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科学大辞典古人类学古 人 类 学总论【古人类】fossil man 对地质历史上全新世以前(距今 1 万年以上)的化石人类(fossil man)的一种泛称。西文中无古人类一词,通常用化石人类称之。从猿类到人类共经过南猿(南方古猿)、直立人(猿人)、尼安德特人(早期智人、古人)、克罗马努人(晚期智人、新人)等几个大的阶段。除新人外均属已绝灭的种类。新人与现代人属于同一亚种。一般将更新世晚期的新人化石划入古人类范畴。全新世以来,也就是新石器时代及以后的半化石,属现代人类范畴。古人与现代人同属(人属)同种(智人种),但目前认为它们是不同亚种。从猿到人的不同发展阶段(森林古猿、拉玛猿、能人、猿人
2、、现代人)【古人类学】Paleoanthropology 又称化石人类学。体质人类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地史时期遗存的高等灵长类化石(包括人类化石)研究人类起源及发展规律、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类及人类的亲缘关系、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及其规律等。由于它的研究对象为化石,因此也属于古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动物分类学、比较解剖学、人体解剖学、人类遗传学、第四纪地质学、埋藏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古人类学还广泛地利用古人类制造和使用的工具及其他生活遗迹及与其共生的动物、植物,结合古地理、古气候及地质年代学的资料,探索古人类的行为、习性,进而探索古人类的社会性生活发展的规律等,从这一角度出发它与旧石器
3、时代考古学、古生态学、史前学、历史学等有关学科也有较密切的关系。随着灵长类(尤其是古人类)化石的不断发现、新的人类化石地点及旧石器时代遗址的不断发现并扩大其地理分布范围和各方面技术方法的进步,尤其是一些新兴分支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等的发展,古人类学研究将不断深入。【人类起源】origin of Man 自远古以来,人们就关心着“我们从何而来”的问题。中外早期历史上就有从水而来或从土而来等说法,同时各种民间传说和各种神创理论也长期流传。随着农业、医药等的发展,有了一些资料积累。1578 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录了药用植物 1167 种、药用动物 478 种、药用矿物 275 种。他将动物分为虫、鳞、
4、介、禽、兽、人共 6 部。但以身上有无毛被而将人与其他哺乳动物分隔开来。1758 年瑞典林奈在自然系统第 10 版中以双名法记述了 4235 种动物,将动物分为哺乳、鸟、两栖、鱼、昆虫、蠕虫 6 纲。并以身体体质特征和智力、表情将人、猿、猴等归并为灵长目。从而为人类起源于猿的理论建立了基础。进入 19 世纪,经过学术界和教会的激烈争辩,最终在 19 世纪后半叶人猿同祖论得以为人们所接受。到 20 世纪,在非洲、亚洲和欧洲陆续发现了大量化石证据,逐步将人类起源的时间推到距今 500 万600 万年前。经过对大量化石的研究,人类学家将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进行分析论证,大体上分为南方古猿、猿人和人三个
5、大的进化阶段。在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大体上已经确立了两足行走是人猿间的根本区别的意见。由于化石的发现在分布上是点状的,时间上是不连续的,而在每一地点发现的化石只是一部分或极小部分骨骼及牙齿。从而引起人类起源进化的形式和起源地区的争论。如最近盛行一时的夏娃假说。这些争论至今尚无定论。与人类起源问题相联系的一个相关问题就是人种起源问题。这方面主要是单地区起源与多地区起源之争。现代各人种都是同一物种智人(Homo sapiense sapiense)在适应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猿同祖论】man and ape have common ancestry 人类起源的基本论点之一。人在生物界的地
