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事事本无碍肯维尔伯(Ken Wilber)著 若水 译No BoundaryEastern and Western Approaches to Personal GrowthBy Ken Wilber2目 录关于心灵远眺丛书-2 前言-3第一章 导论:我是谁-3第二章 取其一半-8第三章 无界限的境界-12 第四章 无界限的大觉-16第五章 无界限的时刻-20第六章 界限的形成-23第七章 角色层次:自我探秘的起点-26第八章 人马座的层次-31第九章 超越中的自我-35 第十章 意识的终极境界-40心灵远眺丛书简介心灵远眺这套丛书,有意搜取当代人文科学和灵性的探讨 成果。他聆听 贤哲们对形
2、而上界整体性的思考以及静观而来的智慧:也采纳心理学家经过严密的临床试验,所发展出来的重整身心的方法。它有意跨越宗教的藩篱在人性的平面上,为所有中国人开启更高的眼界、更广的心胸,同时还落实地提供具体的修养方法,愈合人心的隐痛,俾能在现实 世界中活出自由、平安而喜悦的生命来。事事本无碍这本书,从天地万物原本混 为一体,声息相关的角度,来看待充满分裂、冲突、对立、疏离的世界,特别是现代文明所建构成的世界及备受文明洗礼却逾来逾于自然疏远,因而日益彷徨的 现代人心。本 书指出,正因为人习于区别划界,因而才划出自限,也因而感到障碍重重;但人性的发展,却应是一段逐步自我开放,破除心障,以与真我,与他人,与天
3、地合一的历程。本书对所有有心于自我发展,人我交融和自我超越的 读者, 应是一段充满崭新发现 的阅读之旅。值得关注的是,本书系作者肯 维尔伯早期(一九八一)的作品,其有关人类意识发展的理论架构,在本书中 虽已大致成形,不 过较诸其后期的著作,则显然仍有不少含混笼统之处。尤其本书 是作者刻意写得大众化的一本 书,疏漏在所 难免。此处,我们愿意就其中较重要的,也是作者在其后期著作中自行匡正,澄清的一点,提醒读者留意。本书原名“No Boundary”,此“Boundary”一词,曾引起 许多争议。有人批评作者忽略身心之别,人我之辨,与物我之差异等,势将使健全的自我人格无由发展;而人性发展到自我超越,
4、物我相忘,乃至天人合一的阶段时,个别的“我”若仍活得积极,活得有意义,活得有情有心,且能爱,能承担 责任,是因为仍有个清楚的“ 我”。天人虽合一,人我虽一体,却仍各具特色,犹如人体之手,足,躯干一样。泯除界限,则特色无由彰显;人间种种有情,亦将 顿显虚无。针对这些批评,肯维尔伯解释 其“Boundary” 意指(Barrier):意即并非强调界限的泯除,而是著眼于障碍的化解。其实人性要臻于成全,最忌讳的即是划地自限与故步自封;这点,读者诸君于捧 读本书时,当能深受启 发。本书以事事本无碍定名,亦旨在揭示此意。现在,就请接受我们的邀请,同赴一席丰富,深刻的心灵宴飨。前 言3此书首在反省那始终在人
5、们心中作祟的疏离心态。我 们常把当下的生活 经验,分解得支离破碎,还划定各种界限,不仅离间自我,也离间他人,甚至世界。我们硬把自己的觉识分割为许多对立的范畴:主体客观,生命死亡,心灵身体,内在外在,理性本能 将他们孤立对峙起来,使得每个生活经验彼此否定,使生命相互戕害。这种冲突的后 遗症,不 论你用什么名词称呼它,总括一句,即是不快乐。生活成了痛苦的渊薮,充满了冲突。然而我们所经验到的种种冲突矛盾,焦虑,痛苦,失望,都是自己在生活中妄设界限所造成的。此书就是为了检讨我们如何制造界限,又该如何化解所作。现代人面对自己的矛盾与冲突,常惶惶然,不如应向何方求助。东方以及西方都提供了不少方法,从心理分
6、析到禅,从完形心理学到超觉静坐,从存在主义到印度教义:令人头痛的是,这么多的学派,常常互相抵触,他们不仅对痛苦的起因所见各异,故也开不出来不同的解药。我 们常会尴尬地发现,自己接受的两派心理学家或灵修导师,彼此相轻,水火不容。因此,我希望提供一个融通的观点,将当前分歧而淆人眼目的学说整合起来。我把各种心理治疗,心理复健以及人格成 长的学说, 归纳一个体系,称之为意识层次图 (The Spectrum of Consciousness)它能够接纳并整合西方心理学及心理治 疗学的三个基本层面:自我的层面(包括认识,行 为心理学以及佛洛依德的自我心理学):人性的层面(例如生理心能学以及完形心理学):
