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剪裁妙在非刀尺,自出机杼方寸间考场作文一料多用示例 作文备考,我们往往强调积累,有时却忽略了对素材的分析和理解,以至于我们积累了很多素材,在写作过程中真正能运用的却比较少。这就是我们对素材的分析和把握不够充分的缘故。“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则素材可以证明的观点不是惟一的,而是多元的。考场作文中,当多方搜索也找不到合适的材料时,不妨把以前用过的很熟悉的材料想一想,从不同角度发掘一番,往往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素材的作用,达到“一料多用”的效果。历年高考优秀作文中,庄子、屈原、李白、苏轼、辛弃疾等等常用常新,几乎成了“万金油”式的材料,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些考生能够灵活做到“一料多用
2、” 。在高中紧张的学习中,同学们能够掌握一料多用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进行片断训练,既可以解决材料匮乏的问题,又能够写出精彩段落,给文章增添“亮点” 。学法点拨:1、找准材料与话题的切合点,任何材料皆可入我彀中,为我所用。 2、一定要有贯通材料与话题的句子,死死扣住题,这也是防止跑题的妙法之一。 3、围绕话题来剪辑材料,分析材料,避免平铺直叙,避免一个材料二三百字的冗繁叙述。 4、材料转化也离不开对材料的理解和思考。要对事例进行引申与拓展。紧扣道理写好事例以后,要不失时机地对事例进行分析引申强调,使事例与所要证明的道理紧密关联,让阅卷者更明确的知道,事例非常恰当、有力地证明了道理。如果在同一个论证
3、角度中,你还有非常多的类似事例,可以运用排比句式,把它们排列其后,这样一则显示论据更加充分,二则增强气势,炫示文才。5、可转换以及活用别人的观点,别人的精彩语言(哲理语言)和事实材料。一、素材运用之孙膑与庞涓篇孙膑与庞涓同师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的天资学业虽然较好,但和孙膑相比差很多。庞涓为人奸猾,心里嫉妒孙膑的才能,嘴上从未流露过,一再表示将来有了出头之日,一定要举荐师兄同享富贵。心地善良的孙膑相信了他的同门师弟,与庞涓兄弟相称。后来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因为担心孙膑将来的声名威望超过自己,于是派人给孙膑送去密信,假言请孙膑来魏国任将军之职。孙膑信以为真,来到魏国。不久庞涓就在魏惠王面前巧言诬陷孙
4、膑私通齐国,使孙膑遭受膑刑。被剜去了两个膝盖骨的孙膑再也站不起来了,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绝望。伤口渐渐愈合的孙膑假装癫狂,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叫闹个不停。在齐国使臣的帮助下,逃出庞涓的魔爪,秘密地回到了齐国。凭借出色的军事才华,孙膑成为了齐国的军师,在著名的马陵之战中,孙膑运用减灶的计策让庞涓兵败身亡。话题 1、在灾难中站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孙膑被庞涓骗到魏国被处以膑刑后,他没有屈服于命运的魔掌,而是坚强地抗争。为了生存,他装疯扮傻使庞涓放松了警惕,瞅准机会秘密回到齐国后,凭借出色的军事才华,孙膑成为了齐国的军师,终于从灾难中站立起来。作为齐国的军师,在马陵之战中巧妙地运用减灶的计策,让庞涓中计
5、兵败身亡。而孙膑,这一在厄运中站起来的英雄从此扬名天下,著成的兵法更是泽被后世。可见,灾难可以毁灭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人,灾难过后,孙膑的双腿虽然无法直立,但他的心变得更加坚强,巨大的心灵的力量使得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话题 2、感情影响了理智认知。孙膑之所以抱稀世之才而惨遭膑脚之祸,是因为他太相信他的师兄庞涓。庞涓本是一个奸诈的小人,稍加留心都可以看出来,但聪颖过人的孙膑却没有察觉,相信了他的甜言蜜语,这太不可思议呢!是同窗手足之情蒙蔽了孙膑的眼睛,使他无法理智地看到庞涓阴险的用心。这表明,感情亲疏对人的理智认知的影响太大了!他会让我们的触觉变得迟钝,对危险视而不见,理性认知出现严重的偏
6、差。话题 3、嫉妒是杀人的刀智谋过人的孙膑在与庞涓一同拜师学习时,两人同习兵法,共论天下大事,亲密得如同兄弟,如果按正常的方向发展,他们都会成为叱咤风云的的将才。遗憾的是,心胸狭窄的庞涓却无法容忍师弟比自己聪明,在嫉妒心的作用下,他做出了伤天害理的事情,把孙膑骗到魏国,残忍地剜掉了孙膑的膝盖骨。而他自己最终也难逃兵败自刭的悲剧。是庞涓心中嫉妒这把刀杀害了他自己,嫉妒真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话题 4、轻信他人易受害聪明如孙膑者,却恰恰忘了一句重要的话“防人之心不可无”。当初对于庞涓的诺言,他感动不已,后来对于庞涓的密信,也是深信不疑。如果他对庞涓有一点戒备之心,如果他意识到轻信他人会有潜在的危险
