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起源地主要有五种说法.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03998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明起源地主要有五种说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文明起源地主要有五种说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文明起源地主要有五种说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文明起源地主要有五种说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文明起源地主要有五种说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文明起源地 主要有五种说法 | 2006-10-11 17:44:04 | 来源:北京日报 目前,学术界对于中国文明起源地的观点主要有五种说法。 一是“满天星斗说”,即认为我国数以千计的新石器遗址可以分为六大板块;二是“两大集团说”,即前者以半坡文化为代表,属高原山岭型,后者以青莲岗系统文化为代表,属川泽湖泊型;三是“接触地带说”,即主张以阴山、秦岭、南岭三条山脉为标志划分出几个接触地带,找出各种文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四是“大小中心说”,即仍然坚持黄河文化是一个大的文化中心,在这一个大的中心之外也存在若干个小的中心;五是“辽河流域文化中心说”,赤峰的红山文化并非受黄河仰韶文化的影响才形成的

2、,远古时期并非落后于中原文化。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时间也有新说,有学者根据 20世纪后期中国考古发现的成果,将其上推到一万年之前,即分为“上下两个五千年”,上五千年是文明的起源过程,后五千年是文明的发展过程。上古时代的时间概念 | 2008-3-4 13:48:00 | 来源:华夏历史网 佚名一般上古时代是指文字记载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对世界各地上古时代的定义也因此不同。在中国上古时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时代。在两河流域和埃及一般指公元前 5000年以前的历史时代。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 中国上古时代传说的帝王有

3、: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帝挚,尧和舜。 目前史学界没有“下古”的概念。至于上古和中古的分界线,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根据目前最高史学权威中国通史(白寿彝总主编,22 卷本),上古和中古史的划分是以秦皇朝为界的,即先秦史就是上古史。中古就是满清皇朝 1840年以前,直至秦皇朝。第二种说法,是采用欧洲历史的学说,世界上古史是世界范围内的原始社会与奴隶制社会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而欧洲的奴隶制衰亡是以公元 476年为标志的。故此,第二种说法是公元 476年之前是上古史,之后是中古史。由于我国对上古、中古的划分尚有很大的分歧,主要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划分问题,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最后确

4、定。所以,暂时,我们就以中国通史为准了。 我国古书记载的上古确切年代,只能上推到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开端西周晚期共和元年(公元前 841年)。1989 年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出版,避开了古史分期问题,代之以时间意义的“上古时代”、“中古时代”。 白寿彝在题记中说:“从历史发展顺序上看,这约略相当于一般历史著述中所说的奴隶制时代。但在这个时代,奴隶制并不是唯一的社会形态。我们用上古时代的提法,可能更妥当些。换言之,可以简单归纳为:远古时代:五帝上古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中古时代:秦汉至清中华民族的起源 | 2006-10-19 11:42:27 | 来源:来源不详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

5、古老的文明之一,而中华帝国和其它古文明帝国一样,从小小的原始部落和小小的地区,不断的和其它的部落联合,融化和扩张,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帝国。当研究其它的古文明时,现代人一直不能解读他们祖先的文字,以致难以了解自己的文明之始末,而现代的中国人却能读通几千年前的文字,了解中华祖先的文化。因为我们中华文明是世上唯一的统一和连续的文明,中华文明的发展当然有受到外族的侵入,中国也曾经被外族统治过,但是,不是我们要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文明,相反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不具侵略性,而博大精深的文明,所以,入侵者自己总是迅速的完全的被我们所同化,融合,使我中华文明更趋先进,更具活力。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们的祖

6、先吧。自公元前三千至前二十一世纪,是中国文明初起的时代,有三皇五帝之说。三皇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伏羲,女娲,神农。传说伏羲氏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致嫁娶,以丽皮为礼,创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而已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文字,就约在五千年前,因此,伏羲氏确实应该是中华文化最早的代表。女娲是在伏羲氏以后为天下共主,他作笙簧,是音乐的开始,传说她练石以补天,聚芦灰以止滔水。神农氏(炎帝)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传说他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又创造了五弦琴,开始蜡祭和市场。看来,至他开始,中华民族开始进入农耕社会。五帝乃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姓姬(或云公孙),号轩辕氏、有熊氏,原