7、以及超个人层面(例如人格整合心理学,荣格的深度心理学以及一般神秘玄学)。据我所知,我这融通的尝试,到目前为止,仍属首创。本书将指出,我们在自己生活中所 设定的界限,如何限制了我们的意志,造成了分裂,矛盾,以至于冲突迭起。我们的生活充斥著各种限制的疆界,形成种种意识断层。当前的心理治疗法,则各自站在不同的层次上发言。每种治疗法只企图解开意识内某一个界限或死结,我 们只要对照一下不同的治 疗法,不 难追查出人们在意识内所划定的疆界,于是我 们才能进一步找出化解这 些障碍的方法。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一般读者引荐当今促进心理成长 及变化心灵的方法,从自我层次到人性层次,再到超个人 层次,并指出融通之
8、道。我们还提供了一些练习,使读者能具体经验一下各种不同的心理方法。本书只是一本介绍性的书籍,而非学理性的著作,故难免会有些笼统的断论。我也必须将许多学说简化或删除,例如:我没有 讨论观想法,松弛法,角色分析,止观以及解梦,我也必须省略相当复 杂的行为矫正学,因 为这 只是一本概论性的书籍。当我提到意识的终极境界,我也避免采用某派的 术语,例如:不二意识,无底意识,无碍意识或是一体性的意 识:我一概称为一体意识。如果读者想要进一步了解意 识层次图 的 细节,不如参考我的其他学理性的著作: The Spectrum of Consciousness;The Atman Project;Up Fro
9、m Eden 等书。我按本书之需要,引用了不少当前通行的心理学论点,因 为 人们对它们都已耳熟能详,使我在综合时,省下了不少精力。也希望借助于专家们所发掘的心理层次。使这意识层次图的综合论 点更易于了解。肯维尔伯(Ken Wilber)第一章 导论:我是谁?这类经验,常会无缘无由,无声无息地,在任何时空内出现:“突然,我发现自己被裹在火焰一般的彩云里。最初我以 为 失火了,熊熊火焰好像就在附近的大城里;转瞬间,我会 过意来,那火焰原来在自己内。刹 时,我沉浸在一阵强烈的喜悦中,紧接着,是一大股难以言语的觉悟。我不止开始相信,我简直可以说是亲眼看到了,这个宇宙 绝不是死的物质所拼凑的;相反的,它
10、是一种活生生的临在。我渐渐意识到自我内的永恒生命,在这一刻,我意识到自己已经拥有永恒的生命,而且所有的人都是永恒不朽的。我认识了宇宙的原则:原来一切万物都义无反顾地共同为每一个个体以及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我还看见, 这个世界以及所有世界的基础原来建筑在我们所谓的爱上。我知道,世上每一个人以及全人类迟早都会寻到他们渴求的幸福。 ”巴克(RMBucke)这番醒悟, ,多么庄严伟大。如果我们武断地将这类经验认定为幻想和精神错乱,实是极大的错误,因为这些经验完全没有精神错乱者所 显示的焦虑与痛苦。“街道上的尘土及石块,都如黄金一般可 贵。乍看之下,每一座门就好像立于世界的尽头,我一望见那一片 绿树,立
11、刻神魂恍惚地被引渡到一座门的另一边去一群男孩女孩在街上嬉戏打闹,就好像流 动的珍珠一般,丝毫看不出他们是有生有死的生命。所有众生都适得其所地活于永恒中,永恒就在眼前”特拉亨(Traherne)美国首屈一指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不断强调,我 们 平常醒时的意识,只不过是一环而已:在它的四周环卫着的,乃是意 识的潜在原型,笼罩在一层薄膜之下,那是个完全不同的境地。我们的日常觉识好比一个平凡的岛屿,被一个浩翰无际,玄秘难测的意识海洋所 环绕着。他的潮汐日以 继夜地拍打着我 们日常觉识4的礁岸,直到某一刻,它顺其自然地越过了礁岸的阻隔而流入内地,我 们那小小的意识岛屿,顿时淹没在一股广大而玄奥的(
12、真知)之中 这崭新的意识, 虽玄密难测,却极其真实。“此刻,我被强烈的喜悦所攫获 。宇宙都静止下来,好似被那无可言 喻的庄严景象所慑服。无限的宇宙只是一个,如此慈爱而圆满就在一股超然的喜悦及庄严里,一切尽在光明中。我以心眼看到,整个宇宙永恒不止地从一种次序发展成另一种次序:于是构成宇宙的原子,分子(我不知道它们究竟是物 质, 还是精神),也跟着不断重新组合。面对眼前 这完美无缺的连锁,一切都各具其时,各得其所,多么快乐阿!重重世界都交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巴克人们能一扫疑云,清楚地意识 到自己基本上是与整个宇宙一体的,不论它是圣是凡,层次或高或底,这种庄严的觉悟境界,真令人叹为观止。本书所要