7、,那么,他便不会陷入庞涓设计的圈套,导致虎落平阳,招来被剜髌的大祸。这足以证明,轻信容易使人受到伤害.二、素材运用之苏武篇人物事迹: 苏武,中国西汉大臣。 (前 140前 60) 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 100 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 81 年),方获释回汉。苏武死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材料适合的话题和论述角度:话题 1:道德与名节材料加工:中国人历来看重道德
8、与名节。旧时高洁的文人即使在百般困顿之中,依旧保持“人淡似菊”的操守。古代烈女被市井泼皮碰碰手臂,竟然利刃断手,以致留下烈节牌坊。汉代苏武被迫牧羊,在冰天雪地中“渴饮雪,饥吞毡”,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凛然持汉节而不改其志。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青史”。所有这些,都留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佳话。话题 2:信念材料加工:在苏武出使匈奴时,因随行人员参与了匈奴人的叛乱而被扣留。在危难之中,苏武处处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既表现了对匈奴的修好之愿,又抱定必死的决心,决不“屈节辱命”。面对卫律始而威胁,既而利诱,最终又以断水绝粮相逼等手段的逼迫,他从容处之。在受审时,他甚至以自刎来避免受辱。后来的审
9、讯中,卫律当场“剑斩虞常”以此胁迫汉使,副使张胜在此情况下投降了,而苏武面对卫律之剑,岿然不动。卫律又以富贵劝诱,苏武则直言怒斥,更以两国安危责之。在匈奴将他置于冻饿之境时,苏武仍然没有屈服,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信念,他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还是“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念念不忘自己是汉朝的使者。匈奴又派故人李陵来劝降,企图打消他对汉朝的眷恋之情,苏武不作正面的交锋,只是以君臣和国家的大义自剖心迹,反倒使李陵感到羞愧,无言以对。话题 3:选择材料加工:悠悠岁月,历尽多少冷暖:滚滚浪花,淘尽多少英雄,但伟人之风永存。那是苏2武牧羊的北海吧!苏武选择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节,发扬了华夏文明的优良品德。这样的选
10、择崇高、无私!浩浩天地,朗朗乾坤,多少仁人志士留芳百世,虽死犹荣。他们或是崇高无私,或是明智无悔,或是崇高质朴。正是他们所做出的无上光荣的选择,使得我们的民族摺焰生辉,使华夏文明万古流芳。历史选择了苏武,苏武选择了崇高无私,选择了明智,选择了质朴。那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是历史的星空中最耀眼的星座,引领着后来者在暗夜里找寻生命的座标,勇往直前而不迷失。话题 4:坚持材料加工:当苏武牧羊于北海时,单于派降将李陵到北海劝说苏武投降。李陵说:“单于诚心诚意等待您归顺,看来永远不会让您回大汉了。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罪,有谁知道您对朝廷的忠义呢?”李陵历数苏武出使匈奴以后一家的悲惨遭遇(大哥和弟弟被
11、迫自杀,母亲去世,妻子改嫁,儿女不知去向),妄图动摇苏武归汉的决心。但是,苏武却坚定地说:“我平时就希望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如今有了舍身报效的机会,就是挨刀斧、下汤锅,也是甘心乐意的。”他始终不受诱惑,为后人所颂仰。话题 5: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材料加工: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苫,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却未曾
12、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话题 6:相信自己材料加工:苏子卿在贝加尔湖湖畔。他披着一件白羊裘,毡履,毡裳,毡巾覆首,独立在苍茫无际的西伯利亚荒原当中,有雪潮一样的羊群在他背后。他在孟春的黄昏时分,待要归返穹庐,背景中贝加尔湖上的冰涛,与天际的白云波连山竖。他向着东行,遥遥地望南翘首:眼阵中含蓄着无限的悲哀,又好像燃着希望一缕。他只相信自己,只相信自己的祖国。他的心里只有大汉。卫律的劝说他不听,李陵的意见他当耳旁风。他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他的小儿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他
