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 老干部处副处长 李心海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是不能回避的社会现实和自然规律,人口老龄化问题是社会性的问题。关注老龄问题是任何社会、任何国家和全体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当前,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中国已于 1999 年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更加突出,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加强对中国人口状况、人口素质、人口年龄结构,特别是人口老龄化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分析人口老龄化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 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发展趋势老年人和人口老龄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老年人,是指达到或超过老年年龄的人。这里关键在于确定老年年龄界线,因为这一界线是统计老年人口的前提条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或国家对老年年龄界线的定义是不同的。1900 年桑巴德在其人口年龄分类和死亡率研究一书中,将人口按年龄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实际上是将 50 岁作为老年年龄的下线;1956 年,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将 65 岁定义为老年年龄的下线;而 1982 年在
3、维也纳召开的“世界老龄人大会,又将老年年龄的界线定义为 60 岁。国际上之所以将老年年龄界线从 1956 年的 65 岁改为 60 岁,是因为 1956 年联合国发表的报告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而当时发展中国家还谈不上人口老龄化问题。将 65 岁定义为老年年龄的界线,是根据当时发达国家人均预期寿命的情况而设定的。而到了 80 年代初,人口老化已经不仅是发达国家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人口老化问题,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比发达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低得多。因此,考虑到全世界人口的人均预期寿命的情况,将老年年龄的界线定义为 60 岁。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的预期寿命的不
4、断延长,老年年龄的界线标准应是不断变化的。一般而言,发达国家老年年龄的起点应高于发展国家老年年龄的起点。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尽管人均预期寿命高于发展国家的平均水平,但还是比发达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水平低很多,因此,应将 60 岁作为中国老年年龄的界线。人口老龄化是反映一个地区(或国家)老年人口增长的趋势和过程,即指一个地区(或国家)60 岁及以上或 65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总数的百分比。根据国际社会通例,60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10%以上,或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7%以上的社会被称为老龄社会或老年型国家。二十世纪后期,人口老龄化逐步成为世界性趋势。2002 的年全
5、球 60 岁以上人口达到 6.06亿,并且正在以比总人口快得多的速度递增。1950 年,全世界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约为 2亿,1970 年达到 3 亿,2000 年达到 6 亿。据联合国估计,2020 年 60 岁以上人口将达到 10亿,2050 年全球 60 岁以上人口将有近 20 亿。在 19501970 年的 20 年内,老年人口增加一个亿,而 20002020 年内老年人口增加 4 个亿。在 19702000 年的 30 年内,老年人口在 3 亿的基础上翻一番,而从 20202050 年的 30 年内,世界老年人口将在 10 亿的基础上再次翻一番。在 19502050 年全球人口将平
6、均每年增长 0.87 个百分点,而老年人口将平均每年增长 2.38 个百分点。二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特点中国已于 1999 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是世界上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2004 年底,中国 60 岁以上人口达到 1.43 亿,占总人口的 10.97%。自 198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 2004 年的 22 年间,中国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 302 万,年平均增长的速度为 2.85%,高于 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按照人口学家 2006 年的预测,如果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保持不变,到 2010 年中国人
7、口总数为 13.39 亿,2020 年为 14 亿,2030 年为 14.15 亿,2040 年将达到峰值 14.91 亿。与此同时,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分别为 1.65 亿、2.31 亿、3.35 亿、3.84 亿,并继续上升,到 2050 年将达到 4.12 亿以上。从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趋势,可以看出,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如下特点:1、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呈现阶段性。纵观中国人口发展,人口老龄化发展呈现四个不同发展阶段:1950 年到 1975 年为老年人口的平稳发展阶段。在此期间,人口老年比从 1950年的 4.5%到 1975 年的 4.4%;1975 年到 200