13、强调的即在于此:人的自我意识原本超过狭义的身心范畴,可涵括整个宇宙。巴克称这觉识为宇宙意识,伊斯兰教徒称此 为大我意识,正因它能与一切万物认同,所以为大。本书则泛称这种以爱与宇宙整体相容的境界 为一体意 识 。“这是我的街道,这是我的庙宇,这是我的人民,连天空,日月星辰,整个世界都是我的,唯有我正在瞻仰它,享有它。我不懂得世界的繁文缛节,也不懂阶级界限,然而所有的界限,所有的财富,连同它的主人都属于我的。我曾费尽心机去学世界龌龊的伎俩而迷失堕落了;现在我已舍弃一切所学,回复昔日的儿童心 态,才能进入天主的国。 ” 特拉亨这是大我意 识 ,在基督教、佛教、道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中,都屡见
14、不鲜。各宗教又各自发展出一套 诠释或神学, 统称为长 青哲学,成为宗教的精髓所在。根据他们的教诲,我们不难找出所有宗教的超然一体性,以及殊途同归的终极真理。本书的主旨即在于此:一体意识 或是大我意识,原是一切众生的本性及生存基础,我们却逐步地限制自我,舍弃我们的真理本性,为自己划出各种界限。原本单纯一体的意识,渐渐发展出不同 层次的功能,各具不同的自我意识以及不同的界限。我们平素乃是透过这 些层次,来探 讨我是谁 的问题。我是谁 的问题 ,从人类文明破晓之际,就开始骚扰人心,直到今日,它仍是人类最难作答的问题之一。从宗教 观点到一般俗见,从复 杂到 单纯的,从理性的到感性的,从政治的到个人的,
15、众说纷纭。在我们评论各种答案之先,不妨先反问一下,当人们开始追问:我是谁?什么才是真我?什么才是我的本来面目?时,究竟内心在想什么?如果有人问你:我是谁? 而你 诚心愿意给予一详细的答复时,你会作何反 应?你的脑子里起何变化?你大概会据实陈述一番你的特质,不论好与坏,有价值或无价值,理性或诗意的,哲学性或宗教性的。例如:你也许会想:我是个很特殊的人,具有某些潜能:我相当仁慈,可是有时很凶暴;我有爱心,可是有时也蛮不友善的:我是个父亲以及律师,我喜欢钓鱼 及篮球你可以滔滔不绝地列出一大串你的想法及感觉。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潜伏着某种相当原始的心理作用。也就是说,当你面对你是谁 的问题时 ,某种想
16、法会不由自主地跑出来。就在你形容、解释、或者只是体会到自我时,你正在自己的 经验领域中划分心理的界限,不论你意识到与否。在界限内的,你感到是我 ,或称之 为自我,界限以外的,你便感到那是非我。 换句话说,你的自我认识完全根据自己所 设的界限。你知道,你是个人,而不是一张椅子。因为你已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人类与椅子之间划出一道界限,且与人 类认同。你也 许很高,而不是个矮子,于是你的心理又在高与矮之间划了一道界限,且将自己与高认同。你不断觉出我是这,不是那,于是你又在这与那之间划分界限,将自己与 这认同,而与那分开。当你说我自己 时,你是在你与非你 之间划分界限。你答复我是谁的问题时,你只是在描
17、述界限以内的 东西而已。如果你感到 这界限 暧昧不明,便产生了所谓的身份不明的危机。总之, 你是 谁? 不过是在问:你的界限在何处?而已。我是谁 的所有答案,可以说都基于你如何在 自我与非我之间划分界限。 你所划分的界限,可能是科学性的、神学性或经济方面的,这问题可以答复的很单纯,也可以变得很复杂,或模模糊糊。不论那一种答复,都必须基于你所划分的界限。有趣的是,这界限常浮游不定,你可不断重划。也就是说:个人可以重新创造内心的疆域,不断发现他以前想都没想 过的新世界。前文所提到的大我意识便是重划内心界限最独特的例子,因为这人的自我扩展到足以与整个宇宙 认同的地步,不惜舍弃任何界限,因为他既自 认
18、为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已无内外之分,则界限便无立足之地了!本书的主旨就是反省这种大我意识 或无限界的大觉。此刻我们不妨先探讨一下一般人在自己心内划分界线的方式。人们最常认定的界限,即是以自己的有机生命体外的那层 皮肤为界, 这种自我与非我的界限,可算是放之四海皆准了。凡在这层皮肤内的,就是我:外面的,5则是非我 。皮肤外的东西,可以成为我的,却不是 我 。例如我的车子, 我的职业, 我的 房子, 我的家庭;但他们决不是 我,至少无法和我皮肤内的东西相提并论,所以皮肤界限可以算是人 们所公认的我与非我的分界。皮肤的界限对我来讲,大概最真 实、普遍而理所当然的了。人们大概不会有其他界限了吧?事实不然