13、谁的话都不听,他用他的坚持塑造了他自己。话题 7:心灵的选择材料加工: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着,不远处坐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发到白头,用半生的心血续写着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谁也不记得,遥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不倒的丰碑。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褪去,老人的眼里却始终燃着一丝火光。匈奴的可汗惧怕:“怎么还有这么固执的人?”他更无法理解,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华民族永世的骄傲!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是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到永恒的答案。话题 8:自尊与他尊
14、材料加工:苏武传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苏武与其副使张胜同被单于抓获后,面对单于的诱惑和威逼,苏武选择了精忠报国,而张胜最终选择了投降。以常理推断,对苏武的宁死不屈和拒不投降,凶残的单于不可能不杀他。但正是由于苏武的这种节操,却赢得了单于的尊敬和历史上的美名。而张胜、李陵乃至卫律,则被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柱上。事实上,历史上由于自尊而获得他尊的例子不胜枚举。高考满分作文举隅 永远的苏武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了最浓重的一
15、笔。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衰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驾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茄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
16、,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
17、富贵,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才是历史的永恒;铭记,才是它的精神家园。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永远的苏武。 说明:此文以“故事新编”之法铺写而成,同学们注意这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主要是话题作文时代),容易出现这样的写法,而今新材料作文时代,此法请慎用!三、素材运用之李白篇话题 1、 “人文素养与发展”的关系(正是因为不重视文人,不重视人文素养,一个王朝的背影才在李白朦胧的醉眼中逝去)你说你要“举杯邀明月” ,只有天际的一轮圆月才读懂你的情思。别人都以为你豪放不羁,写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
18、复来”的你,还会有什么让你眉头紧锁?他们不知道你心中的热情入仕,像普通的读书人一样,达则兼济天下。可当你还来不及感谢如愿以偿,一颗热忱的心就开始冰凉,他们不需要你的治国贤才,他们只不过是扛着惜才的幌子,只要你在后宫写些“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艳歌。昨日不可留,一个王朝的背影在你朦胧的醉眼中逝去。一个逗号慢慢缩成了句号,一具腐朽3的尸体就有了一个传颂千古的名字:李太白。话题 2、 “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李白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不放大痛苦才使得“文学的艺苑里绽放出浪漫主义的奇葩。 ”)曾几何时,他“仰天大笑出门去” ,高吟“我辈岂是蓬蒿人” 。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无情的现实冷却了一腔热血。
19、 “御用文人”的金幌,怎能罩住你那放荡不羁的心?终于,在经历了仕途的挫折与痛苦后,你释然了。重返鲁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寄难酬鸿志于山水间。虽不是”廊庙器“,可”天生我材必有用“。万古之痛,不过浊酒一杯。当心豁然开朗时,挫折后的痛苦不再是逆水行舟的浪,而是鼓帆而行的风。于是文学的艺苑里绽放出浪漫主义的奇葩。青莲居士,数载宦海沉浮,痛哉,痛哉!一腔浪漫情怀,幸矣,乐矣!四、素材运用之苏轼篇话题 1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全国甲卷) 雨渐渐小了一些,苏轼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这一霎那,他忽然觉得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无论你怎样左躲右
