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日相互认识的现状、特征与课题发布时间:2012 年 08 月 22 日 11:26来源:日本学刊 作者:崔世广我要评论字号:【 大 中 小】【打印】【核心提示】中日邦交正常化近 40 年来,中日相互认识和国民感情经历了从接近到友好、再从冷淡到疏远的周期性变化。中日相互认识的变化,与中日关系本身有着内在的关联,但由于两国历史文化以及国情的不同,两国的相互认识在结构特征上也存在某种差异。中日缺乏理解和信任的状况,必将会对中日关系的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而文化交流则是改善两国国民感情和相互印象、促进相互理解和信任的一个有效途径。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说,在两国
2、关系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像今天这样的和平对等、联系紧密和交流频繁的时期。但是,近年来中日两国的国民感情和相互印象,却出现了疏远、冷淡甚至恶化的现象。如何化解两国国民之间的对立情绪,改善相互印象,增进相互理解,已成为中日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紧要课题。本文将梳理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国民相互认识的变化,分析中日国民感情和相互印象的基本特征,探讨今后中日文化交流的方策。一 中日相互认识的历史轨迹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受国际环境、中日各自国内状况及两国关系等诸因素的影响,中日之间的相互认识,大体以冷战结构崩溃为一大转折点,经历了前后两个时期的变化。而这两个时期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72 年中日邦交正常
3、化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为第一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初到 80 年代末为第二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初到 20 世纪末为第三阶段,21 世纪初至今为第四阶段。总的来说,每 20 年左右为一个时期,每十年左右为一个阶段,从邦交正常化到现在经历了从接近到友好、再从冷淡到恶化的过程。第一阶段,从 1972 年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为相互接近的阶段。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间长期对立的状态,两国关系史掀开了新的一页。从此,友好和合作成为两国关系的主旋律。由于中日关系的这一根本性变化,中国开始对全国民众开展“中日友好” 的教育,两国间友好交流的信息也不断增加。但是
4、,在改革开放前的“文革” 时期,中日两国虽然恢复了邦交,但仍处于各个方面不能自由交流的闭塞时代,两国国民之间的交流很少,信息来源也比较单一,普通的中国民众无法了解日本的真实情况。因此,可以说,这一时期中国民众的对日印象,仍受到战后及“文革” 期间的电影、文艺作品的重要影响。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日本富裕的物质生活和现代文明生活借助影视等文化产品传到中国,这让处于物质匮乏与文化饥渴状态中的中国民众非常羡慕,人们开始改变着心目中的日本的形象。随着中日交往的增加,日本及日本人作为“世代友好” 的对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开始形成既有物质基础、又有人文内涵的实实在在的正面形象。另
5、一方面,战后初期,由于受当时日本对华政策及两国关系状况的影响,日本国民对中国的关心度和好感度也是比较低的。但随着中美关系解冻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日本国内也出现了强大的支持日中邦交正常化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国民对中国的认识明显好转。特别是在 1972 年9 月田中角荣首相访华后,日本国民中喜欢中国的人所占比例与讨厌中国的人发生逆转,前者超过后者。以后,在日本出现了“中国热” ,喜欢中国的日本国民不断增加。但是,在这一时期,日本普通国民与中国的实际交流也并不是很多,而对战后日本对华政策的反省是支持“中国热” 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中日交流尚不频繁、信息传播尚不便捷的年代,来华访问的日
6、本人大多是“虚心反省历史 ”的友人,他们带回的关于中国的信息以及当时日本媒体的相关报道,在改善日本国民对中国的认识和印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中日复交后日本各界表现出的对侵华历史的“负罪感” 和对中国宽容姿态的“回报心理 ”,也进一步加强了中国民众对日本的好感和认同。第二阶段,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到 80 年代末,为中日友好的蜜月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后,中日两国关系进入蜜月阶段,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获得了空前的进展。作为其反映,80 年代两国国民的相互感情和印象达到了历史最好状态。一方面,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加速推进现代化,中日之间经济、文化等交流逐步扩大,中国人接触、了解日