19、。除了极少数已有一体 经验的人或无 药可救的精神病患以外,大多数人还有另一种界限。除了接受皮肤 为自我及非我的界限以外,他们还会在自己有机生命整体内划定一种更重要的界限。如果你对这种界限,尚有存疑,让我问你一下:你觉得你就是这个身体吗?还是你觉得你有一个身体?大部分的人觉得他们有一个身体,和拥有一部车、一 栋房子,没什么差别。于是,身体好像不是我 ,只是 我的。一说是我的 ,它便被列入 我 与 非我 的界限之外了。人们通常只具体认同自己的有机生命的某一部分而已,他所认定为 真 的我的那一面,我们有时称为心识、心理,有时称为自我、人格等。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上述的界限好像不能算是构成身心分离的主
20、要原因:但若由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划界的 倾向具有极大的感染作用,从身心分立发展到二元思想,终于汇为西方文明基本的思想模式。即使在本书中,我还是不得不用心理学 来称 这研究人的整体行 为的学问。此名 词充分显 示出西方视人基本上只是心理而非身体的偏见,连 圣方济都称他的身体为可怜的 驴子兄弟 。我们大多数人确作此想:我们只是驾驭着我们的身体,就好像 驾驭一匹 驴子一般。人竟然会在身体与心理上划分界限,真是匪夷所思,这决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随着年岁的成长,一个人的自我与非我的界限也愈来愈明显 ,他 对自己的身体有种奇怪的感觉,不知应把它纳入自我的范畴,还是视它为陌生的外境才 对。何处才是它们的
21、界限?一方面,身体乃是快感的泉源:性爱和佳肴的快感以及日落美景所 带来的赏心悦目,都是透过身体而来。另一方面,身体又是痛苦、折磨、疾病、绝症的温床。在一个小孩子的眼里,身体是快感的唯一来源,却又是与父母冲突,产生痛苦的导火线。此外,身体好似专会制造废物、尿床、排便、喷嚏,搞得父母紧张不已。小孩子实在不懂大人这么爱小题大做。 这一切都和身体有关,我们实在很难和它划清界限。直到这孩子长大成人,他便开始与自己的 驴子兄弟分手,尤其是在自我于非我的界限划定后,驴子兄弟自然被踢出外界,身体成了一座异域。我们虽然不能说它和身外的世界一样生疏,但也 亲切不到那去。身心分立后,人 们便一面倒地与心理认同。他有
22、时真的觉得自己活在 脑袋里, 脑壳下好似有个小人儿,在那发号施令。可是,身体却未必服从。总之,个人对自我的认识,通常都不把整个身体直接包括在内,只取有机生命整体中的一部分为自我。他所 认同的乃是脑子中的自我形象,以及与这形象相关的理性与情感活动,那才是他的 自我,身体好似成了载体而已。由此我们找到了另一条人们常有的基本分界线。当此人能跟自我或自我形象 认同时,他便 觉得找到了自己。我们不难看出,这种自我与非我的界限伸 缩性很大,即使在自我的心理内,我们还可以找到另一种界限。个人常为了某种理由,否定心理上的某一面, 视它为非我,详细原因,我们留待后文讨论。这种现象,套句心理学的术语,他疏离了那一
23、部分,或压抑它,或投射出去。总之,它有意将自我与非我的界限缩小到自我的某一种习性倾向。 。我们称这更加狭隘的自我形象为角色 (PERSONA)。它的内涵,我们留待后文详述。当个人只与心理的某种 倾向认同时,其余的心理活动便被视为 非我 ,成为 生疏且令人生畏的异域。他重新为自己的心灵划分界限,企图否定他不想要的那一部分,并且踢出意识之外。我 们通常称这不想要的部分 为阴影(SHADOW)。这 是另一种显而易见的分界线。至此,我们只是客观之处自我与非我之 间的种种界限,并无意判定那一种界线较对或较真。基于我们的兼容并蓄的立 场, 还有一种颇受当代人重 视的界限,也是不可忽略的,即 超个人 (TR
