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建中的笔墨“田园”.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561455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卿建中的笔墨“田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卿建中的笔墨“田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卿建中的笔墨“田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卿建中的笔墨“田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卿建中的笔墨“田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卿建中的笔墨“田园”卿建中,字见中,四川资阳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楹联协会会员,中国爱国拥军书画院副秘书长,中国军旅书法院院长,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南海特聘书法家等。师从书法大家李铎,多幅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全国人大、京西宾馆、八一大楼等国家和军队单位收藏并作为礼品赠送外宾。应邀为全国一百多家寺庙题写匾额和对联,在全国 30 余处碑林石刻留有墨迹。书法作品及理论研究文章先后在人民日报 、 光明日报 、 解放军报等报刊发表,多次参加全国全军各类大赛、大展并获奖。先后获得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书法大赛金奖、 “银坤杯”全球华人书法大奖赛金奖、庆祝建

2、党九十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2009 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选为“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2012 年被读者和网民评选为当代30 位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书法家。 著名军旅书法家卿建中的工作室“景云书屋”在北京的金山上。退休之后,这里就成了他创作和生活的主要地方。 景云书屋背靠京西高峰金山,右依凤凰岭,左揽阳台山。天气晴朗时,站在书屋宽敞通透的大露台上能够俯瞰京城景色。特别是傍晚,万家灯火全收眼底,有一种居高望远、旷朗无尘、气象万千、如穆清风之感! 在书屋的小院中,种着不少绿植,修竹茂林,大树参天,小小水池2里几条小鱼畅游其中。院子外的自留地里,有樱桃、杏、石榴等各种果树,林间还有自家

3、种的白菜、芹菜、黄瓜、丝瓜、南瓜、辣椒、西红柿等等,整个院落瓜果飘香、春华秋实。 平时,卿建中爱好看书、写字、看电视,尤其喜欢看战争片。他还有一手好厨艺,常常自己下厨炒菜做饭。采访当天,为了招待从四川远道而来的客人,他用老家的鸡蛋面、刚从地里收割的奶白菜,亲自下厨做了一碗正宗“四川小面” 。他形容自己退休之后洒脱了,更轻松、更精神了,因为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去自己喜欢去的地方,见自己喜欢见的人。 在他工作室的书房中,挂着两幅刚写完的“中国南海” ,这位军旅书法家的民族情结、军旅情结依然浓厚。退休之后,卿建中开始一个人到祖国的边海防,到军营哨所为戍边官兵们创作,为边关题字,并将这些书法作品刻在边

4、关大山的石头上,传承文化,镇守边疆。有的地方条件异常艰苦,以至于他连连感慨,而每次去边海防,体力上绝不轻松。有友人评价他“不知疲倦” ,说他像上满弦的钟一样,只要谈到创作和军营就乐此不疲,可以一宿一宿地写字,忘掉自己的年龄、体力和身份,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 “入则社稷民生,出则田园山水” ,是卿建中铭记二十年的座右铭,如今仍然是他的写照。 用石刻镇守边关 在采访当天,卿建中刚从新疆边防回来不久,在那里他走过 1000 公里的边境,为边防题字,计划将书法作品刻在大山上。而在采访的第二3天,他又要只身前往东北,到中朝边境边防线,题字、慰问战士。 目前,边防线上他的石刻题字已经有了快 300 处。新

5、疆是今年他的边海防“第二站” ,在今年“第一站”南海,他走了 17 个岛,那里条件非常艰苦,有的小岛上只有一个排的二三十人,除了战士没有人烟。 在他走过的边防站中,最令他难忘的当属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那里海拔 5300 多米,他形容上去之后感觉自己“像在飘一样” 。而边防一共十二个战士,把纸都铺好,都用期待的眼光等着卿建中为战士们写书法,他不顾缺氧难受,坚持为战士每人写了一幅作品。 卿建中说,那里的战士眼睛里全是血丝,握他们的手跟“锉子”一样,常年难见到绿色植被,可想而知环境的艰苦。对他来说,每次去边海防不仅免费为士兵写字,且自费往返机票,其一他想用书法石刻的方式来传播文化,传承文化。其二是为

6、了“固我疆土,镇守边关” 。卿建中向记者展示手机中的石刻图片,他的石刻题字面积很大,在大山上有的字有三米多高,能够从远处遥望得到,用石刻标记出这是中国领土。 “现在边防的界碑不高,也不稳固,在大山上刻字比界碑更牢固更威严。 ”卿建中说,一个人成不成功,不是看你当多大官,看你有多少财富,而是看你给社会留下什么。真正的书法家应该弘扬时代的东西,弘扬正能量,为民族和国家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军旅书法美学 卿建中的石刻有意义,也由于他的军人身份。退休之前,卿建中担任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政委。事实上在早前,他时常有无法将职业与创作融合的烦恼,认为书法倘若仅仅停留在业余创作则很难抵达更4高的境界。但后

