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辅导.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496580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前辅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考前辅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考前辅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考前辅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考前辅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高考政治考前辅导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考查考生对文科各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考试既反映各学科之间的系统联系,又表现学生思考、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而政治侧重于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的评价及思维方法。以下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经验,结合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特点,谈谈高考政治考前复习的策略和建议。 考前50天是政治学科复习的冲刺阶段。随着 考试说明的颁布和复习进程的推进, 应该说我们的考生已经具备了参加高考所拥有的基本实力。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巩固成果、进一步提炼的问题了。 一、首先,做好基础知识复习的总结和整理工作政

2、治学科高考命题虽然突出能力立意,但基础知识仍然是各种能力形成的根基。因此,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落实,是有效提高能力和提升水平的基础性工作。随着第一轮全面复习的完成和第二轮专题复习的稳步推进,教师应指导考生认真做好基础知识复习的总结和整理工作。 (一)、总结是针对基础知识复习的落实情况。 (夯实基础,注重知识性) 考试说明规定的考点复习是否全面、识记是否准确、理解是否透彻、能否正确运用等方面,要求考生通过总结做到心中有数。只有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才能采取必要的措施,扬长补短,防止遗漏知识点,杜绝出现知识盲点。这就需要考生本着谦虚谨慎的精神将考试说明规定的基础知识复习落实到位,宁可多花时间,也

3、要保证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扎实。 总结可以按照知识结构进行归类。(教材每一单元都有知识结构表)例:经济生活可以总结归类为:价格理论、消费理论、经济制度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市场经济理论、科学发展观等。 文化生活可以总结归类为:文化的作用和影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民族精神;文化市场的喜与忧与发展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二)、考查方式:分析某种文化活动的依据、意义或看法文化力量作为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 文化的作用 响、相互作用 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通过总结帮助学生能准确、清晰的把握知识

4、点,正确解题。 例: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提高安徽文化消费水平有什么重要意义?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提高安徽文化消费水平对安徽社会发展能够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有利于促进安徽科技、教育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文化生产力水平。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促进安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整理是强调复习中要善于抓重点。 (巩固和强化主干知识) 高考试卷

5、的容量有限,不可能对每一个知识点都面面俱到,更多的是考查学生对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和把握,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学会取舍,逐步缩小复习的包围圈,突出重点,所谓“书越读越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应指导考生,着重提炼出主干知识即重点的、在教材结构和知识结构中起骨架作用的知识,深入分析主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主干知识串联成知识链,以备在考试中做到随“点” 随“到”,这样有助于提高复习的实效。否则在头脑中的知识都是散乱的点,在解题时就会出现理不清因果、不知从何说起、想到什么写什么、缺乏逻辑性等问题。二是根据近几年政治学科从主体角度命题的特点,可以整理归类角度主体的知识点。政府 1、在政治生活

6、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治主体:政府,这样做的依据、为什么做某事、怎样做某事,一般可从以下六点进行论述。 国家性质、政府性质 宗旨和基本原则 职能、作用 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树立政府权威 2、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落实科学发展观; 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等。 3、政府(国家)在经济学里面的行为是宏观调控、落实科学

7、发展观;政府(国家)在政治学里面的行为是履行政府职能。国际关系 1、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国际关系极其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国际形势的变化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国际竞争的实质。);我国的外交政策(宗旨、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基本准则)。 2、 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 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

8、 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国际竞争的实质;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标等)。 3、 国际经济关系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始终坚持独

9、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4、 国际关系在生活与哲学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关系的哲学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党委等) 在我们平时的练习和高考中,经常出现运用“政党”的知识分析说明一些政治现象。回答此类问题,一定要用以下知识点考虑: 1、性质 2、宗旨 3、执政理念 4、指导思想 5、领导地位 6、执政方式 7、领导方式 8、加强党的建设 9、我国的政党制度企业(经济生活) 企业是市场的重要活动主体,是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高考政治在经济生活部分经常考到企业的知识,而且

10、牵涉的知识面广,知识之间关联度大。但是也有规律可遵循。 我们在回答企业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时,与企业有关的知识如下: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面向市场,遵循价值规律,优化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产品质量)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创立自主品牌,形成竞争优势。(创新、科技和管理) 4.诚信经营,实施名牌战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诚信、品牌)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方式) 6、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11、节能环保) 7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增强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 8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效益) 9.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科技水平,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公民 1.政治生活在公民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1)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政治方面,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该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2)公

