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台铃电动车是中国制造中的“德系” 品牌世界轿车制造分“ 日系” 和 “德系”两大阵营。本来,就轿车发展史来看,日本轿车是步德国轿车之后尘。俗话说, “青出于蓝胜于蓝” ,依靠模仿起家的日本汽车凭借小巧玲珑的特点席卷全球,但在一些论坛上看到过不少关于日本车在紧急情况下的糟糕表现,从丰田跌落“世界第一”神坛的黯然神伤就可见一斑。追踪溯源,小日本二战时零式战斗机和航母在防护性能上就很差,很容易被摧毁,而且不注重保护乘员的生命。相反,德国轿车在安全系数上就要比日本车强一些。因此,在中国代表身份尊荣的奔驰、宝 马、大众、保时捷、奥迪、劳斯莱斯等就比本田、丰田、雷克萨斯、皇冠、三菱等品牌受欢迎得多。原因
2、很简单,就是“ 德系”轿车经久耐用,质量好得多。中国电动车行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也做到了“ 世界第一”。但是,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也分“日系”、“德系”两个流派。日本车的制造理念就是不如德国品牌关于汽车的概念,欧洲人想的是我用它横贯欧洲不能有问题,美国人想的是我从美国的东海岸开到西海岸它得好使。而日本人在回答中国人责问为什么使两年以后到处都是毛病时,是 这么说的:“在日本,你就是天天住在车上,一年也就跑一万公里。谁能想到你一年就跑五万公里!日本人开3年就换车了,你非得开15年,你怨谁?” 2欧美人发明汽车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从无到有的想象、钻研。日本人学做汽车是为了赚钱。所以他把别
3、 人车上有的拿过来模仿时更多的琢磨怎么做更便宜!日本车打入美洲市场是在能源紧张,油价上涨的70年代,它最省油。 大家知道车怎么能省油么?车轻(风阻系数并不是最根本的因素,因为风阻系数的作用是与速度有关的)。为什么在日本车迅速占领市场的时候,欧美人(特别是德国人)却不生产同样省油的廉价车与其竞争呢?是因为他们造汽车的目的不一样。德国人在想让汽车轻的时候想的是把钢板换成铝合金,这一下成本高得吓人。日本人在想让汽车轻的 时候直接把2个厚的钢板换成0.8的。结果是既降低了成本又省了油。 德国人真的没想过这么做吗?真个这么笨吗?德国人真的没想过这么做,但却绝不是笨蛋。 前面说了,因为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
4、造成了二者 对汽车概念的理解不同,又说明了二者造汽车的目的不同。结果造成什么直接的结果呢?举个例子:两个人各自开着日本车和德国车以同样的速度撞墙,50公里的时候,日本解说员对驾驶员说:“你看,这是最新科技:发动机下陷技术,保 证不会进入驾驶室造成对驾驶员的伤害;这是利用塌缩吸能原理制造的三级吸能结构,确保其通过充分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以保障驾驶员的安全。”(事实却是撞完后,该车已经报废了)。德国的解说员只对驾驶员说了一句话:“看,没问题。 ”然后是时速100公里,撞完之后德国解说员不好意思地对驾驶员说:“对不起,您的车报废了。”日本解说员大声对驾驶员骂道:“ 活该你死,开这么快,你还敢撞墙?”
5、3德国人想的是要把发动机室做坚固,以确保在可能出现的事故中尽量把车的损失减少到最小。而为了人的安全要把驾驶室造的更坚固,以确保在车的损坏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还能保 证人的安全。 日本人想的是为了节约成本把驾驶室做的越薄越好,只要能保证发动机室比驾驶室更不结实就行,这样 就不至于直接把人撞死(安全碰撞试验能过关)。 而这两辆车带给人的直接区别是:日本车每百公里省12个油,每开出一万公里,日本车少花几百块油 钱,前提是 别有事故,因为一有事故,日本车用于修车甚至换车的综合费用要比德国车高很多(不要只看到德国车的一个保险杠是日本车的几倍,德国车需要换 保险杠的时候, 换成是日本 车可能已经报废了)。
6、想一想你买车花了多少钱,你每年能开多少公里,你就知道省这点油钱对你有没有意义。而多花这点油 钱对你有多大的好处。 人要学会自爱,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就像日本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森林资源,一定要从中国进口一次性筷子一样。日本人 为了 赚取更大的利润,是尤其不会在乎你中国人的死活的。 我想说说品质和质量的区别。有位网友问我:“德国在中国 卖的车也减了配置”。还有的网友说:“日本车卖给中国的质量次,在欧美的品质还是不错的。” 这些朋友说的都有一定道理。其实, “品质” 与“质量 ”的区别。举一个例子,有位朋友说:“在国外美女最多的是韩国,大街上到 处 都是。”大家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基本都是假的。再举个
