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露醇的临床应用,甘露醇,甘露醇是我科应用最广泛的脱水剂,与甘油果糖合用,静脉推注降低颅内压力正常用量为2.5-5ML/kg,每三到八小时一次,用量频繁,渗透压高,加上小儿血管组织发育不完善,对血管损伤严重,而且在短时间内无法修复,所以在我们平时的应用中血管保护尤其的重要。在药效观察方面注意患儿电解质的情况,因为快速脱水容易造成排钾过多,临床上注意要多观察。,正确选择穿刺静脉认真评估血管条件,及时发现静脉炎和血管损伤征象,根据应用药物种类、时间对选择血管、穿刺位置,进针角度进行全面的计划,再实施输液治疗。穿刺时观察外周静脉弹性程度及有无硬结、肿胀。血管选择原则一般选择较粗的血管,不宜选用硬化的
2、静脉,对每条血管在一个位置最多穿刺不超过3次,切忌反复穿刺。,有计划的选择和合理使用静脉血管,推注甘露醇一般选择弹性好回流通畅,外横径较粗的血管,一般来说留置两条静脉通路,采用交替输注法,可是有效地缓解甘露醇对血管造成的损伤。,穿刺部位的选择:一般为外周的血管如大隐静脉,正中静脉,踝静脉等,有时甚至选择肘正中静脉,头静脉来进行留置输注脱水剂,这样孩子的反应小,留置的时间长,一般普通的手背静脉留置针每天都要更换,而肘正中这些部位的血管的留置时间则可相应延长。,在推注甘露醇的过程中,之前要先用生理盐水试通是否在血管内再行输注,推注结束后也要用生理盐水封管,输注过程中甘露醇稍加温或者在血管走向敷热毛
3、巾可以减少患儿反应,对于比较难打,静脉不好的患儿,我们也采取小儿颈外静脉穿刺留置保留针的方法,穿此前要注意固定,患儿取仰卧或者侧卧,放低头部,肩颈部垫软枕,可轻压患儿耳垂,刺激患儿哭吵,使静脉充分暴露,固定时要注意避免患儿脱管,尾部可固定在耳廓上,一般留置时间平均都在2-3天。,静脉炎的发生,按第4版护理学基础静脉炎诊断标准:沿静脉走向的红、肿、热、痛及条索状改变,是静脉壁内膜的炎症,是一种进行的并发症。,分级,0级:无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或不伴有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
4、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大于一英寸),发生原因,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液,或者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强的塑料导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血管较细,血管壁较薄,静脉越小发生静脉炎的机率越高,或输液过程中未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而引发的静脉炎症。,马铃薯片具有兴奋平滑肌和加强血管血液流通作用,并富含丰富的淀粉,具有高渗功能,能消除局部肿胀,软坚散结,有清凉舒适之感,从而缓解痛觉,外敷治疗效果好,既不影响病人日常活动又可持续较长时间,而且它含有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其中,维生素维B1有激活胆碱酰化酶,有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及抗神经炎的作用 ,从
5、而防止病人皮肤受损,减少医源性损害,而维B2参与糖蛋白质及脂肪的代谢,可保护皮肤免受炎症侵害 。,将洗净的马铃薯切成23mm薄片外敷于出现静脉炎处,外敷面积跟着静脉走向,2-4小时更换1次。治疗前护士向患者详细介绍此项治疗的方法、注意事项及转归,告知患者一般在一周可治愈,消除患者焦虑情绪,并告知患者治疗过程如有不适应时,应及时告知护士。治疗过程中护士应态度和蔼、操作熟练、动作轻柔,检查外敷部位皮肤温度,注意观察局部肤色,询问患儿的感觉。注意做好保暖工作,防止治疗中患者受凉感冒。治疗期间护士应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间歇停止在患处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有利于患肢血液循环,
6、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同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作用。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局部静脉红肿情况,沿静脉走向的皮肤是否变红,患者自觉有无酸麻胀痛现象。,在治疗过程中,我们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三点:药物外渗后,越早使用红肿疼痛消退越快,从而尽早减少病人的不适,使红肿部位及周围血管尽早显露,提高血管的使用率,减少穿刺难度,对长期输液患者成尤为重要。 将新鲜马铃薯切成片,厚度在23mm较为理想:过薄水份易挥发,增加更换次数;过厚使患部活动受限,且不易固定,舒适感较差。 还可以采取新鲜马铃薯片早期湿敷,能有效保护患者静脉血管,延长血管时限,减少血管内膜损伤,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预防,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实施静脉穿刺的人员应操作熟练,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合理使用静脉,加强病房的巡视。在置管前根据患儿的年龄、身高、体重、血管情况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保护患儿的血管,对输液患儿的陪护者进行输液知识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教会家长保护患儿血管的方法,以保证血管的完好性。此法比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