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的另一动力.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55952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近代史的另一动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世界近代史的另一动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世界近代史的另一动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世界近代史的另一动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世界近代史的另一动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世界近代史的另一动力哈布斯堡家族一、浅谈中世纪中世纪是盲点,中学教材叙述不多,大抵局限在“封建社会” 、 “教皇”等几个概念上。这里概而简之的说清楚几个问题:1、欧洲的封建社会到底是什么状态,黑死病,与东方、中东的实力对比2、教皇与世俗国王是什么关系3、神圣罗马帝国是怎么回事,它与西罗马帝国是什么关系,与法兰克王国是什么关系,后来哈布斯堡家族何以登上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拿破仑为何要加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4、中国皇帝继承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并夹带兄终弟及制。欧洲是什么制度,为何英、法、西、德意志等国的国王因缺而互相继承,让人感觉特别混乱,以致后来英国光荣革命后荷兰国王入主。是什么原因导致欧洲走向

2、“民族主权国家” ,亚非拉等后成立的“民族国家”与之有什么差异,尤其是中西对比二、哈布斯堡帝国1、哈布斯堡家族的简史2、统治神圣罗马帝国的简史,3、卸任帝国后奥地利、西班牙的简史三、帝国视野下的西班牙与新航路1、西班牙作为哈布斯堡家族的二分之一,与哈族是什么关系维也纳与马德里2、西班牙与葡萄牙的关系,教皇授权给两国瓜分世界,内幕与状况。澳门3、哈布斯堡家族与新航路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什么?黄金、白银的流入西班牙,到底是为皇族挥霍还是军费、财政四、尼德兰起义的反对方1、尼德兰作为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一个区域,为何要革命?2、为何是西班牙去镇压?为何尼德兰革命最后演变为一场国际战争。3、荷兰独立,成

3、为海上马车夫,一度参与世界争霸。比利时为何美誉独立。五、欧洲三十年战争1、战争过程2、战争的双方:法国 vs 哈布斯堡(奥、西) 。3、经济、军事、教派分析。经济上哈族逐渐捉襟见肘,军事上对手、战场过多,教派上初期宗教色彩(宗教改革的延续) ,后期色彩变淡,逐渐走向政权争霸六、世界史由古代走向近代1、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下的国际新格局与三十年战争的余续2、理论大探讨。由中古进入近代七、特雷西亚女皇与约瑟夫二世1、欧洲普遍改革,法国路易十四,哈布斯堡家族的改革2、特雷女皇、约瑟夫二世的个人分析3、因继承问题产生的几个战争:a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b 七年战争、c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八、拿破仑战争与

4、维也纳体系 1、法国革命与拿破仑上台2、反法同盟的构成,德、奥与英、俄的龃龉。瑞典、丹麦3、战争状况4、维也纳体系九、1848 年革命视野下的欧洲封建势力1、惯常视野下的 1848 年革命简述2、1848 年革命中的哈布斯堡帝国进一步分裂十、德意志统一战争1、德国的统一战争为何有奥地利的掺入,中学教材没有叙述前提,直接从普鲁士的角度叙述。德国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关系2、普鲁士统一进程的困难,奥地利怎么做3、意大利统一战争,奥地利的举动十一、奥匈帝国1、奥匈帝国的重组2、一战的导火索:哈布斯堡王储斐迪南大公被刺3、奥匈帝国战时的状况,奥匈帝国为何跟德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法俄为协约国,历史的延续?

5、4、一战结束奥匈帝国解体,哈布斯堡王朝从历史上消失5、二战之前德国为何要兼并匈牙利?西班牙、奥地利为何成为盟国哈布斯堡介于中世纪与近代之间,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代表,但与教皇是世俗与宗教的关系。家族秉承中世纪思维,希图建立欧洲霸权,统一欧洲大陆。而英法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直接或间接发展资本主义,挑战哈布斯堡家族。可以说一部世界近代史,就是英法等民族国家的发迹史,也是中世纪帝国的衰落史。奥地利位于德意志东南隅,其境内物产丰富,气候适宜,农牧业发达,采矿、冶金业先进。此外,它又是欧洲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从古罗马以来就是南北商货的重要集散地。它境内还有多瑙河横贯,又是东西欧的连接地。由于这些原因,它在德意