20、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既然如此,扬起脸,面对风雨,唱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吧!那么,黑夜过去是白天,风雨之后见阳光,也就是另一种人生的必然了。缓缓走着,心情渐渐轻松愉快,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起来。晚风习习,云散天开,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回过头,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阳的余晖中另有一种超然之美。意料之外的一场风雨,情理之中的一份收获。 话题 2忘记和铭记(全国丙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躺在一叶扁舟上,任由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沉沉浮浮。苏轼瞑目沉吟:忘了吧,
21、你看那三国周郎,何等风流倜傥,意气风发,一代名将啊!如今,还不是随着这长江滚滚东流,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想到这儿,苏轼笑了,好,就让我忘记这郁郁不得志的愁怀,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就让我铭记那曾经有过的豪情壮志,凝成诗篇,然后让后人铭记。日落的余晖,映照在江面上,江面一片灿烂。 话题 3说“安”(北京卷)“乌台诗案”的惨酷经历使天真的东坡一度陷入精神的困境他从监狱走向黄州,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向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艰苦的物质生活,使他不得不深自闭塞,扁舟草履,垦荒种地,杂处于渔樵间。“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
22、独往来?缥渺孤鸿影。”一首卜算子,真实地记录了东坡对于人生痛苦的反思。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他无情地剥除了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即便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利益或声名。在对痛苦的反思和超越中,他渐渐回归于澄明、空灵、淡泊与安然话题 4脸(江西卷)品东坡年轻时候的脸,你能读懂东坡将纵横透辟的议论,博大精深的才学,喷薄欲出的感情熔于一炉。我宁愿相信,残菊犹肯为他傲霜枝,只为看他傲视一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脸神,我宁愿相信,红梅为他零落为他开,只为看他“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脸神;我宁愿相信,映日荷花别样红,只为妒他“照水红渠细细吞”的柔情脸神。东坡的脸
23、或显款款柔情,红鬓沈腰,深情处红笺也黯然失色;东坡的脸或显朗朗豪迈,举酒嘱客,引弓时天狼心惊胆寒。品东坡的脸,犹如品东坡的情,才情如海。 话题 5留给明天(天津卷) 一直卷在新旧两党争权夺势的政治漩涡之中,苏子却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苟苟营营的勾当之上,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明天的命运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当我们循着“杭州-黄州-琼州”这条贬谪苦旅去寻觅先生精神家园的时候,我们找到的不是“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的悔恨与惶惑,而是“苏堤春晓”的胜景,是“安乐医院”的温馨,是“千骑卷平冈”的豪迈,是“吾与子共适”的安然。把对明天的忧虑留给明
24、天,不就意味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今天的生活之中,用坦然无畏的心灵、认真负责的态度、果断有力的行动去拥抱人生的每一刻时光吗? 话题 6纪念(广东卷)原浙江大学校长竺可祯曾经说过:“西湖若没有人工的浚掘,定会受到天然的淘汰”以肯定白堤、苏堤对西湖的重要意义。可以假想,没有这两道大堤,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的美景也许只能永远的留在古画卷中了。苏轼,留给后世的不仅仅是那些奇绝的诗文,更有这一道至今实实在在横亘在西湖上的长堤。较之屈原、李白、杜甫,同是伟大诗人的苏轼在民间有着更多的亲和力。他的诗文脍炙人口,他的轶事广为流传,以至于一道“东坡肘子”的名菜,黄州、杭州、海南都争说自己才是正宗。走在苏堤的烟柳中,踏着
