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加强审美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意义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0-162-02 摘要: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在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建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新世纪大学生形象的自我完善,而且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虽然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掌握得比较丰富,但由于情感的冷漠和心灵的缺失,使得大部分学生的大学生活缺乏应有的丰富内涵,这与我们倡导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的是相违背的。高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审美教育工作,有效提高大学生审美素养,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完善他们的个性心理品质。 关键词:审美教
2、育;审美素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在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建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新世纪大学生形象的自我完善,而且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般来说,审美素养的高低,与能够发现什么是美,发现多少美有着直接的联系。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任何一个对象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能感知的程度为限。 ”一个大学生如果缺乏审美素养,即使周围世界的美异彩纷呈,琳琅满目,他也会无动于衷,2麻木不仁。 长期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虽然现代科学知识
3、和技术掌握得比较丰富,但本应多彩的心灵却缺乏生活的丰富性,抽象逻辑思维背后充斥着情感的冷漠性,这与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不和谐的。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谐完善的个性心理品质。 所谓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发展其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审美情操、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使他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世界”(马克思)。 审美教育在完善和谐个性,培养健全人格,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完善大学生个性品质,加强审美教育应成为高校教育和培养人才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4、。 一、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和谐型社会,离不开和谐型人才,要培养和谐型人才离不开审美教育。当代大学生作为同龄青年中的优秀群体,即将成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否具有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是否具有马克思主义审美观,是否具有开创社会和谐发展新局面的创新能力,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3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审美素养。 (二)加强审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1.审美教育具有完善品德、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教育功能 在人性发展中,美和德是相辅相成的。美虽然不等于真与善,但本质上体现着真与善的统一
5、。审美教育过程虽然不等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发展过程,但二者在完善人的品质、伦理结构、行为规范的终极目标上有着和谐的统一性。因此,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都非常重视强调美育与德育的统一。如:孔子强调“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荀子在乐记中也强调“声乐入人也深,其他人也速”、 “乐也者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和艺术可以净化人的感情” 。西方现代美育思想先驱席勒认为“美先于自由” ,即人心必须通审美状态才能由单纯的感情状态达到理性和道德状态,审美是人达到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的先决条件,因此,他强调“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使他成为
6、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 。1 2.审美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腾守尧在审美心理描述一书中谈到美育的最终目的时说:“美育不应该仅仅着眼于美的领域,它还应对智力的开发和道德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最终落实为审美心理结构的成熟” 。2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智育是一种认知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大脑就像一家高4速运转的大工厂,短短的几年里就要摄取、加工、储存人类社会积累几千年的知识信息。而美育则成了这家工厂的“调味剂” ,它丰富了整个认知活动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美育还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科学理论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而以形象性为主要特点的审美教育则对学生的右脑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7、 “它使人们走出二维的平面世界,进入广阔的三维的立体世界,成为一个富于想像力的人” 。3而“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把美育与开发学生智力结合起来,会使学生的头脑更有活力,更富有创造性。 (三)加强审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需要 传统教育比较重视教育的“显性”目标德、智、体的发展,但对教育的“隐性”目标心理素质的提高,却重视不够。从现代社会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健康模式来看,人的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只有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和谐统一,才是真正的健康。而很多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在身心健康方面
8、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这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高校也纷纷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从目前现状来看,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但靠心理健康教育课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必须通过“学科渗透”拓展它的实施途径,而美育不失是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学科渗透”的一条有效途径。因为美育强调以美导善,以美引真,以情感人,它最能穿透感性、理性的重重壁垒,直接触及人的心灵,使人的压5抑得以宣泄,激情得以飞扬,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以净化。所以苏霍姆林斯基称“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 。在这种“体操”的召唤下,学生就会超越个人自然情感的狭隘性,升华为高尚的社会审美情感,从而使其人格更趋完美,这
9、正是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二、立足校园,多途径实现对大学生有效的审美教育 重视课堂艺术教育,让大学生在艺术美的鉴赏中提高审美素养 艺术作为人类审美的最高形式,它反映世界往往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一组奇特的造型或线条组合,一种动人的舞姿或面部表情,一段扣人心弦的旋律或自然音响,就可能反映出一条规律或一种社会现象。它对人格的净化和升华作用是任何其他形态都不能替代的。在大学生审美教育中首先要通过实施公共艺术教育这一最基本最广泛和最直接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审美素质得到切实有效地提高。 为了加强艺术教育,高等学校应重视公共艺术师资队伍建设,把音乐欣赏、美术作品鉴赏、书法欣赏等艺术类课程普
10、遍纳入公共选修课范围,落实到课堂上。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感受美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同时,初步具有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随着学习的系统和深入,学生对美的本质、美的性质、美的形式、美的欣赏与创造等理论知识就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审美意识从而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审美素养也将在不自觉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在浓厚的文艺气息熏陶中6提高审美品位 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构建和谐的校园成长环境,让青年学生在其中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我,是每一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不但对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有着重要
11、的意义,而且也为大学生审美素质的有效提高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和平台。 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学生社团的大学会是怎样的死水一潭。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的学生社团,高高地撑起着校园文化的猎猎大旗。 在学校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生剧社、管弦乐团、民族乐团、舞蹈协会、摄影协会、漫画协会等学生社团,立足于校园文化广场活动,各领风骚,精彩纷呈,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演出或展览,经常性地展现在广大同学们面前,使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在飘逸着浓厚的文艺气息的校园环境中,通过个体的主动或被动参与不断得到熏陶和升华。高雅艺术进校园,使大学生在高雅艺术的浸染下提高审美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雅艺术进校园已受到了越
12、来越多的重视及学生群体的普遍欢迎。 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大学生无疑是高雅艺术整个欣赏过程的主体,同时也应该是通过欣赏和领略高雅艺术,进而创造和升华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参与者。 罗丹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发现不了美,那就根本谈不上在欣赏和参与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 7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完全可以通过热情和积极地参与“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来进一步提高。通过参与和投入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使他们在提高自己审美能力的同时,能进一步对自己的将来有一种新的体认:以一种美的方式看待生活,去发现美、接受美、实行美、创造美,塑造完美人格。 每个人都期待自己生命之花的绚烂绽放,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可以平凡,但绝不能平庸。竞争力来自于过硬的综合素质,而发现、感受、鉴赏以至创造美的审美能力是个体的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只有在下以审美能力为重要元素的过硬的综合素质的支撑下,在人生的征程中,自觉发现美的存在,接受美的事物,实行美的言行,进而创造美的世界,才能有效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2腾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出版社.1985 3李范.审美教育与社会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