7、例子是香港电影。好莱 坞越来越重视香港电影,但并不意味着香港电影就有资格与好莱坞相提并论。为什么,因为但凡大卖的香港电影,60 以上都能从好莱坞身上找到影子。可以说没有香港电影并不会影响世界电影的发展, 4而没有好莱坞将引起世界电影的倒退。举这两个例子想说明什么呢?就是想说质量和品质的差别。什么是质量好, 韩国的美女就可以说是质量好。 质量的好坏是外界的评价,是一些客观标准的达标。什么叫品 质好,品 质好就是好莱坞的电影。香港电影可以拍的比好莱坞更花哨(只限武打场面)、更血腥、更 紧张。但没有了好莱坞,我们将直接失去的是想象力(香港电影很大程度上只是好莱坞想象力的亚洲演绎版)。品质是内在的,是
8、内在的对想象力、原创力、生命力的追求。韩国人以他认为美的标准不断的整形下去的结果并不会使韩国的母亲们生出更多符合标准的美女来,只能使他们的美容业病态的发达。而最后的结果是整个民族的自卑。走了这么远回到汽车上来,同样的道理,日本人可以做到质量好,但他 还没有能力做到品质好。日本人做汽车的初衷是因为这是一个大的赚钱的产业。其现存的品牌汽车企业基本上是第二三代的,因为第一代的企业已经在前赴后继的冲击美国市场的过程中伤亡殆尽了(当时日本没有什么汽车消费市场,他做车就是为了出口)。当时的美国甚至出过专门针对日本车的笑话集。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懂得了质量的概念。并且它也做到了这一点。它可以让使用者在一定的范围
9、内挑不出毛病。而这一切是源于他对欧洲人对汽车品质的追求的模仿上(到现在日本车在欧洲仍然是没有什么作为的)。 再举个相对专业的例子,欧洲车的功率响应峰值是在一定转速范围内的一个平台,而日本车则只是一个尖点。同样的道理两种 车都宣称有ABS系统,德国 车通常是ABS自动绑定EBD的。而日本车在更贵一些的车型上会标ABS+EBD!就是同样的ABS在极限状态下的表现也是相差很大的。但这并不影响日本车的质量。因为绝大多数使用者并不能察觉。毕竟只有极少数人才能遇到极限情况。而一旦遇到这种极限情况将是致命的。5品质和质量的差别同样体现在德国车和日本车在对中国销售的车型减配置上。日本人在对中国销售的汽 车减配
10、置上不仅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还有一种病态心理(具体为什么有这种病态心理)。德国人减配置是因为中国人病态的喜欢日本车的心理造成德国车必须降低成本和他拼价格。在国际市场同档车德国比日本要高1/41/3的价格,德国 车更贵,可是双方 销量仍然能持平,可见不是所有的顾客都是傻子。 最后再举个例子。德国人和日本人同时卖羽绒服200元一件。日本人把羽绒掏出来一半卖180。德国人 为了和他拼价格想办法决定少做俩口袋也卖180。中国买主比较以后说:“ 德国人的又重又笨 还少俩口袋。日本人的又轻又漂亮,多出来的这俩口袋多有用。”9年磨一剑的“德系”品牌今年是台铃创建9周年。为此,台 铃电动车在广东省开展了“ 寻找
11、台铃第一辆车” 活动。据台 铃集团营销总经 理孙木钗介绍,在他的家乡潮汕地区,李功佐先生在 2005年买了一辆台铃电动车,除了外观陈旧外, 电机、控制器、充电器等主部件还完好,至今还能帮他出行。其实,以品质著称的台铃电动车 ,李先生买的 台铃电动车只是台铃第一代高性能电动车,这在广东绝不是个例。经过9年的发展,台 铃电动车陆续向市场推出了中国第一辆高性能电动车、第一辆全自动电动车、第一辆ER防盗车、第一辆高能效 电动车, 完成了台铃电动车产品的更安全、更便利、更高档进化, 也由此开创了中国电动车“全自动时代” ,并推出“3C ”车型与新国标无缝对接做好6准备。带来了绝对智能超前的驾驶体验, 创
12、造出了更具先进性、更富价值含量的产品技术支撑。就在台铃电动车不断追求品质创新达到最高境界时,行业内一大批以模仿为发展之路的产品,被“销量”的表面光鲜所陶醉。为了年复一年地扩大所谓的销量,“日系 ”品牌那种为了占据市场份额而偷工减料的缺陷暴露无遗,价格战的严重后果使行业受伤不轻。只有台铃电动车秉承“德系 ”品牌的高贵品质,坚守企业社会责任心的道德底线。以 台铃电动车F系列装甲动力电机为例,该专利电机是台铃高效节能电机。它采用最高等级SH级材质磁钢(磁钢等级M级、S级、 H级、SH级) 磁钢片加高(台铃24至35毫米、业内普通18至21毫米),有效增加磁通量, 线圈采用三元绕组工艺,极大的提升了电
13、机的工作效率, 电 阻小,散 热性强,扭矩大,动力更强劲。众所周知,电机的使用折旧过程与磁钢关系密切,其工作时期与磁钢抗温有关。一般来说,M级抗摄氏80度、S级抗摄氏100 度、H级抗摄氏120度、SH级抗150度。上述四个等级在超 过它们的额定温度时,就极容易掉磁;磁掉多了,你的电动车将陷入“ 续行里程短、载重锐减、爬坡乏力、骑行时间将不达标” 的怪圈之中。台铃高效节能 电机的各项技述指标远远超过这四个等级,它的抗温强度为摄氏180度,所以台 铃电机不容易掉磁,性能稳定, 动力强, 速度快, 爬坡力度大, 力大跑得远,使用寿命长,再在控制器中配上智能芯片,就构成了现在市场上的台铃全自动“ 四大发明” 系列时尚电动车,深受消费 者喜爱。至于台 铃电动车 的电池、控制器、充 电器、高能效、高科技防盗等业内前沿技术,就不一一列 举了。总而言之,台铃电动车的优良品质尽管比市场上的模访产品成本要高,但其销量7多年位居华南冠军,冲入中国电动车十大品牌之列。说明什么?说明如今的消费者日渐成熟,就如“德系”与“日系” 的销量持平的道理一样,一味模仿打价格战的电动车品牌好比丰田跌落“世界第一” 的道理一样,不注重技术创新今天你是中国第一,明天或许你就会从高处落下。只有像台 铃电动车一样, 坚守“德系”品质,明天更强大必定是顺理成章的过程。来源: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