6、志诸邦中一向经济发达。1282 年,德意志皇帝鲁道夫哈布斯堡伯爵(12731291 年在位)占领了原来巴奔堡家族统治的地区,将当时的奥地利公国和施蒂利亚公国分给他的两个儿子阿尔布雷希特和鲁道夫,从此奥地利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一个公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地利长达 640 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才宣告结束,是欧洲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统治区域最广的封建家族。哈布斯堡家族史欧洲历史上支系繁多的德意志封建统治家族。其主要分支在奥地利,亦称奥地利家族。哈布斯堡家族的远祖系日耳曼人中的一支,最早居住在阿尔萨斯和瑞士的阿尔高。11 世纪初,由于该家族的主教斯特拉斯堡的维尔纳建立哈布斯堡,

7、其家族即以哈布斯堡为名。哈布斯堡家族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包括德国、奥地利广大地区的松散联盟,各德意志诸侯之间处于割据状态。除统治“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地利帝国外,这一家族也曾是西班牙、波西米亚、匈牙利、葡萄牙等国的统治家族。1273 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Rudolf I)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哈布斯堡家族在以后几个世纪又陆续取得克恩滕、蒂罗尔等地,使其直接统治下的领土大致相当于今天奥地利的领土。1396 年奥地利邦议会的召开表明奥地利开始作为一个国家实体出现在历史舞台上。1438 年,从阿尔布雷希特二世起,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开始有哈布斯堡家族世袭,这又进一步扩大了他们

8、的势力。由于巧妙的联姻、外交手段,再加上以强大的武力为后盾,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于 1526 年获得波希米亚、摩拉维亚、西里西亚和匈牙利的大片领土,这样,奥地利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内部最强大的国家。1806 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二世(同时也是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统治范围仅限于奥地利帝国。1867 年后,哈布斯堡家族统治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于1918 成立第一共和国,1919 年 4 月 3 日奥地利共和国国民议会通过哈布斯堡法 ,没收哈布斯堡家族财产,其成员被逐出国。在长达 640 年的统治中,哈布斯堡家族较重要的帝王有:“神圣

9、罗马帝国”皇帝阿尔布雷希特二世、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查理五世、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奥地利帝国皇帝玛利亚特雷西亚和约瑟夫二世等。从马克西米利安一世(14931519 年在位)起,奥地利就开始发展中央集权。15 世纪末在各领地设置隶属中央的行政机构,叫作“政府”或“执政府”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还在维也纳设立了管理所有领地的中央行政机构,如枢密院(负责行政和司法) 、宫廷财务署、宫廷司法处等等。他的孙子斐迪南一世(15561564 年在位)进一步发展君主专制制度:枢密院成了君主召集宫廷显贵商议政事、制定政策的最高决策机关;宫廷办公厅发展成管理世袭领地的执行机关。斐迪南一世还在各领地建立隶属于宫廷财务署

10、的财务局,负责税收工作;在中央建立负责国家防卫的宫廷军机处。这一系列改革使奥地利在 16 世纪初已成为欧洲最早实行君主专制的国家之一。尽管帝国在各领地设置了隶属中央的行政机构,但是每一块领地却始终具有性对的独立性,而且都只服从哈布斯堡君主个人的统治。各领地都有自己的等级会议,不承认与其他领地同属一个国家。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者在不同领地分别有公爵、伯爵或国王等不同的头衔,代表国家行使统治权,但这些代表必须是本地贵族,每一个领地都是一个半自治的实体。因此,尽管集权化已经开始,但诸领地还没有完全融合成一体。在所有这些领地中以波希米亚和匈牙利的地位最特殊。波希米亚当时是“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唯一的王国,境

11、内包括摩拉维亚边区和西里西亚公爵领地等广阔地域,居民多为捷克人。波希米亚有其自己的独特的历史传统,14 世纪还爆发过反对天主教的战争。波希米亚的民族与宗教的不同使它在奥地利所有领地中具有很大的独立性。1526 年它承认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权后,仍保有自己的王国议会和各附属邦的等级会议,并保留着改革后的信教教会。根据波希米亚宪法,王国议会是无限制的立法机构,国王由它选出,国王只有在议会支持下才能行使君主权,还必须尊重波希米亚宪法。后来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违背诺言,不尊重波希米亚的自治权和宗教权,终于成为导致“三十年战争”爆发的重要诱因之一。 “三十年战争”后,捷克贵族被没收土地,天主教成为强制性的

