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广州:延续的城市记忆恩宁路,老广州情之所寄 到了 2010 年,当广州人回顾 10 年大事记的时候,2007 年的恩宁路、猎德村与天字码头的搬迁改造必定会描上重笔。 作为极具广州特色和西关文化韵味的恩宁路,自被列为整体改造对象后,即引起广州市民的广泛关注。因为作为一条具有百年历史的老街,短短 1115 米的恩宁路,民居多建于清末民初,集中了十多处赫赫有名的文化景点,其拆迁改造不仅事关居民的生计问题,更牵动着西关文化和城市记忆的神经。 恩宁路拆建在即,广州市政府有意以国际竞标的形式在全球招募恩宁路改造方案,以期借鉴欧洲等地保护旧建筑的成熟经验。专业人士认为,届时如果国外设计方案胜出,可能将在更
2、大范围内保护有价值的广州西关老建筑。此前,广州市级的规划设计所曾推出一套改造方案,但没有获得有关专家和领导的通过,这被视为是政府对恩宁路改造态度持谨慎的信号。2007 年 8 月 2 日,广州有关部门负责人宣布恩宁路改造地块内的文物级别的历史建筑一律不拆,全部保留,包括恩骑楼街、清代探花李文田的书斋泰华楼、广东粤剧“母馆”八和会馆、粤剧武打会馆銮舆堂、李小龙祖居以及宝庆大押。 建于清代咸丰年间的泰华楼,75 载历史的金声电影院,听古仔的永2庆大街,还有古民居、骑楼街、八和会馆、銮舆堂,恩宁路承载着许多老广州的记忆。恩宁路也是公认的粤剧名伶一条街,与粤剧的关系如同痴缠老树的长藤,彼此浓情千万缕;
3、恩宁路还是西关风情和美食一条街,周边的麻石街、小巷、小食店,更是多少老广州的情之所寄,根之所系。骑楼之外,隔断老西关的离愁别绪 按照规划,至 2009 年底,恩宁路综合改造项目范围内危破房住户的安置工作将全面完成,2010 年完成改造。而广州人早早采用拍照、博客、BBS 专区讨论等方式表达对以恩宁路为代表的西关文化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提出改造老城区的真知灼见。 网友“烟霞余影”的博文写道:把老西关的离愁别绪生生隔断在颤巍巍的骑楼之外玻璃幕墙到位以前,曾经辉煌一时的女儿墙还有最后一次俯瞰麻石巷的机会西关小姐婷婷袅袅地走出了青砖大屋最后的幻影,取而代之来了一批低腰短衬的 IT 女郎,是大势所趋,依
4、然不是滋味我的童年是在恩宁片纵横交错的小巷深处游走过来的穿着爸爸的大拖鞋,噼啪作响地在麻石街上追逐着那只肥硕得快要成精的流浪猫穿过了紫阳观、穿过了水月庵、也穿过了鸾舆堂高胡幽怨、扬琴清脆;銮舆堂里,我第一次体会到戏曲之美胭脂颊、琼瑶鼻,眉目传情,故事,还是才子佳人的好而吃的,銮舆堂旁边有卖的铛铛糖、过街的甘蔗和凉粉、吴财记大地鱼汤底的云吞面无一不好恩3宁路终于要改建了变身成另一个模样的天河早已成功转型为东山人氏的我,只有百无聊赖地听着唱好广州 ,细细地咀嚼着一份儿时的滋味, “落雨大,水浸街”大抵会永远成为记忆中的风景了 如果说恩宁路是广州西关文化的典型缩影,那么天字码头就是见证历史风云的沧桑
5、老人,积累了 280 年的广州城市记忆。只是,这个记忆也将走到尽头。按照规划,天字码头将在 2010 年前搬迁至新建的大沙头港湾广场,变成亲水平台。 天字码头与烽火相伴 广州最古老的码头天字码头,位于北京南路与珠江的交界处,始建于明代, 广东通志载:明代省垣未有码头,时有埔(大埔)人李寿相操船业,广行善事,独主筑码头,现永汉南路(今北京南路)天字码头即其遗址。 为何叫天字码头呢?千字文为童蒙之书,第一句是“天地玄黄” ,“天”有第一之意,天字码头的“天字”可能由此而来。旧时,广州老百姓称之为“天字第一码头” , “天字码头”就这样传开,而且成了正式名称,直到今天。从清代雍正年间开始,天字码头成