7、居于西北,后迁徙至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一带。炎帝传为神农氏,姜姓,号烈山氏或厉山氏。时南方强悍的九黎族,在其首领蚩尤率领之下,和炎帝争夺黄河下游地区,炎帝失败,向北逃串,向黄帝求救,并结为联盟。黄帝统帅炎、黄二部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大败蚩尤,结果蚩尤被杀。涿鹿之战后,炎黄两部落发生战争,黄帝击败了炎帝。从此,中原各部落咸尊黄帝为共主,炎、黄等部落在黄帝的领导下融合成华夏民族。故中华民族素自承为黄帝后裔,又因炎、黄两部落融合成华夏民族,故也称为炎黄子孙。黄帝之后,最著名的共主有唐尧、虞舜、夏禹等人。禹系夏后氏部落之领袖,姒姓,又称夏禹、大禹。相传尧的末年,洪水泛滥

8、,禹父奉命治水,花了九年时间而一事无成,而被尧处死。及舜即位,禹奉命继其父治理洪水。禹用疏导的方法,广修沟渠,终于根治了水患,从此成了华夏民族的英雄人物,被称为大禹。黄中华民族的起源 | 2006-10-19 11:42:27 | 来源:来源不详帝,女娲,神农,唐尧、虞舜、夏禹 许家窑人是 1976至 1977年在山西省阳高县许家窑村附近的断崖上发现的,大约有十多个男女老少不同的个体。其既有一定的原始性,又有接近现代人的特征。其年代大约也在十万年前。此外在各地还发现有不少属于古人阶段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中国境内的猿人猿人遗迹 中国是人类起源和成长的摇篮之一。在云南开远、禄丰等地,已经发现了拉

9、玛古猿化石,这是 800万年以前正在形成中的人,说明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经过现代科学研究,约 300多万年前,人就完全形成了,这就是早期猿人。到约 200万年或 150万年前时期,又发展为晚期猿人。1965 年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属于晚期猿人的两颗门齿化石,经测定距今已有 170万年。1961 年以后,在山西省芮城县附近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经测定距今至少有 180万年。说明早在170万180 万年前,中国境内已有猿人活动。比元谋人稍晚的古人类化石和遗址,在中国各地都有许多发现。1963 年,在陕西省蓝田县陈家窝发现一个完好的猿人下颌骨化石;次年,又在公王岭发现一个不很完整的猿人

10、头骨化石。前者约在 65万年前,后者约在 75万年到 80万年间。蓝田猿人的眉脊骨特别粗大,前额低平,嘴部突出,牙齿较大。脑壳较厚,脑量较小。头骨枕部宽阔而圆钝,外形轮廓呈楔形。这都说明他们的体质还有较多的原始性。猿人遗迹 中国是人类起源和成长的摇篮之一。在云南开远、禄丰等地,已经发现了拉玛古猿化石,这是 800万年以前正在形成中的人,说明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经过现代科学研究,约 300多万年前,人就完全形成了,这就是早期猿人。到约 200万年或 150万年前时期,又发展为晚期猿人。1965 年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属于晚期猿人的两颗门齿化石,经测定距今已有 170万年。1961 年以后

11、,在山西省芮城县附近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经测定距今至少有 180万年。说明早在170万180 万年前,中国境内已有猿人活动。比元谋人稍晚的古人类化石和遗址,在中国各地都有许多发现。1963 年,在陕西省蓝田县陈家窝发现一个完好的猿人下颌骨化石;次年,又在公王岭发现一个不很完整的猿人头骨化石。前者约在 65万年前,后者约在 75万年到 80万年间。蓝田猿人的眉脊骨特别粗大,前额低平,嘴部突出,牙齿较大。脑壳较厚,脑量较小。头骨枕部宽阔而圆钝,外形轮廓呈楔形。这都说明他们的体质还有较多的原始性。会组织 母系氏族公社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它的全盛时期,普遍形成了较多人口、规模较大的长期定居

12、的村落。像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处就是比较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迹。临潼姜寨原始村落遗址,位于骊山脚下临河东岸第二台地上,面积达五万平方米。这个村落遗址有着严格的布局。两条壕沟将整个村落分成居住区和墓地两个部分,沟外母系氏族公社的确立 血亲婚配逐步受到限制,氏族逐渐形成。新人阶段氏族制的第一个时期即母系氏族公社就完全确立了。当时,一个母系氏族公社有一个共同的女祖先。由于全体成员只能确认各自的生母,所以成年的妇女都一代一代地成为确定本氏族班辈世系的主体。成年的男子则分散到其他氏族寻求配偶,实行群婚。每个氏族公社内部,存在着按性别和年龄的不稳定的分工。壮年男子担任打猎、捕鱼和保护集体安全等需要较大