6、位长期没有深入论述。直到 18 世纪 C.von 林奈在进行动物分类时,把人和猿、猴归入一类,称为灵长目。到半个世纪以后,即 19 世纪中叶,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Darwin)发表物种起源一书,指出生物经过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由低级向高级逐渐非洲南方古猿(上);智人(下)的骨盆比较发展变化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物世界,并在该书的末尾部分暗示人类是由动物起源的。文章发表后遭到教会的猛烈攻击。赫胥黎(T.H.Huxley)积极地支持这一观点,1863 年发表的人在自然界的位置一书,提出人类是和猿类由同一祖先分化而来的,也即人猿同祖论。以后达尔文在 1871 年又发表了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 ,指出了
7、人类也是进化产物,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从古猿进化而来。【从猿到人】from ape to man 人类起源的基本理论。由于在达尔文时代发现的人类化石主要是欧洲的尼安德特人,赫胥黎认为它们是介于猿人和现代人的古代代表之间的中间环节。虽然要作为古猿变人的中间环节,说服力还不够,但至少这些证据把人类历史推到距今 10万年以前。杜布瓦(E.Dubois)在 18911893 年间在爪哇中部梭罗河左岸早更新世地层中所发现的爪哇直立猿人(Pithecanthropus erectus)是从猿到人过程中的更早的中间环节。由于在地层中尚未找到石器或工具,所以在学术界关于直立猿人是人还是猿展开了长期的激烈的
8、争论。直到 1929 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中国猿人(Sinanthropus)化石并同时发现有大量的人工制造的石器和人类用火的遗迹,使大多科学家承认了古猿变人的事实,使人类历史推到大约距今 50 万年前。自 1924 年在南非汤恩发现了形态特征比猿人更原始的南方古猿化石之后,至 20 世纪中,大量化石证据已将人类历史推至 250 万200 万年前。1959 年,在坦桑尼亚的奥杜威峡谷发现了南方古猿鲍氏种的头骨和石器。次年也在此峡谷中发现头骨碎片,年代为距今 190 万年前。20 世纪 60 年代,英国女青年古道尔(J.Goodall)粗壮南猿被豹子捕捉拖曳图从猿到人演化图在东非观察黑猩猩时,发现
9、黑猩猩会撕去枝杈制成草棍或木条,伸进蚁窝,粘出蚂蚁充饥。从此人类学界彻底改变了传统观念,不再认为制造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而采纳两足直立行走作为人类从古猿分离出来的标志。这样就把南方古猿包括进人类的范畴。有人把已两足直立行走而尚不能确证能制造工具的早期人类称为前人。1974 年在埃塞俄比亚露西发现了 340 万年前的和 1976 年在坦桑尼亚莱托里发现距今 370 万年前的早期人类足迹及距今 300 万370 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到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加州大学于 19921993 年间在埃塞俄比亚上新世地层中发现了大约代表 17 个个体的南方古猿始祖种,化石年代距今大约 44
10、0 万年前。1994 年在肯尼亚北部特卡纳湖附近发现了南方古猿湖畔种。至 21 世纪初,更多的人类化石被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已被推到距今 600 万年左右。早期人类可能也不仅南方古猿一类。根据人们的不断探索,从猿到人的过程被“反演”得清楚明确。根据近代分子人类学的研究,人类从古猿分离出来的时间,较为公认的是700 万年前,时代最早的石器是 1997 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距今 200 万250 万年前)。较早时代的石器几乎均来自东非。在奥杜威峡谷、库彼福勒、奥莫和哈达等地都发现无疑的人工制作石器,年代为距今 170 万250 万年前,一般认为这些石器是由能人类型的人类制作的。如果以制造工具作为
11、人类历史的开端,则人类的历史只有 250 万年,如果以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标志,则人类的历史可能达到 700 万年。两者间的差距近 500 万年。这一点,科学家曾有合理的解释。即人类的古猿祖先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不得不从经常的树栖生活到越来越多地在地面活动,同时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天然工具来帮助获取食物或抵御敌害,这就要求只用两条腿担负移动身体的功能,使前肢从支持和行走的机能中完全解放出来,成为自由和灵巧的双手。在长期使用工具中,使人们对石块、木棒等工具性质的认识更深刻,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直立行走数百万年后,人类才开始制造工具。【人种单一地区起源说】single local origin of
