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襄阳方言节庆天文地理 晒老爷儿(晒太阳) 荫凉坡儿(荫凉地) 旋磨风(旋转风) 麻风雨(毛毛雨)飘泼桶倒(大暴雨) 下罩子(雾) 天道(天气) 月黑头(黑夜) 撂天地儿(野外) 紧高头(最高处) 紧里头(最里边) 挨根儿(附近)这儿嗨儿(这里) 那儿嗨儿(那里) 哪儿嗨儿(哪里) 床头起(床根前)墙根口(底下)(墙根下) 末脑笃儿(末尾) 浮头(面上) 笃底儿(底脚)时间节令今年个儿(今年) 明年个儿(明年) 往音儿(过去) 那音儿(那时候)正 儿(这时) 楞 儿(那时) 破五(正月初五) 今儿的(今天) 明儿的(明天) 前儿的(前天) 后儿的(后天) 外后儿的(大后天)麻麻亮儿(黎明) 黢溜
2、摸黑儿(黑夜)农事种植牲畜布袋(找布袋) 轱辘磙儿(石磙) 肚带绳(拘绳) 活 儿(活结)死纥 (死结) 秫(高梁) 铺塌稞儿(不心的白菜) 五月鲜儿(桃子)黄花苗(蒲公英) 犍子(阉过的公牛) 牛(母牛) 臊胡(公羊)(羯子)水羊(母羊) 牙猪(公猪) 草猪(母猪) 漫群(牛配种)打男(狗配种) 踩水(鸡、鸭配种) 跟圈(猪配种) 起课(驴配种)牵(马配种) 跑羔(羊配种) 叫春(猫配种) 下(吐)人品行为膀(壮实) 郎色(美好) 悭头儿(刁滑) 磁实小鸡鸪儿(小聪明) 活疾作儿(活报应) 犟筋(牛犟)(不顺从) 丫不清儿(不清醒)白脖子(外行) 扯皮拉筋(找皮绊) 扯谎 白(说谎) 鲜凡渣
3、子(坏蛋) 扒手(扒手) 轻神包(娇气的人) 野唬(性野)捞欠(好吃) 饿羊(嘴馋) 猴羊(调皮) 胡(胡说)潜养(娇生惯养) 惯事(不管教) 泼实(强壮) 胡搅反敲 装歪 寻短见 卫护抢犯 颠兑(有意憋人) 刷挂(利落) 没哒富态 鲜净心理感受呓怔(不清醒) 花哨 血乎里拉(血肉模糊) 稀巴烂贱(便宜)冒估堆儿 冒打张儿(捕风捉影) 犯恶素 放黑快丢亥时 欢窜(活泼) 快麻点儿(快点儿) 攒体己(攒私房)连不连(连二赶三) 稀溜会儿(差一点儿) 痞脸(调皮) 冷不吞儿(冷不防儿)填还人 蝎呼(大声喊叫) 无足(不满足) 劳慰(感谢)承头儿 保佐 三不支儿(不经常) 卖野眼儿(东张西望)静办
4、遭孽 色气 不惯相(不习惯)节儿 不爱见 包(肯定) 包弹(指责)一所(整齐) 一顺色儿 贬忌(贬低他人) 撕翻半子 半不拉子(半截) 眼气不忿儿 过(锋利)了(事情做坏了) 绞毫(调皮) 绊脚索 郎搡啼跳 了(偷偷地走了) 鸡蒙眼 磨子不沾嫌儿(差得远) 挨斤帮谱(差不多) 有筋色 有依实相赢(便宜) 包园儿 翻烧 摞(重叠)辣(坏味) 会儿的(故意的) 吊儿 胯(不整洁) 动 (慢慢动)溜漫沿(满) 咋法儿(怎么样) 笼哄(哄骗) 撒欢子打测(说不沾边的话) 叙团红白大事过期 烤红火 把姑娘 接媳妇新姑娘儿 小登科儿(新郎) 新郎官儿 过嫁妆添箱(送婚礼) 敬老爷 暖郎酒 牵亲奶奶儿洗三