13、体力的事务,而采集食物、看守住地、烧烤食物、缝制衣物、养老育幼等繁重任务,都落在妇女的肩上。她们是氏族公社原始共产制经济的主持者,又对确定氏族的血亲关系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母系氏族公社构成的特点。这样的社会结构是与当时极端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因而通行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发展阶段中。像峙峪、山顶洞等遗址,就反映了当时母系氏族公社的发展情况。为三片墓地,沟内为居住区。居住区内有一个面积约四千多平方米的中心广场,在广场周围的四个方向分布着五个建筑群。每个建筑群各有作为主体的大型房屋一座,附近分布着十几座或二十几座中小型房屋。所有房屋的门向均朝着广场。在有的建筑物附近分布着一些储藏东西的地

14、窖群或埋葬小孩的瓮棺葬群。这样的一个村落,就是一个母系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原始农业生产 从上述众多遗址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来看,可知在距今七八千年到五六千年之间,以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为中心,在全国范围内,母系氏族公社已经普遍发展和繁盛起来。原始农业 以农业为主的多种经济活动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氏族公社,比其它地区发展得较早和较快一些。这些地区众多的氏族公社,大部是长期定居在河流岸边或近水的台地上,形成人口众多、规模较大的村落。各地的氏族公社,都是依靠氏族组织的力量,使用磨光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经营着以耜耕为主的原始农业生产。在北方黄土地带,主要种植耐旱而自

15、生力较强的粟类作物。在半坡和其它仰韶文化遗址的窖穴、房屋和墓葬中,经常发现有粟或粟的皮壳。说明粟在七八千年以前就成为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父系氏族公社的产生母系氏族公社经历了它的全盛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日渐加速,男子的劳动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主要的生产部门中逐渐占居主导的地位,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社会财富日渐增多。于是对偶家庭逐渐向一夫一妻制家庭转化,母权制自然过渡为父权制。父系氏族公社逐渐形成了。从此,以父权为中心的个体家庭成为与氏族对抗的力量,原始社会逐渐趋于解体。婚姻形态的变化 男子依靠经济上的优势,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于是,他们必然要求按照男系计算世系、继承财产,母权制

16、的婚姻秩序遂被打破。原来对偶婚制下的从妻而居的传统,为一夫一妻制所取代。最初,这种小家庭依附于父系大家庭。生产进一步发展后,小家庭便有了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一夫一妻制下,妇女的劳动局限在家庭之内,以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为主,女子在家庭经济中遂居于从属地位。原始农业的发展 发达的耜耕农业是主要的经济部门。当时的人们使用大型磨光石刀、斧,垦辟耕地。他们又把磨得扁平的石耜加宽延长,钻孔装上木柄,用作主要的翻土工具。此外,还有改进了的骨耜和双齿木耒。到龙山文化后期,又出现了用人拉的三角形石犁。各地还出土有各式的石锄、蚌锄和其它的耘田器,这是中耕锄草的农具,说明田间管理有了加强。在长江下游发现有水利灌

17、溉的遗迹,这是适应稻作的特点,说明已经初步掌握水利和施肥的技术。收获工具也有比较显著的改进,在已有的半月形石刀和蚌刀的基础上,还将石刀不断加长,穿孔不断增多。南方的水稻种植更为普遍。今天南方各省区的许多地方都发现有稻谷或稻谷的遗迹。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家畜的饲养也有显著的发展。主要的家畜,除猪、狗、牛、羊之外,还有马和鸡,后来的所谓“六畜”,当时已经齐全。渔猎和采集在经济生活中仍占一定的地位。在北方的龙山文化遗址,发现有各式箭镞、网坠和鹿、麝、狐、虎、鱼等动物骨骼。渔猎仍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原始文化和宗教在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陶器上,都发现有笔划整齐规则的图形刻划,比关中仰韶文化的刻划符号

18、有了显著的进步。这些刻划,已经发展成为早期的图像文字,当是我国古代文字形成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江苏连云港市郊将军岩发现有一处岩画,主要内容为人面像、农作物、兽面纹以及各种符号。此外,还有类似太阳、星象的图案。兽面纹的构图和山东、苏北地区龙山文化中玉锛上的兽面纹饰相比较,显得十分简略、粗糙、古拙。这一重要的艺术创造,直接反映了四千多年前东方沿海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面貌。在河南淅川下王岗仰韶文化晚期遗址里,发现有卜骨。龙山文化的许多遗址,卜骨的出现就比较普遍了。这些卜骨,大都是用猪、牛、羊的肩胛骨刻成。占卜的风气在当时已经盛行,掌管占卜从事宗教迷信活动的巫师之类的人物当已出现。此外,这一时期,崇