12、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三大原则: 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生活与哲学在公民(个人)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1)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关系; (2)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人与规律的关系;人与联系的关系;人与矛盾的关系; (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5)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3、经济生活在公民(消费者、劳动者)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1)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

13、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等等。 (2)劳动者: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国家要促进劳动者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3)就业者: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努力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成为创新型人才。 (4)投资人:理性投资,拓宽投资渠道,实现投资方式多元化。 (5)纳税人:权利义务,依法纳税。 (三)、分清易错易混点在最后复习要注意比较分析相似、容易混淆和差错的概念和观点。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归错法、纠错法比较分析平时学习、训练、考试中的易错、

14、易混题,力求避免重复错误,不犯大的错误,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例:市场决定价格市场供求决定价格 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国家不能定价 商品优质优价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 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 认识的来源、途径、起点、根本任务、根本目的 矛盾分析的方法两分法 民主决策的四种方式民主监督的四种渠道 民主的权力民主的权利 党的作用、民主党派的作用、人大的作用、政府的作用及政协的作用。 制定对外政策的依据与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文化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文化发展的多元化 二、注重培养方法,提高能力高考复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针对性的训练是其中不可缺少

15、的环节,但试题不是做得越多越好。不加选择的大量做题,势必陷入题海战术,往往是事倍功半。要培养考生在训练中学会举一反三,学会分析典型高考例题,感觉高考的命题特征和出题意图,加强答题思路的训练和培养,从中学到答题方法,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生成答案的能力。 1. 阅读能力( 审题和对题的理解能力) : (1). 明确题意(考什么点、侧重于什么角度? ) ; 例:读漫画,假如考生真的将高考成功的希望寄托于“大脑灵” ,从哲学上看,他主要错在( ) A不调查研究,对大脑灵缺少了解 B急于求成,不注重量的积累 C主次颠倒,不懂得抓主要矛盾 D主观主义,理论脱离实际 例:漫画中“有了大脑灵,高考一准行 ”是一

16、则误导学生的广告,从哲学上看,它主要错在( ) A夸大其词,不实事求是 B急于求成,不注重量的积累 C强调客观,不重视主观努力 D主次颠倒,不抓主要矛盾 (2). 把握关键词(注意考查的层面和限定的范围) 例:依据、因为、由于;(原因) 体现、表明、说明;(过程) 作用、意义、启示;(结果) 例:俗话说:“善弈者,谋势。 ”发展经济也是如此,善谋势并因势思变者,往往能决胜于千里之外。 从哲学观点看,这段话表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一切从实际出发 A. B. C. D. 例: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

17、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我们最初的成果又取消了。这说明:尊重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改造自然必须服从自然 A. B. C. D. (3). 看清变化(注意反常规出题、错位出题) 。 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一说法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体现了:A.矛盾的特殊性 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C.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D.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2. 联系实际的能力(解题能力) 加强对学生思维方法的指导和解题能力训练,要教会学生学会复习、会读题、会做题,从题目出发,围绕试题本身组织答案,注意课文知识点与热点问题(材料) 的有机结合,提高生成答案的能

18、力。 主观性试题:(分解、还原、扣题 ) 分解:分出层次,注意广度;还原:回归课本,注意观点。扣题:紧扣题意,注意具体化。例:2011年,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社会各界倍加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整治网络低俗之风”、“ 打击手机涉黄信息”、大力实施“ 少儿出版精品工程” 有关部门更是频出重拳,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同学们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就如何“抵制网络不良之风,共建文明绿色空间” 提出了如下合理建议: 第一,必须把堵和疏的方法结合起来,做到依法打击网络低俗不手软,同时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第二,必须建立一

19、整套长效机制,使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有机结合。 第三,需要网络运营商和广大网民树立应有的网德。 请你说明上述建议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要把堵和疏、依法打击和道德建设、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有机结合起来,都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网络本身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客观性试题:运用知识体系理解分析题意(树形法) 分清直接与间接 具体与抽象 全面与片面例: 国家加强环境保护和建设体现了:经济职能、国家职能对内职能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社会

20、管理职能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并将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C.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D.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三、关注热点(注意时代性、地方性) 政治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学科,高考命题必然会体现国家的意志,体现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因此,准确、全面、多层次、多角度的把握热点问题是重中之重。 后期阶段应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热点专题复习。一是整理归类一年来具有持久性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二是收集材料,提取信息,帮助学