8、0 年为人口老龄化的前期阶段。这一期间,人口老年比从 1975 年的 4.4%上升到 2000 年的 6.69%,初步进入老龄化阶段; 2000 年到2030 年为人口老龄化的调整阶段。在这期间,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比例年均上升 0.39。对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小阶段,一是 20002015 年少儿人口增长率较慢,劳动人口迅速增加,老年人口增长加快;二是 2015-2030 年少年人口开始减少,劳动人口也出现下降,老年人口迅速增加;2030 年到 2050 年为高水平人口老龄 化阶段。在这期间老龄化速度开始减慢,但人老年人口比仍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2、老龄人口规模大。中国 60 岁以上
9、老龄人口到 2004 年底已经达到 1.43 亿人,预计到2050 年中国的老龄人口将超过 4.12 亿,约占中国总人口的 1/5,占世界老年人口的 1/4,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居世界第一位。3、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自 198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 2004 年的 22 年间,中国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 302 万,年平均增长的速度为 2.85%,高于 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根据联合国人口署的资料,中国的老年比每五年平均增加的百点,从 1997 年左右就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预计到 2015 年将达到 4.39%的最高速度(这与中国的第二人口次生育高峰
10、有很大关系) ,而同期世界平均老年比发展速度也达到最高,仅为 2.36%。4、老龄人口高龄化显著。在人口老龄化的同时,老龄人口也在老龄化。目前 80 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老龄总人口已达 1300 万人。并且高龄老人呈加快发展的趋势,高龄老年人口将以每年 5.4%的速度递增。预计到 2010 年将达到 2132 万人,至 2020 年达到 3067 万人,至2040 年将达到 5600 万人,至 2050 年将达到 9448 万人。占老龄总人口的 21.78%,占世界老龄总人口的 1/4。5、人口“未富先老” 。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社会性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出现的。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一是由于中
11、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造成人口出生率下降。二是由于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医疗条件改善,人的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使人的寿命延长,出生死亡率、自然死亡率大幅下降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人口出生率下降、人民寿命相对延长基本同步。但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都是在经济发达时期,经济承受能力强,而且及时建立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即使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出现一些问题,也不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然而对于中国而言,尽管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人均 Gdp、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预计到 21 世纪中叶,中国人口老龄化达到峰
12、值时,人均也只能达到 目前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表明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矛盾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必然会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6、地区之间人口老龄化程度发展很不平衡。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根据2000 年, 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和浙江、江苏、山东等中东部经济发达的省市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比较严重,而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如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等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小。地区之间老龄化程度的差异,预示着未来人口流动的加剧,人口老龄化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表现明显,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旺盛,将通过
13、吸引西部地区年轻劳动力的流入而得到满足。因此,劳动力 跨区流动将减小地区间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如果劳动力从不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的速度很快,也有可能出现不发达地区更严重的情况。三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深刻影响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也必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人民生活等领域带来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负面的影响,也有积极的影响。(一)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劳动力资源的影响,二是对劳动力年龄结构的影响,三是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1、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必然出现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