5、抓周儿 背生子儿 妈妈儿(奶)挪窝儿 认生 叵实(不生病) 暖寿(祝寿)知客(婚丧喜事的总管) 寿(寿命) 下世(去世) 寿器(棺材)发引 报庙 过七 家堂堂祭 响手(乐队) 放 口 下祭饮食游戏吃场子(吃酒席) 坐席 吃接茶 麦仁糊子包谷糁儿 烫饭 白水饭 糊辣汤酸浆面 消夜 吃体已儿 炒现饭窝子面 糊饽(一种面食) 清汤 疙瘩抄手儿(饺子) 菜脚子 碗笃子(碗脚子) 尸气(坏味)赫拉气 泡茶 罢脚子 水煎包子炸馍 油子 锅盔 摺油馍摊煎饼 糖炸馍 鸡头包 欢喜团儿扣碗子 臀肩肉 猪下水 鸡杂儿血幌 汁酒(甜酒) 糟肉 活水园子潲水(脏水) 打儿呵呵(顺着别人吵闹) 打发 酵子面剂子 泻汤(
6、饭坏了) 炖汤 控干饭玩艺儿 买卖儿(玩具) 把戏 打瞎蒙儿藏猫儿 吃子儿 翻叉 推摇拢扯拉锯 点手心儿 打花巴场 虫虫飞猜中指 撂破鞋 过关 攀莲花斗金鸡 碰钱儿 打漂游儿 数丁丁脚胳肢窝儿(哈痒) 牵羊儿 跳拐拐 赶老鸹窝(似高尔夫)莲花落儿 打花鼓 站故事 肘猴儿戏被窝戏儿 跑龙套 打加官 竖羊桩来单双儿 推牌九儿 押宝(赌博) 走马灯儿名称其它子腔(骗子) 狠头斋公 二糊子月亮(不清醒) 种(傻瓜)背隔拉儿(角落) 砍不成儿 拉牢眼儿路的(半路抢劫) 住(阻住) 浪(浪开水) 沁水(漏水)井拔凉(刚从井里打出来的水) 沁蜜儿甜(很甜) 止本(本分) 拘拦儿粗溜(跑得快) 叫唤(大声喊叫
7、) 硬抢实扎(强迫) 把作(拘束)受用 和(烂) 憨包(傻瓜) 轮正(四四方方)一贴(完、了) 伸腿拉胯 声气(声音) 燎浆泡(皮肤烧起的泡)抛撒(浪费) 担待 家机布 和了(赢了)千担(两头尖扁担;草虫) 宝(识宝) 窝(不宽畅) 郎匡(不大合身)素静(安静) 天干路响 打拐(骗钱) 打捞叉白打光儿(白吃、白拿) 打头儿(赌博、抽头钱) 打灰暴(鸡子在灰窝里滚) 打呕吼儿(大声喊叫)打把式 打抽丰 吃风喝沫 磁板(实在)通(很:好看,好听) 神(很:好看,好听) 风湿疙瘩(承担责任) 待承盘缴(花销) 林浪(树林) 卖野眼儿(不注意) 找模糊(骂人)行三儿找四儿(借故) 找茬子 打茶围 打园
8、和打搅 打火 (乐器) 不打紧 打把子打单帮 鳖圪瘩(受人欺侮的人) 不贴(不称心) 合磨(将就:着过)濠水(涉水) 悬幌(不稳当) 隔食(吃了。) 躲奸(偷懒)勒 (刁难) 忌讳(醋) 卡鸡佬(偷鸡佬) 首事(八大行之首)傲强(倔强) 猴腰(弯腰) 不含糊(不在乎) 肥(标榜) 寡子(没有受精的鸡蛋) 人事(礼物:送) 口人 断庄(脱销)成(刻薄) 膈噫 薄刀(菜刀) 满儿的(到处)蒙(掩盖) 胡(胡说) 有打无事 无幺三紧拿不出手 圪臼(蹲) 去豁了(完了) 糊糊夹夹(不清楚)起落儿 掂对(整人)襄阳方言准确来说是指其所属各县市方言的总和,语言学分类属于官话中的西南官话鄂北片,除入派阳平之外,音调与成渝片差别很大,而类于中原官话。西南边受秦巴方言的影响,语言“ 清轻略带秦” ,东北边语言浊得近豫音。从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来看,襄阳话与普通话均有差异,而以语音差异较大。 由于 1960 至 1970 年代三线建设时期,襄阳主城区及下属县市迁入大量使用吴语与东北官话的人口,今日市区仍然存在吴语与东北官话的方言岛,同时也造成了北部城区,以及原三线建设单位附近地区大部分居民普通话语音十分标准但不能使用本地方言进行交流的情况。 襄阳本地流行的节日和习俗:火把文化节、穿天节、诸葛亮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