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佛教元逻辑中的人生智慧.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06034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剖析佛教元逻辑中的人生智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剖析佛教元逻辑中的人生智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剖析佛教元逻辑中的人生智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剖析佛教元逻辑中的人生智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剖析佛教元逻辑中的人生智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略浅禅宗元逻辑中的人生智慧元逻辑,是在希尔伯特的元数学概念及其形式主义数学的启发下发展起来的,主要研究逻辑本身的特征:一致怀、完全性,可判定性。在中国禅宗中包含着许多元逻辑的思想。这种思想是通过对任意给定概念的双遣双非体现出来。禅宗接引众生的方法很多,有时当头棒喝,有时反诘追问,有时有无不定,有时暗示含蓄,等等,形成不同的宗风家风,但从逻辑表述的角度来看,大致上都是通过“悖论”之疑来启发后学者。悖论是在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的结论,但是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一种方法。具体的逻辑悖论形式,归纳起来大致有:自指式悖论、回互式悖论、三关式悖论、离四句悖论等。通过这四种悖论方法,我们可以从中启发人生的

2、智慧。一、自指式悖论这种形式的构成与我们对于某些语句可以自我指称的认可密切相关,其一般格式为:命题:AX,读作“本命题 A 蕴涵任意命题 X”。允许这样的陈述形式,本身就已经蕴涵着任意命题 X 均为真,于是导致悖论。由此可以得出,正因为有这样的悖论结果,才可以揭示“一真一切真”的结论,说明正是一切无分别的禅境。这种自指式悖论的语言陈述,在禅师的具体运用中有丰富的表现方式。1、 肯定性自指这是从正面肯定地回答对方所提出的疑问。在禅宗中有则公案便能说明这一点。赵州从谂拜禅师未纳戒,便前往池阳,参礼南泉普愿禅师。从谂问南泉“什么是道?”南泉答:“平常心是道。 ”从谂问:“道可以衡量、判断吗?”南泉云

3、:“心一趋向,那就背离了道了。 ”从谂问:“如果不这样思考,那怎么知道已经达到了道的境界呢?”南泉云:“道不属于知,也不属于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如果真正达到心不趋向于道,那境界就像虚空一样,廓然无物,荡然豁然,怎么可以强作孰是孰非的评论呢?”赵州从谂言下顿悟,心如朗月。当时,赵州作为一个年轻的和尚,还需要南泉的指点。赵州问:“什么是道?”用了一个虚幻的字眼来表示他所追寻的真理。你会怎样告诉别人那伟大的道,其实就是在我们脚下的人行道?南泉试着说:“平常心就是道” 。如果你认为道是虚幻和精神上的,那有什么,你的平常心离它更远呢?禅修就是尽力使这些看似悖论的事物相一致。如果这就是道,为什么会

4、觉得它不像呢?你一直在期待什么呢?“道可以衡量、判断吗?”赵州想知道,如果平常心就是疲乏,我怎样修行?南泉回答:“心一有趋向,那就背离了道。 ”你追求一些东西表示这些是你现在没有的。那你有多大机会能找到它?现实是你需要付出努力。尽管环境际遇是不能挑剔等待的。待机而动往往是虚度光阴。人的一生是虚幻、短暂的;至多不过百年。在如此短促的人生中,愈是刻意追求虚无的东,俞愈会过得空虚,把握当下,是最实际,最有用的。我们不能改变周围的世界,那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尽量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对自己的现在要感到满意,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明天,好好享受生活给你的一切,安心做好眼前的事情。这里,南泉所说的“无记

5、”是指不能断定为善还是为恶,是有碍于修习佛法的一种情形。有人认为现代社会是理性崩溃的时代,善恶的标准变得混乱不堪,但很多现代人最热衷的一件事依旧是评判善恶,并被混乱的善恶标准所左右,明明是出于一种自私、狭隘、愚蠢的目的,这些人却总能根据自己界定的善恶标准为自己找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其实善恶之间取决于一心,关键在于我们用怎么的心态去生活。公案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用平常心来待人处理,平常心不仅能使我们对待周围的环境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而且以平常心观不平常,则事事平常,事事顺心,无时不乐,无时有忧。真正的平常心就是享受生活中的平凡和简单,所以说世界

6、上没有低贱的工作,只有低贱的人。2、反问自指这一类自指常常禅师主动地进行反问,让对方从侧面启发其中的道理。唐代佛光禅师修行参禅专心致志,四方僧侣禅客纷纷前来拜访请教。但是每当弟子前来通报有人向他学道时,他总是反问:“谁是禅师?”佛光禅师专注禅理,即使在吃饭时,也在思考。弟子见他手拿碗筷不动,就时常提醒他:“师父!吃饱了吗?”他竟然忘记自己在吃饭,反问弟子:“说什么?谁在吃饭?”可见其专致的程度,甚至于身体力行,进行农作时也不分心。有一次,弟子担心他太累,提醒他:“师父!您真是太辛苦了!”佛光禅师却反问道:“谁太辛苦了?”一天,佛光禅师的弟子大智出外参学 20 年后归来,向师父汇报自己的参学体会

