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全球制造业风向 探中国制造业走向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其本质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的高速进展,代表着国家综合国力处于快速上升期。制造业的发达是一个国家进入第三产业占主的发达国家的必要准备;进入发达国家,则是制造业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制造业重心转移 为中国模具提供动力 随着我国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和我国五金行业不断发展,我国的五金产品也越来越多地出口到其他国家,海外需求的增加直接拉动了我国国内模具企业产量的增加。目前我国五金模具已构成了较大的经济规模,但是由于发展方式、产业构造、自主创新和品牌建立等方面提升拉动了内需,将带动性强、辐射作用大的精密模具等基础件作为“十二五”发展的重点行业,力争使
2、其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在“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我国高端精密模具行业制定了行业发展规划。制订了以内销和出口两驾马车拉动国内模具业的发展的方针。在轨道交通、医疗器械、新能源、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轨道交通等各个领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模具制造行业水平明显得到提高。模具行业在传统市场稳步前进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甚至是过去被忽略的边缘市场也得到了开发,这些因素使得模具市场开拓成效显著。 全球制造业重心向中国转移,为中国模具制造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对国内高端精密模具制造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当下中国模具行业必须着眼提高产品档次和降低制造成本,实现从“大” 向“强”的战略转变。 制造业发展
3、放缓 机床市场逆势年增长 10% 随着世界性经济危机深层影响逐渐扩展开来,全球制造业在 2012 年第三季度增长率仅为 2.2%,2013 年经济将继续疲软。 联合国有关报告指出,欧洲、北美的新一轮经济衰退拖累全球制造业的复苏,2012 年第三季度全球制造业同比增长 2.2%,其增长率为 2009 年以来的最低点。尤其是欧洲经济持续衰退,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发达国家作为整体,经历了自 2009 年以来的第一次工业产出下降;其中德国下降 1.7%,意大利为 6.2%,法国为 1.9%,英国为0.9%,日本制造业产出下降 4.6%。 而在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制造业增长都相继放缓或下滑的同时
4、,还是有相关行业的发展维持着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其中据相关资料显示,国际机床市场的规模 20 年间扩大了一倍以上,2011 年达到 860 亿美元左右。自世纪之交以来,机床消费额每年平均上涨近10%(以美元计 )。 而机床业的增长,无疑是受到了工业制造业向自动化及高质高量转型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亚洲地区,2011 年国际机床产量的五分之三均流入该地区。可以说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亚洲。 制造业竞争激烈 阀门企业需发力突破 我国阀门产业发展势头正猛,但在产业形势一片大好的背景下,有些问题也是值得担忧的,尤其是国内阀门企业主要以低层次、小规模、家庭作坊式企业为主。这对于我国阀门行业未来发展是一个很大的
5、限制和瓶颈。当前,我国生产阀门的部分企业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尽管我国阀门行业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质量上仍然不够稳定,比如跑、冒、滴、漏现象在国产阀门中经常出现。另外,我国阀门的配套能力也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阀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部分普通阀门产品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这使得中小型企业发展越来越艰难。而即使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当前我国在在阀门市场中,已经能够提供多种产品:比如供热阀,环保用阀、建筑用阀门等。但是在高压阀门领域依然依靠进口,这也是未来我国阀门需要发力突破的领域,才能真正推动我国阀门行业的发展。 据尚普咨询
6、发布的2012-2016 年中国阀门和旋塞的制造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从 2012 年开始,高端阀门的国产化之路就变得十分的艰难。当前基础件已经成为制约国内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的短板, “十二五”期间我国对高端装备零部件的国产化力度将进一步的加大。我国各子行业中的阀门进口替代可行性差别十分大,高端阀门亟待更多的政策引导及科研扶持,未来国内阀门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制造业基地在内陆省份崛起 珠江三角洲的工厂外流潮促使一些人质疑中国能否保住所谓“世界工厂”的地位,但有分析师认为,即使珠三角丧失其突出地位,中国内地依然会扮演制造业中心的角色,这要归功于内陆省份新制造业基地的兴起。 据
7、南华早报1 月 14 日报道, 物流商会主席罗煌枫表示,中国将逐渐丧失世界工厂的地位。他说:“这是因为劳动力成本和人民币汇率提升,所以许多制造企业已经转移到缅甸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结果就是,中国仍然会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其作为世界工厂的重要性将降低。 ” 但他也表示,诸如重庆之类的内陆城市将成为新兴制造业中心,弥补珠三角日渐下降的影响力,这是因为内陆城市的生产及土地成本低于沿海地区。 “武汉、重庆和成都将成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这些城市将确保中国继续成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发表报告称,到 2015 年,部分在华制造企业将回流美国,这是因为中国的成本优势将被削弱。 “虽然中国将继续成为亚洲和欧洲重要的制造业平台,但就许多面向北美消费者的产品而言,美国将成为越来越具吸引力的生产地点”。 物流协会会长郑会友表示,他并不认为工厂会从中国迁到美国去。 “美国的劳动力成本比 还高。中国将继续成为 iPad 平板电脑等高价值产品的重要制造基地,因为这里能够满足高质量的要求。其他亚洲国家的成本更低,但可能达不到质量要求”。 另有相关人士认为,在未来 5 年,只会有一小部分在华制造企业搬去美国。 “中国的内需将在未来 20 年实现非常强劲地增长,因此以满足内需为目标的在华制造业规模将会扩大”。 更多内容详见: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