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课标、促提升”学习体会范文在上周的周六,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们来到了 xx 一中学习。一上午,听了 xx 一中王老师和省实验中学的张两位教师的关于 李清照词二首的授课,颇多感慨。毋庸置疑,两位教师,教学功底深厚,备课扎实,对文本很有自己的想法。这两节课中有颇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最令人感触深刻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公开课越来越常态化,越来越实用,越来越对教学有指导意义。这两位老师的课各有特色:一、王帆教学目标明确并设计科学合理在本次授课中,王帆老师紧紧围绕“从意象深挖情感“展开。整节课不枝不蔓,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所有教学环节的设置都是给教学目标服务。教学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直指高考。2017 年高考
2、背景卷诗歌鉴赏晓行巴峡就有这样的题目设置“同样是描绘山峡, 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 分) ”,提下给出的比较鉴赏诗句是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 ) ”和“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 ) ”。在听课时,我在思考,如果我们平常的课能这样一个个落实高考考点,那我们的课本真的就成了例子,学生也不会感觉学习语文无用了。在平常的授课中,我们如果能够扎实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等到学生高考时,他看到的每一个题都应该有语文老师讲解的影子,他会非常感谢语文老师的授课。听课归来,我在思考我的常态课。我要
3、向王帆老师这样精巧的教学目标设计学习。这样对我们老师的要求非常高。它从某种程度上要求,我们的每一节常态课要向公开课那样去下功夫,扎扎实实地备课。我们在进行设计时,不能只看某一课,应该统观必修一到必修五的教材,给每一篇都设计一个最典型的教学点,切口小,深挖掘。如此,方能通过必修一到必修五的授课,给学生一个对高考系统的感知。另,王帆老师的教学评价语诗情画意,给学生创造了很好地学习情境。这与下午丁老师讲到的创造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语文的新课标精神,高度吻合。二、张云佳公开课常态化同课异构,最能考验教师的功力。尤其是在后面授课的教师,又不是本校的学生,我在心底暗暗地替张老师胆小。上课一开始,导
4、入就让我吃惊:我嗜酒,离婚,坐牢,但我是个好女孩 。这样的语言来到诗歌教学,我突然感觉,如果我是一名学生,我必然会一下子觉得自己和李清照离得很近,很快便可进入学习的氛围。后面的课堂,学生研读二词大意,理解词作情感、手法,我越来越多地感觉这似乎就是一节常态课。但细细品味,张老师要在这么多的老师面前,上一节这样的课,背后必定下了很大的功夫,准备极其充分。但是,这都是很有价值的,从后面的课堂生成就能看出。这节课,学生应该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因为,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学生的状态张弛有度,感觉舒适。也正是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真实参与其中,才会有颇大的收获。张老师的授课,让我思考以后我的公开课应该如何
5、上。公开课是我国中小学常见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很多成熟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都源于自己上公开课或者从同行的公开课中获益。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的“教学相长” ,授课教师向同行展示无疑是自己认为可以拿得出手的教学盛宴,而听课教师希望能从对方学得期待的教学秘籍。从教师专业共同体看,公开课能促进教师共同体成员互相学习、相互切磋;从教育行动研究看,公开课能起到引领和示范的效应。现实中,我们不少的教师的公开课,都有共同的特点:激荡人心的头脑风暴、独具匠心的课堂导入、衔接自然的承上启下、伴随铃声的准时结课,流畅华丽的演绎归纳、一问一答的师生互动、丝丝相扣的教学环节、行云流水的教学过程、有条不紊的教学讲解、高潮
6、迭起的掌声回应以及激励人心的评价用语,听课教师品味了一顿丰盛的教学大餐。静观沉思,如此唯美的公开课,课堂是教师展露的舞台,学生是教师表演的道具。作为一名教育者,公开课对于教师的成长有好处,但是也有不可估量的危害。轻者,是形式主义;重者,是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在于僵化、固化的教学;弄虚作假是教师明目张胆地对学生进行说谎教育,有违“身正为范”的职业道德,有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古训!我不是一概而论地反对公开课。那些经过“磨课”后的公开课对入职初期的教师和教学有待改进的教师是“及时雨” ,可以说是久旱之甘露。但是,对于真实性的课堂教学,我们更需要关注“常态课” ,我呼唤公开课回归常态化、优质化。一堂
7、优质的常态课,功夫不仅在课内,更在课堂之外。优秀教师的成长都历经了研读教材、钻研教法和反思改进之路,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育机智和教学风格。这就需要真实的教师、朴实的学生和求实的课堂,才能让听课者有真实可看、实用可学、模式可用之感。因为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以学论教、以学评教、以学促教” 。公开课与常态课是相辅相成、互为转化的。我们要摒弃的是公开课中无用的花架子、作秀的假活动,要提升公开课的实效性和实用性,要让公开课上得好的教师也能上好常态课,也要让常态课上得好的教师能上公开课。承担公开课的教师课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课堂预设、精心准备,正是这样多次、多轮的“磨课” ,让他们不断超越自我,从青涩走向熟练、从熟练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我们要尽善尽美、精益求精、走向艺术的公开课,我们更要朴实无华、纯真素雅、回归自然的常态课。我们要居家度日、家常便饭的常态课,我们也要满园春色、余音缭绕的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