24、ANSPERSONAL)的境界。所谓超个人,是指个人内心所 产生的超乎个人界限的某种 认识,例如:第六感这类知觉。超心理学早已接受各种超感觉活动,如心理感 应 、预知未来、推算前世等,我们还可以把灵魂出窍、超个人经验、高峰经验等也一并列入。它们有一共同点,就是自我与非我的界限已超越了有机生命的皮肤界限以外了。虽然超个人经验与一体意识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两者仍不可混 为一谈。在一体意识内,个人是于无所不包的绝对整体认同,而超个人 经验, 虽已突破自己生命的皮肤界限,却未必能与绝对的整体认同。也许有些人会 对超个人经验持有某种成 见,然而当前已搜罗的种种证据已不容我们否认它的存在。因此我 们也应肯定
25、地将它列入另一种自我界限。从自我与非我的界限来看,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可能有 许多不同的 层次。这不止是理论上的假设而已,我们 可以由自身内观察到事实。我们统称这些层次为意识界。它是如此熟悉,却又极端奥妙。不同层次的自我意识,如彩虹一般,构成一幅意识层次图。这五种主要的 层次在每个人身上虽有枝节 上的出入,然而人 类最基本的意识层次,大概尽括于此了。6我们不妨将这主要的意识层次,排出一个次序来。 (见图一)图一列出自我与非我的主要界限以及相关的意识层次,不同的 层次各具不同性 质的界限, 这些界限向下延伸,直到 一体意识 界,便消失了,因 为在那终极境界,自我与非我已经变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图一
26、: 意识层次图(Wilber 1993)意识层次图标示出人们对我是谁 的不同认识,愈往表 层上推,限定愈加狭隘。在层次图的底部,人们体验到他与宇宙本是一体,他的自我不只是这个有机生命,而是整个宇宙的造化。在往上一层,个人虽未感到与万物同体,至少已能与自己的有机生命整合为一,他的自我意 识便由宇宙整体缩小 为宇宙的一部分,也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体。再往表格上推,他的自我意识更加狭窄了,只肯与他的有机生命的一部分,即心智(MIND)或自我( EGO)认同。到了最上端,他只能与心识的某一部分认同,而否定他所不想面 对的心理活动,将他 们掩埋在 “阴影”中。他所 认同的那部分心识活动,我们称之 为 角色(
27、PERSONA)因此,从宇宙整体到部分宇宙,我们称之为有机生命体的层次:由有机生命整体到部分生命体,我们称之 为 自我层次:从自我到部分的自我,称之为角色层次。这是我们的意识界的主要 层次, 层次愈浮浅便有愈多面的存在 领域被个人推拒到自我之外,于是,在有机生命整体的层次上,外界环境成了异域,变成非我:在角色层次上,不只是周遭环 境, 连他自身的某类心理活动 ,也都成了异域, 变成非我。每一层次,不止代表不同的自我意 识, 还产生了其类特性。就以自我矛盾这最普通的心理现象为例,不同层 次的自我,便构成了不同 层次的自我冲突。任何军事家都会告诉你分界线就是导火线,因 为它立于两个敌对的 领域之间
28、。例如,对有机生命层次的人而言,外界环境便成了他的潜在 敌人,陌生的异域会威胁到他的生命及福祉:至于处在自我层次中的人,不只是外界,连他自己的身体都成了陌生的异域,于是他的烦恼及冲突的性 质便有所不同了。自我的界限一改变,冲突的导火线也随之转移,甚至连他的身体最后也加入了 敌人的阵容。这导火线对角色层次的影响最明显而强烈了。由于他在自己多元的心理活 动间划分了界限,于是个人为了 维系角色面子,不惜和他的 环 境、身体以及心理阴影交战,内忧外患使得生活永无宁日。我们的问题便在于此:每个人都在心灵内划定界限,就好像在心灵内开辟战场。个人的自我界限视宇宙的某一部分为自我,另一部分 为非我,于是每个层
29、次内都有不同部分的世界变成了敌对的非我,宇宙内多元化的生命 现象成了陌路。佛洛依德曾说:陌生人就是敌人。每个人都在不同的 层次上与不同的 敌人暗暗交战,因为每个分界线都是战争的导火线。套句心理学 术语:每个层 次都引发出不同的心理病症。我们既已看到了意识中的每一层都各具特色、症 结以及潜能,现在便可话入正题了。当然已有不少学派致力于调整各种层次的意识活 动,人 们一窝蜂地涌向心理治疗、荣格心理分析、神秘学、综合心理学、禅道、沟通分析法、印度教、心理分析、瑜伽等等。它们全都有意改造人们的意识,然而他们的共同处,也仅止于此而已。当一个人开始想加深自我认识时,面 对这些五花八门、无奇不有的心理学派及
