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多写点能留给孩子读的书葡萄牙人说,一个人的完美一生是“种一棵树,生一个孩子,写一本书。 ”种树是为自己生活的环境造福,生孩子是完成繁衍的使命,写书是对自己一生的一个总结。如果每个写书人,都本着把这本书留给自己孩子的想法落笔,或许我们的周遭就能少一些砖头,多一些好书。 读书,自己也写书,慢慢就麻木了。 有时候真的怀疑一本书和一块砖头到底有没有区别,有的书甚至不如砖头。书市上有好书,但是让人能有共鸣、有感悟的越来越少。 前几天拿到俞雷的追寻商业中国 ,在看内容前,先被后记感动。 和俞雷认识有四五年了,他在写这本书的时候,经常在半夜发一些刚写好,还热乎的章节给我看,自豪自信之情溢于言表。本以为,在
2、这个后记里,他应该能有更多的感触,但他却写到了女儿俞简的初生。 俞雷女儿的诞生和这本历时三年的书的出版几乎同时。顿时,他明白了,自己在职场努力、事业上追求、甚至花费很大精力做这本书的价值曾经以为会是一本商业史诗,现在知道了,这一切都敌不过未来女儿的评价。 俞雷的追寻商业中国 ,让人惊喜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个企业从业者,一个营销从业人员对过去三十年中国商业史的梳理,还加入了很多外刊对当年商业故事的评论。难怪吴晓波赞赏俞雷这个年轻人能静下2心来,对繁杂的历史进行求证和梳理。 回顾三十年的中国商业史,吴晓波用了“激荡” ,俞雷用了“觉醒” 。但他们都是用一个作者的眼光来进行描述,区别在于,吴晓波更宏
3、观,而俞雷的切口更小,专注点更细。在文字功底和对历史脉络的把握上,俞雷还是略欠吴晓波。 三十年,如果用故事描述,那会是一部长长的,复杂的电影。而这部电影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个男主角,或者是一条主线,当前呼声最高的,恐怕是前段时间又爆出自杀的黄光裕。 南方人物周刊文章曾经说:“如果没有发生今天的被查事件,黄光裕完全可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的最佳代言人。 ”甚至,有人认为,黄光裕就算出事了,他一样也是这三十年的最佳男主角候选人。 快餐化的阅读时代,已经很少有书值得读者去做批注和笔记了,但首富真相黄光裕家族的财富路径 ,我却反了常态。 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张小平的财经读物写法,值得推荐:他曾经多次与
4、黄光裕兄妹几人对话,并且附上了对话记录(而现在的八成财经人物书籍都是杜撰、作者意淫、网上乱抄) ;作者进行了很多周边采访,把这本书当成了一篇负责任的,严谨的财经文章在做;再有就是,不得不说张小平很聪明,他综合了很多关于黄光裕的书籍、报道,以及同背景下的相关资料整理。 而我作批注的部分,正是他引用了重要观点和事实陈述的部分。 这本书的不足,是它还可以再薄一点,一些叙述部分还是注水太多,可以再甩干。 3想到未来我的孩子读书的问题,上面的两本书都是可以为他们保留下来,以后送给他们的。另外,最近我读的书里,还有两本,可以为他们保留:黄仁宇的黄河青山 、还有Lonely Planet中欧 。 黄仁宇能把历史写得真实又好看,文字优美而不矫情。很多人读过他的万历十五年 ,但我更推荐这本他的回忆录黄河青山 ,好一个才华横溢、真实性感的湖南男人我确实认为他很性感。 而Lonely Planet ,这样的全世界背包客圣经,我会攒多多的,给孩子留着,等他长大了,再送给他一双好鞋,一个好包,去吧,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我看来,它不止是一本旅游指南,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态度。 试想,如果书都是作者有感而发,由生活而来,一定会好看很多,一定会让读者的书架变得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