7、,佛光禅师带着欣慰嘉勉地听着。最后大智问:“师父,这些年来,您生活得怎么样?”禅师说:“好啊!天天诵经修道,说法著述,每天都在法海中遨游。成界上没有比这种更欣悦的生活了。每天我都忙很开心。 ”大智关心地说:“师父,您也应该多注意休息!”两人谈到半夜,佛光禅师对大智说:“你先休息吧!等明天天亮,我们再谈吧。 ”第二天清晨,大智还在睡梦中,就隐隐地听到师父的阵阵诵读声。到了白天,佛光禅师更忙,没有一丝空闲,不是接待前来拜佛参禅的人,就是执笔披阅弟子们的民卷和撰述讲稿。大智实际忍不下去,并问:“师父!分别这么多年,您每天都是这么紧张地生活吗?怎么不见您衰老呢?”佛光禅师笑道:“我可没有时间想到老啊!

8、”这样的反问自指,告诉我们原来一个人只要具有忘我精神,就能让自己闪耀出永恒的光芒。的确,忘我是一种精神,也是力量的源泉。忘我,就是除了事情本身其他一律忘掉的境界,那是一种超然,一种物我两忘。忘我也代表不屈不挠,坚持到底。当你对某件事能够达到忘我,你也就能发出无比的毅力和意志力去实现它。当你进入忘我的状态,你能够充分把握此时此刻,真正地享受并欣赏你在做和你所拥有的一切事物。世上无所谓高尚的职业,也无所谓低贱的职业。人对于工作常有三种心态:一是工作是苦差事;二是工作是养家糊口的饭碗;三是工作是人生一种伟大的享受。毫无疑问处于第一种状态的人是可悲的,处于第二种状态的人可以理解,但是也很可怜。只有第三

9、种状态,才是我们人人应该追求的境界。当每个人都将工作当成一种快乐,而不仅仅是养家糊口的饭碗,那么,他就能一心一意工作,把当作场当作修行的道理,那么,所有的烦恼、痛苦、困难和压力等,都将成为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的最好动力,就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最大的价值和作用。3、隐含性自指这一类是通过悖论的显现,来暗示不可言说的真性,或者说来显现超越逻辑思维和语言描述的佛性、自性。唐朝时,有位石巩禅师接引学人慧藏。慧藏原以打猎为生。一天,他追赶一只鹿,把鹿射了一箭,鹿很痛,就带着箭奔到马祖庵中来。慧藏一直追到寺庙,遇见马祖禅师,便问:“你看见一只鹿跑过去了吗?”马祖反问:“你从事什么职业?”“打猎。 ”“你解箭

10、吗?”“解箭。 ”马祖又问:“你一箭能射几个?”慧藏答道:“能射一个。 ”马祖便说:“你不解箭。 ”这个猎人非常气愤地说:“你说怎么样才叫会射箭呀?”禅师说:“你一次只射一个。 ”猎人反问说:“你懂射箭吗?你一箭能射几个?”马祖答:“我一箭能射一群。 ”慧藏说:“我一次射一个,你怎么能一次射一群呢?你讲话不实在,一支箭一次只能射一只动物,你怎么能够射一群呢?”禅师说:“彼此都是生命,如果你真正会射箭的话,不应该射杀动物,你应该把你智慧的剑面对自己的心去射。善于降服其心的人,才是真正善于射箭的人。 ”慧藏说:“你要我自射,但没有下手处。 ”马祖便说道:“你无始劫以来的无明烦恼,今天都算断绝了。

11、”慧藏言下大悟,抛下弓箭,礼拜禅师,出家为僧。“解箭” ,就是指理解射箭之道。慧藏禅师原本是一个猎人,他的本性中有一颗怜悯心,但他的贪欲蒙蔽了心智,只知晓小的怜悯,不知对有情众生的慈悲。同样,有时我们因总把眼光放在外界,追逐于自己所想的美好事物,常常忽视了自忆的本性,在利欲的诱惑迷失了自忆,所以才终日心外求法,患得患失。如果能明析自己的本性,坚守自己的心灵领地,又何必自悔自恼呢?做人首先要做自己,首先要认清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这样,才真正算是自己的主人。二、回互式悖论这一类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属于肯定性回互,这是一种出语尽双,来去要因。其形式为:“问:什么是 A