12、信仰,波希米亚的自治地位丧失了,成了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袭领地” 。等级议会不再有选举国王的权利,波希米亚事务处也从布拉格迁到维也纳。这样,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就更尖锐了。匈牙利王国与公元 1000 年建国,居民主要是马札尔人,境内还居住着许多南斯拉夫人,属地包括特兰斯瓦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达尔马提亚。匈牙利信奉基督教,长期以来实行西欧的土地分封制,文化上受德意志影响,地理上又与德意志毗邻,因此与德意志有密切的联系,一度还受到卢森堡家族的通知。从 14 世纪末,匈牙利面对土耳其的扩张,被迫与德意志结成更密切的关系。1526 年土耳其击溃匈牙利军队,以后匈牙利便三分天下,西部承认了奥地利哈布斯

13、堡家族的统治权,选举斐迪南一世为国王。这以后,奥地利就与土耳其长期争夺匈牙利,直到 1699 年才把整个匈牙利置于它的统治下。尽管如此,匈牙利却从来没有并入“神圣罗马帝国” ,它保留着帝国之外的独特地位。匈牙利也有自己的议会,贵族地方势力特别大。总之,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奥地利君主国尚未完全形成统一,而是同一君主的领地共同体。16 世纪宗教改革以后,德意志诸侯之间的矛盾以宗教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17世纪初期,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是欧洲封建制度的主要维护者,它竭力加强在其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 ,谋求欧洲霸权,但遭到新教诸侯的反抗。德意志国内矛盾给欧洲列强以可乘之机,法国、丹麦、瑞典、英国和俄国

14、怀着不同的目的先后介入,逐步形成两大集团。其中哈布斯堡王朝集团由奥地利、西班牙与德意志天主教联盟(1609 年成立)组成,得到罗马教皇和波兰的支持;反对哈布斯堡王朝集团则由法国、丹麦、瑞典、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荷兰)及德意志新教同盟(1608 年成立)组成,得到英国、俄国支持。这场哈布斯堡王朝集团与反哈布斯堡王朝集团为争夺霸权的全欧性战争从 1618 年捷克(波希米亚)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布拉格起义开始,到哈布斯堡王朝集团失败,于 1648年双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止,持续达 30 年之久,史称“三十年战争”。1648 年签署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主要内容是:法国取得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除外)

15、,并肯定了它早先取得的麦茨、图尔和凡尔登三个主教管区归它所有。瑞典则获得不莱梅和费尔登的主教管区以及波美拉尼亚的西半部,包括什切青城在内。在德国内部,几个其那个大的诸侯都获得新领土,勃兰登堡得到波美拉尼亚东部和马德堡大主教管区等地;萨克森合并了鲁沙提亚;巴伐利亚得到上巴拉丁,仍保有选帝侯的地位,腓特烈之子继承下巴拉丁,列为帝国的第八选帝侯。和约确定了荷兰的独立地位,承认了瑞士脱离帝国而独立,承认帝国诸侯有独立的外交权力,皇帝不得干涉诸侯内政,帝国的重要事务如立法、课税、征兵、宣战、媾和等,必须由帝国议会决定。和约还规定加尔文教可享受与路德教同样的权利;在帝国法庭中,天主教和新教的法官各占的人数

16、相等。和约沉重地打击了哈布斯堡家族,欧洲霸权转入法国之手。德皇盟国西班牙衰弱,葡萄牙脱离西班牙独立;荷兰和瑞士的独立被确认;法国获得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瑞典获得波美拉尼亚等地,巩固了它在波罗的海的地位。此后,哈布斯堡家族虽然名义上还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但是在德国北部实权已经完全落到了诸侯的手中;普鲁士王国兴起之后,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重心日益向奥地利转移。“三十年战争”之后,奥地利帝国的版图除本土之外,还包括捷克和匈牙利的部分领土。1718 世纪,哈布斯堡家族不断对外扩张,兼并了全部匈牙利,先后将波斯尼亚、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地纳入了自己的版图;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

17、又获得了西属尼德兰、伦巴底、那不勒斯等地的控制权,建立了一个幅员广阔的、多民族的、庞大的中欧帝国。在对外扩张的同时,奥地利的经济也有所发展。早在 17 世纪,奥地利就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分散的手工工场;到 18 世纪它又发展为集中的手工工场。波希米亚是奥地利工业最先进的地区。在波希米亚,民族压迫是和阶级压迫交织在一起的。在“三十年战争”结束后,曾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捷克中、小贵族都被逐出国外,或者被没收土地。这些土地都落到日耳曼人(奥地利人属于日耳曼人)手中,这些日耳曼人都成了剥削当地农民的地主。而且,奥地利统治者无情地摧残斯拉夫人的民族文化,以德语为波希米亚的官方语言。在匈牙利,当地的贵族地主