14、降,从而影响到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发达国家在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已经明显出现了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的趋势,在一些高度老龄化的国家和地区,甚至已经发生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并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中国,根据联合国人口署的资料,15 到 54 岁的劳动力人口,从 1950 年到 2015 年呈增长趋势,中国 15 到 64 岁的劳动人口,到 2015 年达到 10 亿左右的高峰后逐渐下降,2050 年降为8.45 亿。劳动人口比重则从 2005 年的 71%下降到 60.7%。劳动人口的比重从 1950 年开始到 1970 年呈下降趋势,这是由于当时中国的生育高峰造成的,少年儿童的比重呈上升
15、趋势,而老年人口的比例则变化不大。从 1970 年到 2010 年将近 40 年的时间里,劳动人口的比例则呈增长趋势,从 56%提高到 72.2%.此后,老劳动人口的比例则呈不断的下降趋势 ,从 2015 年的71.9%直到 2050 年的 60.7%。由于在现阶段中国的劳动力资源还很丰富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2015 年前)中国面对的将是劳动力过剩而不是劳动力不足 .但从 2015 年劳动力人口开始下降。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期,现阶段我国并没有感受到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未来十几年内,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将持续增长,这被称为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人口红利”时期。“人口红
16、利”学说的核心思想认为,生育率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也使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少年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据预测到 2012 年左右人口抚养比将由 2000 年 47.6%下降到 39%左右,此后人口抚养比呈逐步回升趋势,直到 2025 年以后才能回升到目前的水平。因此,从人口学意义上说 21 世纪前 30 年是我国人口负担最轻的时期。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人口红利”期不会持续太长,一般只有 15-20 年,中国目前以及今后 15 年左右将处于“人口红利”的黄
17、金时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人口抚养比将进一步上升,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影响将开始显现,并逐步加剧。2、人口老龄化的另一个后果,是将使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劳动力中年轻人的比重下降,而年长者的比重会上升。我国虽然在 21 世纪中叶之前一直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的这种变化已经出现,并呈现加速趋势。如劳动年龄人口中 45 岁以上的年长者比重从 1990 年的 19%上升到 1999 年的 24%,据预测,到 2040 年将上升到 37%左右,成为劳动力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是否会对劳动生产率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讨论,但是至
18、少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在劳动力结构的重建过程中,如何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模式,更多发挥不同年龄人群,特别是年长者的作用,将被提高到一个更重要也更迫切的地位。3、人口老龄化是引起我国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我国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但近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1990 年 16 岁以上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为 79.8%,到 1995 年缓慢下降为 78.8%,下降了 1.1 个百分点。其中老年人口对劳动力参与率下降的贡献尤为显著,60 岁以上人口中在业比重从 1990 年的 28.34%下降到 1995 年的 26.16%,下降了 2.17 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老人
19、口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幅度是 16 岁以上人口的 2 倍。劳动力市场上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越来越低在工业化国家是一种普遍现象,并且有向低年龄人口扩散的趋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20 世纪 70 年代为缓解就业压力而推出鼓励退休政策的结果,对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府开始对这政策进行反思。目前,我国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降低劳动参与率确实能对缓解就业压力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我国也同样面临老龄化进程中老年人口价值的重新认定,社会保障体系的重新构建问题,在降低劳动参与率问题上,应该吸取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教训,在有所平衡取舍的基础上做出更为长远的决策。社会财富是由人创造的,具体地讲是由有生产能力的劳动人口创造的
20、。劳动人口的数量、劳动力人口的年龄结构和劳动力人口的参与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一定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条件下,劳动力供给不足就可能导致部分生产资料技术设备闲置,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影响 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二)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养老模式的影响养老问题是社会面临的最主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老有所养”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保障,二是生活照料(包括精神慰藉) 。从经济保障方面来看,我国城乡供养模式呈相反的态势。城市老人以社会养老为主,农村老人则以家庭养老为主;从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来看,我国无论城乡仍主要由家庭承担。与家人共同生活,便于子女供养、照料老人,