12、 human race 现在世界不同地区的不同人种起源有两种理论,一种叫现代人起源替代说,也称作单一地区起源说,这种理论认为现代人是某一地区的早期智人侵入世界各地而形成的。现在对这一地区多认为是非洲(见夏娃假说)。【人种多地区起源说】multiple local origin of human race 又称现代人起源连续说。这种理论认为亚、非、欧各洲的现代人是由当地的早期智人以至直立人演化而来的。【夏娃假说】Eve hypothesis 现代人单一地区起源说的假说之一。1987 年,以威尔逊(A.C.Wilson)为首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研究组根据对祖先来自非洲、欧洲、亚洲及新几内亚和澳大利
13、亚土著共 147 名妇女胎盘细胞 mt DNA 的分析,提出了生活在地球上的现代人类的共同祖先是大约 20 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一个妇女,她的后代在约 13 万年前走出非洲,扩展散布到亚洲和欧洲,取代了原来生活在那里的古人类,发展成现代的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群。这个理论被称之为夏娃理论或夏娃假说。但自提出后立即引起激烈的争论。遗传学家中有不同意见,古人类学家也有不同意见。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索恩(A.G.Thorne)最近从10 件化石标本中取出线粒体 DNA,研究结果表明,由采自澳大利亚的解剖学上的现代人的化石提取出迄今看来最原始的 DNA,这证明了并非我们所有的祖先都来源于非洲。另外,在19
14、98 年于葡萄牙中西部一个地洞中,发现了一具小孩的大体完整骨架,时代为晚更新世,距今 2.4 万2.5 万年前。研究结果表明该骨骼表现出尼人与智人的形态镶嵌。而这种镶嵌形态支持从近东迁入欧洲的智人与原住欧洲当地的尼人之间发生过多种程度杂交的假说。这一事实对尼人在欧洲被取代的假说提出挑战。在中国近几年来,人类学家们也连续发表文章反对“夏娃假说” ,他们指出,在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的一系列特征表现出是渐进的历史性变化。一些被认为是直立人的特征在早期智人阶段继续出现,这种镶嵌进化现象,在中国古人类进化中相当普遍,这意味着东亚地区的智人是当地直立人进化来的。估计两种理论的争论还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人
15、类进化形式】evolution form of man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随着早期人类化石发现增多,分支系统学方法的使用和进化理论的完善,许多科学家接受人类演化呈树丛状方式的观点。在 300 万年前,南猿始祖种和部分南猿阿法种以及最近又发现的 350 万年前的扁脸肯尼亚人等生存年代有重叠现象。而在大约 200 万300 万年前发现的化石更为丰富得多,很明显地表示有一个以上的人类物种并存在世界上。甚至有的学者认为在大约 100 万200 万年前或者更晚仍然是树丛状进化。尤其是 2004 年在印尼发现的俗称小矮人的弗洛勒斯人(Homo florpesiensis)更为此理论提供了依据。通过
16、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只有一个物种继续繁衍,其余物种遭淘汰。也有学者认为在 100 万200 万年前或更晚些的这个时代里人类已能制造石器,人的活动能力增强,交流机会频繁,虽然不同地区的人群之间体质形态等存在着差别,但这种差异不一定能发展成不同的物种,而更可能是发展成多型种,此时的进化模式更可能近似河网状。【人类可能起源地区】probable evolution district of man 到目前为止,距今 200 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如能人以及南方古猿化石仅发现在非洲。这样的事实使多数学者认为早期人类起源于非洲,而亚洲地区不大可能是人类的起源地。但也有学者认为东亚地区的古环境及古气候特征对灵长
