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整容师黄大树.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3491687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建筑整容师黄大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古建筑整容师黄大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古建筑整容师黄大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古建筑整容师黄大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古建筑整容师黄大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古建筑整容师黄大树正当人们竞相设计风格各异的摩天大楼时,而黄大树却在为千年前的古寺、古塔费尽心思,在一个鲜为人知的领域里,他做到了极致。 当黄大树来到面前时,我一时还很难将憨厚朴实的他与众多的头衔联系在一起:中国建筑学会史学分会理事、学术委员、创作委员会主任,浙江省考古学会理事,中国集体建筑企业优秀企业家,浙江省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 当我们谈起祖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谈起古建筑的修复时,黄大树顿时健谈起来,因长年野外作业而显得粗糙的脸上泛起了动人的光彩。 从宁波的天童寺到苏州的灵岩塔,从吉林的长白公园到江西流坑的古建筑群,20 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已主持修复了300 多座古

2、塔、古寺院、名人居和古建筑。其中,国家级、省市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 100 余处。他还带队成功地出国建造了联合国项目尼泊尔释迦牟尼诞生地“中华寺” ,修复了马来西亚中国清代驻外大使张弼士的府邸。 他的论文古塔维修中四个难题的解决办法 ,在全国实用科技大奖赛中获得一等奖;他因成功修复了清华大学的古建筑群而成为该校 90 周年校庆的特邀嘉宾,受到江泽民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我惊讶,一个昔日的泥水匠,竟在古建筑这个极富文化、历史内涵2的行业中取得如此不俗的业绩;我钦佩,一个“泥腿子” ,凭着自己真心热爱中华民族的精神,数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努力探索,竟然为保护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作出了这么大的贡

3、献。 泥水匠迈进艺术殿堂 1978 年,年仅 30 岁的泥水匠黄大树,带领同村 27 名泥瓦匠,来到宁波做工。当时,日本国的一些佛教团体向我国有关方面提出要求,希望能参拜日本曹洞宗的祖庭宁波天童寺。可经历了“十年浩劫”的天童寺,碑毁亭圮,残垣断壁,遍体鳞伤。此年秋天,经国务院批准,宁波市天童育王寺成立整修办公室,并招兵买马,拉开了修复的序幕。黄大树得知后,也带领这支队伍前去参战。可是,在前期的支施工队伍中,他们既没有任何经历,又没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仅是作为“打工者”参加。在这关键时刻,黄大树成了全队的主心骨,他想:一切成事在人。为了夺得主体工程的施工权,他们必须在前期施工中,苦干巧干,提高技术

4、,才能让人刮目相看。 在蝉鸣如雷的夏天,黄大树和全体队员一起,挥汗大干。为学习古建技术,中午,黄大树看指导老师下班后,就偷偷爬上滚烫的屋顶,去琢磨一两个小时,研究古建筑的砌筑技术;下午别的队收班了,他把丢失的砂浆、石灰一铲一铲捡回来,断砖拾回来,物尽其用;晚上,别人休息了,黄大树带领全队人员,在帐篷里用小木头、砖瓦灰一遍又一遍3地堆垒各种模型,夜夜如此,反复试验。 就这样,黄大树的苦干巧干精神,终于感动了当时负责设计、施工的陆美玉,并收黄大树为徒弟。在专家的精心指导下,黄大树的技术越来越精。 之后,宁波市政府整修办公室经严格考核,选定黄大树带领的“肯干好学,省工省时,节约原料,工程优良”的临海

5、队承担大殿修复重任。经过两年的紧张施工,他们把天童寺修复得古朴浑厚,金碧辉煌。就这样,这昔日古建筑的门外汉,从此迈进了艺术的殿堂,与楼亭寺宇、罗汉佛像结缘。 看到祖先遗留给后人的文化瑰宝在自己手中恢复原貌,看到国内外游客在夕阳熏染的古迹间留连忘返,黄大树体会到从事古建筑修缮的意义和乐趣。不久,他们报批成立了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黄大树当选为经理。 “修旧如旧” ,一丝不苟 古建筑是一种极富历史内涵的文化形态,从这种意义上说,古建筑队的修复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可是,对仅垒过石头、砌过墙的黄大树来说,从此要与雕梁画栋、重檐叠阁、罗汉佛像打交道,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于是,黄大树从书店里搬回梁思

6、成文集 、 营造法式 、中国古代建筑史等书籍,争分夺秒,刻苦学习。同时拜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士伦等专家为师,进一步领会了文物古建筑是祖先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财富,是研究过去、现在和将来必不可少的依4据。 古建筑修缮要求严格把握“修旧如旧,恢复原状”的原则,他不厌其烦地对每一块砖、每一根旧木的位置进行一一编号,然后再按原样砌回。有时为了找到最原始的造型,他常常要翻山越岭,寻访各类古塔古寺。在修复宁波阿育王寺下塔时,该塔塔刹部分原物早已消逝。为修复该塔,他认真研究分析,认为造成此塔严重损坏的原因是塔刹倒下,破坏了各檐与斗拱,致使塔身开裂,构件损坏。他采取塔身从下往上修复;出檐、盖瓦等从上

7、而下修理,减少它的损坏,得到专家与设计者的认可。当修复到塔顶时,为了寻找 630 多年前的塔刹模样,他查阅大量的资料,又走访浙江省文物局,仍不见记载。为此,黄大树找遍了好几个城市的古塔,也未找到原样,而此时施工又到关键阶段,怎么办?黄大树在专家的指点下,冒着高温酷署,来到杭州灵隐飞来峰,在石壁雕像前一尊一尊地探寻,终于在一尊元代观音像顶上,找到了塔刹浮雕,他仔细描下并拍照后,送有关部门鉴定,果真是元代塔刹形状。宁波阿育王寺下塔的塔刹形状就这样选定了。该塔竣工后,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等考察时说:“此塔成功修复,可以说是达到国际水平” 。 一次次的修筑,使黄大树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古建筑的“压力注浆法