7、来他却发现,书法似乎是最通灵性的艺术,其中饱含创作者的情绪、胸襟、见识、修养,都可一望而知。 12 岁,卿建中开始接触书法。1974 年上初中时,他受学校一位叫黄体泉的美术老师影响,就喜欢上了毛笔字。 “个子高高的,身板挺直,五官端正,非常帅气,书法写得非常好。 ”卿建中回忆,自己喜欢上书法就是从崇拜这位老师开始的。 时值文革,卿建中上学几乎是半工半读,觉得毛笔字很美,又有时间,就开始学着写。当时,没有宣纸就在报纸上写,偶尔写一幅作品也是在大白纸上写,然后用广告色把四周涂上当绫子,挂在自己家的墙上。“慢慢地有人夸我字写得好,兴趣就越来越高涨,就经常在脑子里默写字。没有字帖,走到大街上看到一些牌

8、匾、对联都要凝神关注看半天。从那时起,一些好的书法作品就成了自己非常重要的兴奋点。 ” 此后,在工作岗位上,练字只作为他的一种业余活动,但是,即便工作再忙,他每天都必须写,时间短则十几分钟、半小时,长则几个小时,三十多年就这样坚持过来了。 “人一旦爱上书法就会有无穷的乐趣,就会感到每天时间过得很快,书法可以分解你心中的忧愁,可以分享你生活中的快乐。我把练书法有时作为一种泼洒、有时作为一种发泄、有时作为一种倾诉,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休闲和放松。 ”当工作上遇到一些矛盾很难摆平,许多问题很难处理的时候,他就一个人关起门来写字,用笔墨在宣纸上尽情地发泄、倾诉,全心投入、排除杂念,心中所有的烦心事就会荡然

9、无存,一切的压5力就会缓解。卿建中切身体会到书法是人生中通往快乐的桥梁,也是度过难关的载体。 多年习书,卿建中越发体会书法是最讲求和谐之美的。在创作中,他常常会尽可能在尺寸之间融会这种美学精神。时日渐久他发现,无论纸张多大,内容何为,形式变化,只要下笔,自己总能在尺寸之间寻找到一种较为恰切的布局与韵律。 古人云,字如其人。卿建中也深刻地体会到,军人的本色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风格是阳刚而壮美的,精神是正气与坚韧的,胸怀是开阔与洒脱的,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中,不自觉地在书法创作中融入了这种独特的美学,让创作有优雅的一面,也有霸气的一面;有沉静的一面,也有锋芒毕露的一面。 卿建中认为,这正是军人的身份和

10、历练所带给他的宝贵财富。而军人的扎实、严谨和细密,甚至是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也让他在研习书法上,始终能够走正道,终有所获。 入古要源洁则流清 在创作上,卿建中的观点是书法作为一项传统的艺术,首先必须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和欣赏,大多数人认为美才叫美;如果大多数人不喜欢,写得再专业、再高深莫测也不算好。 此外,书法作品应要有根基和出处,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靠捷径、靠取巧,甚至靠标新立异的作品,没有依据和传承,则不叫艺术,也不叫创新,不宜提倡。 由此,在写书的道路上,卿建中坚持先入古而后创新的路子。 他认为,汉字原本就是书圣先贤们创造流传下来的文化国粹,只有6以古为根,方能主干粗壮且枝叶繁茂。遍学

11、百家、自成一家这是学书法普遍认同的方法。 卿建中在入古上追寻过百家。他学习古人书法的时候,首先选人再选字,是从追寻古人先贤的人生轨迹开始的。 “因为古代能流传下来的墨迹都是经典珍品,而且能称得上是大书家的也都属上等人品,书品人品都值得后人仿效研习,只有学其事尚其法,方可得真法。 ” 卿建中学习“二王” ,主要是取其古雅雄逸、俊秀妩媚之美;学习颜、柳,主要取其刚柔并济、笔力洞达之美;学习米芾,主要取其意趣善变、潇散舒迭之美;学习王铎,主要取其笔墨简妙、神韵通贯之美,在楷、行、草、隶上都下过一些苦功夫。他感慨,古人先贤的作品博大精深,望尘莫及,越学越感到难度大、越学越感到差距大,越学越感到学无止境,因此,学习古人先贤是毕生的,无穷无尽的。 此外,卿建中师从书法大家李铎,承传了其古拙苍劲与沉雄雍容的美学风格。而恩师李铎对他的书法作品评价:“处处蕴含着昂扬大气之风。谋篇布局之间激荡着一种雄浑洒脱之韵,笔锋之间暗含着一种傲然直率之气,从中能感到一名军人刚直不阿的情怀与品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