17、类的生存是十分有利的。另外,世界上现生的高等灵长类仅分布在非洲和亚洲东部,在中国的南方又发现了丰富的中新世古猿化石,而在非洲最晚中新世与上新世(距今 450 万800 万年间)的古猿化石非常少。因此,不能说将来在中国或者东亚没有可能发现 500 万700 万年前的能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人体测量学】anthropometry 对人的活体(包括尸体)和骨骼,甚至生理机能等方面进行的度量和观测的大量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的科学。人体测量的数据常应用于人类学、医学、遗传学、法医学以及体育、国防、工业等方面。例如国外进口的载重汽车的座位到油门的距离偏大,部分中国人,尤其妇女感到不方便。军用的飞机、坦克如能根
18、据中国人的平均身高、体重和臂长、腿长设计也可提高机械的适用性和灵敏度,还可节约空间和原料消耗。甚至小学生的课桌椅和校服的设计均应依照特定年龄儿童人体测量的成果来设计。人体测量曾作为人类种族差异研究的主要手段。由于其他各种检测技术方法的应用,人体测量的工作已更多的转向古人类学研究领域。【颅指数】cranial index 又称颅长宽指数。人体测量中的重要数据之一。反映人颅骨的顶视特征。以颅宽(两侧顶骨间最大距离)与颅长(两眉间至颅后的最长距离)之比乘 100 的颅指数表示。64.9 及以下,为超长颅型,6569.9 为特长颅型,7074.9 为长颅型,7579.9为中颅型,8084.9 为圆颅型
19、或短颅型,8589.9 为特圆颅型,90 以上为超圆颅型。根据颅骨顶面形态还可对颅形作出以肉眼观察方法作出的形状判断,一般分为椭圆形、五角形、球形、菱形、卵圆形和楔形。对于畸形的头还有舟状头、尖头、三角头、扁头和斜头、楔状头等。【脑容量】cranial capacity 应称颅容量。即颅腔的容量,以毫升为计量单位。测定方法是用细小的颗粒如细纱、芥菜子或粟(食用小米)等作填充物,装满整个颅腔,然后把填充物取出,用量杯测得其数值。测定时所用的填充物颗粒愈小,测得的数值愈准确。颅骨(前面)颅骨(侧面)【头骨】skull 又称颅骨。由 22 块骨片(不包括内耳中的 6 块小骨)组成。头骨的后部及上部称
20、脑颅,包括额骨(1)、顶骨(2)、枕骨(1)、颞骨(2)、筛骨(1)、蝶骨(1)等 8 块,组成一卵圆形的颅腔,容纳并保护脑,在内骨壁上具有反映脑部沟回及脑膜血管分布的压痕,可间接研究脑子的形状及特征、进化等。颅底枕骨当中有一枕骨大孔,脊髓由此通出,其两侧为枕髁,颅骨借此与颈椎相连,而使头部能自由转动。颅骨之前下部称面颅,由鼻骨、泪骨、颧骨、上颌骨、下颌骨共 15 块组成。自眼眶孔上方经颅顶至后脑枕骨部分称头盖骨,因颅骨中筛骨、蝶骨不易保存为化石,而顶骨、额骨、枕骨等常能保存为化石,即头盖骨。因下颌骨与颅骨不形成紧密骨缝连接,故下颌骨亦常单独保存成化石。头骨骨片数目在人类和各类脊椎动物中有很大
21、差别,愈原始类型骨片数目愈多,愈进化则骨片数目愈少,如硬骨鱼类头部骨片可达百余块。古人类学家通常不将下颌骨计入颅骨中,但医学界却经常将下颌骨计入颅骨中。【头盖骨】calvarium,cranium,skull cap 头骨的上部,呈穹窿状。北京猿人(上)与现代人(下)头骨(前面观)主要包括额骨、顶骨的大部分和枕骨的小部分;有时亦可附有头部两侧的颞骨、蝶骨等小部分。由于这一部分骨片以曲折的骨缝互相嵌入,且骨壁较厚,故易保存为化石。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人类头骨化石中头盖骨较常见。【矢状嵴】crista sagittalis,sagittal crista 一些哺乳动物头骨顶部沿顶骨矢状缝两侧形成的隆
22、起的骨质嵴供颞肌附着。在人、猿和早期人亚科成员间在头顶部略隆起,古人类学者常以矢状嵴称之;进入智人阶段则较不发育,但现代不同人种间仍有差异。【眉嵴】arcus superciliaris,brow ridge 又称眉骨、眉弓。为眼眶上方呈弓状的突出骨质嵴(为额骨的一部分)。原始人类眉嵴最发达,常向前突出,且两侧眉嵴可于鼻骨上端相连,越进化则眉嵴越低。处于同一进化阶段的人类的眉嵴,男性较女性突出。古人类学中,眉嵴为重要的鉴定特征之一,亦可作为判别性别的重要标志之一。【面骨】facial bones 又称面颅。颅骨的前下部分,由 15 块骨组成。包括成对的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硬)腭骨及下鼻
23、甲和不成对的犁骨、舌骨、下颌骨。上颌骨为面颅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上着生牙齿,为面颅骨片中较坚厚的一部分,常可保存为化石。在有些报道中,常把下颌骨排除在外,面骨仅包括上颌骨及颧骨、鼻骨的部分骨片。【上颌骨】maxillae 面颅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上着生牙齿,为面颅骨片中较坚厚的一部分,常可保存为化石。【下颌骨】mandibular,jaw 组成面颅的最大骨骼,侧视呈 L 形,生有牙齿的水平部分称水平枝或下颌体(mandibular body),后面垂直部分称下颌枝(mandibular ramus)或上升枝。左右两下颌体结合部有一直嵴称下颌联合(symphysis)。下颌枝顶部具二突起,前
