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古文字的檢索利用,參考資料翁敏修。古文字的檢索與利用。在學術資料的檢索與利用。林慶彰主編,245-254。台北市:萬卷樓,民國92。施順生編纂。甲骨學概論。在新發現中國古代文獻,。,2,古文字學的範疇,什麼是古文字學?研究古文字本身的規律,釋讀古文字,藉以揭示古代歷史文化奧祕的學問,就稱為古文字學。古文字學研究的時代範疇:狹義:文字的萌芽秦統一文字廣義:文字的萌芽漢武帝以前(漢武帝時隸書成為主要文字)古文字學研究的材料:陶文、甲骨文、金文、簡牘文字、帛書文字、石刻文字、錢幣文字、璽印(封泥)文字。古文字學的四大分支: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簡牘帛書文字。與古文字學有密切關係的學科:考古學、
2、古代史、語言學、古文獻學。,3,甲骨文,商周時代刻在龜甲與獸骨上的文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成熟文字各類異稱龜、龜甲、甲文、龜版文、龜甲文、龜甲文字;契、契文、殷契、龜刻文、甲骨刻文、甲骨刻辭;貞文字、貞卜文字、卜辭、甲骨卜辭、殷卜辭、殷虛卜辭;龜甲獸骨文字;殷虛書契、殷虛文字、殷虛遺文;商簡,4,甲骨文著錄,拓片甲骨文出土後,要把龜版和獸骨上的文字,先用紙一片一片地印下來。印下有文字的這張紙,叫“拓墨”或“拓片”。作這種“拓墨”工作,需要有比較高明的技術和技巧,印下來的字跡才能清楚。出土的銅器上的文字,也是用“拓墨”辦法,把銘文拓下來的。著錄把印下來的拓片,按照不同種類編印
3、成書,這樣的甲骨文書籍叫“著錄”。1903年,我國第一部甲骨文著錄劉鶚的鐵雲藏龜是王瑞卿拓的。,5,甲骨文重要著錄-1,郭沫若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 。甲骨文合集 。上海:中華書局。第一版。1983年。 附屬工具胡厚宜主編。甲骨文合集 : 材料來源表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第一版。1999年,精三冊 。胡厚宣主編。甲骨文合集釋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精四冊 。彭邦炯,謝濟,馬季凡編。甲骨文合集補編 。北京:語文。第一版。1999年,精七冊,6,甲骨文重要著錄-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小屯南地甲骨。北京:中華,1980年10月,精四冊 。李學勤、齊文心、艾蘭。
4、英國所藏甲骨集。北京:中華,1985年9月,精五冊 。胡厚宣主編。甲骨續存補編。天津:天津古籍,1996年6月,三冊 。,7,甲骨文論著,甲骨文論著與甲骨文著錄不同,甲骨文論著是在著錄基礎上進行文字考釋和在內容上進行分析、研究寫成的專著或論文。劉鶚的鐵雲藏龜問世以後,清末學者孫詒讓發現其文字難認,於是就進行了文字考釋工作,就在鐵雲藏龜出版的第二年,即1904年寫成了我國第一部甲骨文考釋著作契文舉例。,8,甲骨文字典、辭典:,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社。1989年05月。孫海波編。甲骨文編。台北:藝文。民52。孟世凱。甲骨學小辭典。上海:上海辭書。1987年12。趙誠。甲骨文簡明詞
5、典卜辭分類讀本。北京:中華,一版二刷。1990年2月。崔恒昇。簡明甲骨文詞典。合肥:安徽教育。1992。方述鑫、林小安、常正光、彭裕商編著。甲骨金文字典。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11月,9,甲骨文詁林,李孝定編著。甲骨文字集釋。台北:中研院史語所。再版。民59年。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1996年。,10,甲骨學一百年計劃三書,王宇信楊升南。甲骨學一百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99年9月。彭邦炯,謝濟,馬季凡編。甲骨文合集補編 。北京:語文。第一版。1999年,精七冊 宋鎮豪主編。百年甲骨學論著目。北京:語文。1999年7月。,11,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姚孝遂主編。北京:中
