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吉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吉林全面振兴发展的攻坚阶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进一步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先后出台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意见(吉发 2013 10号)、关于加快发展吉林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吉 发 2014 22 号)、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吉政发 2013 32 号),省人大
2、颁布吉林省学前教育条例,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为吉林振兴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育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 76.5%,比2010 年提高 22 个百分点。 49 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通过比例跃居全国前列。高中阶段-2- 毛入学率保持在 95%左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结构布局加快优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初步形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达到 56%,比 2010 年提高 21 个百分点,提前进入普及化阶段。少数民族教育工作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特殊教育保障力度加大,继续教育加快发展,民办教育得到更大支持和
3、规范发展。城乡、区域、校际教育发展差距不断缩小,人民群众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 教育综合改革顺利推进。高教强省改革任务全面启动,职业教育园区建设与办学结构调整效果明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顶层设计显著加强,学前教育改革依法推进,教育改革形成整体联动、全面深化的新局面。全省承担的 6 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进展顺利,引领带动效应显著。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稳步开 展,学生自主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机制建设实现突破。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试点全面铺开,中职、高职(专科)、应用本科相衔接的探索取得重要进展。城市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成效明显,促进了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持续推进简政放权、管办评分离,
4、现代学校制度框架加快形成。大力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涌现出一批优质民办院校、多元参与型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共建型实习实训基地。 教育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十二五”期间,全省财政性教育支出 2077.7亿元,是 “ 十一五 ” 期间的 2.3倍,年均增长 13.8%。-3- 财政性学前教育支出 占同级财政性教育支出比例,由 2010 年的1%增长到 3%。提高并统一了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建立了公办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定额补助制度。逐年加大对职业院校专项经费投入。提高了普通本科院校、高职(专科) 院校生均拨款标准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省财政加大投入,推动化解高校债务 56.4
5、4 亿元,建立了高校产学研引导基金。组织实施一系列教育重大项目, 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实行公司化运营,在全国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校车服务全覆盖。 教师队伍素质稳步提升。出台农村义务教育公办 学校教师优惠政策,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特岗教师计划和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安置计划,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农村教师队伍薄弱状况得到改善。在中小学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一大批教育教学骨干、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在职业院校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由 40%提高到 50%以上。加强高校高端人才培育和引进,在全省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实施长白山学者和长白山技能
6、名师计划与国家级高端人才引进计划,面向海内外、行业企业招聘了 412 名高水平学者和技能人才。 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五年中,普通本科高校培养了 近60 万名专业人才,职业院校培养输送了 50 多万名技术技能人-4- 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关键的人才支撑。高校科研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五年中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 1111 个,比“十一五”期间增加 176 个;授权专利 5162 个,增加 3964 个。通过产学研合作在高校打造了一大批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取得重要进展。高校科技园区、大学生创业园区、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加快,在产业聚集提升中的引导、支撑作用得到明显体现。以高端平台、创新团队、
7、国家级高端人才引进、长白山学者和技能名师计划等为核心的人才培育发展机制形成,优秀人才的聚 集效应不断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积极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服务,培训作用明显增强。 教育系统党建全面加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加明确和坚定。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扎实推进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及“一岗双责”落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制度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党的组织体系和党的工作实现有效覆盖。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加大纪律 审查
8、工作力度,全面整肃政风行风学风,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加快形成,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5- 表一 吉林省“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指 标 单 位 2010 年 2015 年 学前教育 在园幼儿数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万人 % 34.3 54.5 46.4 76.5 九年义务教育 在校生 巩固率 万人 % 226.9 99.0 187.6 99.0 高中阶段教育 在校生 * 毛入学率 万人 % 76.5 95.0 54.1 95.0 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 高等职 业教育在校生 万人 万人 29.4 14.0 13.4 16.1 高等教育 在学总规模 * 在校生 * 其中:研究
9、生 毛入学率 万人 万人 万人 % 74.4 59.6 5.2 35.0 87.2 69.1 5.8 56.0 注: 1.*含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数,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数; 2.*含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和研究生在校学生数; 3.*为普通本专科和研究生在校生数。 (二)面临形势。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教育现代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革引发的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上,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成为各国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我国正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对实现教育现代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