24、方的称冠状突(coronoid process)或喙状突(coracoid process),为下颌肌附着处,伸入颧骨弓与上颌骨之间;后方的称髁状突(symphysis),为下颌与脑颅相连的关节。下颌骨坚厚,尤其下颌体易保存为化石,下颌枝不易完整保存。【灵长目】Primates 哺乳动物的一目,人类亦属此目。身材大小不等,形态差别很大。其主要特征是:大脑半球较大且表面具沟回。除少数种类外,大部分是双眼大而前视,围以骨质眼眶,双眼眶间隔狭窄;身上除颜面、手掌和足跖()部裸露外都生有毛;四肢发达,具灵活的五指(趾),前后肢第一指(趾)与其他指(趾)对生,适于掘洞攀登,指(趾)端的爪多数变为指甲。前
25、后肢均能握物(人类后肢握物能力退化);锁骨发达,与前肢的活动能力相关联;跖()行。有的有尾,有的则尾部退化消失。臼齿丘型、低冠。杂食性,以果实、树叶及谷物等为主,亦食少量昆虫、鸟卵、小兽等;齿式(以一侧牙齿数目表示)为 I22C11P33M33 或I22C11 P22 M33。除人类外多营树栖生活,性喜群居,现生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过去通常分为原猴类(prosimiian,包括近猴、狐猴、眼镜猴)和类人猿(anthropoid,包括猴、猿和人)两大类。最早的化石发现于晚白垩世地层。由于灵长类化石较稀少,灵长类的分类,在同一时期内可能有多个不同的分类方案。现介绍一种分类意见(德尔松 E
26、.Delson 等,2000)。灵长目分类系统图灵长目(Primates)近猴半目(Semiorder Plesiadapiformes)十平猴超科(Paromomyoidea)(化石 23 属)十近猴超科(Plesiadapoidea)(化石 12 属)真灵长半目(Euprimates)卷鼻猴(湿鼻猴)亚目(Suborder Strepsirhini)十兔猴下目(Infraorder Adapiformes)(化石 43 属)狐猴下目(Lemuriformes)狐猴超科(Lemuroidea)(现生 4 属,化石 1 属)大狐猴超科(Indrioidea)(现生 5 属,化石 7 属)懒猴超
27、科(Lorisoidea)(现生 13 属 4 亚属,化石 5 属)十近狐猴超科(Plesiopithecoidea)(化石 1 属)直鼻猴(干鼻猴)亚目(Haplorhini)眼镜猴次目(Hyporder Tarsiiformes)眼镜猴超科(Tarsioidea)眼镜猴科(Tarsiidae)(现生 1 属,化石 2 属)十曙猴科(Eosimiidae)(化石 1 属,曾用曙猿一名)十始镜猴超科(Omomyoidea)十始镜猴科(Omomyidae)(未订亚科化石 3 属)十始镜猴亚科(Omomyinae)(化石 19 属)十猫人猴亚科(Ekgmowechashalinae)猫人猴的拉丁学
28、名是美国达科他州的苏安族印第安语的音译,其意为猫人。(化石1 属)十悬猴亚科(Anaptomorphinae)(化石 16 属)十小豚猴亚科(Microchoerinae)(化石 4 属)人猿次目(Anthropoidea)阔鼻下目(Platyrrhini)蛛猴超科(Ateloidea)蛛猴科(Atelidae)(现生 9 属,化石 14 属)卷尾猴科(Cebidae)(狨科,绢毛猴科)(现生 7 属,化石 10 属)狭鼻下目(Catarrhini)真狭鼻小目(Parvorder Eucatarrhini)人(人猿)超科(Hominoidea)十原康修尔猿科(Proconsulidae)十 P
29、roconsul(原康修尔猿)十 Kamoyapithecus十 Rangwapithecus十 Limnopithecus(湖猿)长臂猿科(Hylobatidae)Hylobates(长臂猿)H.(Hylobates)H.(Symphalangus)(合趾猿)H.(Nomascus)H.(Bunopithecus)人科(Hominidae,霍米尼科、荷谟科) 十肯尼亚猿亚科(Kenyapithecinae)十非洲猿族(Tribe Afropithecini)十 Afropithecus(非洲猿)?十 Morotopithecus?十 Heliopithecus?十 Otavipithecus