21、也是我国老年人比较认同的生活方式。根据上海市的调查,超过 95%的老年人对子女赡养和生活照料状况表示满意,同时有 96%的老年人倾向于在家养老。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家庭养老模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1、生育率的下降使家庭供养资源的减少,子女养老的人均负担成倍增长。在五、六十年代,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多在 5%以上,从七十年代开始妇女总和生育率迅速下降,目前已经降到替代水平以下。也就是每对夫妇平均不到两个子女,形成庞大的独生子女和少子女家庭。而到 2010 年前后,这些独生子女的父母将相继进入老年期,子女养老人均负担将从目前的 1/4-1/5 左右上升到 1/2,甚至更高。预计在
22、20102040 年间,2030%的老年人将是独生子女的父母,这些老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经济保障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2、空巢老人家庭增多加剧了家庭养老的难度。在发达国家,空巢家庭十分普遍,老年人与子女同居的只占 1030%。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尽管多数老年人生活在大家庭中,但是子女与父母分居的情况越来越多。北京市 1999 年人口调查资料表明,在有老人的家庭中,一对老年夫妇二人户占 27%,老年单身户占 7%,二者相加占 34%。3、我国人口寿命的延长,一是高龄老年人不断增多,家庭内的代际数将相应增加。二是伴随着父母年龄的提高,子女的年龄也在相应提高,导致低龄老年人供养高龄老年人的局面
23、产生,家庭供养能力会有所下降。所有这些转变无疑都会对家庭养老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大力培育社会化服务功能,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缺失,满足日益增强的社会养老需求,是人口老龄化提出的一个现实要求。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社会养老的发展同样面临较多的制约因素。如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低、缺乏系统的老年服务体系、养老设施严重不足、老年人口的收入水平偏低等。社会养老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作为家庭养老的一个补充。我国的养老模式正处于转型阶段,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将呈现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并存的局面。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一点是,家庭养老模式的转化往往具有不可逆性。因此,政府在推行社会养老计划时,更应该采取慎重的态度,尽
24、量保持家庭养老模式的延续性。(三)联单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的社会保障成本产生重大影响推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选择社会保障模式时,必须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用于老年人口的养老支出,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水平的变动有密切关系,但与老年人口规模及比重的关系更密切。1、养老支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快,离退休职工也迅速增加,相应的养老金支出以更快的速度增长。1990 年到 1999 年,我国离退休职工数由 3201 万人增长到 3727万人,年均增长 5.5%;与此同时,养老金支出(离休、退休、退职费用总额)由 396 亿元增加到 2421
25、亿元,年均增长 22%(未考虑物价因素) 。退休金支出相当于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由 1990 年的 13.4%上升到 1999 年的 24.5%。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计划,并没有摆脱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因为“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的资金来源相同,资金平衡的本质仍然是时期平衡,或者说是“现收现付”式。那么就业人口与退休人员的比例必然影响资金的平衡。随着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口老龄化高峰将在 21 世纪 30年代达到高峰,老年抚养系数迅速上升,将成为我国养老保险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1978 年,我国退休职工数与在职职工数的比为 1:30.3,
26、到 1990 年,这一比例上升到1:6.4;到 1999 年,进一步上升到 1:3.7。如果维持目前的退休年龄,到 2030 年我国退休人员与在职职工的比例将达到 1:2.4,到 2050 年达到 1:1.8 左右。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在现行的养老保险计划下,中国基本养老基金将在 2032 年左右开始出现收不抵支。2、医疗保障费用。养老金支出只是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成本影响的一个方面,另一项不容忽视的支出是老年人的医疗费用。19781990 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近 4 倍,而同期企业医疗保险费用增长了 7 倍,其中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支出增长更快。从 19901995 年,我国离退休人员
27、以每年平均 6.1%的速度增长,而同期国有单位离退休人员保险福利费中医疗卫生费每年平均增长 26.5%。据上海市的统计数据,从 1986 年到 1997 年,在职职工的医疗费总额上升了 10 倍,而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总额上升了 17 倍。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公共医疗费用的上升是两个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一是老年人的规模和比重的迅速膨胀,二是老年人口人均医疗费用的增长。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65 岁以上人口与 65 岁以下人口的人均医疗费用比例约为 3:15:1,特别是 75 岁以上人口的医疗费用增长更快。我国目前离退休人员与在岗职工保险福利费中医疗卫生费比例约为2.2:1,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