18、与奥地利统治集团勾结在一起共同压迫人民。奥地利派来的官吏对匈牙利人横征暴敛,并且粗暴地推行日耳曼化政策,以德语为匈牙利的官方语言。到 17 世纪后半期,奥地利帝国境内也强化了农奴制。在捷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及下奥地利的某些地区盛行以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的强迫劳动为基础的大地主经济。地主残酷地剥削农民,任意增加劳役时间(在波希米亚甚至达到每周六天) 。农民不得到封建主的允许不能结婚,不能随便迁居。他们还承担很沉重的军税(国税)及什一税(教会税) 。庄园主不仅收取封建地租,而且担任国家收税人,从中渔利。他们还操纵市场,强迫农民按照他们规定的的价格,贱卖农产品而贵买生活用品,而且垄断磨坊,向农民收取

19、使用费。地主和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有时激化为农民的反抗斗争。在 17、18世纪,波希米亚的农民运动几乎一直没有间断。除了地主与农民间的矛盾外,专制政府与贵族封建主也有矛盾。长期的对外战争和不断扩大的行政官僚机构,使国库愈益入不敷出,但是大小贵族却竭力维护自己的免税特权,这意味着国库收入的减少。为了缓和这些矛盾,帝国政府在 18 世纪下半期曾致力于改革。在奥地利,这些改革是在女皇玛利亚特雷西亚及其儿子约瑟夫二世在位期间进行的,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行土地改革。玛利亚特雷西亚(17401780 年在位)在1771 年和 1775 年颁布法令,宣布减少农民劳役地租及代役租的数量,劳役固定为

20、每周 3 天,每天 10 小时,并且减少农民为地主拉车运输的义务,同时宣布取消皇室领地上的农奴制度。约瑟夫二世(17801790 年在位)在这方面更前进一步。他于 1781 年宣布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和奥地利帝国其他地区的农奴为自由人。此后,他们可以自由结婚,有权利自由地离开地主的庄园,并且可以选择任何职业。但是,留在地主庄园上的农民如果继续使用地主的份地,必须照旧为地主服劳役,并且缴纳其他贡赋。第二,实行教会的改革。1773 年宣布解散耶稣会,还开始审查奥地利与罗马教廷的关系。约瑟夫二世在位时下令解散大约 400 座富裕的天主教修道院,没收其财产为国有,并且要求天主教主教向君主而不是教皇宣誓效

21、忠。1781 年颁布宗教宽容令,宣布天主教以外的其他基督教各派都享受合法的地位,各派教徒与天主教徒享受同等的公民权利。第三,限制地主权力的措施。为了增加国库收入,也为了缓和农民与地主的矛盾,玛利亚特雷西亚下令取消了地主但人国家收税人的权利,限制领主裁判权。第四,约瑟夫二世为了奖励工商业,实行保护关税;成立国家工场,以增加国家收入。但是在实行这些改革措施的同时,专制政府也采取加强中央集权及专制统治的措施。玛利亚特雷西亚看到普鲁士之所以屡次在对外战争中取得胜利,是由于普鲁士实行中央集权,所以她着手改革国家组织。她在维也纳成立“公共及宫廷事务督导部” ,作为管理所有领地行政和财务的最高机构。各领地都

22、建立直属这个机构的“代办与财务处” ,基层又有“县公署” 。这样,建立起一个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管理系统,有效地排挤了地方贵族势力。1761年,为协调中央各机构的工作,又成立最高咨询指导机关“国务会议” ,将宫廷事务部、宫廷审计处、宫廷财务署、宫廷军机处、最高司法处等都置于它之下。所有这些改革都是在考尼茨公爵(17111794 年)指导下进行的,他于 1753 年起担任首相。由于这些改革,完全的中央集权制建立起来了。但改革措施只限于在奥地利和波希米亚所属地区实行,匈牙利和尼德兰仍旧保留了旧封建机构。玛利亚特雷西亚的儿子约瑟夫二世继续推行中央集权的措施,他的主要改革是把原来彼此分离的相邻各领地合并