30、宗教组织,必然会如堕五里 雾中,不知从何下手,更不知该相信谁才好。即使他下定决心研究各派的理论,仍然很 难理出一个头绪来,因 为这 些学派大体上确是相互抵触的。例如:佛教的禅,要人超越看破放下的自我:心理分析学却教人强化、巩固自我,谁对谁错?连心理学家都 难以分辨、更何况一般人士了。 这些针锋相对的学派,究竟是不是针对同样 的一个人说的?这是问题的症结:它们是否针对同一层次的人而讲的?也许各种不同的方法,乃是针对个人不同层次的自我而已。那些方法可能不仅没有冲突,反而显出一个事实:即是不同的意识层次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大异其趣,若能将上述方法应用在相称的层次上,它们都能自 圆其说各成一家之言。如
31、果上述的假设正确,我们便能由 错综复杂的学说中,整理出一个头绪来。既然不同的心理学派以及宗教组织只是针对每个人的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对治方7法而已,我们便不难将那些方法 归纳为五大类或六大类, 让 每一类各有所司。在此,我只能简要地举几个范例。心理分析学以及大部分的传统心理疗法,都是为了愈合意识与潜意识的过度分裂,帮助人 们正视自己全面的心理活 动。 这种治疗法企图重新结合角色以及阴影,重建一个 坚强健康的自我以及比 较正确易于接受的个人形象。总之它们企 图重新组合一个人的心灵,帮助他在角色层次活出一个自我来。再进一步,还有所谓的人本论 心理治疗(HUMANISTIC THERAPIES).它
32、是为了愈合自我及身体的分裂,重新组合身体与心理,成 为一个有机生命整体。有些人也采用人本论心理学来开发人类的潜能。此派心理学已逐渐在传统心理学的两大主流心理分析与行为心理学之外,蔚然 汇为第三势力 当一个人从自我局限的心理活动,扩展为一个有机生命整体 时,此人才能自由运用被释放出来的充沛的生命潜力。可是我们也不可忘了,在一体意 识与有机生命整体意识之 间, 还有沟距,尚有待于 超个人 层 次的重重超越,这一层次的对治法门,主要是为了促成超乎个人或 集体性的 ,或 超个人的意识。有的甚至提到所谓的 超个人的自我 。这虽与一体意识不尽相同,至少已超越了个人有机生命体的范畴。属此层次的对质法门有:综
33、合心理学、荣格学派的心理分析、瑜伽及超觉静坐等。再往深处看,我们发现佛教之禅或印度的吠陀哲学等,是 为 了在愈合有机生命整体与外界环境的分裂的基础上,开展出一个能与宇宙整体 认同的大我意识,从而迈向一体意识。 上述的分类虽有过简之嫌,至少能 显示出一个事实:当今的心理学派及宗教玄学都是针对不同的层次而设的。我 们将两者对照,列表如下(见图二):在此,我必须注明一点:任何分析 图表里所划分的层次,多多少少都会互相重叠渗透,它们的类别以及相称的治 疗法不可能绝对的泾 渭分明。而且当我按照它们所对治的层次,予以分类时 ,是根据那方法在学理上或无形中可能达到的最深层次而定的。我发现,每种层次的治疗法,
34、大抵都能认可、接受比它浮浅的层次,却常否定比它更深邃的层次。图二:意识层次与心理治疗对照表1.角色层次:角色/阴影 : 一般谘商鼓励性的心理治疗 心理分析角色分析人际分析现实治疗法自我心理学 2.自我层次:自我/身体 : 生物能量分析学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疗法完型心理学治疗法存在心理分析意义治疗法 3.有机生命整体层次:有机生命整体/外界环境 : 荣格心理分析综合心理学瑜伽 超觉静坐 4.超个人层次:宇宙的一部分/宇宙整体 : 印度吠陀哲学道家 伊斯兰教神秘学 基督教神秘学 犹太教神秘学 佛教大乘,密乘和禅宗 5.一体意识:无界限的境界不论是学者专家还是一般人士,若了解了 这个层次
35、图,便不难为自己或他人找出认识自我及成长突破的途径、他 较易分辨目前的问题 是由那一层次出来的,且知道应用相称治疗法来解决,同 时还能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找到相称的成长方式。所谓成长,通常是指个人的眼界在内在的深度或外在的广度上的 扩展。 这正是8意识层次图向下取向的意义。向下深入一 层,便表示他的心灵领域又扩大了一层。成长就是重新分配、重新划界、重新组合。是自我迈向更深、更广、更丰富之境的心路历程。我们将随后三章里,管窥探测 一体意识的奥秘。我 们只能旁敲 侧击地揣测一下一体意识究竟是怎么回事,一种没有 过去与未来界限的 现在是怎么一回事,没有内外之隔的大觉又是怎么一回事。然后,我们将各用一