25、脚下坚实的土地,我明白了什么才是最值得纪念的:高贵的人格、实在的成就、爱民的心。话题 7圆形与星形(福建卷)经历了少年的意气风发、锋芒毕现与青年时的思考,人,终于要真正成熟起来了。他不再像年少时那样刺目得不可接近;他开始散射出圆润柔和的清辉。他渐臻圆满。黄州的苏东坡不再是那个傲世的才子,或高高在上的官员,他回归成了“寂寞东坡一病翁”,他只是一个淳朴真挚的文人。他在赤壁怀古,在林间穿行;他不再计较仕途上的得失,他的眼界已经由平面的当下扩展到立体的古今。他的内核充实了。他敢于吟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坦然地在山路上行走。他的前后赤壁赋,成为中华文化中不朽的篇章,被一代代地传诵
26、。这便是真正的成熟。不是抵抗,不是愤怒,不是针锋相对,而是如山间的朗月,圆满无缺,向世间洒下清朗的光芒,却自生自落,不因外物而随波逐流,这就是人生的大境界。 话题 8“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湖北卷)纵观历史,再没有一个人像东坡一样既具有温柔敦厚的入世之心,又兼怀诙谐深广的出世之情了。受儒家经时济世的思想影响,苏轼一生主张针对现实中的种种弊端进行改革,即便在辗转迁徙的贬谪苦旅中,每到一地,他都亲身体察民生疾苦,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在密州,他领导军民防洪救城;在杭州,他带领当地百姓疏浚西湖筑堤引水开设医坊,抗策减税;直至远贬惠州,他仍“疾苦者畀之药,殒毙者纳之富”但同时,他又高蹈出世,超脱于现实
27、的种种磨难之上,在诗文、书画、音乐、美酒、江山等诗意的世界里尽情遨游,体验精神的至美。黄州五年,经历了“乌台诗案”后的东坡闭门静思,怀抱自然,寄情佛老,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应运而生。可以说,“入世”,让我们笑看人生,心怀一份热忱;“出世”,让我们摆脱现实的桎梏,守候精神的家园。在一入一出之间,“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我们才得以成就完整意义上的人格。 话题 9一枝一叶一世界(浙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轮明月,放射出悲天悯人的光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杯浊4酒,凝结着壮志难酬的感慨;“拣尽寒
28、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见证了孤苦无依的飘零;“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带走了蝇营狗苟的烦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袭蓑衣,织就了风吹雨打后的宁静一枝一叶一世界,一词一句总关情。 话题 10跑的体验(湖南卷)“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戍边报国的壮志豪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归隐之心。从密州的纵马奔驰,到黄州的雨中徐行,这一跑一走虽然促成了苏轼不朽的文学成就,但是背后却有着更令人遗憾的东西。优秀的人才在无休止的相互倾轧,相互残害中消磨着他们的锐气,永无止境的内耗将那些优异者变成再也难以拿出实绩的“精神贵族”。青年时,我们为了理想而呐喊
29、,冲锋,劈波斩浪。日子一天天过去,呐喊变成了彷徨;射天狼变成了买田置产;奔跑变成了徐行!老年时,我们捋着长髯,飘飘似仙的感慨:也无风雨也无晴。话题 11位置与价值苏轼苏轼原本为文坛巨擘欧扬修的得意门生,更是被仁宗皇帝所特别器重的未来宰相,身世显赫,备受世人敬爱,但是因为与朝中大员政见不合,乌台诗案,他却被迫沦为囚中的一名罪臣,虽然死里逃生,但却不得不从此开始了长达几十漂泊动荡的贬谪生涯:从黄州,到杭州,从密州,到湖州,到惠州,甚至还到过海南.我们甚至有些无法想象,从春风得意备受文坛大家欧阳修所推崇的科场奇才,到初出茅庐,踌蹰满志,又深得仁宗皇帝赏识的青年才俊,再到谪居他乡,受世人冷落的戴罪犯官
30、,这人生位置的巨大落差,会让苏轼的内心经历多大的痛苦挣扎。在这之前,苏轼的求学入仕之路不可谓不顺畅之极,只是,这时,我们却不得不有些担心在现实与理想的激烈冲突中,他还能从痛苦失意之中走出,重新给自己的人生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吗?所幸的是,苏轼没有让我们失望!在他被贬谪的多年岁月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怨天尤人,悲观消沉的苏轼一边是主持兴修水利工程,一边是奖励发展农业纺织我们处处都可以看见他忙忙碌碌的身影.为官一任,便要造福一方,苏轼终于赢得了人民的爱戴与尊敬.如果说,人生位置的巨大改变与落差会让人产生种种的苦恼与痛苦的话,那么,苏轼人生位置与境遇的改变无疑是巨大而痛苦的,但是,头顶光环的失去却并没
31、有让他陷入悲观与消沉,更没人让他迷失自我。相反,苏轼从中找到了重新定位自我的位置;他以一种让世人赞叹的乐观心态和积极济世的人生态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苏轼如何在人生境遇的巨大落差之中,重新给自己的人生找到合适的位置,并在这个位置上发挥自己应有的人生价值,苏轼的种种言行,无疑为后世之人做了一个难能可贵的榜样。记住:把对材料的叙述与自己的议论抒情文字结合在一起,是保证文体正确,不出现四不象作文的有效方法.话题 12极限苏轼-我们知道,“乌台诗案”可以说是苏轼遭受到的第一次空前的大劫难,从春风得意备受文坛大家欧阳修所推崇的科场奇才,到初出茅庐,踌蹰满志,又深得仁宗皇帝赏识的青年才俊,再到谪居
