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doc

上传人:da****u 文档编号:3586582 上传时间:2019-06-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晋中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晋中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晋中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晋中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晋中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晋中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从 2008 年秋季开始,我市普通高中学校将全面进行新课程实验。为确保新课程实验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国家教育部和山西省关于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建立和优化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普通高中素质教育取得实质性进展,努力提高我市基础教育的质量,为造就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创

2、新人才奠定基础。基本原则是:坚持“统筹规划、积极推进、分步实施、分类指导” 的工作原 则,按照教育部的 统一要求,形成 “国家指导、省级统筹、市县组织、学校实施”的工作格局。 实验工作做到既积极进取又实事求是,要在全市整体推进和确保学校教学秩序稳定前提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稳步推进。 二、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认真落实国家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借鉴先期进行高中课程改革的地区以及我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工作经验,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促进高

3、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核心,积极稳妥地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争取用三年的时间,使新课程的理念深入人心,实验工作的推进机制不断完善,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革取得新的进展,科学的考试评价制度基本建立,基础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得到新的提升,素质教育得以稳步扎实推进。主要任务是:(一 )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规定,针对我市普通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索并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开齐开全必修课程,合理设置并开好选修课程,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保证体育与健康、艺术、通用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努力构建具有晋中特色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

4、系。(二)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建立校内选课制度和学分管理制度,指导学生在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自主选择修习课程,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研究和实践新型的教学组织和学生管理模式,努力保持正常、规范的教学秩序,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四)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究、乐于合作的教育环境,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制度,形成与新课程

5、相适应的有利于教师主动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促进普通高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普通高中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六)改革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按照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建立学生学业考试成绩与综合素质评定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加强对高中学校教育质量的监测,建立教学水平监测体系;发挥高考对高中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制定并实施符合素质教育方向、有利于高中新课程实施、具有晋中特色的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七)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推动全市普通高中教育的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

6、创新型人才的新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有个性的发展,满足晋中市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三、重点工作(一)加强学习,提高对新课程实验的认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教育行政干部、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人员以及普通高中校长、教师认真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等课程改革文件,充分认识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对于普通高中学校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促进学生

7、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发挥普通高中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广大中小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改革和人才素质的需求,提高我市人口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县(区、市)要增强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明确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目标任务、结构和内容,正确把握新课程的特点、实施程序和管理要求,保证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推进。(二)统筹规划,做好新课程师资培训。新课程

8、培训工作是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的原则,实现“全员、全面、全程”培训。高中新课程实验培训主要由省、市两级组织,逐步建立和完善省、市、县、校四级新课程培训体制。省级主要负责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及教师进修院校有关教师、教研员、高中校长和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市级主要负责对所辖县和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各学科任课教师的全员培训;县(市、区)负责配合省、市两级培训,加强对高中校本培训和教研的日常管理与指导;学校负责组织教师参加省、市两级培训,同时整合与开发校本培训资源,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开展研究和

9、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抓好师资培训工作的落实。承担培训任务的各类教师培训机构、教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要坚持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改进培训方式,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益。(三)充分发挥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和基地学校的示范作用。市教育局成立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专家指导组,整合力量,针对校本研训制度建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和评价考试改革等专题,开展先期实验研究,及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新课程实验的基地校,要围绕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基地学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为全市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高中学校实施新课程提供实践经验

10、和典型示范。 (四)提高课程管理与实施水平1、明确课程管理职责。省教育厅负责制定全省普通高中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并组织开发地方课程,做好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工作。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在落实国家和省各项课程政策、计划的同时,加强对新课程的管理、监督与评价,充分发挥组织、指导、服务作用;学校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在执行和落实国家课程政策、计划、方案的同时,全面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2、合理有序地安排课程。学校要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和省教育厅的学科指导意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合理有序地安排课程,形成有特色的课程设置。学校要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

11、,做好选修课程建设规划和年度开设计划,逐步提高选修课程的开设比例,加大开设好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工作力度。3、改革课程实施方式。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切实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鼓励教师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有选择地设计模块,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逐步实现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重大变革。 4、完善教材管

12、理与选用制度。根据教育部要求和我省实际情况,由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小组组织专家对相关教科书进行分析比较,提出教科书选用建议,再由省教育厅在征求各市意见基础上确定我省使用的教科书版本。省教育厅将加强实施新课程后全省普通高中教学用书的管理,及时颁布山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学用书目录,任何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征订未列入目录的教学用书。 5、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坚持因地因校制宜,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主动与高校、职业院校、企业、科技单位等方面协调,在师资和设施设备等资源共享方面有所作为,为开设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服务。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培养学生的