21、生多角度的理解和分析热点问题,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通过设问、评析及学生自主命题,提高学生生成答案的能力。 2012年高考命题将要直面的时政热点可谓是极其丰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党90周年、十七届六中全会、民生问题、经济发展目标减速、科技成就和企业自主创新、廉政建设、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民族团结问题、国际贸易摩擦等都是热点中的焦点。其中,科学发展观是众多热点的灵魂,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2012届高考时政热点复习,围绕科学发展观来构建高考时政热点复习的基本框架。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围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与贯彻落实的要求构建时事政治热点复习框架,能够使时政热点复习更具系统性和针对性。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以发展为主线,围绕党和政府现阶段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所确定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对接“宏观调控措施”、“GDP增速目标下调”、“稳中求进的经济方针 ”等热点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围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这一出发点和立足点

23、,认识和理解:发展社会事业、解决“民生”难题(如就业、收入公平、房价、医改、食品安全、社会保障、教育公平等)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经济:加强宏观调控、坚持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 2、政治:“网络问政”、行政问责、反腐倡廉、党的建设、两岸关系、民族关系、国际关系; 3、文化:加强网络监管、振兴文化产业、中外文化交流; 4、社会:民生问题、发展社会事业; (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统筹城乡发展:关注“三农”、推进农村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2、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把扩大内需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国际

24、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3、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搞好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节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 各模块复习中注意结合的生活热点 经济生活: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结构调整、房价调控、经济发展目标、企业创新发展、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稳定物价、个税调整等)、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大学生就业、金砖五国合作、国际贸易摩擦; 政治生活:网络问政、党的领导与建设(建党90周年)、行政问责、民族团结、大国责任; 文化生活:发展文化产业、中外文化交流、净化文化市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民素质的提高; 哲学与生活:注意基本

25、原理的选择运用,热点问题的哲学依据及运用哲学思维方法分析热点问题。 综观近几年来的高考特点和命题趋势,高考主观题设问都有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知识范围、主体角色和设问角度。 1、知识范围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提问直接加以限制,如“体现的市场经济道理”、“ 运用矛盾的观点”等,这些限制只要稍加留心,就能准确把握;二是提问没有明确限制,要根据材料或提问来进行判断,这就要根据材料的特性来确定相应的知识;三是提问本身已经涉及了相关的知识,如,如何鼓励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2、确定主体角色是审题时最容易忽视的一个要素。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涉及了很多主体角色,如政治生活中政府、政党、人大、政协、公民等主体角色

26、,其地位、性质、职能、作用各不相同。如果设问指向某一个主体角色,必须对主体角色的内容进行思维收敛,因不同的主体角色说不同的话,既不能张冠李戴,也不能“开中药铺”,胡子眉毛一把抓。如果设问没有限定某一个主体角色,可以依据题目材料的实际情形进行思维发散,选定几个适当的主体角色进行说明。 3、设问角度可以归纳为“三么”,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种类型。 “是什么”往往是要求概括某一材料反映了什么政治、经济现象或问题,或者概括材料说明了什么经济学道理,体现哪些哲理等等,主要是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为什么” 类试题可以通过抓关键词加以判别,如 “原因”、“ 依据”、“必要性”

27、、“ 重要性” 、“意义”等等。“怎么做” 主要是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依据背景材料或相关事实,结合所学相关理论提出自己看法或建议。 在热点专题复习中,大致从以下三个方面准备:1、背景材料。主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筛选归纳主要的热点问题及内容。(一定要精选,删繁就简) 2、知识链接。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不同角度解析热点问题。(不需要每一个问题都面面俱到) 3、例题分析。通过例题训练和分析,指导学生提取信息、对应知识点、联系材料分析和解决问题;指导学生自己设问,提高学生对命题的理解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专题【背景材料】 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

28、0-2020 年)。 2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3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 4.“双百 ”人物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 月15日至18 日在北京召开。 (1)全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

29、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 (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要性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球文化多元发展的必然要求。 (3)文化发展的根本

30、指导思想、根本性质、根本目的、根本要求和根本动力(略) (4)正确区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是指弘扬主旋律,提倡高雅文化的文化产品,例如公益性宣传,教育的产品等,作为公共的大众文化事业来建设。文化产业是指属于群众个性喜好,愿意花钱享受,有市场,能盈利的项目。 【知识链接】 一、经济生活(怎样) 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全会提出,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2.坚持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全会提出,要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完善政策保障机

31、制,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会议提出,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全会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经济学依据: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消费需求(精神文化需求)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二、政治生活(怎样) 1.政府的职能和原则。全会提出,要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

