢?原来他看中
5、的是优尼科在亚洲的油气资源。在优尼科已经探明的 17.5 亿桶油气储量中,70%位于美国本土以外,包括亚洲的印尼、泰国、缅甸、孟加拉和中亚的阿塞拜疆等国及里海地区。优尼科的资产分布与中海油在中国东南沿海加紧实施天然气战略可谓“天作之合”优尼科气资产分布最广、与中国地理最为接近的东南亚正是中海油沿海天然气市场最理想的气源地。将中海油做大做强是傅成玉上任后的一个情结,中海油要实现做大做强的梦想只能选择并购发展。 从一开始,我们就看到傅成玉的良苦用心。在整个收购过程中,傅成玉和他领导的中海油更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他们细致研究、周密讨论,为收购不辞辛劳地奔波。在收购过程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傅成玉和他
6、的领导集体没有一次是午夜 12 点以前回家。他们做出了所有的努力,进行了一切尝试,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让我们不得不肃然起敬。 4傅成玉曾以玩笑的方式表达他对收购的决心,他说:“决策结果可能让我成为英雄或者烈士。 ”为了消除美国人的误解,6 月 27 日,傅成玉写信给美国国会,表示热切希望美国政府对这项交易给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进行审查,以此消除议员们已经表示出的某些担心。随后,傅成玉更开中国商业领袖之先河,首次在西方媒体上亲自撰文表明立场。在 7月 6 日的华尔街日报评论版刊出的美国为何担忧一文,傅针对美国社会对此次收购的种种疑问,作出了一一阐述。 虽然,傅成玉带领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无果而终,
7、但他们的尝试无疑是宝贵的,他们向全世界传达出一个明确无误的信息,不断发展的中国已经进入了跨国大宗收购的阶段,宣布了中国企业跨国大规模收购的开始,也向世人展示了新一代中国企业家的才华和抱负。 香港南华早报8 月 3 日的报道指出, “傅先生以及中海油可能是这场没有赢家的收购战后惟一屹立的,原因如下:整个收购战中,中海油证明了自己是世界级的跨国公司。 ” 8 月 11 日,傅成玉收到了美国费城一名高中生的来信。这位名叫Matthw Restaino 的学生在信中写到:“我从费城问询报上看到了中海油并购优尼科的报道。对我来说,学习您领导中国最优秀公司之一的中海油的才能非常重要。 ”“我即将升入大学,
8、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学会中文是我的目标之一。 ”Matthw Restaino 写道, “因为随着中国国际影响的不断扩大,看起来未来的商业将围绕中国展开。 ” 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失败并不是商业的原因,而是政治的原因。中5海油收购优尼科的举动触动了美国有些人的大国沙文主义的神经,在他们的心中引发了一种恐慌,他们表面上阻挠中海油对尤尼科收购,实际上是不愿放松对中国发展的遏制,飞速发展的中国令他们感到不安和慌乱。 傅成玉坦言, “当时有两点没有想到:一、竞争对手雪佛龙能够将政治手段用于纯商业竞争,因为它是一个知名公司也是中海油的合作伙伴,没想到在自由贸易中发动政治资源来竞购;二、没想到美国国会一
9、旦认为可能伤害到它的利益时,会把这样一个执行了 20 多年的法律随时改变。在我国加入 WTO 认真按他们制定的规则进行运作的时候,美国一旦感觉利益受损却,可以随时改变原来的规则。 ” 2005 年 6 月 30 号,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财政拨款修正案, “禁止财政部将拨款用于审查中海油并购优尼科” ;7 月 11 日,两位参议员写信给美国商务部,要求审查中海油的贷款是否违背 WTO 的规则;7 月 13 日,众议院军事服务委员会举行了听证会,会议的内容亦主要围绕中国的崛起可能给美国造成威胁的内容展开。可见,部分美国议员对中国收购中海油表现出了过度的敏感,其实大可不必。 还要继续往前走 在收购的过
10、程中,傅成玉不仅表现出了超人的胸襟,还表现出了一种超然的智慧和勇往直前的决心。 “没买到(优尼科)非常后悔,因为我们失去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6会。 ”在中海油竞购优尼克之战尘埃落定之后,傅成玉如是表达自己的遗憾。遗憾是必然的。对于中海油这样一家锐意国际化发展、以建立国际一流的综合型能源公司为战略的公司来说,错过以大型并购而跨越式发展的机会,显然是莫大的遗憾。但是,遗憾的同时,中海油也有很多收获。 “这次竞购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大演习,给中国企业作了一个大广告,也让外国对中国崛起有一个认知。中海油仍然可以保持高效发展,所以我不把这次收购看成失败,这是中国国企发展的一个必然,是中国企业整体性水平发展
11、到更高阶段的一个标志, ”傅成玉说。 中海油管理团队也获益匪浅,在资本市场进行了一次练兵,发现在资本市场中运作合格;其次锻炼了中海油的国际化团队,大大提升了中海油企业的广告效应,展现了一个国际化的中海油。 收购尤尼科失败后,傅成玉会停止其海外发展的步伐吗?做大做强中海油的宏伟蓝图是否要就此搁浅呢? 傅成玉似乎丝毫没有罢手的意思,他曾经抱着美国商务部部长特别顾问布鲁斯的肩膀开玩笑说, “美国不让我进去,我可以去俄罗斯呀!” 对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傅成玉说,国内的企业不能只看到自己是中国的公司,应当站在全球的角度上看问题,不仅要为中国的经济做出贡献,也要为促进国际合作、为致力于世界经济的改善做出贡献。 “不能就坐在这儿,还要继续往前走。 ” 目前,中国海油正加紧实现上下游各板块业务全面发展,通过走向海外,建立完善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与管理机制,为全面实现建7设国际一流综合型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傅成玉说,中海油已经开发了一套稠油生产技术,可以有效地开采别人认为根本无法开采的稠油,还开发了一套优快钻井技术,大大降低了开采成本。 “我们现在找到的石油储量,尤其是在渤海湾,50%左右的储量是重油、稠油,API 度 9 度、10 度,几乎都不能流动。现在我们开发稠油的技术,开发稠油的量是全世界所有海洋开发稠油量的总和。在两年以后,我们将是全世界海洋稠油的两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