6、華書局,1988年。上、下冊。本書收錄的資料總共52486片,包括。: 甲骨文合集41956片小屯南地甲骨4626片英國所藏甲骨集2674片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甲骨文字1315片懷特氏等所藏甲骨文集1915片。按卜辭原纂,逐條以楷書對釋進行摹釋是我國第一部大型殷墟甲骨刻辭摹釋工具書,12,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姚孝遂主編。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上、中、下冊。本書所收錄的資料,基本上與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相同。其不同的是,甲骨文合集的第十三冊摹本全部不錄,偽刻、習刻不錄,重出者刪去,常見辭例節錄,常見字之殘辭不錄。所以實際所收錄之總數當遠遠不止5萬片。由於是以文字為線索,以辭條為單位而反復
7、出現的,故以辭條為計,則將近有20萬。本書體例是在殷墟卜辭綜類的基礎上,補充了一些新的資料:在文字形體的分類方面重新考慮其分合,增加了隸釋與原篆相對照,便於誦讀和研究。,13,金文,商、西周、春秋、戰國時代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古人將金、銀、銅、鐵、錫(或鉛)五種金屬,稱為五金。亦泛指各種金屬製品。故稱金文異稱鐘鼎文,因為 鐘、鼎為青銅器中重要的彝器(祭器),故以鐘鼎代替青銅器。,14,金文參考工具-1,孫稚雛編。金文著錄簡目 。北京 : 中華出版 。1981年。容庚編。金文正續編合訂本。台北市 : 聯貫,。民60。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權摩補。金文編。北京 : 中華書局。1985年。中國社會科
8、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上海市 : 中華書局。199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釋文 。香港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1年。張亞初編著。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北京 : 中華書局。2001年。,15,金文參考工具-2,周法高等編。金文詁林。香港 : 中文大學。民63。周法高 ,李孝定,張日昇編著。金文詁林附錄 。香港 : 中文大學。1981。周法高。金文詁林補。台北市 :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71。,16,戰國文字,歷史背景:戰國秦國:延續西周金文而來,容易釋讀。六國:古文,言語異聲、文字異形,與秦國不同,而且形體變化特多,很難辨識。秦代罷其不與秦文合者焚書
9、。故秦書八體無古文。漢代延續秦文字而來所以,漢代的人已不能讀懂六國古文。 材料陶文、金文、簡牘文字、帛書文字、石刻文字、錢幣文字、璽印(封泥)文字。商代文字:主要以甲骨文為代表。西周春秋文字:主要以金文為代表。,17,戰國文字參考工具,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 。古文字詁林。上海 : 上海教育。1999年。何琳儀著。戰國古文字典 : 戰國文字聲系 。北京:中華。1998年。湯餘惠著。戰國文字編 。福建 :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高明 ; 葛英會編。古陶文字徵。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故宮博物院編。古璽文編。台北:文物。民80,18,簡牘帛書文字,簡牘簡的材質:以竹為主,在缺少竹材下也有用木代替的。書寫工具:都用毛筆黑墨書寫,沒有刻字的。如秦簡,湖北省雲夢睡虎地竹簡支;漢代,湖南長沙馬王堆竹簡。 帛書考古出土:戰國末年漢文帝初期。文獻記載:春秋時已有帛書。帛的材質:白色絲織品,乃良好的書寫材料,但價格昂貴,不像竹木那樣易得。如湖南長沙子彈庫楚帛書;漢代,湖南長沙馬王堆帛書 。,19,簡帛文字參考工具,張顯成主編。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一輯 成都:巴蜀。2002年。張世超 ; 張玉春撰。秦簡文字編 。京都:中文出版社。1990年。郭若愚編著。戰國楚簡文字編。上海:上海書畫。1994年。陳松長編著。馬王堆簡帛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