30、十 Equatorius十肯尼亚猿族(Kenyapithecini)十 Kenyapithecus(肯尼亚猿)十 Griphopithecus十森林古猿亚科(Dryopithecinae)十 Dryopithecus(森林古猿)十 Lufengpithecus(禄丰古猿)十山猿亚科(Oreopithecinae)十 Oreopithecus(山猿)猩猩亚科(Ponginae)Pongo(猩猩)十 Sivapithecus(西瓦古猿)十 Ankarapithecus(安卡拉古猿)十 Gigantopithecus(巨猿)人亚科(Homininae,霍米尼亚科)大猩猩族(Gorillini)Gor
31、ella(大猩猩)人族(Hominini)十 Sahelanthropus(萨赫勒人)十 Orrorin(原初人、图根人)十 Kenyanthropus(肯尼亚人)十 Ardipithcus(地猿)十 Australopithecus(南方古猿、南猿)十 Paranthropus(傍人)Homo(人)人亚科分类位置未定(Hominini,in certae sedis)Pan(黑猩猩)?十 Graecopithecus(希腊古猿)?十 Samburupithecus猴超科(Cercopithecoidea)猴科(Cercopithecidae)猴亚科(Cercopithecinae)猴族(Ce
32、rcopithecini)(现生 4 属)狒狒族(Papionini)(现生 5 属 2 亚属,化石 4 属 2 亚属)疣猴亚科(Colobinae)(内含位置未定化石3 属 2 亚属)疣猴亚族(Colobina)(现生 2 属 2亚属,化石 4 属)叶猴亚族(Presbytina)现生 4 属 6亚属)十维克多猴亚科(化石 2 属)十 Victoriapithecus十 Prohylobates始狭鼻小目(Parvorder Eocatarrhini)“树猿组”(“DendropithecusGroup”)十 Dendropithecus(树猿)十 Micropithecus十 Simiol
33、us十 Kalepithecus?十 Mabokopithecus?十 Nyanzapithecus?十 Turkanapithecus上猿科(Pliopithecidae)十上猿亚科(Pliopithecinae)十 Pliopithecus(上猿)十克罗乌兹猿亚科(Crouzelinae)十 Plesiopliopithecus(近上猿)包括十 Crouzelia十 Anapithecus十 Laccopithecus(池猿)亚科不能确定(Subfamily indeterminate)十 Dionysopithecus(醉猿)十 Platodontopithecus(宽齿猿)十原上猿科(
34、Propliopithecidae)十 Propliopithecus(原上猿)包括十 Aegyptopithecus(埃及猿)十 Moeripithecus(莫湖猿)十副狭鼻猴下目(Infraorder Paracatarrhini)十副猿科(Parapithecidae)十副猿亚科(Parapithecinae)十 Apidium(亚辟猴)十 Parapithecus(副猿)包括十 Simonsius(塞蒙斯猿)十夸特拉尼猿亚科(Qatraniinae)十 Qatrania十 Serapia十 Arsinoea十亚科不能确定(Subfamily indeterminate)?十 Biret
35、ia?十 Algeripithecus?十 Tabelia十渐新猿科十 Oligopithecus(渐新猿)十 Catopithecus人猿次目分类位置未定(Hyporder Anthropoidea,in certae sedis)十 Proteopithecus灵长目分类位置未定(Primates,incertae sedis)十 Petrolemur(石猴)以上分类是根据德尔森、塔特赛尔、范考瑞和布鲁克斯(E.Delson,I.Tattersall,J.A.Van Courering & A.S.Brooks),2000 年资料编定的。但其分类仅为多种意见中的一种,中国的许多灵长目化石的
36、分类地位,归并的与原研究者意见不一。【古猿】fossil apes 泛指除人科以外的各种化石猿类,甚至包括一些猴类化石的汉语俗名,不具有分类意义。来源于其属名的共同词尾 pithec(希腊文猴字)的意译。曾用以命名森林古猿、西瓦古猿、拉玛古猿及人亚科的南方古猿。但不加古字的化石猿类及猴类的译名更多,在化石猴类中,疑猴(Amphipithecus)曾被译为双猿,其他尚有埃及猿、副猿、上猿、原上猿、山猿等。属于人猿类的有肯尼亚猿、巨猿等。对一些不带 pithec 词尾的猿猴类化石在中译时为了明确其归属亦加猴或猿字,如猴类化石中的邦唐猴,猿类中的原康修尔猿等。高等灵长类或化石猿猴类的化石自 1856
