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华瓷纹饰牡丹纹清代五彩牡丹纹罐牡丹纹简介: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以牡丹花为主题。自唐代以来,牡丹颇受世人喜爱,被视为繁荣昌盛、 美好幸福的象征。宋时被称为“富贵之花”。故成为瓷器上的流行装饰。表现技法有刻花、 印花、绘画等;形式有独枝、交枝、折枝、串枝、缠枝等。2青花缠枝牡丹纹军持青花缠枝牡丹纹军持,明永乐,高 20.5cm,口径 6.5cm,足径10cm。清宫旧藏。军持撇口,圆唇,细颈,垂腹,腹下连以台座式托。上半部主体为玉壶春瓶式样。足内呈台阶状,有里外两圈涩圈,系窑内烧成时使用垫圈垫烧的部位。腹一侧置长流,无柄。通体青花缠枝牡丹纹。军持有多种式样,这种造型的军持创烧于永乐时期景德镇
2、官窑,宣德时也有烧造,品种有青花、白釉等,永乐器不署年款,宣德器署年款。军持原用途应为伊斯兰教信徒做礼拜时饮水或净手的用器。3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代宫廷画乾隆皇帝鉴古图上画小童子手执军持向乾隆皇帝的茶杯里倒茶。青花五彩雉鸡牡丹纹尊青花五彩雉鸡牡丹纹尊,清顺治,高 35.3cm,口径 12.5cm,底径 12cm。尊唇口外撇,短颈,溜肩,筒形腹,平底内凹。通体青花五彩装饰。颈部绘山石花卉纹。腹部绘雉(音 zh)鸡牡丹纹,画面中一轮红日挂在天边,岩石上立一长尾雉鸡,周围盛开朵朵牡丹、玉兰,花繁叶茂,几只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外底素胎无釉。无款识。4此瓶造型古朴厚重,施彩丰富,具有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特色。此种
3、瓶式是清顺治、康熙时最为流行的器形。 五彩牡丹玉兰纹花觚五彩牡丹玉兰纹花觚,清顺治,高 38.7cm,口径 18cm,底径12.3cm。觚(g 音孤)撇口,直腹,中间略凸,胫(jng 音敬)部外撇,平底。通体白釉闪青,口沿施酱釉。器身以青花五彩装饰。画面分三层,上部绘月影洞石花卉,牡丹、玉兰等众多花卉簇拥在洞石周围,竞相开放,五彩斑斓。腰部绘两组饱满的石榴纹。胫部绘垂枝海棠。外底涩胎。无款识。5顺治五彩瓷器造型基本保留了晚明时期古拙的风格,多以色调对比强烈的红、绿彩描绘粗犷的纹饰。此觚胎体致密,釉面光亮,釉色白中闪青,构图疏朗,以釉下青花来描绘洞石,青花色泽蓝中闪灰。花卉则以釉上黄、绿、红等彩
4、描绘,各色彩料均鲜艳明亮,给人以清晰雅致之美感。 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6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雉鸡图案7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牡丹纹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高 46cm,口径 21.5cm,足径13.7cm。尊敞口外撇,长颈,丰肩,鼓腹,圈足,俗称“凤尾尊” 。通体青花色泽浓翠艳丽。尊上下两层均有雉鸡、牡丹、山石组成的画面,匠师用分水技法表现出青花色泽与纹饰的层次感,清新明快的色阶变化所产生的韵律美,使瓷绘纹饰获得了水墨画一般鲜明、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 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8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底款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清康熙,高 7.2cm,口径 15.2cm,足径5.7cm。碗敞口,口沿下轮廓线缓收
5、,腹部微丰,圈足。碗内光素无纹饰。碗外以黄彩为地,其上以粉、蓝、绿、紫、藕荷等色彩绘 8 朵盛开的牡丹花。碗底蓝料彩方框内楷书“康熙御制” 双行四字印章款。康熙珐琅彩瓷和铜胎珐琅器一样多作色地装饰,少见白地画珐琅者。常见色地有红、黄、蓝、紫、绿、胭脂等色。纹饰以缠枝牡丹、菊花、虞美人、折枝大朵花卉及团花中心加寿和开光花卉等为主,画工严谨细腻,具有图案化的效果。此碗的绘画技法已经改变了铜胎珐琅器规矩、呆板的风格而趋于生动写实。其洁白细腻的胎9质,莹润如玉的釉面,明快艳丽的色调以及精湛绝伦的绘画技巧充分体现出皇家宫廷御用器之精美。由于珐琅新瓷是在康熙晚期才创烧成功的,数量极少,传世品十分罕见,尤显
6、其珍贵。 黄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10黄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底款黄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清康熙,高 7.8cm,口径 15cm,足径 6cm。碗广口撇沿,口沿至腹部轮廓线缓收,腹部微丰,圈足。碗内光素无纹饰。碗外以黄彩为地,以红、蓝、绿、粉、藕荷等色绘盛开的缠枝牡丹花纹。碗底蓝料方框内楷书“康熙御制” 双行四字印章款。珐琅彩瓷是清代唯一在皇帝直接授意下创烧的,其艺术风格适应皇室富贵华丽的装饰需求,较之于当时流行的斗彩、五彩瓷更具魅力。它一经问世就秘藏于皇宫内苑,专供皇室赏用。珐琅彩瓷器全部采用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精选细胎白瓷,运京后再由造办处珐琅作画师遵照御旨画彩,经炉火低温烘烤而成。由于康熙时期珐琅料依赖于进口,故造价较昂贵,珐琅器的生产数量十分有限。此碗属康熙珐琅彩瓷中的精品,造型端庄,画工严谨,色彩艳丽,制作技艺已十分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