32、他乡,受世人冷落的戴罪犯官,这人生位置的巨大落差,让苏轼的内心经历了巨大的痛苦与挣扎。在这之前,苏轼的求学入仕之路不可谓不顺畅之极,只是但是台诗案发生时,他所面临的,不仅仅是种种不堪忍受的屈辱,还有刑罚的拷问,更有死亡的威胁,那些日子,苏轼几乎崩溃,他甚至曾几次想到过自杀,在刚刚被贬到黄州时,他就曾经好几次产生过这样的念头,命运把苏轼逼迫到尽乎绝望的边缘,这是一个生命所难以承受的觉重重,更是苏轼人生之中所遭遇到的第一个难以跨越的痛苦极限。但是,经历了艰苦的思想历程,倔强的苏轼却挺下来了,他不仅不再痛苦,还想到了自己的使命,开始积极的为百姓谋福利,做实事。他越过了痛苦的极限,冲破了痛苦的包围,终
33、于获得了新生。话题 13渗透苏轼-还记得吗,在 900 多年以前,在浓密的山间树林中,有过一场并不特别的风雨?还记得吗,就是在那片冷风凄雨之中,在那条崎岖难行的泥泞道路上,有这样一位老者,他脚着着芒鞋,手持着竹杖,阵阵的凉风吹过他苍白的发梢,冰冷的雨滴打落在他瘦弱的身躯上,而他却浑然不觉,依然悠然吟啸,缓步徐行。应该说,这是一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风雨,可是他却偏偏让正被“乌台诗案”逼上了绝境的苏轼赶上了。雨水,浇湿了沙湖道中一行人的衣衫,让他们狼狈不堪;雨水,更浇到了那位老者的心头,点点滴滴,渗下去,渗下去,滴滴透骨,竟渗透了他的心灵。于是,一首定风波迸射而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3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词中的狂风暴雨,不就是苏轼所面临的严酷现实吗?风雨是冰冷无情的,但它并没有让走上绝境的苏轼感到一丝的难堪与烦厌,却反而为他洗去了内心种种的不安与沉重的苦痛,让他在泥泞难行的路途之中,走得更加的轻松,更加的自如。这场普通的风雨,它不仅淋湿了苏轼的全身,更是深深的渗透进了苏轼的灵魂,让他获得了彻底的顿悟与清醒-巨大灾难降临,只有无所畏惧,安之若泰,才能不被它压垮。即使终生湮没于“烟雨”之中又有何惧哉?一场普通的风雨,一次心灵的渗透。五、李淑同(又名弘一法师)话题 1、一枝一叶一世界(
35、浙江)一枝见佛性,一叶见禅心,一枝一叶足见丰富的内心世界。弘一法师是大家,精通诗画、书法、戏剧,但一枝一叶的平凡小事中足以显现其真性情。他到丰子恺家做客,落座前总是先轻摇藤椅,先让蛰居的小虫走避,然后才安然落座。法师修佛真是到了至高境界,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心中皆装着佛,皆装着大千世界,皆装着万千生灵。这一枝一叶的举动中足见其心胸之博大,这一点一滴的细节中足见其心中的大千世界。话题 2、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湖北)万事万物只有“入乎其内”深入探究,弄懂其中蕴含的哲理,才能“出乎其外” ,表现在一言一行中。弘一法师每次到丰子恺家做客,总是先轻摇藤椅,让里面的小虫走避,然后才安然落座。大师之所以有这
36、种“出乎其外”的表现,做出这种匪夷所思的举动,全在于它“入乎其内” ,参悟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至理。用心灵感知生命,才能用行动尊重生命。大师”出乎其外“的举动,正是源于他”入乎其内“的不懈参悟。话题 3、留给明天(天津)弘一法师留给明天的是什么?他本是出家之人,应该与尘世隔绝,但他心中却藏了一个美好的世界,藏了一个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当他到学生丰子恺家中做客时,总是先轻摇藤椅,让里面的小虫躲避,然后才安然落座。这一细节显现了他的佛心与禅意。其事小,小如一点一滴;其境高,搞过苍天洪宇。弘一法师留给明天的是善心与禅意,弘一法师留给后人的是人间至善至美的善的境界。话题 4、平常心,敏感心(潍坊)平常
37、者,平静也;敏感者,机敏也。人生难得有一颗平常心,弘一法师作为方外之人,自然更有一颗平常心。平日的他看庭前花5开花落,观天外云卷云舒,生活上保持着”淡有淡的滋味,咸有咸的味道“,可谓宠辱不惊,恬淡闲适,但他的心又是敏感的。每次到学生丰子恺家做客,他总是先轻摇藤椅,让里面的小虫走避,然后才安然落座。法师平常心外更有一颗敏感的心,敏感来自何处?来自对天地万物的尊重,来自对万物生灵的怜悯。法师的心可谓平常也,但法师的敏感之心足以光照青史,惠泽万世。六、素材运用之华盛顿篇素材1796 年 9 月 19 日华盛顿借美国广告日报发表卸职演说,自我解剖说:“即使值政府运行最佳时期,判断失误之处也在所难免。最
38、后,我就意识到自己才疏学浅,经验匮乏,从而促使我怀疑自己是否胜任,也许在他人看来更是如此。”华盛顿主动卸任,让位给亚当斯,为政坛民主更迭树立了良好的先例,从此连任止于两届,变成了美国总统不成文的规定。第四任总统杰弗逊决定放弃第三次问鼎的机会,罗斯福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破例在总统任上呆了四届。历史永远记住这一天,1797 年 3 月 5 日,65 岁的华盛顿圆满完成了权力移交,一身轻松的返回他的弗农山庄。他的孙女曾记录道:“祖父,为再次成为农民华盛顿而无比高兴。”然而这种无比高兴的日子没过上多久,华盛顿就又被召唤到前线。这一次是法国和美国起了尖锐冲突。亚当斯致函华盛顿:“你的威名胜过千军万马。”“捐