32、化服务网络,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等,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基本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2.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会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 4.综合国力竞争。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政治学依据:国家性质人民的权利人民的需要 政府性质、宗旨、原则党的性质、宗旨、地位国际竞争的需要三、文化生活(怎样)1.文化的社会作用。 2.传承优秀文化,在文化创新

33、中发展。 3.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4.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5.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文化生活依据:1、文化的功能:文化作为一中精神力量能够在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 2、坚持先进文化、传承优秀文化、发展多元文化的要求。 3、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生活与哲学 1.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全会通过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将大大激发

34、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凝聚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开启迈向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 2.坚持联系和发展观点。全会指出,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文化建设放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等,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3.坚持矛盾分析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抓住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根本性质、根本目的、根本要求和根本动力,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创造者。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

35、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等。 哲学依据:客观决定主观主观的能动作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主次矛盾的关系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热点专题讲座问题的多少、内容的详略因生而定及问题本身的重要程度确定。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二、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三、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四、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五、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六、实现共赢战略,构建和谐社会七、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八、推进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在最后的专题复习中,对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国家调控措施、民生问题、青少

36、年价值观等问题尤其要注意多层次、多角度的全面分析和指导。 安徽的地方特色注意安徽的文化资源和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生活解题指要 1.见到价格只能从价值和供求方面寻求答案,不能从使用价值处想。 2.在经济生活中见到动力要想到科技,在哲学生活中见到动力要想到矛盾。 3.见到经济活动(如怎么样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怎么样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怎么样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等)一般从三个方面来想:国家、企业与个人。 4.见到市场经济应想到面向市场、价值规律、缺陷、国家宏观调控等知识。 5.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市场;科技;管理;素质;经济效益;品牌;竞争力。 6.凡是答“重视科技”的观点都应答:科学技术是

37、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科技为动力,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 7.凡涉及“国家建设成就”的,从经济学角度则可迅速考虑:社会主义本质;宏观调控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财政的作用;如果是科技成就还可用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 哲学生活解题指要 1.运用哲学知识解题时应注意世界观原理与方法论的统一。 2.符合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主观与客观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的材料也符合实事求是(一般二者是同时表述的),也符合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原理与方法论。 3.想问题、办事情只能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从意识(主

38、义、思想、理论)出发,不能从人民的愿望、利益出发!但要以人民的利益为目的、归宿。区分好出发点与落足点。 4.意识的产生必须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且二者在意识产生时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前者是根源、关键,后者只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绝对不能说意识的产生依赖于人脑,只能说意识的产生依赖于客观事物。 5.凡是三者或者以上的都可以用联系的观点来解题。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分析事物的前后、左右关系,都符合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6.凡是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都体现了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为人类造福。但并不是改变联系的客观性。 7.联系具有客观性,起作用又是需要条件的,所以人们不能改变联系本身,

39、但可以改变联系起作用的条件,让联系起作用或不起作用。 8.任何事物必定与他事物有联系,但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9.见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材料时,应用联系的观点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发展观来解题。 10.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虽然人类不能改造规律,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的。 11.所有的转化都需要条件。如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转化。 12.结构调整都符合事物在构成方式上的变化引起事物的质变(发展)。 13. 在做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题时,应两者同时具有。事物发展是螺旋式、波浪式上升,不是直线上升也不是循

40、环往复的。 14.在用实践与认识解题时应注意将二者结合起来,辩证地思考二者的关系。如,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 15. 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但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16.任何人的活动都有意识指导,哪怕是盲目的活动也有错误意识指导。 17.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即实践),但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则有两个:(直接经验)参加实践和( 间接经验)读书,这两个途径各有什么优缺点?前者记得牢记得久,但费时费力;后者省时省力,但要经过消化、吸收才能将他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学习要将两者结合。 18.世界是物质的,凡是题中出现思想、道德、精神、理论、真理、“三观”等关键词,都符合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第二部分考前复习建议 综观近几年来的高考特点和命题趋势,以及目前的状况,建议同学们在最后几天的复习中要注意三点:1、遵循“三个原则”。 (1)顺序原则:先看书后练习、先自己做题再核对答案、先自己思考、查阅书本再问老师或同学、先易后难。 (2)适度原则。从量上来讲,就是既要有总量的保证,又要有各种题型的练习,尤其不能因为怕写字,就只做客观题。 (3)自主原则:不能被动地对待练习,应该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自主地寻找相关练习,加强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