37、 年第一次发现森林古猿化石起,已记载了近百个属约200 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印巴次大陆、欧洲及中国云南、湖北、广西等地,其地质年代属渐新世至更新世。所发现的化石多为牙齿和颌骨碎片。猿类牙齿的特点是,有巨大的犬齿,并高出于其他牙齿,口闭合时,上、下犬齿互相交错,上颌的门齿与犬齿间和下颌的犬齿及前臼齿间有齿隙,用以容纳相对的上、下犬齿。门齿粗大,凿状。前臼齿的外齿尖明显大于内齿尖;下颌第一前臼齿由于外齿尖明显增大,内齿尖缺失或很小,呈扇形。整个齿列呈 U字形排列,两侧大体平行。其主要代表有埃及渐新世的埃及猿(Aegyptopithecus)、原上猿(Propliopithecus);东非中新世的原
38、康修尔猿(Proconsul)和旧大陆的森林古猿(Dryopithecus)、西瓦古猿(Sivapithecus),拉玛古猿(Ramapithecus),意大利上新世的山猿(Oreopithecus),以及中国和印巴次大陆的上新世中期至更新世早期的巨猿(Gigantopithecus)。【类人猿】anthropoid 又称大猿。现生猿类的通称。因其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接大猩猩近,其形态特征及身体结构均与人相近,故名。为灵长目中最高等的动物。与猴类不同,无尾及颊囊,除长臂猿外亦无臀疣。其牙齿数目和结构,鼻子及耳壳的形状,眼睛的位置;复杂的大脑,盲肠蚓突,宽阔的胸廓和扁平的胸骨等均与人类相似;其他如
39、血型,怀孕时间(79个月,一般每胎仅生一子),寿命(可达几十年)等也均与人类近似。但其前肢长于后肢,半直立行走及臂行等特点又与人类有很大区别。现生猿类有生活在非洲中部、西部赤道附近地区的大猩猩(Gorilla gorilla)和黑猩猩(Pan troglodytes 及 Pan paniscus)以及生活在亚洲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的猩猩(Pongo pygmaeus)和生活在亚洲热带地区包括中国海南岛及云南南部的长臂猿(Hylobates)。猩猩有 1 属 1 种,黑猩猩有 1 属 2 种,大猩猩可分为山地大猩猩(Ggorilla beringei)和低地大猩猩(Ggorilla gorilla
40、)2 亚种,长臂猿有 1 属 4亚属 8 种。化石类人猿,生存于渐新世至更新世。中国南方更新世沉积物中曾多次发现长臂猿及猩猩化石。灵长类【近猴类】Plesiadapiformes 灵长目中平猴半目唯一的一个已绝灭的亚目。为灵长目的最原始类型,由平猴超科(Paromomyoidea)和近猴超科(Plesiadapoidea)近猴头骨组成。平猴类化石主要发现于北美晚白垩世至中始新世地层,欧洲晚古新世至中始新世地层亦有发现;近猴类化石发现于北美和欧洲中古新世至中始新世地层。近猴类适应于树栖生活,与真灵长半目的关系较远。头骨面颅前伸、吻长;脑颅较小,眼眶后缘略收缩,无眶后骨桥。在进化程度上,仅与有袋目
41、的负鼠(Didelphis)相当。近猴类中的普尔加托尔猴(Puergatorius)发现于美国蒙大拿州普尔加托里山及哈尔比齐山区的晚白垩世地层及早古新世地层,其臼齿略呈方形,每一侧有门齿 3 个,前臼齿 4 个;其余近猴类的牙齿均为近三角形,具钝尖 3 个,近猴复原图且门齿仅 2 枚、前臼齿仅 3 枚。近猴类具爪,适应于树栖攀缘生活。早期各类个体小,因未发现头后骨骼,仅知头长约 34 厘米。后期各类如近猴(Plesiadapis)重已达45 千克。臼齿低冠,三楔式,下中门齿增大,平伸凿状。指(趾)端具爪而无指甲。尾长。至今已有约 30 余属化石被发现,其中平猴超科有 2 科 2124 属,近猴
42、超科有 3 科 1012属。近猴超科化石在中国山东昌乐县五图组屡有发现,有 Asioplesiadapis(亚洲近猴)和Carpocristes(多脊猴)、Chronolestes(高辈猴)。近猴曾被译为更猴,不确。希腊词根“ples,plesio”作“近边” 、 “近来”解,而希腊词根“pleist”作“更多”解,因近猴类的特征,如牙齿、鼻孔等与后期灵长类差异较大,原始,故应采用近猴一名。【卷鼻猴类】Strepsirhini 又称湿鼻猴类。灵长目中的一个亚目,包括狐猴及已绝灭的兔猴类。兔猴类头骨【兔猴类】Adapiformes 灵长目真灵长半目卷鼻猴亚目中已完全绝灭的一个最原始的下目。化石发
43、现于北美及欧亚大陆的古新世及始新世地层中,一部分可延至渐新世或中新世,至今已发现 40 余属。兔猴类个体较小,兔猴类臼模式图头骨和面部较短,双眼前视,眼眶后部有眶后骨桥封闭,四肢细长,尾长。牙齿齿列中无齿隙,门齿正常生长,犬齿小而呈獠牙状,臼齿方形,低冠,上臼齿的次尖发育。中国曾发现兔猴类化石,如广东南雄古新世地层中的短吻石猴、云南禄丰中新世地层中的厚齿中国兔猴等,也有人认为山西垣曲的黄河猴、任村猴和河南卢氏的卢氏猴也可能属于这一类。蓝田猴(Lantianius)曾被置入兔猴类,后被认为是偶蹄类双锥兽类(dichobunid)的牙齿。现生狐猴【狐猴类】Lemuroidea 灵长目真灵长半目卷鼻