19、拜女性的现象转为崇拜男性,可由各地出土的陶、石祖获得证明。制陶技术制陶业从制陶技术、陶窑结构到经营管理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快轮,用快轮塑造的陶坯,器形规则,厚薄均匀,生产效率大为提高。陶窑的结构有了很大的改进,窑室扩大了,可以烧制大型的陶器或一次烧成数量较多;火膛加深,火口缩小,支火道和窑箅孔增多,既加强火力,又使窑室受热均匀。同时,原始人还掌握了在高温下严密封窑的技术,使陶坯的铁素能够充分还原,烧成灰色或黑色的陶器,质地坚硬紧密。烧制的温度有的高达 1000,一般都在 950以上。这种高温操作技术,为金属的冶炼打下了基础。中原地区在五千年前,中国进入了所谓的传说中的“英

20、雄时代”。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大都进入部落、部落联盟阶段。透过有关这一时期的传说记载,可以大体窥见到从原始社会解体到国家产生阶段的社会变革的过程。夏夷诸部的分布和发展 在大河中下游的沿河川盆地、峡谷、大平原及其附近的丘陵坡地,号称膏壤沃野,从很早的时候起,就有不少的氏族部落不断开发了这些地方,经营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多种经济生活,因而这一地区成为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中心地区,通称为中原。炎黄帝等英雄的传说 社会生产不断发展,部落组织日益增多。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亲属部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进而产生了部落联盟。在私有制度的刺激下,部落联盟的各级军事首领不断加强了战争活动,涌现出一些英雄人

21、物。司马迁编写五帝本纪,列为史记的首篇。这个五帝时代,实际上就是我国历史上的英雄时代。列在五帝之首的黄帝,就是这个英雄时代的第一个代表人物。当时,诸夏之族已经发展到大河南北的大平原西部边缘地带,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群大约在太行山东麓的河内地区,以黄帝为首的姬姓部落群大约在嵩山之外的外方地区,他们各自结成亲属部落联盟,继续向东方发展。东方的风、嬴、偃诸姓部落群也由汶、泗一带活动到大野泽周围,其中势力比较强大的蚩尤部,一度成为东方部落联盟的最高军事首领。他与炎、黄诸部在相互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下,发生了越来越剧烈的武力冲突。最后,炎、黄诸部完全联合起来,黄帝成为诸夏之族的最高军事首领。在黄帝的统率下

22、,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结果,蚩尤失败,黄帝成为结合夏、夷诸部组成规模更大的部落联盟的最高首领。从此,华夏族成为不断融合中原各地众多部族的核心力量。黄帝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尊崇为不断扩大的华夏族的共同祖先。世袭王权的形成在由各部落领土融合为民族共同领土的发展过程中,各级军事首劣诩在不同程度地为争夺权势而展开斗争,他们分布在各地,各自占有一定范围的领土,其中势力比较强大的,成为一方之霸(伯),部落联盟的最高军事首领必须得到这些首领人物的支持,或者用武力压服他们,地位才能保持稳固。如传说的陶唐氏的首领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经常要“谘四岳”,即征求一部分势力比较强大的部落首领的意见。其中特别

23、是号称为“太岳”的共工氏和崇伯鲧等人的势力最为强大,更需要得到他们的支持。有虞氏的首领舜,能接替尧取得最高首领地位,首先是得到高阳氏之族号称为“八恺”和高辛氏之族号称为“八元”的十六族首领的拥护,接着又用武力打击了所谓“四凶族”,压服了共工氏和崇伯鲧等反对势力,巩固了统治权力。同时,又继续深入丹汉地区,征伐三苗,进一步扩大他的武力征服范围。在对内对外战争日益繁剧的情况下,众多的部落首领逐渐转化成为世袭贵族,建立世袭王权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了。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一般认为他们应该属于蒙古人种。基本上,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對“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義。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 三皇燧人、伏羲、神农伏羲、女娲、神农伏羲、祝融、神农伏羲、神农、共工伏羲、神农、黄帝最后一种说法由于尚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最古的三位帝王。此外,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王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宓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