36、章来解释 意识层次图中各层的成长方向。有了全盘的认识后,我们便能深入意识的领 域,了解各 层次以及相关的对 治法。最后我们再度回到一体意识的主体上,那才是最真切的,因为唯有在那境界中,我们能拥有一切的真理。第二章 取其一半你可曾纳闷过:为什么人们总是生活在相对的气氛中?为什么你所坚持的价值观常属于这对立中的一边?为什么你得在相对的价值中做个选择?又为什么人类的欲望总逃不开这相对性?只要稍为注意一下,便会发觉 我们生活的空间与方向都是相 对的:上下,内外,彼此,顶底,左右:我们所重视的价值也是相对的:好坏,生死,苦乐,上帝和魔鬼,自由与束缚。还有,我们的社会价值或美感,也常是相对的:成败,美丑,
37、强弱,智愚。即使人类最高的抽象能力,也逃不 过相对的领域,例如: 逻辑是分析 对与错的问题:认识论是研究实体与表象的问题:形而上学着眼于存有的问题。我们的世界好似由一堆对立性质所组成的。我们早已视此为天经地义之事,可是如果我 们严肃反省一下,便不难看出它的荒谬。自然界好像丝毫不懂人 类的相对世界,自然不会生出真蛙或假蛙,也不 见合理的树或不合理的树,也没有 对的海洋或错的海洋,也找不到有道德的山或无道德的山。对大自然而言,没有所谓美丽的品种或丑恶的品种,它喜欢所有生命。梭罗曾说过:自然从不道歉的。就是因 为自然没有对错的观 念,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失 误 。当然,自然界中也有我们所谓 的对比现象,
38、例如大蛙小蛙,大树小树,熟的橘子与不熟的橘子,可是对它们而言,这都不是问题,不致引发焦虑症来。也许他们也有聪明的熊和愚笨的熊,可是他 们豪不在意,你不会在熊的身上看到自卑感。同样的,自然界中也有生死现 象,却没有人 类所怀的死亡恐惧。一只老猫临死前不会恐惧不安,他只是平静地走到林中,蜷伏在一株树下平安地去世。濒死的知更鸟仍会安稳地栖息在柳枝上,遥望着落日,当最后一线光明消失时,它便闭上眼睛,轻轻堕落到地上,这和人类面 对死亡的心态多么不同:“别太温驯地踏进那帘夜幕里,愤怒, 愤怒, 为消逝中的光明抗争到底! ”自然界中也有苦乐的时刻,可是它 们好像不会为此而烦恼。一只狗感到痛时,嚎叫不已,不痛
39、时,就忘的一干二净它不会 为未来的痛苦而担心,也不会记挂过去的痛苦,一切就是这么简单自然。我们也许会说:这一点也不假,因 为自然本来就是如此愚蠢 迟钝。 这种批判很难站的住脚,因为科学已经显 示:自然远比我们想像的聪明的多。有名的生化学家亚伯特(Albert Szet Gyorgyi)曾讲过这样令人深思的经验:“(当初我决定加入普林斯顿的高等研究所时, )原本希望籍着与那群原子物理学家以及高等数学家朝夕相磨,我能学到更多的生命现象。可是当我指出每个生命体系内不止有两个电子而已,那些 专家们都不再和我讨论 了,因 为他们在精密的电脑协助下,仍然无法指出第三个 电子的作用。奇的是那个小东西偏偏就知
40、道它要做什么。由此可见,那个小小的电子懂得一些普林斯顿研究所全部天才 们不懂的。其实,个中原理再简单不过了。我担心,自然不只比我们想像的 聪明的多,可能它的 聪明根本超出我 们的理解之上。毕竟,我们引以为傲的大脑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一个旷世的杰作可能出自蠢材之手吗?”根据创世纪的记载,人类的第一个任 务就是为自然界中的生 态命名。自然本来是没有姓名标签的,我们为 了方便,加以分 类命名,于是亚当便负起这个责任来,将自然界内复杂生态,分门别类 :“这群动物彼此相像,而且常和那群动物保持距离,我们不妨称此群为狮子,那群为熊。至于这一类嘛,是可以吃的,那一类不能吃的,我们就称这群为葡萄,那群叫石头吧
41、!”为动植物命名的工作已经够烦了, 亚当的任务却不仅于此,他的最大贡献乃是在于分门别类的过程中,他必 须在脑子里抽象的将类似的 动物组成一群,和其他不同的群类加一分别(除非每一种动物只有一只,那 简直是不可能的)。亚当必须培养起抽象能力,在脑子里,将狮子与其他动物分清楚,他才能认出不同的野兽,定出不同的名字来。简言之,亚当的任务就是在脑子里抽象地划分界 线。他是第一个制图专家,为自然分界的始祖。9我们为自然划界一举成功之后,直到今日,我们的生活仍然忙着划界。每个决定,每个行动,甚至每句话,都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凭者这个界限结构而发的。此处我所指的是广义的界限,而不只是我 们强调的自我界限而已。任