13、特长、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提供资源保障。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鼓励校际之间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接轨。农村地区的普通高中学校可根据农村建设实际开发各种独具特色的课程资源。(五)改革学校教学管理制度1、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学校应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在学生选课前,学校应及时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学校应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2、建立学生学分管理制度。学校要根据课程方案的学分要求形成学年学分分配表,形成有效反映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学分管理制度。要遵循客观、

14、公正、透明的原则,严格学分认定的标准、程序,规范操作过程,严禁学分认定中弄虚作假的行为。3、建立以校为本的培训制度和教学研究制度。学校要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教师要勇于投身教学实践,认真开展教学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实践反思、合作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要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学校要建立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进修体系,帮助教师养成反思教学的职业习惯,形成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环境。要组织教师认真研究新增科目以及传统科目在新课程中的变化,探索基于模块的教学方式改革,提高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能力和开发选修课程的水平。

15、(六)推进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1、建立高中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学校要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成长记录、自评与互评等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要探索成长记录评价的操作与管理办法,确保评价的效度、信度和公平。要建立高中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及时评估学校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业水平。2、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全面、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工作,通过评价促进教师课程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创生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要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增强评价过程的反思、

16、对话、交流和理解,营造轻松活泼、富有激励作用的教学环境,切实把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统一起来。3、建立学校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机制。在逐步完善对高中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评估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校围绕办学理念和发展规划、学校组织与管理、课程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发展、学校环境与办学条件以及学校与社区等方面进行经常化、制度化的自我评价,使普通高中评估成为保障新课程实验顺利进行和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四、保障措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涉及面广、影响面大、社会关注度高,为保证全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调有关部门,重点在政

17、策支持、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做好准备并提供有力保障。(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市教育局成立晋中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小组(名单附后),负责研究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有关政策、制度、规划、方案和指导意见。县(区、市)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层层落实,稳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市、县教育行政部门重点负责落实国家和省的各项课程改革政策、计划,加强对所辖地区和学校新课程实施的组织、指导、服务和管理。普通高中学校是新课程实验的主体,校长是学校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各普通高中学校都要成立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负责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规划、

18、实施、管理和评估。 (二)创设条件,制定政策。各县(区、市)要认真抓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准备工作,要对所辖学校逐一摸底调查,对照工作方案,了解各类学校师资、条件、设施、资源等方面的情况,按课程设置及学校规模进行科学测算,确保在进入新课程前完成所有的准备工作。要关注农村高中、薄弱高中和民办高中,帮助他们解决进入新课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按照方案要求,合理编制班级和配备教师。从 2008 年秋季招生开始,每班的学生人数必须限定在 56 人以内。要争取各级人事、编制部门的支持,按照学校实际班数和学生数,落实教师编制,为学校配备相应的教师。学校要有计划地从工科院校、高师院校以及职业技术学院遴选优秀毕

19、业生,充实高中技术课教师队伍,以满足技术课教学的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课程改革对学校教育教学条件的要求,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充实学校设施设备,使通用技术专业教室、选修课教室、实验仪器室、图书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装备以及各类教学场地等达到新课程的要求,为高中学校顺利实施课程改革创设必备的办学条件,努力使每所普通高中都能具备实施新课程方案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三)增加投入,保障经费。市、县(区、市)各级要落实课程改革专项经费,对高中新课程实验给予相应经费支持,保障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资源配置、专业教室建设、实验仪器图书装配等所需经费支出。要确保在 2008 年 7 月底前,按照实施课改的

20、条件要求,把高中学校的通用技术专业教室、选修教室、实验仪器等方面需要的经费投入到位,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四)加强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专业指导。市、县(市、区)都要分别成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指导小组,负责对高中课改的专业指导、培训指导和学科学习、执行课程标准的研究指导工作。省、市、县三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机构要分别建立联系基层和学校制度,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形成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作机制。各级教研、科研机构要充分发挥研究、指导、服务作用,市教研室成立相关学科研究中心组,集中精力解决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发挥高等学校的作用,加强新课程实验的交流,加强专业支持。(五)建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督导评估制度。要建立并完善高中新课程实验的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全面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评估工作,通过科学、有效的专项督导评估,总结经验,表彰奖励先进,研究和解决问题,确保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顺利进行。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好对本地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