12、?答: B。再问:什么是 B?答:“A。 ” 有人问荷泽神会禅师:“什么是常?”神会答:“无常就是常。 ”又问:“我今问的是常,为何答无常就是常呢?”神会说:“因为有无常,人们才说常,如果没有无常,也就没有常。 ”意思是说,常的意义要通过无常来说明,没有脱离无常而独立存在的常。同样,无常的意义也必须要由常来解释,也没有离开常而孤立存在的无常。常与无常是相对而存在,两者只有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非常非无常的意义。人最富贵的是生命,人生有苦有乐,太苦了,当然要提起内心的快乐;太乐了,也应该明白人生苦的真相。热烘烘的快乐,会让人乐生悲;冷冰冰的痛苦,会让人苦得无味。人生最好在苦与乐中调出滋味,过不苦不

13、乐的生活,关键在于调整自己的心态。 “无常就是常”说得多好啊!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听多了,这是认命,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能把无常当成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虚心接受,凡事拿得起放得下,不执著于得失,不拘泥于成败,如此在生活中才能不浮俗世,适性随缘,清清净净过一生。第二种形式属于否定性回互,形式为:“问:什么是 A?答:B。再问:什么是 B?答:不是 A。 ”药山禅师在参禅打坐时,有人问:“师父!你在那里思量什么呢?”禅师答:“思量个不思量。 ”又问:“不思量如何思量?”答:“非思量。 ”“不思量”的意思是指我们以有色眼光判断之前的本来面目、那些质朴而清纯的事理。我们只有把身心沉浸在不思量中,才能获

14、得正确的认识,就是闭上双眼,驱散心中的杂念,集中精神,然后用心凝视自己要创造的事物。人的眼睛通常有一百五六十度的视野,如果盯住一点来看,其他的事物就会被排除而不见。如果为了能看清四周的一切,眼睛只好时常左右移动,如此看到的事物十分杂乱,心情也就无法安静下来,最后什么也看得不透彻。“不思量”就是“观”无形的物,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就无法掌握事物的真相,也不会产生新的创意。苏乐坡有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由于我们所观察的角度不同,导致所看的景象也有所差异。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不要为形式和观点所拘泥,要从各种客观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拘泥于自已主张的人都是出于将自己的看法绝对化的狭隘心理,

15、常常会产生“晕轮现象” ,所以我们对事应该培养出“不思量”看法才行。三、三关式悖论“初关”破世俗有而说无,是一非;“重关”破出世无而说有,是再非;“牢关”破有又破无,是双遣。在金刚经中有段禅悟的三段式,其句式为:所谓某某,即非某,是名某某。一般的含义为:所说的某某现象,空无自性,所以“即非某某” ;而称之为某某,只是假名,所以“是名某某” ,就是一种“三关”模式。如金刚经中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此句省略了“是名佛法” 。意思是说,所说的佛法,空无自性,即非佛法;只是假名,是名佛法。相关的还有一种说法:佛法犹如手脂,手指可以用来指示月亮所在之处,佛法可用来指示真理所在之处,但手指本身不

16、是月亮,佛法本身不是那被指的真理,只是一套名相体系。道元景德传灯录中记载:从漪上座行脚到汝州西院,时常自叹道:“莫道都是会佛法人,找个举话的人也没有?”西院思明禅师听后不吱声。一天在法堂时,西院召唤:“从漪!”从漪闻声抬头。西院说:“错。 ”从漪前进三两步,西院又说:“错。 ”从漪索性走近前,西院又说:“刚才两错,是上座错,是西院思明的错。 ”从漪答:“是从漪错。 ”西院思明禅师说:“错!错!”于是说道:“上座且在这里过夏,待共你商量这两错。“从漪觉得没趣,便离开了西院。从漪后住相州天平山,每举前话时,就说:“我行脚脚被恶风吹到汝州,有西院长老勘我,连下两错,更留我过夏,待与我共商量。我不知道

17、怎么是错,我启程向南方去时,早知道错了。 ”“莫道都是会佛法人,找个举话的人也没有?”自己说大话捅娄子,怪谁?行脚之人,还肚子还装得满满的自认为是禅,到处放轻簿,不栽跟头才怪!因此,在生活中,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也会以同样的态度来对你进行回报。四、离四句悖论“离四句”是禅宗对世间的认识方法,是指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四句。四句并非缘起,但是却表达的了缘起的含义。所描述的形式是:说了“无”再说“有” ,说了“非有非无” ,再说“亦有亦无” 。比如你是学生来参禅,我是禅师。你来参,我要给你洗洗脑子,要打掉、去除你那些常规的认识。当你来参禅时,我拿起一只茶杯