39、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种丹心报国的情感油然而生。于是华盛顿老爷子束装启程,前往费城接受军务。摘自周瑞金弗农凝思话题 1、读读山,可以让你获得沉稳;读水,可以让你获得灵动;读人,可以让你获得境界的提升,灵魂的升华。面对现实中的争权夺势,眷恋权势的现实,还是让我们读一读华盛顿吧。作为美国的第一任总统,他有威望也有能力连任总统职位,然而面对权势的诱惑,他却毅然选择了卸任,他自我剖析说:“我意识到自己才疏学浅,经验匮乏,从而使我怀疑自己能否胜任,也许在他人看来更是如此。”多么坦荡的胸怀,多么高尚的境界。他不留恋令人羡慕的总统职位,而是选择了主动让贤。争权夺势的人们,读一读华盛顿的这一举动吧。他不仅
40、能够让你获得坦然的心境,更能让你赢得人们的尊重。面对权势的诱惑,让我们读一读用于剖析自己主动让贤的华盛顿吧;面对权势的诱惑,让我们读一读面对相位“持竿不顾”的庄子吧;面对权势的诱惑,让我们读一读“挂印封金”的关羽吧;面对权势的诱惑,还是让我们读一读“飘然归去”的陶潜吧话题 2、人与路路有千万条,面对人生的岔路口,选择一条正确的人生之路,将更能体现你的高尚灵魂,更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你的人生价值。伟人华盛顿选择了一条最有价值的人生之路,作为美国的第一任总统,论德,论才,他都有资格继续担任总统直至老去,然而他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才疏学浅,经验匮乏。在留恋权势与让位贤人之间的人生之路的抉择中,他毅然走出了
41、卸任之路,让位给亚当斯,从而为美国政坛民主更迭树立了良好的先例。丛飞选择了资助贫困学子上学的人生之路,帮助了他人,幸福了自己,感动了一代国人;邰丽华选择了勇敢面对克服困难的毅力之路,使挣扎在困境面前的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王昭君选择了“一去紫台连朔漠”的道路,才拯救了大汉的万千生民。路是人走出来的,他们都选择了一条最有价值的路,从而更大限度的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话题 3、走与停人生在世,应该为自己的事业、自己的荣誉不停地奔走,积极奋斗永不止息;但是当认识到自己能力有限此路不通的时候,就应该坚决地停下来,转换角色,让位于贤。华盛顿深深懂得走与停的道理。战争年代,为了美国的独立,他奔走不息,奋斗
42、不止,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然而当和平时期来临,他意识到自己才疏学浅,经验匮乏,已经不能很好的带领美国人民走向富强,此时他毅然停下来,主动卸去总统的职位,让位给能力更强的亚当斯,坦然地归隐于自己的弗农山庄。奔走中的停止,不仅让他获得了人民的尊重,更开创了美国政治民主更迭的先例。走与停,显示了华盛顿的明智与胸怀的博大。停下来的华盛顿,安享晚年,怡然自得。然而当美法关系紧张,祖国召唤他的时候,他却从停止中毅然地奔走。束装启程,奔赴费城接受军务。“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停止后地奔走,显示了华盛顿丹心报国的情怀。该奔走的时候,就应该全力以赴的积极奋斗努力;该停止放弃的时候,就应该洒脱的放弃。汲汲于钱
43、财的人们,在奔走到一定时候,是不是该停止下来,安享一下天伦之乐?汲汲于权势的人们,是否在意识到自己能力有限的时候,向华盛顿那样洒脱的停止?奔走与停止,显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奔走与停止,显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境界。话题 4、乌鸦捉羊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恰当的判断自己的能力,选择好自己的位置才能发挥出个人的极限。溪流不羡慕江海的宽广,而是无语凝聚,为江海充入青春活力;砂石不羡慕山川的雄伟,而是默默累积,为山川增添壮阔;草木不羡慕森林的浩瀚,而是静静生长,为森林筑造宽广胸怀。华盛顿拥有自知之明,连任两届总统后,他毅然选择了主动卸任。他不羡慕总统的宝座,而是清醒的认清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无论
44、才智还是经验都比不上亚当斯。这一自知之明的卸任,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崇拜,而且为美国政坛民主树立了良好的先例。然而当美法关系紧张时,他却响应政府的召唤,毅然束装出发,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威信胜过千军万马。正是凭着这一自知之明的举动,他成功的化解了国家危机。华盛顿的引退与出山,正是正确的估量自己能力的具体表现。正是有了这样的自知之明,华盛顿才将自己的才智发挥到了极致。话题 5、肩膀人生来就有一双肩膀,应该扛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华盛顿卸去总统的职务后,一身轻松的回到弗农山庄,安享晚年。然而当美法关系出现紧张时,他却依然响应政府的召唤,束装出发。