6、为官家专用码头,建有“接官亭” ,数不清的官政要员在此登陆、上船,民船不得在此停泊。天字码头附近有一条“八旗二马路” ,之所以在这里出现“八旗”之名,原因是清朝官吏从水路到广州时都在天字码头上岸,后及至八旗兵来粤驻防后,又建造了“八旗会馆” 。 4280 年来,天字码头与烽火相伴,在此进出的达官贵人、革命志士数不胜数。这里曾留下一串令人难忘的名字:张之洞、林则徐、林觉民、孙中山、周恩来、鲁迅等,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林则徐和孙中山,今天的天字码头入口处墙面就刻有他们的头像浮雕。据考证,当年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来到广州,是从“接官亭”上岸的,又是从天字码头上船赴虎门销烟的。1912 年 1 月孙中山
7、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但“为了南北统一,五族一家” ,4 月 1 日他向参议院辞职,让位于袁世凯。4 月3 日孙中山取道上海、福州回粤,4 月 24 日乘坐泰轮抵达鲤鱼门,广东政府派“宝璧”舰迎接孙中山前往广州。25 日上午 11 时“宝璧”舰停靠天字码头,大批群众迎接孙中山莅粤。 羊城的许多记忆只能留在心里 至 2010 年,离开了原址的天字码头不再是天字码头了,因为它与千年古道北京路一样位于广州老城的中轴线上,并在此处与珠江汇合,所以易地重建也就失去了历史传承。 或许,广州人极力保存的并不是一个村庄,甚至也不是一条街道,而仅仅是一户民宅、一栋庙宇、一间学校甚至只是一座不起眼的石碑。羊城这
8、座城市没有金碧辉煌的皇家宫殿,不善于诉说过去,它的城市记忆写在麻石街,写在满州窗,写在阶梯的扶手上,写在铭记着刻痕、缺口和卷曲边缘的小地方。虽然恩宁路和天字码头的搬迁改造并不是弄得面目全非,但无可否认,时间只不过十几二十年,并不是沧海桑田几百5年,这个城市的景观就已改头换面至令广州人惋惜不已的地步祖父走过的小桥梁,曾祖父抵御过外辱的城墙,曾曾祖父听过大戏的街道,绵延了几百年的老房子,正快速地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 一个没有记忆的人,是一个无根的空虚躯壳;一个不珍惜自身历史的城市,无论多么富有,也只是一个由金钱堆砌出来石屎森林。环顾全球,凡是世界级的国际化都市,如巴黎、伦敦、罗马、维也纳,都有珍惜
9、、爱护历史文化记忆的优良传统,令这些城市升华为国际顶级的大都会。 原始版的 Levis 牛仔裤今天叫价百万元,但在不识货的人眼中,那只是一条破旧的牛仔裤而已。人的记忆是情感一点一滴的累积,没有了实实在在的体验,羊城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流传后世。城市“失忆症”的病源在于单纯从经济效益来量度天下万物,眼光未免太狭隘。即使从经济角度来看,珍爱文化遗产同样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比如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不单增加文化旅游的收入,更能吸引社会精英聚居。此外,一个城市的居民如果对城市的认同感十分强烈,社会矛盾也会相对减少,生活氛围也会和谐许多!这些又何尝不是经济效益? 文化历史有人性的一面,它不是风格、象征的论述,而是体验。有人认为,复制古建筑便可弥补损失,但抽干历史回忆与人的元素,把羊城变成所谓的现代化大都市,难道不是深圳“世界之窗”的放大版吗?古迹是城市的记忆,如果记忆被砍光,羊城随时可由其他大埠替换,这个城市会变得可有可无。我们已经告别了这座城市里的太多东西,羊城的许多记忆只能留在心里,说得出也摸不着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