7、本的机会大大增加。同时,有关日本的各种信息、介绍以及研究,对加深中国人对日本的认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整个 80 年代,中国媒体对日本的报道除了历史认识等外,大部分是肯定和友好的。可以说,富裕的、现代化的日本形象,给中国普通百姓以强烈影响。这个时期,丰田、松下、东芝、索尼等日本品牌具有超高的知名度,日本现代化的成功成为人们普遍关心和探究的对象,在中国甚至还出现了“向日本学习 ”的口号。新一轮的日本留学潮,也是在那一时期出现的。虽然当时也出现了教科书问题、光华寮问题、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对中国民众的对日感情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在当时中日友好的大氛围下,并没有改变中国人肯定日本的印象的基调。另
8、一方面,20 世纪 80 年代,许多日本人不仅对过去侵略中国的历史抱有一种负罪感,而且对中国放弃战争赔偿抱有感恩心理,希望通过推动日中友好来报答中国。另外,中国与日本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过大,日本人也还能保持一种帮助弱者的心理宽裕。这一时期,日本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对华政策,民间也大力配合,在资金、技术、接受留学生等方面支援中国的现代化。在出现历史教科书、光华寮、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宝钢事件等问题时,日本领导人也能与中国领导人一起,从中日友好的大局出发,做出政治决断。日本民间和舆论也对日中友好倾注了很大的热情。日本广播协会(NHK)电视台1980 年开始播放的长篇系列特集丝绸之路,引起了日本国民对中国
9、的关心和向往,产生了良好的影响。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国民对中国的兴趣和关心剧增,在日本也出现了日中友好热。据日本总理府的舆论调查,80年代日本人对中国抱有亲近感的比率大体保持在 70上下,喜欢中国的人远远超过讨厌中国的人。另外,有的舆论调查还表明,不少日本人还视中国为可以信赖的国家。这些都显示了日本国民对华感情和印象的良好倾向。第三阶段,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到 90 年代末,为相互疏远、冷淡的阶段。这一时期,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冷战终结,新的国际秩序处于形成过程中,中日两国也都制定了新的国家发展目标。这样,在“以政治大国为目标的日本” 和“ 以经济大国为目标的中国 ”之间相
10、互依存关系加深的同时,缺乏相互信赖关系的竞争和摩擦也开始表面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历史问题、台湾问题、日美强化军事同盟、钓鱼岛问题等,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使中国人的日本认识和印象发生了明显变化。1996 年 12 月,中国青年报进行了一次大型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现代日本和日本人的形象虽然仍占有相当比重,但与过去侵略历史相关联的日本和日本人形象开始上升到突出位置。而且,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日本对其侵略战争的态度” 是影响中日关系的最大障碍。1997 年,朝日新闻社与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了联合舆论调查,结果也表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人的对日感情和印象发生了重大
11、转折和变化。另一方面,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日本国民的中国认识也日益严峻起来。日本国民对中国的好感度从 1989 年一度降温,但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日经贸关系扩大,再加上天皇访华的实现,使日本国民对中国的亲近感有所增强。但在国际形势变化和经济长期萧条的作用下,日本的民族主义日渐抬头,特别是随着中国的崛起,视中国为威胁的“中国威胁论” 流行开来。从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起,围绕中国进行核试验、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等,中日之间政治摩擦增多。再加上部分新闻媒体对华报道基调转变的影响,日本人的中国观中负面因素增加,日本人对中国的亲近感不断下降。从日本内阁府的外交舆论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自
12、 20 世纪 90 年代起,日本人中认为日中关系良好、对中国抱有亲近感的人所占比率明显下降,而持相反态度的人所占比率上升,两者呈拮抗状态。第四阶段,从 21 世纪初至今,为相互认识恶化的阶段。进入 21 世纪以后,中日民众感情发生严重对立,相互印象急剧恶化。2001 年以来,小泉首相连续六年执意参拜靖国神社,使中日关系跌入“政冷” 低谷,再加上钓鱼岛、东海问题等的影响,中国民众的对日感情急剧恶化。这种情感终于诉诸行动,发展成为针对日本的各种抗议示威活动。2003 年,发生了西安日本留学生演剧事件。2005 年,发生了反对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签名与抗议游行活动,并呼吁抵制日货。虽然在
13、青少年一代中出现了酷爱日本动漫、电子游戏、流行音乐等的“哈日族” ,但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在 “历史问题”上对日本持激烈批判立场。相关舆论调查表明,在 2008 年胡锦涛访日和日本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后,中国人的对日感情和印象虽一度有所好转,但从整体上来讲并没有根本性改观。特别是 2010 年钓鱼岛事件后,中国人的对日感情再次明显恶化。另一方面,小泉首相却在日本国内获得了很高的人气和支持,显示了中日国民相互认识的反差。另外,与 20 世纪 70 年代“文革” 、80 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尽管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日本部分媒体却加大了对中国的批判力度,而政界、财界、知识界的知中派却受到压