44、猴亚目中较原始的一个下目。个体较小,有长尾,四肢较细弱,具五指(趾),第一指(趾)可与其他指(趾)对握。吻部及下颌较长。臼齿丘型、低冠。最早的化石见于北半球热带亚热带始新世地层,至今仍生活于热带丛林,马达加斯加岛上种类繁多。现代代表有狐猴(Lemur)、大狐猴(Indri)、懒猴(Loris)等。化石狐猴已发现 14 属。在中国尚未发现归属于狐猴次亚目的灵长类化石。【中国兔猴】Sinoadapis 产自中国的中新世兔猴类。个体大。下 P4 高度臼齿化;下 P4 的长度比下臼齿的长度大;下臼齿短而宽,齿带只出现在齿冠的远中侧等特点区别于西瓦立克的两个属。目前有厚齿中国兔猴(Sinoadapis
45、carnosus)和石灰中国兔猴(S.shihuibaensis)。前者材料为同一个体的 P4M2 的左下颌和附 M1M3 的右下颌,产于中国云南禄丰晚中新世褐煤层,是迄今已知兔猴科的最晚记录。【短吻石猴】Petrolemur brevirostre 中国兔猴科一种小型狐猴形灵长类化石。仅发现带CM3 的左上颌碎块,发现于广东南雄油山大塘芋北西约 1 千米处,上古新统浓山组大塘芋段地层中。P12 已消失;上犬齿齿跟粗壮;P3 偏长,无原尖,代以一向后增强的内齿带;P4 横宽,具后尖,原尖较发育,上臼齿前尖和后尖位置较接近,原尖后棱弱,具齿带后尖;小尖弱或无,前附尖发育,内齿带连续,M3 不大,
46、退化。对其分类位置尚有不同意见。【穴居似兔猴】Adapoides troglodytes 发现于中国的小型兔猴。M2 长 2.65 毫米,宽 1.9毫米,M3 长 3.55 毫米,宽 1.8 毫米。下臼齿缺下后附尖,但具有深的下臼齿后尖槽以及连接下原尖和下后尖的强大的脊,推测上臼齿具有典型兔猴的进步特征。化石为保存有 M23的右下颌残块,产于江苏溧阳上黄的裂隙 B 的中始新世地层中。【卢氏猴】Lushius 发现于中国的个体较大的兔猴类。上第四前臼齿较第一臼齿小,半臼齿化。上臼齿横长,舌面狭短,小尖较小,附尖不太发育;M1 及 M2 有一中附尖;原尖远离齿冠舌面的边沿,后尖显著,但相对较小;第
47、三上臼齿小于第一臼齿,较第二臼齿更小;臼齿釉质层有垂直向的细褶纹;齿带在唇面几乎不发育,但舌面部分则异常发育。化石为带有第四前臼齿及臼齿的左上颌骨断块,产于河南卢氏孟家坡的,上始新统卢氏组底部绿色泥灰岩中。目前仅有秦岭卢氏猴(Lushius qinlingensis)一种,原研究者将卢氏猴归属于眼镜猴类。【斯氏黄河猴】Hoanghonius stehlini 特化的兔猴类,主要表现在上臼齿有发育的次尖和围尖,前脊直接与前尖内侧相连,前小尖前棱退化。上臼齿与其他黄河猴下齿列灵长类如此不同,下颊齿也相当特别。化石为保存有犬齿至下第三臼齿的左下颌骨,产于山西垣曲古城镇寨里村东土桥沟,河堤组寨里段中始
48、新世晚期地层中,原研究者曾将其置于眼镜猴类。【任村猴】Rencunius 产于河南渑池中始新世的兔猴类,与黄河猴关系较近。正模带 M23的右下颌骨。M23 通常比较短宽,M3 尤为显著;M2 三角座前后收缩,下前尖消失,仅存下前脊,连接下原尖和下后尖;下后尖有一明显的肋斜伸到三角座的中央,下次小尖相对唇位,与下内尖之间有较宽的“V”形谷,下次尖后棱较短。M3 下次小尖末增大成叶,舌位,不大向后突出。产于河南渑池任村南 2km 上河中始新世晚期沙拉木仑期河堤组任村段上化石层。仅吴氏任村猴(R.wui)一种。【疑猴】Amphipithecus 曾译双猴、双猿。分类位置未定的兔猴类化石,可能是狭鼻猴
49、类的祖先类型。化石发现于缅甸邦唐山曼德勒以北约 400 千米的莫冈附近。晚始新世地层,距今约 4000 万4400 万年。发现的化石为带有两个前臼齿和一个臼齿的左下颌骨。下颌体较短、深而粗壮,颏孔位置高且向前移,下颌联合部短。前臼齿呈双尖型,下第一臼齿的下次小尖位置近中央,下前尖小,跟座大。其下颌骨及前臼齿具进步特征,与狭鼻猴类相似;其臼齿的某些特征与兔猴类(Adapiformes)和始镜猴(顽猴)类(Omomyidae)等相似。它们被认为是最进步的古近纪灵长类,可能为猴类或狭鼻猴类的祖先。曾据其词头 amph 译为双猴,但 amph尚有个别的、可疑的、模糊不清等意,正确译法应为疑猴,示其分类位置不定。发现于同一山区的分类位置未定的另一灵长类化石是邦唐猴(Pondaungia)。化石为下颌碎块 2 块,带有下第邦唐猴右下颌碎块及 m2m3 一臼齿及下第二臼齿;上颌骨碎块带有上第一及第二臼齿。化石风化破损严重,使鉴定不能很确切,仅以与原上猿的某些相似和地理位置而认为系最早的狭鼻猴类。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发现新的化石才得以确立其灵长类特点。靠近下后尖的小的下前尖为兔猴类和其他原猴类的典型特征,深而厚的下颌体、近等高的跟座和宽的三角座等均属狭鼻猴类的典型特征。已磨耗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