23、起来,成立跨领地的地方政府。例如,施蒂里亚、克恩滕和克赖因就置于一个共同的奥地利地方政府之下,其他领地也经历了相同的改组。为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建立警察制度,并简历严格的书报检查制度以控制舆论。在司法方面,实行司法和行政分离的原则,颁布刑法典,虽然废止了刑讯逼供,却规定了严厉的监禁、苦役和惩罚制度。在军事方面仿照普鲁士实行募兵制,建立常备军,兵力到 18 世纪 80 年代已达到 27 万。这些改革都是在所谓“开明专制”的招牌下进行的。 “开明专制”是欧洲一些落后国家的君主玩弄的政治花样,在表面上是按照法国启蒙思想家所提出的一些主张进行改革,而实质上这些改革只是触动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皮毛,而没有

24、破坏它的基础。而且,这些改革也有其致命的弱点:君主操之过急,单凭强迫命令,缺乏深入细致的工作及充分的酝酿准备。因此,奥地利的这些改革收效甚微。约瑟夫二世逝世后,在改革中本身利益受到侵犯的封建贵族把这些改革措施都推翻了,奥地利又恢复到改革以前的状态。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系于 1700 年绝嗣。奥地利皇帝查理六世亦无男嗣。为使哈布斯堡家族的王权得以存续,查理六世于 1720 年正式公布国本诏书 ,规定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土不可分割,如男嗣断绝,皇位由女儿继承。这一诏书相继得到“神圣罗马帝国”各邦、各世袭领地及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承认。1740 年,查理六世逝世,长女玛利亚特雷西亚根据国本诏书即位。普鲁士国

25、王腓特烈二世为夺取西里西亚,率先反对,提出由巴伐利亚选帝侯继承王位,并于 1740 年 12 月不宣而战,攻入西里西亚,开始了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1741 年 5 月,巴伐利亚、法国、西班牙在慕尼黑签订尼芬堡条约 ,不久,普鲁士、萨克森、瑞典、撒丁、那不勒斯、科隆等国也加入该条约,形成以瓜分奥地利为目标的军事同盟,巴伐利亚选帝侯被选中的竟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便发展为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巴伐利亚、法国由北方入侵,占领上奥地利、波希米亚,维也纳告急。英国、俄国、尼德兰仅在财政上给奥以支持。奥因实力不足,在对普作战中受挫,被迫于同年 10 月签订克莱因-施内仑多夫秘密条约,将下

26、西里西亚及奈舍城割让给普鲁士。1742年 7 月,普奥签订柏林和约,普取得下西里西亚、上西里西亚和格拉茨,并承认玛利亚特雷西亚的王位继承权。由于得到君主国世袭领地,尤其是匈牙利的有力支持,奥地利实力大增,在北线连挫巴伐利亚军,于 1744 年收复失地,攻占慕尼黑,巴伐利亚王出逃。奥地利同英、荷、撒丁诸国的合作通过沃尔慕斯条约得到加强。在廷根大败法军,在意大利境内击溃西班牙军,局势转而对奥地利有利。普鲁士担心奥地利收回西里西亚,于 1744 年再度入侵奥地利,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开始。1745 年,奥地利在连续失利后,同普鲁士签订德累斯顿和约 ,和约规定普鲁士对西里西亚的占有权,普鲁士承认玛利亚特

27、雷西亚对哈布斯堡王朝的王位继承权,玛利亚特雷西亚又加冕为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女王。普鲁士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三世约瑟夫同奥缔结菲森和约 ,承认国本诏书 ,并投票支持玛利亚特雷西亚的丈夫洛林公爵弗兰茨斯特凡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同年弗兰茨斯特凡在法兰克福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一世,一度失去的皇位重新归属哈布斯堡家族。1748 年 10 月,各战争参战国在亚琛缔结亚琛和约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结束。条约承认国本诏书及弗兰茨一世的皇位,规定法国将尼德兰归还奥地利,奥地利将意大利境内的某些属地割与西班牙和撒丁。普鲁士对西里西亚及格拉茨领地的占有得到确认。和约使奥地利蒙受重大损失,改变了奥地利内部的民族构成,迫使其修正对外政策,与法国结盟,以对付主要敌手普鲁士,并开始在国内实行玛利亚特雷西亚制订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巩固了哈布斯堡王朝在奥地利的统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