14、制。沈阳领事馆事件、亚洲杯足球事件、东海问题等,都对日本人的对华感情和印象有不同影响。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2004 年以后,日本国民的对华感情和印象也明显恶化。尽管 2009 年对中国的印象有所转变,但受钓鱼岛事件等的影响,2010 年后日本国民的对华感情和认识又大幅度恶化。从以上可以看出,中日邦交正常化近 40 年来,中日相互认识和国民感情经历了从接近到友好、再从冷淡到疏远的周期性变化。对即将进入“不惑之年”的中日关系而言,如何化解两国国民感情的对立,改善相互印象,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二 中日相互认识的若干特征中日国民相互感情和相互印象的恶化,与中日关系本身有着密切的关联。但是,由于两国历史、
15、文化以及国情的不同,国民感情和相互印象的结构也存在着差异。下面,试以近年来中日两国的相关舆论调查结果为依据,对两国国民的相互认识的特征进行一些分析。(一 )与中日关系的变化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中日关系的恶化,中日两国国民的感情也陷入深谷,达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低点。可以说,中日国民感情的变化与中日关系本身有着密切关联:在中日关系趋好时,对对方国家的好感度会相应提高;在中日关系恶化时,对对方国家的好感度会相应降低。由于冷战后中日关系长期恶化,两国关系即便一时出现了改善的迹象,也存在着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一面。因此,要想改变中日国民感情对立的现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方面,中国民众的对日
16、亲近感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开始下降,到21 世纪后则不断恶化。其间,在 2008 年胡锦涛访日取得成功后,中国民众对中日关系的评价曾一度出现好转,这从读卖新闻社与瞭望东方周刊的共同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得出来。但是,在 2010 年钓鱼岛事件发生后,中日关系再度恶化,中国民众的对日认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另一方面,日本内阁府的相关舆论调查结果,则更直观地显示了国民感情与中日关系的相关关系。据日本内阁府的舆论调查,日本国民对中国的亲近感自 90 年代以后开始下降,到 2004 年达到历史低位之后几年一直没有大的变化,但在 2009 年出现某种好转后,到 2010 年又发生了急剧变化。这与日本人
17、对中日关系的评价完全是同步的。这说明了在中日关系与两国国民感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国民感情受到两国关系的直接影响。图 1 日本民众对中国的亲近感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内阁府关于外交的舆论调查(2010 年)作成。从以上可以看出,尽管中日两国国民对中日关系的评价有时会出现一些差异,但在近年来两国关系恶化的大背景下,两国国民的相互感情变化却有着非常相似的轨迹,即受长期冷淡、恶化的中日关系的影响,中日两国国民感情的对立也在不断加深。因此,若想使中日两国国民感情对立的状况出现根本性的改观,必须在改善中日关系本身上下工夫。(二 )对对方的负面印象居高不下与中日关系的长期冷淡、恶化相关联,中日两国国民对对方
18、国家的负面印象也长期居于高位。依据日本言论 NPO2011 年所进行的调查结果,中国人对日本持有不好印象的人超过六成(65.9),超过持有好印象的人(28.6)2 倍。而至于中国人持有不好印象的理由,占第一位的是“因为日本过去进行过战争”(74.2),居第二位的是“因为日本没有正确认识侵略历史 ”(46.3)。至于日本人对中国的印象,则是持有不好印象的为 77.3,持有好印象的人仅为 20.8,两者的差距甚至超过了中国的同类比率。而对中国持有不好印象的理由,占第一位的是“尖阁群岛(即我国钓鱼岛列岛,下同 )渔船冲突中中国政府的对应” ,为 64.6;第二位是“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中国政府的对应”
19、,为 61.8。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对日负面印象的形成,依然受到过去历史问题的很大影响。该问题的影响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很强的连续性,说明中国人对该问题的强烈关注程度。而日本人的对华负面印象的形成,则明显受到日本媒体大量报道的身边事件的影响,如 2008 年发生的毒饺子事件、2010 年的钓鱼岛事件等。中日邦交正常化已经将近 40 个年头。这期间,不仅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和中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来,随着现代交通通讯手段的发达,特别是电视、互联网等的普及,人们可以同时获得世界各地的信息,实现了信息的共享。有时发生在自己国家的事情,对方国家的人可能比自己知道的还要快。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时代,