18、来问你:“这是什么?”你不假思索地会说:“是茶杯。 ”这时,你会当头一棒:“你答错啦!”因为茶杯是因缘所生,无自性,之所以称为只不过是中国人的称法而已,其他国家的人不一定叫茶杯。你参了一会儿,我再指着茶杯问:“这是什么?”你接受刚才的教训,会说:“这不是茶杯。 ”我又会喝道:“你真眼说瞎话,这明明是茶杯,这怎么不是茶杯呢?”你说它是茶杯,在本来的事物上,你又给它增加了一个东西,这是“增益谤” 。但你现在说它不是茶杯,又给它减了东西,这是“减损谤” 。你脑子还没有洗干净,还要继续参。你再参了一会儿,我还是问同样的问题,这时,你记住前两次所说的是茶杯和不是荼杯都不对,便说:“既是茶杯,又不是茶杯。

19、 ”“错!”又是一棒。你回答又是又不是,自相矛盾,这是“相违谤” 。我举杯问:“这到底是什么?”你想了半天才回答:“非是荼杯,非不是荼杯。 ”你这是在想当然,简直是在开玩笑,这是“戏论谤” 。对于上述,我们用公式:是茶杯有句肯定增益谤不是茶杯 无句 否定减损谤也是荼杯 也不是荼杯 亦句 矛盾相违谤非是荼杯 非不是荼杯 非句 不定戏论谤由此可见,如果我们用语言回答问题,不论怎么讲,要么是有句,要么是无句,要么是亦句,要么是非句。无论你说什么,这世上的话是一定离不开上述四句。这说明我们的语言和逻辑思维是有局限性的。四句并非反对一切语言表述的形式,以表达所谓的“实相” 。也不是否认既非肯定,又非否定

20、,亦非矛盾,也非不定,这样子的离开了四句,一切都不对,都要把它放掉。神会参拜六祖慧能时,慧能问他:“你从何处来?”“无所从来。 ”“何不归去?”“无所来,也无所归。 ”“那你千里迢迢地跋涉而来,有没有带来你最根本的东西吗?“带来了。那就是我的生命本真。 ”慧能又问:“那你岂不很辛苦?”神会答道:“不,来来去去只是肉身。生命是无住的,住就不是生命,见就不是本性。”慧能对他的回答很满意,就会心一笑。这时,神会便问:“请问,师父坐禅时是见还是不见?”慧能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身边的拂尘打了他三下,然后问他:“我打你是痛,还是不痛?”“我感觉又痛,又不痛。 ”“那么,我是又见,又不见。 ”神会像抓住把

21、柄似的,立即问道:“什么是也见,也不见?”慧能讲解道:“我见,那是因为我经常见到自己的过错;不见,是因为我不见他人的是非善恶。至于你,不痛的话就说明你像木石一样没有知觉;如果是痛了,就说明你像俗人一样会有怨愤之心。见和不见,都是两边的执著,所以我又见又不见。而痛和不痛都是生灭的现象啊!你还有见到自性。 ”神会听了万分惭愧,就向慧能行礼救解自性之法。慧能十分耐心地教导神会说:“你自己心迷不见,却来问我见与不见,实是外求,入了魔道。要明见自性,就要自己去悟,我悟是不能代替你悟的。这就是照性自明。你明白了吗?”禅的解脱和境界除了由于无执外,还因为它的无别。在这则故事中,见与不见是没有分别的。因为他们

22、都是执,都是偏,那样我们就陷入了魔障。悟道要靠自己,不可依赖别人。迷茫并不是别人或外界造成的,迷茫的是我们自己。一旦看清了自己的心性,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自然就有了方向和动力。同样,这也告诉我们不能只注重形式。有内容必有形式,但是形式不是惟一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旧的形式如果不能很好地为内容服务,那就应当抛弃它、改革它,而不应当拘于它。不注重内容的突破,只在形式上做文章,就等于自己给自己上枷锁,这样会大大影响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通过以上的分析,禅宗逻辑思想的最大特点,就是同一律的绝对化,并由此否定了排中律和矛盾律,通过不一致的悖论来达成完备性的顿悟,因而只承认顿悟的知觉能力,摈弃一切概念分别、否定一切的语言运用。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相信,自己就是一座宝藏,之所以没有被人发现,是因为埋藏得太久、太深。每一个人都应该坚信,自己就是一颗钻石,之所以没有被世人认可、发光,是在为没有遇到鉴赏宝石的良师。每一个人都应该自信,自己就是一匹千里马,到今天还没有被伯乐发现,是因为伯乐太少、太忙。每一个人都应该要突破自己,去为个人的成功努力,努力一定会见证自己的成长,获得人生的大自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