42、何一个决定,不过是在选与不选之间加以分界:你的某种欲望只是在痛快与不痛快之间加以分界,然后死命地追逐前者罢了。当你 坚持某种概念,不 过是你认为对 的与不对的观念之间加以分界。我们的教育只是教我 们如何分界,在何 处分界,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分界线而已:我们的法制体系也是在合法与违法之间分界:战争则是在敌友之间分界:伦理是为了彰明善恶的分界:西方的医学更是清楚地在疾病与健康之间分界。不论是身体琐事或终身大事,从小小的愿望到狂 热的欲望,处处显出我们的生活原是划分界限的过程。有趣的是,不论多么复杂或古怪的界 线, 归根结底,不外是区分内外二界而已。譬如,我们划一个简单的圆圈,便可看出它所显示的内外二
43、界:你很清楚,在你画圆之前,内外二界根本不存在,相对的两边乃是界限所造成的,分界就是制造 对立。于是我们开始了解,所谓的人生,就是不断分界的生活,难怪我们终日活在对立的世界中。亚当很快就意识到了,对立的世界就是冲突的世界,当初他一定曾为自己分类定名的雄风得意不已。试想, “天”这么简单的一个音符,便能代表出浩瀚的苍穹,一下便和大地,海洋分开来了。如此,亚当不必实际接触这些现实客体,只需在脑子里为那些东西命名,便能将它 们操之掌中。以前,如果亚当想要告诉夏娃,她笨如驴子,必须抓着夏娃,遍寻各地,直到找到一头驴子,指指驴子,再指指夏娃,还得又蹦又跳,做尽鬼脸,才能让夏娃会意过来。现在,籍着语言的魔
44、力,亚当只需抬起头来说:“我的天, 亲爱的,你真的和驴子一样笨”就够 了。其 实夏娃远比亚当聪明的多,她懂得 沉默是金 的道理,根本不受语言魔术所动,因为她知道,语言有如双刃之剑,使剑者必死于 剑下。当亚当完成了这伟大的使命,不免志得意 满起来,而且欲 罢 不能地,开始在无需分界的地方也划出界限来,以扩张自己的知识范围。他的自傲从知善恶树事件中表露无遗。当亚当辨认出善 恶的分野,划出致命的分界 线 ,他的世界就崩溃了。亚当犯了罪之后,他自己造出的相对世界转过身来折磨他,苦乐,善恶,生死,工作与玩乐于是对立冲突的大军,攻陷了人 类的阵地。亚当在每况愈下的现实中得到了教训:他所划的每道界限都成了战
45、争的导火索,界限一分,冲突随之而来,尤其是敌友,生死,苦乐,善恶之战。他发现自己发展出来的划界本领,竟成了制造 纷争的本领,真是后悔莫及。生活中的对立与冲突,就是因 为我们到处设界所招致。其 实 就这么简单,由于每条分界都是导火线,界限愈清楚,人们的防御愈强,生活顿时陷入泥沼而难以自拔。我愈渴望快感,我便愈怕痛苦;我愈想变好,我就愈怕邪恶;我愈想成功就愈受不了失败;我愈贪恋生命死亡便变得愈加恐怖。 总之,我愈珍惜某样东西,我愈被失落的阴影所缠绕。由此可见 ,我 们大部分的问题都是界限引起的 对立问题。我们一向都在设法去消极的那一面,来解决 对立的问题。我们处理善恶问题时,便是以处恶为快。面对生
46、死问题时,则把死亡藏在某种不朽的理念下。在哲学范畴里,我们消弭对立的方式,不是否定一方就是将一方 归 另一方之下。唯物论者,将心识置于物质之下;理想主义者, 则反之。一元 论者把多元性 纳入一体性;多元论者则将一体性阐释为多元化。问题就出在:我们常把分界线误认为实体存在,然后玩弄正反两面于指掌之 间,我们从不去反问界限本身的真假。我 们既然对界限这么认 真,自然就会相信相 对的两极是不可能融合的。俗云: 东就是东,西就是西,两者永不相会。 我们也认识上帝和魔鬼,生与死,善与恶 ,爱与恨,自我与他人,就像日夜一般,永无相会之日。因此,我们难免会这样想,如果能除去相对中不好的或不想要的那一面,我们的生活就会快乐美满得多了。也就是 说,如果我 们消除了痛苦,邪恶,死亡,疾病,那么生活自然就会变得美好,健康,快乐而且充满生命。这正代表了许多人的天堂观念。他们的天堂并未超越对 立,只是由相 对的,正面那一半特质堆砌而成:地狱则由另一半负面价值如痛苦,折磨,烦恼,疾病等等堆砌而成。一向以进步为荣的西方文明,不 论在宗教,科学,医学,工业上,都是明确 标出正负的界限,若是正面增加, 负面减少,则代表进步,尽管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