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才能“声”动.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92234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谐才能“声”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和谐才能“声”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和谐才能“声”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和谐才能“声”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和谐才能“声”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和谐才能“声”动摘要:优秀的电视专题片配音是和整个电视生成的诸多因素相和谐的产物,与内容和谐,才能“言之有物”,与制作技术和谐,才能“传之有神” 。在电视配音中,只有和谐才能“声”动。 关键词:电视配音;感知创作意图;以己心度文心;和技术和谐;配音的表现力 一部电视专题片的成功,无疑是一项系统工程即策划、编导、制作、配音等环节整体的成功,无疑是系统各环节和谐的必然产物。就像一首好听的音乐尽管旋律优美、和声丰富,但最后的演出效果还取决于演唱者对音乐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才能最终赋予歌曲乐谱之外的“魂” 、最终形成作品整体的感染力。电视专题片的配音创作亦然,离不开整体,更离不开整体的和谐。 一、与专

2、题片主题和谐,声音才能“言之有物” 任何缺乏内容的艺术都不会感人,电视专题片配音创作出现的或矫揉造作、或千篇一律、或千篇一声等等现象,原因都可以归结为形式与内容的不和谐、形式与主题的不和谐。观众在欣赏一部电视专题片,首先是作品的主题内容吸引,其次才是音乐、配音等形式的吸引,就像电视专题片再说长江首先是由母亲河引出的未知、欲知的故事和知识在导引着2观众的好奇,其次才是形式上的美感赋予欣赏一种审美的满足,如果在电视片欣赏过程中,观众只是记住了配音者的音色动听而忘记了片中的内容,电视专题片就失去了传播的意义,电视专题片承载的传播走向是思想,而非声乐传播的声音的美感。就象马克思说过的:“语言是思想的直

3、接现实。”电视专题片的配音创作就是要通过思考寻找到“直接现实”并用有声语言反映出来。 (一)电视专题片的配音创作与专题片主体和谐,首先要探知专题片主创者的艺术意图,感知解说词文字之外的情感,以“己心”度”文心” 。 电视专题片的配音创作的基础是该片的解说词,而解说词是主创者艺术意图的直接体现,用“心”去感知文稿的意蕴,不仅要超越理解的境界,而且要填充作者文字之外的内在感受,才能捕捉声音创作的灵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配音者应和导演、制作方充分了解创作意图以便寻找最佳表达样式,同时不免把自己置位于写作者,体会哪里是铺垫?哪里是高潮?哪里是主要?哪里是次要?作为配音创作的一种参考。寻找最佳的表达样式

4、取决于配音者的文化修养和专业积淀,成熟的配音者,都会在长期的配音实践中,用不断的“听”和“看”研究自己钟情的经典配音作品,通过欣赏、分析、模仿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样式库,在创作时遇到类似的风格的专题片,立即调出相似的配音样式,达到“言之有物”并用最佳的声音样式丰满主题。 (二) 电视专题片的配音创作与专题片主体和谐,其次要用声音形成与画面最佳的互补的效果。 二、与制作技术和谐,声音才能“传之有神” 3播音历史上,从文革时期的“喊”,到目前的播音、配音一再“降调”,除了政治因素之外,还有欣赏心理学、审美学等诸多因素,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制作技术的日新月异。制作技术的日臻成熟,使声音的高、低不再取

5、决于配音者的自然声音,而取决于技术手段。我们的配音创作只有与制作技术和谐,才能真正事半功倍,声情并茂。 (一)对制作技术的了解,可以让你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从声音的处理上移情到内容上。 生活中我们不喜欢大声交流,亲切、自然和音量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越是动情的表达,越是遵循生活规律的表达。电视片配音更准确地说是一种以画面为主的旁白,是一种娓娓道来的诉说,是一种和观众平等的平视交流。播音发声学告诉我们,声音的高低取决于气息的强弱,在很多配音作品中,充斥着很多僵硬的、不自然的表达,甚至气息不能自控的状态,很大原因就是和制作技术的不和谐造成的。著名的配音艺术家李易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这样的配音感悟:

6、“其实,声音只是表达语言的一种载体,只要自然就好。音色好固然在表达上占优势,但表达的内容才是关键的。我觉得播音更多是靠感觉,因为现在的辅助手段完全可以帮你美化声音,但感觉是美化不出来的。 ”再次强调了配音与技术和谐与内容和谐的必要性。与技术和谐,可以让你把精力完全用在稿件内容的处理上,赢取生理上的最大放松。 (二)与音乐的和谐,让声音更具魅力。 音乐的特征中最核心的就是具有抒情性。音乐在电视专题片中的作用有:烘托与渲染画面气氛(外在效果);揭示与深化主题(内在根本核4心);刻画与概括人物形象;描写背景,激发联想,推动剧情发展。如邢台电视台制作获“中国十优记录片“的中国式经营,笔者担任配音和音乐

7、编辑双重任务,使二者做到了有机结合,极大地丰富了电视的表现。配乐大量采用了著名作曲家吕其明的交响乐红旗颂主题音乐选段,其声音制作精心丰满,独具艺术匠心。配乐和专题片的画面剪辑一样应该是有主题的,可以有主旋律不断再现。作为编辑在编片子时不能剪辑得太碎太凌乱,必须有整体的音乐构思,以便音乐编辑配乐。而作为音乐编辑,配乐时也不能将片子配得过满,适当留有空余,无声处胜有声。 电视专题片的配乐应该把握音乐的节奏,应该与专题片的节奏和谐统一。专题片音乐的选择要从全片的角度去考虑,全盘把握主题,布局要风格统一。配音创作更好与之相和谐,才能提升电视记录片的表现力。话筒对配音的要求,丰满、明亮、圆润、有力度,其

8、中力度感并非单纯指强,语言要有内涵、张力。解说配音通常使用动态范围较大的动圈话筒录制,配音一般要求大于音乐,配音与音乐的比例通常是 1:0.7。 在专题片中,音响,音乐效果的运用,可使作品更具感染力,而播音员在配音前,也最好能先听听音乐的旋律和编辑的要求,如果有自己的不同见解,也应该提出来共同商量,这样也有助于理解稿件的作品,真正做到声、画和谐统一。因此说,为专题片配音要想达到情景交融、声画并茂的理想效果,除了播音员的自身理解和娴熟地运用有声语言外,也需要与编辑、制作、录音员等多方面人员的努力与配合。总之,一个好的配音作品是诸多优秀因素凝聚在一起的整体创作,播音员要努力营造与之和谐的氛围。 三

9、、与受众的欣赏习惯和谐,声音才能“最佳传播” 5只有不断研究受众的欣赏习惯,才能真正检验出配音作品的优劣,才能让声音与作品化为合力,赢得受众认可和共鸣。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情永远是打动受众的首要条件,有什么样的情就会有什么样的声。 不论是风景片、艺术欣赏片还是人物事迹片等都是感情凝聚的产物,播音员一定要借助这个“情”字,发挥自己积极而丰富的想象、联想,把自身的整个思想感情都融入其中。当然,配音前对文字消化的越细就越有利于播讲情绪的把握,也越有利于细致分析出感情的层次和作品的轻重缓急等等,使那强烈的感情不空洞,有可靠的依托。另外也要借助于电视画面的色调、镜头的推、拉、摇、节奏的快慢等艺术手段本身的运用,即电视画面反映出的丰富内容来带动自己的情绪,或激动、兴奋,或沉重、伤感等,使文字稿件与画面相对应,声音与流动的画面和跌宕起伏的音乐协调一致,构成了作品的节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