45、当国家处于危机的时候,他立即肩负起了一个公民对国家的责任。“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华盛顿在危难时候肩起了拯救国家的重任,才赢得了国人的崇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一个人在家庭、社会、国家需要的时候,就应该勇敢地用肩膀负起自己的责任。李春燕用瘦弱的肩膀,肩负起了医治十里八乡病者的责任;魏青刚用坚实的肩膀肩负起了拯救落水者的责任;而我们,是否也应该肩负起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话题 6、我想握住你的手历史的车轮从你的躯体上碾过,飘落的尘埃将你的肉体封埋,但我依然想握住你的手,华盛顿,从你那里体会那份“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凌然。作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你不留恋权势的宝座,依然卸任回到弗农山庄,去享受
46、那一份安闲的清幽。然而当美法关系紧张时,你却依然响应政府的召唤束装出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6,你明白,你不单单属于你个人,而是更多的属于人民,属于祖国,你那拳拳的报国之心,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了一座永远的丰碑。扒去岁月的埋土,我想紧紧握住你的手,哪怕一同被岁月掩埋,我也心感荣幸,因为我手中握着的不是一双普通的手,而是一双曾感动世界,清柔而又坚毅的手。话题 7、雕琢心中的天使心中有天使还是有恶魔,需要自己不断的雕琢,需要自己不断的自我修养。只有不断的强化自己心中善的东西,你才能不断把自己变成理想中的“完人”。华盛顿不断的雕琢心中的天使。作为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的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完全可以选择继续
47、连任,但他深刻的剖析自己:才疏学浅,经验匮乏,已经不能更好的领导美国继续发展了。此时他毅然选择了让位给亚当斯。正是华盛顿深刻的剖析自己,勇敢地抛弃了对权势这一恶魔的留恋,把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才使他心胸开阔,不仅自己完善了自己,使自己成为理想中的天使,而且赢得了人们对这一“天使”的敬重。当美法发生冲突的时候,在弗农山庄安享晚年的华盛顿,又一次面临天使与恶魔的较量,是响应国家的召唤,报国出山,还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最终天使战胜了恶魔,他毅然出山,肩负起了拯救国家危难的重任。他又一次通过雕琢心中的天使,显示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丹心报国之情。不断的雕琢心中的天使吧,他会让
48、你不断的净化灵魂,提升境界,不断地向“完人”挺进。七、素材运用之贝多芬篇话题 1、人生信念篇:贝多芬只有一个 有一天,几个侵入维也纳的拿破仑的军官,发现了大名鼎鼎的音乐家贝多芬,就要求给他们演奏。贝多芬拒绝了,可是,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为了逢迎这些侵略者,竟强迫贝多芬演奏。贝多芬愤怒到了极点,他一脚踢开大门,回到 住处,立即把公爵送给他的像摔在地板上,然后留下一封信:“公爵,你所以成为公爵,只不过由于你偶然的出身;我以成为贝多芬,却完全靠我自己。公爵在过去有的是,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分析:贝多芬的拒演,体现了一名爱国者的民族气节以及个人的尊严。话题:“人格的尊严”“自尊
49、与他尊”话题 2、挫折篇:被人誉为乐圣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遭受双耳失聪的打击之后,曾痛苦地将自己关在房子里不愿与人见面。但是,不甘就此退出乐坛的强烈信念,使他重新振作起来, “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中,他咬住一根木棒顶端,将另一端插在钢琴的共鸣箱内借以听音。气势雄伟的音乐,渗透着贝多芬与耳聋搏斗的辛勤汗水。话题 3、逆境篇: 大作曲家贝多芬由于贫穷没能上大学,十七岁是患了伤寒和天花病,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也屡受挫折。在这种情况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逆境不但没有吓倒他,反而成了他获得强大生命力的磁场。 八、素材运用之球王乔丹篇话题 1、信念篇: 篮球上帝乔丹在一次中国之行中,拒绝乘坐主办方为他提供的奔驰、宝马,而是点名要了美国的道奇山羊。原来乔丹有一条重要的商业原则,那就是“做广告从来只做美国货”,因为,座驾事件与“尊严”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