28、,这一比例还将不断提高,对国家资源和政府预算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四)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的消费、储蓄倾向及模式产生影响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不同年龄的人群,有不同的消费偏好,有不同的储蓄倾向。因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引起社会消费与储蓄比例的波动,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按照生命周期理论,人口老龄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使得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增加,储蓄倾向降低。这种转变的后果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社会消费需求,包括用于老年人的公共支出将会增加,社会消费模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二是个人和家庭储蓄减少。按照经济学理论观点,储蓄等于投资。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家庭和企业是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因而,个人
29、消费与储蓄倾向及模式的变化,会对生产基金的积累产生消极的影响。但是,具体到我国的情况,社会消费与储蓄关系的变化将表现一定的阶段性,虽然老年人口不断增加,但在今后 510 年内,以下的因素将抑制我国个人消费倾向,而促进个人储蓄的增长:一是我国目前仍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初期,虽然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但在今后 10 年内,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仍保持上升势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与储蓄关系的变化。二是养老金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或完全积累制的转变,将会促进个人储蓄倾向的增长。三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不确定性将增加人们的储备性储蓄。因此,在这段时期内,主要由于制度方面的原因,老年人口的消费倾向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30、而一旦这些因素得到改善,老年人口的消费需求将迅速增加,对我国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消费政策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五)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需求结构、生产结构产生重要影响不同年龄的人群消费、需求是不一样的。老年人的特殊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产生了不同于其他人口群体的特殊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在未来的半个世纪中,我国老年人口将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而且其中高龄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又大大快于低龄老年人口的速度。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重,老龄人口的数量的不断增加,将预示着老年人口消费、需求在社会市场总消费、总需求中所占的份额和比重越来越大,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而,将直接影响中国的市场需求、市场结
31、构、供求关系和整个社会生产的变化,将会形成为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新型产业、新的行业,形成新的发展机遇。据南开大学的李建民教授预测,目前我国老年人的消费总需求约为 6000 亿元,2010 年达到 10000 亿元,2050 年左右,我国老龄市场的消费需求将达到 50000 亿元。毋庸置疑,我国老年人的社会需求是现实而巨大的,发展老龄产业、满足老年人口的社会需求也成为社会的共识。但目前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目前我国老年人的总体收入水平偏低,大多数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及增长速度都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年人口的购买力和消费倾向的相对保守性;二是养老、医疗
32、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尚不完善,抑制了老年人的消费欲望;三是推动老龄产业发展的制度建设滞后。因此,完善相关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突破老龄产业发展的瓶颈,是推动我国老龄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六)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给中国的制度建设、法制建设提出新的要求生存是最基本的人权。在中国老龄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国有企业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但是也要看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33、。主要表现在保障体系建设起步较晚,覆盖面窄,统筹层次低,社会保障资金筹措困难,保障水平低,法制不健全等等。特别是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广大农村和小城镇,仍是以家庭保障为主,还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这不适应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不符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一个公平与效率相兼顾,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形式多层次,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服务管理社会化的养老、医疗、服务保障体系,是人口老龄化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我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尚不发达,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一个与老龄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养老、医疗、服务社会保障体系,做到既适应中国老龄化的发展,又不