20、中日两国国民对对方持负面印象的比率却长期居高不下,除了中日关系本身的影响之外,也存在着需要人们深思和探讨的地方。图 2 现在的日本与中国的关系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言论 NPO 与中国日报社舆论调查(2011 年)作成。(三 )中日相互印象的结构差异虽然中日两国国民对对方的印象都恶化了,但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中日两国国民相互印象的结构却有差异:在中国人的日本印象中,存在着过去侵略历史与现代社会两极对立的结构,而在日本人的中国印象中,则呈现出历史传统与现代的具体事件相结合的结构特征。了解中日两国国民相互印象结构的不同特点,有助于我们了解两国文化和国民性的差异,进而采取相应的文化交流对策。就中国人的日
21、本印象来说,自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日本以崭新的面貌进入中国人的视野,让中国人感到羡慕和惊叹。日本的名牌家电产品进入中国老百姓的家庭,日本的现代生活成为人们的人生梦想和追求,许多人为此去日本留学,日本成为人们向往的目标。可以说,从那时起,现代化、富裕的日本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当然,当时对日本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经济、生活等物质层面,而对日本的社会和文化表现出关心的人则较少。但是,近年来随着日本大众文化涌入中国,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受日本动漫等流行文化的较大影响,“ 动漫” 正在成为日本的新的象征 “符号”,与“ 家电产品”一起,强化着中国人对日本现代化的认识。但是同时,与近代日本侵略中国历史相关联的印象
22、,仍在强烈地支配着中国人的日本认识和日本印象。这种印象作为民族的集体记忆,一旦受到某种刺激,就会被唤醒甚至得到强化。90 年代以后,谈到日本的印象,人们经常联想到的是靖国神社、历史教科书、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就是一种证明。而且,与此相关联,认为今后妨碍中日关系的主要是“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的人也不在少数。也就是说,历史问题在 90 年代以后的日本印象形成中,也一直占据重要位置。以 2011 年日本言论 NPO 的调查为例:在关于中国人对日本持有负面印象的理由中,历史认识问题依然占据第一、二位(“因为过去进行过战争” 为74.2,“因为没有正确认识侵略历史” 为 46.3),而在中国人对日本
23、持有正面印象的理由中,最多的则是“日本产品的质量高”(54.5 )。另外,在对“听到日本会联想起来的事物”的回答中,居第一位的是“ 电器产品”(49.9),居第二位的是“ 南京大屠杀”(44.4)。这足以证明,在中国人的日本印象中,存在着过去与现代两极并立的结构。而日本人的中国印象,可以说基本是由历史传统与现在身边所发生的事件或问题所形成的。战后以来,日本人一直对中国抱有一种传统和落后的印象。经过改革开放 30 余年的发展,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落后中国的印象正在逐渐得到改善,但传统中国的印象仍然根深蒂固。2011 年日本言论NPO 的舆论调查显示,对于“听到中国会联想起的事物”的设问,选择“
24、 中华料理”(42.9)的为第一位,选择“万里长城”(27.9)的居第二位,说明历史传统在日本人的中国印象形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从实际生活出发看中国以及感情容易受具体事件支配的现象,也在日本人对中国的印象中反映出来。近年来,如 2004 年的亚洲杯足球事件、2005 年涉日游行、2008 年毒饺子事件、2010 年钓鱼岛事件等,成为影响日本人对华印象的重要因素。据日本言论 NPO 的舆论调查,对中国持有负面印象的理由中,近年来发生的事件占据了前两位(“尖阁群岛冲突中中国政府的对应”为 64.6,“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中国政府的对应”为 61.8);而对“听到中国会联想起的事物” 的设问
25、,选择“尖阁群岛问题”的为 25,占据第三的位置。另外,即便是对中国持有正面印象的日本人,在询问其理由时,选择“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对日本经济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的最多,为46.2。也就是说,日本人的中国印象,容易受到具体事件以及现实利益考量的左右。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国民的性格,当然也与媒体的强烈植入效果有关。(四 )“戒备”与“期待” 心理同时并存由于中日两国国民对对方国家缺乏亲近感,相互印象恶化,因此可以说两国是“居相近、心相远 ”的邻居。据 2011 年日本言论 NPO 的舆论调查,作为“感到军事威胁的国家与地区” ,中国人举出“美国”(60.5)的居第一位,其次是“日本 ”(42.7)
26、;而日本人回答“朝鲜”(70.9)的列第一位,“ 中国”(57.5 )为第二位。两国国民都将对方国家视为第二位的具有军事威胁的国家,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两国国民感情对立的严重程度。但是,中日是东亚的两个大国,由于地理相近、相互依存加深以及相互需要,又都认为两国关系十分重要,对对方抱有某种关心和期待。舆论调查显示,尽管两国关系冷淡甚至恶化,但两国国民的大多数都认为现在的中日关系“重要”(中国为 83.1,日本为 77.6),而且接近 80的人认为十年后的中日关系也是“ 重要” 的。两国国民的大多数承认民间交流、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仍有不少民众想去对方国家看看(日本 46.6,中国 32.3)。比起一般日本国民来,中国民众对将来的中日关系更持有乐观态度。一方面对对方的发展怀有戒备心理,将对方国家视为第二位的军事威胁国家,一方面又对对方表示关心、抱有期待,这就是中日两国国民心态的真实写照。而对对方的关注与期待,正是改善中日关系、改善中日国民印象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