10、,-6- 教育改革发展呈现新的趋势:要为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要适应人口数量和结构性变化积极拓展公共服务方向和内涵;要为改善民生和包容性发展夯实社会公平基础;要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培育和凝聚精神力量。 我省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关口,实施全面振 兴发展战略,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着力完善体制机制,要求不断突破落后体制机制束缚,激发内在活力,为创新驱动提供不竭动力;着力推进结构调整,要求加大教育供给结构改革力度,实现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为升级老产业、催生新产业、厚植新优势夯实人才基础。着力鼓励创新创业,要求深入开展创
11、新创业教育,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释放人才红利、创新红利;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加快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更加多样、更加灵活、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共服务,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我省教育发展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深层次矛盾迫切需要破解。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不均衡不协调问题还比较突出,城乡、区域、 校际 间办学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薄弱学校基础条件和教学水平需要加快改善提高,适应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7- 人口结构变化 的学校布局调整还不能满足需要。二是人才培养还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求,科学的
12、教育观、人才观还没有真正树立和贯彻落实,仍然存在应试教育的倾向,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和服务振兴发展的能力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三 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亟待加快,政府管理缺位、越位、错位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部门协调推进机制有待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的渠道还不通畅,管、办、评还没有实质上的分离,学校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能力还不强,各级各类教育贯通衔接不够。这些问题制约着我省教育现代化进程,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吉林时 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
13、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全省“十三五”战略部署,以新 的发展理念统领教育改革发展,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全面提高质量为主题,坚持以深化教育供给结构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持续推进基础能力建设,持续 推进结构调整, 持续推进教育公平,持续推进依法治教,不断改善办学环境,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新-8- 一轮振兴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优先发展、统筹协调。把教育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更加突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科学统筹政府、社会和市场多种力量,汇 聚各方资源,加快推
14、动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协调发展。 坚持服务振兴、惠及百姓。以振兴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快结构 调整, 培养急需人才,厚植人才优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更加多样化教育的需求,优先解决全社会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使教育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推进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充分调动基层特别是学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办学活力。 坚持尊重规律、持续推进。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教育改 革发展新特点,自觉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强化内涵意识、标准意识、质量意识,不折腾、不动摇,
15、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 2020 年,教育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9- 社会,推动我省进入人力资源强省和人才强省行列。 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 90%左右,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保持在 99%以上,基本普及从学前到高中阶段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十五年教育。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60%以上,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需求。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16、、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学业水平和自主学习、终生学习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信息化实现新突破。学习的便捷性、灵活性不断提高,全民终身学习机会不断扩大。 教育发 展 成果惠及全民。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显著增加。 2018 年 前 全省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并加快向更高水平推进,城乡、区域、校际间差距明显缩小,建成覆盖城乡、更加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困难群体平等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 教育服务能力不断 增 强。劳动年龄人口平
17、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10.8 年。应用型高校、高职(专科)院校、中职学校在校生-10- 总规模达到 60 万人左右,人才培养结构更趋合理。高水平大学和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一批创新型大学、优势学科专业集群和新型智库,产生一批重要创新成果并实现有效转化。 教育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具有吉 林特点的地方性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现代教育治理体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教育标准、监管、评价、督导、经费保障、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发展环境保障等基础性制度更加健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全面推进。基本实现管办评分离,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发展格局。 表二 吉林省“十三
18、五”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 指标 单位 2015 年 2020 年 属性 学前教育 在园幼儿数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万人 % 46.4 76.5 49.4 90.0 预期性 预期性 小学阶段教 育 在校生 适龄人口入学率 万人 % 128 99.0 105 99.0 预期性 预期性 初中阶段教育 在校生 适龄人口入学率 万人 % 59.6 99.0 62.9 99.0 预期性 预期性 高中阶段教育 在校生 * 毛入学率 万人 % 54.1 95.0 57.8 95.0 预期性 约束性 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 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 万人 万人 13.4 16.1 20.0 20.0 预期性 预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