34、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人口、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是重大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归根结蒂要靠法制。1996 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但总的来说,有关老年保障的法律建设还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在很多涉老问题的纠纷处理和老年人的保障问题上缺乏专项的法律和法律依据。为了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有利于调整老人与社会、老人与单位、老人与非老人、老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制裁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和睦,必须尽快制定养老保险法、医疗保险法、社会救济法、家庭赡养法、社会服务法、老人住宅法和老年人福利法等专项涉老法律、
35、法规。(七)人口老龄化发展将对中国的教育、文化和社会管理产生深刻影响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也是老龄人的基本需求。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新事物不断涌现。老龄人是社会的重要成员,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行不断学习,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文化成果。党的十六大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新思想。而长期以来,中国的老年教育相对滞后,适应老年人的文化设施落后、匮乏,极不适应已经到来的老龄化社会。这就要求国家和社会重视老龄教育工作和老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调整教育、文化、体育结构和教育、文化、体育资源配置,加大对老龄人教育、文化、体育事业的资金投入,建立
36、、发展、完善老龄人教育、文化市场,促进社会经济和教育、文化事业的协调发展。人口老龄化呼唤对老龄人员的管理服务社会化。中国过去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城市对老龄人的管理服务基本上是政府包办,由企业、单位独自进行管理。农村则以家庭保障为主,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其结果造成:一是,由于所出生的地点不同,所在的单位、条件不一样,因而所享受的管理服务也有差别。单位管理水平的不平衡,老龄人所享受的服务不均等。同时也造成社会管理服务资源的巨大浪费。二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客观上导致企业、单位等市场经济主体离退休人员的大量增加,人员结构老化,管理负担加重。据 2002 年的统计数据,河南省国有及国有控
37、股企业共有在职职工 228.63 万人,离退休人员 60.73 万能表人,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之比为 3.73:1。行政事业单位的在职干部职工 264.28 万人,离退休人员 56.47 万人,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之比为5.48:1。更有甚至者,个别单位离退休人员比在职职工还多。而建国以来,中国对于人的管理一直是封闭式的,由企业、单位进行管理。人一走上工作岗位,就由社会人变成了单位人,生老病死全部依附在企业、单位身上,全部由企业单位包下来。近几年虽然建立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但社会化程度还比较低,覆盖面还比较窄,仍有一大部分管理服务工作仍由企业、单位来承担。尤其是行政事业单
38、位目前尚未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全部的保障、管理仍由单位负责。企业、单位的大量精力、很大一部分资金都用在了老龄人的保障、管理和服务上。这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转变职能,不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三是,人口老化发展,客观上导致人的平均寿命在逐渐延长,老龄人口逐渐增多,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在扩大,特别是高龄老人的生活照料需求在扩大。而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和人们生育观念转变共同作用下,出生人口相对下降,单亲家庭逐渐增多,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家庭提供照料老人的资源在逐渐减少,能力相对削弱。而中国的传统习惯、养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现实告诉我们,家庭依然是
39、照料老年人的主要模式和主要力量,尤其是在占人口大多数的的农村更是如此。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与人口老龄化成反差,这是一对新的矛盾,也是一个重要性的社会性的难题。中国必须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快推进老龄人口社会化管理化管理的进程。四 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存在的误区和面临的问题(一) 思想认识存在误区1、认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负面的。认为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将使劳动年龄人口相对下降,劳动力资源相对减少,甚至会出现劳动力不足,导致劳动力年龄老化,进而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造成社会供养老龄系数上升,消费性人口增长,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加重,劳动者成本提高;造成依靠养老金生活的人上升,有储蓄能力的