8、” 、 “角梁预应法” 、 “木檐调平法” 、 “古砖镶接砌筑法”令许多专家烦恼。黄大树经过多年实践,终于破解了这一难题。1990 年 10 月,来自全国几十名专家聚集苏州,在苏州召开全国古塔维修技术研讨会,会上,黄大树当仁不让,提出了关于古塔维修中四个难题的解决办法的论5文,他以独特的视觉,详细的叙述,令在场诸位资深专家深感佩服,惊异万分。古建筑专家王世仁、郭黛恒等专家听后,当场请黄大树留下,经他详细解说后说:“角梁预应法等,我们布置科技人员,已研究了两年多,但只能在理论上可行,实际操作的可行办法还没有解决。今天你总算破解了我们的难题。 ”该论文同时获得中国实用科技报道一等奖。 1991 年

9、初,黄大树得知深圳特区“锦绣中华”内的民俗文化村中需建一座宋代古塔,他找到承建单位,递上自己的名片。接待他的那位负责人似乎并不友好,说:“临海在哪里,我没听说过。 ”那语气颇有一丝无名之地,就难出能工巧匠之意。黄大树并不在乎,而是耐心地向这位负责人介绍自己公司的实力,列出公司在全国各地修复的各种古寺古塔的例子。甚至从通讯录中翻出全国几位古建筑专家的电话号码,请他们作证。 那位负责人将信将疑,将黄大树带到“民俗文化村”的沙盘模型前,介绍景点布局。黄大树对景区内拟造古塔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根据民俗文化村的建筑风格,又根据宋代古塔的风貌、特征,建议把家乡的台州南峰塔“搬进”民俗文化村,得到建设单位的

10、赞同。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 “台州南峰塔”在民俗文化村建成了,成为民俗文化村的标志建筑。之后,他们又在深圳世界之窗承揽了景区中的阿拉伯街、巴雅岩寺、卡尔利支提窟等工程建设。邓小平“南巡”时曾在塔前摄影留念。前几年,浙江省委主要领导到民俗文化村考察时,陪同的深圳特区领导就说:“我们还要感谢你们呢!深圳南峰塔就是浙江6人建的。 ” 2001 年,黄大树又带领“黄家军” ,前去修建清华园。清华园工字厅建筑群是清华大学早期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清华大学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清代道光、咸丰皇帝的行宫。随着时间推移,失去了往日的风貌。经过“黄家军”近 10 个月的日夜奋战,紧张施工,终于在该校校庆前十

11、天按期完工。校领导看到工字厅等形象逼真的仿古建筑后,十分满意,而黄大树朴实无华的为人和在古建筑方面的深厚造诣也给校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热情邀请黄大树参加校庆。 异域古宅神奇“复活” 严谨的作风,一流的质量,使黄大树的队伍在诸多的古建筑同行中脱颖而出,成为后起之秀,国外古建筑项目及修复项目也纷纷落到他们肩上。 1992 年 9 月,经文化部等有关部门推荐,黄大树带领这支队伍,前往马来西亚槟城,修复具有国际意义的中国清代古建筑、被列入申报世界遗产的张弼士府邸。这座始建于 1887 年、有 40 间房屋、5 个中庭的四合院式楼群古建筑,在国外仅剩两座。房屋的主人张弼士,是中国近代著名爱国侨领、华

12、侨实业家。 1916 年,张弼士逝世,该府邸成了住宅区。由于年久失修,牌楼式台门破倒,中庭前后墙角上的龙、凤、花、鸟各色贴瓷斑驳脱落,屋顶、戗角残缺,屋前荷花池只留痕迹,八角亭荡然无存,整座建筑失去了原7貌。马来西亚政府投资 200 万元(人民币 400 万元)进行修复。在修复中,黄大树为保护历史遗迹,对外墙局部遗存的飞禽走兽,采取铆钉加固,粘合材料加灌浆办法解决。对其它霉烂朽蚀的斗拱、戗角等,采用把霉木头换成新木,接缝处应用“压力注浆法” ,使砖缝严丝合缝,稳固坚实。 经过三个月的紧张施工,当这座府邸再现当年风采时,人们啧啧称奇,马来西亚官员说:“是亚洲不可多得的杰作。 ”接着又请他们在槟城

13、修建了观音寺、邱会馆、鲁班殿等工程。 初次出征海外,使黄大树认识到,中华古建艺术文化,不仅在国内有影响,而且在国外也有广泛的前景。1997 年初,经国务院宗教局批准,黄大树带领技术人员再赴尼泊尔承建“中华寺” 。这是中央决定的我国援建项目。该工程的竣工,在国际、特别是在佛教国家中产生了较好的影响,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威望。 作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分会学术委员的黄大树,已充分认识到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古代人民伟大创造的结晶,也是历史发展的佐证。如今,众多的古建筑亟待修复,他正在忘我努力。正是这种使命感和踏实的追求,使黄大树和他的公司独树一帜,屡建战功。20 多年来,公司从小到大,从省内走遍全国,冲向世界。苏州的灵岩塔,吉林的长白公园,珠海的圆明新园等 300 多座古塔、古寺院、名人居和仿古建筑,都留下了“黄家军”的足迹和作品。 黄大树还未满足,他仍然四处奔波,其出色的技艺,使得国内外客户慕名而来,函请电邀。荷兰建唐人街、中国园,日本富士山建妙心院8等都等着他去修缮,湖南的炎帝陵、山西应县木塔等也都期待他能让它们重现昔日风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