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合作学习”的实践与再探索浙江省慈溪市杭州湾初中 李永科【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举国上下都在关心教育,关心教育改革。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经过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与钻研,积累了许许多多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成果。同时,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索与尝试的疑问。合作学习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成为部分教师课堂表演的道具;合作小组的分组缺乏科学的研究与分析,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影响合作讨论的效果;合作学习的时间安排存在较大误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理解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充分认识合作学习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巧。使合作学习真正为教育教学
2、服务,真正推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关键词】新课程 改革 合作 合作学习【正文】新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举国上下都在关心教育,关心教育改革。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无论是教育部门的领导,教学一线的老师,还是关心教育的社会人士都在学习改革,思考改革,尝试改革。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家的基础教育制度,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教育的模式与成果等有关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了新的面貌,新的形象,新的成果。积累了许许多多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成果,同时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索与尝试的疑问。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方面的核心理念是:自主、探究、合作。自主,是学生在各种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
3、性的发挥,自主个性的张扬,自我价值的体现,自我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探究,是学生在各种学习过程中,由知识与能力的已知向知识与能力的未知探索与挖掘的过程,是自身能力与素质提高的最主动,最有效的方式。合作,是建立在自主与探究的基础上,在平等和谐,相对宽松的生理环境与心理环境之中,进行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家长与教师等与学习主体有关的人员的共同参与,相互交流,全面提升的教育学模式。合作学习是 20 世纪 70 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并在 70 至 80 年代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它在改善课堂内外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
4、良好的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我国的一部分教育工作者也开始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课程改革以来,合作学习也开始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与发展。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发现合作学习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被忽视了其真正内涵,将合作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转化成了对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讨论而讨论。具体表现如下:1、大部分教师只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而忽视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以及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合作学习的理念强调合作对象的开放性,即学习主体与自己周围的任何一个交往对象都可以进行积极的有效的合作。这
5、样的合作都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2团结意识,增强互助情感,提高彼此的素质与能力,形成健康健全的人生观与价值观。2、合作学习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成为部分教师课堂表演的道具。教师为了能够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课堂气氛活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而组织课堂讨论。这种同桌之间,或前后桌之间的课堂讨论,有时候一节课要进行好几次。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看似热闹的讨论场面,其效果如何,意义如何,值得我们深思。比如:某教师提出主题:“看图描述四大洋的位置。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讨论,学生一看地图马上就可以回答。这样的讨论多了,既浪费了时间,也会让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慢慢
6、地拒绝参与小组讨论,这种形式上的合作学习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是有害而无益的。3、合作小组的分组缺乏科学的研究与分析,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大部分教师都是以学生自然座位为主,前后左右随意组合,同一小组内部往往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又由于同一小组内部可能因为学生之间的性格、兴趣、成绩等因素,导致合作讨论的低效率、差效果。4、合作学习的时间安排存在较大误区,只强调课堂上的短时合作讨论,而忽视了课外的广阔天地。合作不仅是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一种能力,一种生存能力、一种学习能力、一种工作能力。这种能力需要随时随地的培养、锻炼与提高,所以我们的合作学习不仅要在课内提倡,更重要的是要向课外,向生
7、活延伸。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怎样才能在平时的教学中,在新课程改革中,正确恰当地运用合作学习,让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从而推动教育的发展、学生学习能力与成绩的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呢?第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理解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充分认识合作学习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意识到当他们的同伴也达到学习目的时,他们自己才可能成功” 。说明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深刻交流的基础之上,才能配合默契,才能获得成功。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能够促进彼此的理解与合作,能够更容易接受彼此的观点及意见,从而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我国教育家王坦教授认为
8、: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础,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可见合作学习在强调个体的同时也强调团体,强调团体的共同目标,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以个人的进步与提高推动团体的进步,以团体的进步与提高带动个人的成长。合作学习还强调合作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开放性体现目标的开放,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共同提高。开放性还强调内容与形式的开放。内容不仅局限于书本或者一种学习资料,而是走进生活,结合实践,把合作体现在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形式不仅局限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延伸到学习主题周围的每一个人,也不仅局
9、限于简单的讨论,还注重横向纵向的联系与思考。合作学习的创新性,强调超越自己的认识,吸收与自己不同的见解,看清事物的不同方面,从而形成更加丰富和全面的知识构架。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第二、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推广运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巧。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在合作学习中必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合作精神、合作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合作学习是培养这种素质的重要途径。所以,让每个学生充分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参与合作,进而,把这种与人合作的意识内化成稳定的道德品质。3在培养学生合作技巧的过程中,主要要锻炼学生听、说、悟的能力。要让学生明白耐
10、心倾听,首先是对别人的尊重,其次是自己学习能力与成绩提高的基本途径。在听的过程中,还要有思维的活动,情感的体验。学生学会听的同时,还要学会说。会说就是能够清楚的、诚恳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观点。悟就是要学生能够通过听、说的过程,在理解别人、坚持自己的同时,得到知识的增长,思想的升华。从而真正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真正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第三、所有参与合作学习的个体,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不能盲目的进行,相合作就合作,想停止就停止。合作学习是一种多人参与、共同提高、形式灵活、耗时较多的教学模式,切记要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及形式。在历史与社会
11、教学中,我认为在突破重点、难点时,在梳理知识结构时,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分组合作、全体参与、共同探究让学生自己来完成任务、攻克难点、理清思路、增长知识;还可以在解答一些开放性题目时,采用合作模式,以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好习惯,同时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第四、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我们还要能够进行正确、恰当、有效地分组,并且明确组员的责任与分工。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另一类是临时组合、相对较随意的合作学习小组。分组时应根据学生人数和学科特点,以 4 到 6 人组合,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
12、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行为习惯、性格与兴趣,兼顾男女性别比例,以确保组员合作学习的效率,利于组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临时组合。合作学习小组成员角色定位与分工,包括组长、记录员、发言人、计时员等的确定与明确责任。这样的分工与角色定位利于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能够使每位小组成员得到真正的锻炼与提高,增强合作学习的效率。常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师。 ”合作学习就是鼓励学生与周围的交往者合作交流,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创设出具有活力的合作情境,让每一个小组参与者都能够成为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真正参与者,都能从合作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学习的乐趣,都能够真正提高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真正体现合作学习的效率与意义。当然,合作学习的良好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不但需要教师长期坚持指导,还要树立多元发展的理念,重视课内、课外的联系与互补,结合班内合作、校内合作、以及家庭合作,把合作学习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把新课程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参考书目】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2002 年 6 月 岳麓书社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 2006 年 7 月 浙江教育出版社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2006 年 4 月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2004 年 8 月 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