40、人相对减少,支付储蓄的增多,不利于资本的积聚与形成;人口的老龄化必然会增加对老龄人管理的工作量,增加对社会管理资金、资源投入,加大社会性管理成本。而事实上,人口老龄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是它给社会经济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二是它是由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造成的,是社会进步的标致。我们应该看到,通过调动积极因素,减少消极因素,二者是可以协调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实质上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过程。我们最大的任务是如何抑制人口老龄化的负面效应,激发出人口老龄化的正面效应。这就要求我们以积极的姿态认识人口老龄化问题,以新的思路和理念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人口老龄化,不要将人口老
41、龄化仅仅看成是一种危机,而要将人口老龄化看成是社会的重大成就。老年型社会象征着人类社会的成熟,在人口日趋老龄化的过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未停滞,而是日新月异;要正确看待老年人口问题,不要将老年人作为社会负担,而把老年人作为社会的一个财富。老年群体是蕴藏着技能、经验、智慧的人才宝库,挖掘老年人的潜能,是建设未来美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对老龄人的保障和服务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长期以来,从家庭方面讲,子女认为,保障老人有吃、有穿、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让老人吃好、穿好就是子女最大的孝敬。从单位、组织来讲,也仅仅注重于物质方面的需求和外在性的服务,认为多给离退休老同志办点福利,老同志就不会有意见了,
42、工作就算做好了。而对于老龄人的教育,文化、体育生活等精神需求、心理需求考虑的较少,重视不够,忽略老龄人要求劳动、工作的渴望。而客观上,老龄人的需求是多样性的,既有物质方面的需求,也有精神、文化、心理等方面的需求。还有劳动和工作的热望。社会越发展,这种多样的需求越强烈。3、非老龄人与老龄人之间的联系、沟通有待于加强。社会、单位和家庭都客观存在一种现象,老龄人和非老龄人由于各自所经历的时代不同,生活阅历的不同,对社会上的一些问题的看法也不一样,认知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社会发展到今天,由于生活的快节奏,工作的高频率,上班族忙于工作,应酬事务,不太注意老龄人的需求,尤其是对老龄人精神生活需求顾及太少。
43、而老龄人也居功于自己过去的贡献,抱怨没有受到重视和尊重,非老龄人与老龄人之间交流不多,联系较少,缺乏必要的沟通和理解,形成一种无形的隔阂,这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谐的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社会,是建立在相互沟通和相互交流的基础之上。客观要求,一是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老、敬老、扶老、助老的良好风尚,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成员中形成关注老龄问题,关心老龄人的身心健康,多为老龄人做些实事。二是在单位与老龄人之间、非老龄人与老龄人之间建立一对一,一帮一的联系制度,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了解他们对社会、单位的看法,倾听他们对单位以及对在职职工的的意见和建议。三是要定期举办非老龄人与老龄人的联谊
44、活动,加强二者之间交流,增进友谊,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二) 对老龄人的社会价值开发和利用不够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中国的第一资源。惟有人才资源得到有效开发,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中国的事业才能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老龄人也是一种人力资源,老龄人群体是蕴藏着技能、经验、智慧的人才宝库,忽视老年群体的作用,会导致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国以来,我国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由解放前期的 35 岁提高到 76岁。目前,活到 80 岁、90 岁已经比较普遍,百岁老人也不少见。而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是:女 55 周岁
45、、男 60 周岁就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决定的。但退下来以后的十多年、甚至几十年完全闲置起来,特别是那些经验丰富,有独到专长的高级人才闲置起来不做事,既是一种人才的浪费,也是社会的重大损失,同时也不利于老龄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稳定。老年群体不仅是社会资源的消费者,社会化发展的受益者,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老年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的价值和重要性在日趋升温,一个健康的、有知识、有技能、有爱心的老年人群体是极为宝贵的社会财富。一个社会越是能及早地认识这一点,就越能及早地获得老龄化的净收益。这方面,我国作为年轻的
46、老龄化社会,应该多吸收国际社会和一些发达国家老龄化经验教训以及有关的取向,认真研究和构建我国在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基本框架,尽早提出一个比较科学合理而且又适宜我国国情的具体工作方针政策。(三)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与之相配套的老龄产业发展目前存在一定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尽管老龄产业的发展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总的来讲,发展相对滞后,目前还存在较多问题:1、对于老龄产业缺少了解和认识不够。老龄产业是一个新兴领域,因此有许多人对老龄产业了解较少,在认识上还不统一。对什么是老龄产业和如何发展老龄产业存在较大分歧。有些人认为老龄产业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没有必要专门进行讨论。有些人则认为老龄产业是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发展前景十分乐观,导致一些项目盲目上马,甚至是一哄而上。而有些人则认为老龄产业投入风险高、回报低,常持消极或观望的态度。在发展老龄的方向上,有些人认为应该走市场化道路,让企业自主发展。而有些人则认为老龄产业涉及的许多服务和产品生产周期长、利润低,并带有很强的社会性和福利性,政府应该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对老龄产业存在的不同看法不可避免地阻碍了老龄产业的发展。2、发展老龄产业的资金来源渠道少而且严重不足。产业的市场发展最重要的是资金。目前,老龄产业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资。尽管我国每年对老龄事业的资金投入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